高中地理 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6814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课时:城市化的特点【课程标准要求】标 准活 动 建 议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探讨、说明城市空间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实地调查不同种类商品与其市场服务范围的关系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城市的文化差异。【设计思路】学生通过对于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概念等知识的学习,建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搜集城市景观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城市化特点统计图表等图片及城市化相关资料,学生运用第一单元学习的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来分析城市化问题,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延续,也是后一部分知识的基础。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知识构建】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标准”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如下:会运用图表、数字等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会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概念标志特点影响城 市 化城 市 起 源农业生产发展社会分工农业生产发展图1鲁教版教材本节课介绍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三个问题。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但城市化也给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不是课标的内容要求,但是这部分知识与前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相关联,且了解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分析城市化的相关知识,所以这部分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中做适当分析。本节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教学目标】 1认识城市化的新特点。 2举出实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学会运用图表资料来说明城市化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提高图表分析、绘制能力。 4 通过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城市化及其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教学难点(1)城市化及其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扬州市区近些年人口、用地规模增长状况,评价城市发展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教师搜集“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图”、“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等地理分布图及“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等地理统计图,“世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等数据比较表,设计“世界城市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比较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比较表”。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表1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姓名在小组中的职责发言次数个人观点第二课时:城市化的特点【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世界著名城市的景观图片。欣赏景观图,根据主要建筑物猜测图片所代表的城市。通过城市景观图的欣赏,从视觉上给学生强大的“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你愿意住在农村还是城市,为什么?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明原因承上启下,为探讨城市问题做好铺垫。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朗读学习目标;迅速说出关键词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探究活动1:读图“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新特点。 图2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城市化的特点投影图2“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 指导学生读图,引导学生得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的特点。展示导学问题: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原因是什么?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阅读图表,得出城市当代世界城市化的新特点。学生分析数据,作出回答。阅读知识窗,回答问题。锻炼学生阅读统计图中曲线图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内容解析根据图2得知世界城市化进程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200多年间城市化水平仅提高到了29%,而1950年以后到2010年这短短60年间城市化水平就提高了22个百分点。所以说当代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快速发展,这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探究活动2:阅读表格“二战以后世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新特点。年份特大城市数量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196011429.5%198022234.0%200040840.8%表2 世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城市化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展示导学问题:世界六大城市带分布在哪里?六大城市带的优越条件有哪些?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阅读图表,得出城市当代世界城市化的新特点。学生分析数据,作出回答。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内容解析六大城市带的优越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探究活动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教材图2-1-7“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水平”、表格“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差异”,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新特点。年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4.4753.82.8717.019605.1760.54.6022.219706.9866.66.7325.419807.9870.29.6629.219908.7772.513.5733.620009.5074.419.0439.3表3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城市化的特点投影教材图2-1-7“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水平”、表格“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差异”。展示导学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4所示的比较表(表4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锻炼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并培养协作能力。表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比较表两类国家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成熟阶段加速阶段城市化起步早晚目前城市化速度缓慢迅速城市化水平高(70%左右)低(40%左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相适应城市化现象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城市化(畸形发展)内容解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畸形发展的原因:由于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导致少数大城市规模过于膨胀,而一些中小城市发展过于缓慢,人口过少,从而使得人口分布过于集中于大城市,进而造成很多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教材图2-1-7“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水平”,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但是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却只是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是不协调的。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逆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等方面。联系:两者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逆城市化是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为了避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它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推进的一个新阶段。【典例剖析】图3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图31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图中四条曲线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 BC D2该城市在图示阶段出现的现象是()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在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探究活动4:开展学生辩论,研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城市问题的解决措施。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赛。教师主持辩论活动,保障辩论活动按照辩论规则有秩序地进行。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城市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班级学生分三组,其中两组为正方与反方,分别选出一辩、二辩、三辩手及自由发言人,第三组为评判团。学生进行立论、 攻辩、自由辩论、观众提问、结辩总结陈词等辩论活动。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根据所有辩手的表现,评选出最佳辩手。最佳辩手要求有:自信大声,有感情,能言善辩。通过辩论,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和分析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内容解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的发展会带动社会的进步。但随着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也给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在经济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问题的解决措施: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有效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改善住房、交通,促进就业;治理污染,建设绿地。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总结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图4 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重点图像】解读该图揭示了:世界主要城市带有六个: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从自然条件看,城市带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且多在中低纬的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形成城市带的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图5 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水平解读从该图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中国家内部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拉丁美洲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接近发达国家,亚洲和非洲国家一般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