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24623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基本目标:1、掌握重要文言实词如“念、寝、步、寻、互”和文言虚词如“但、耳、遂、盖、也”等。2、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提升目标: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闲人”的含义,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默一默:给加点字注音。乐者( ) 寝( ) 藻荇( )( ) 少闲人( )二、读一读:1、教师情感范读文章,学生倾听,听清字音和句读,初步感知全文,进入文本意境。2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古文味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结合课文下注释,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后组内交流读法,然后在班上汇报。“念”、“盖”、“但”这三个字略拖长,读出古文的韵味。预设:1.对于易读破的句子,划好节奏: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想一想:1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课文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可以划出来,小组交流,小组不懂的可以放到全班提问,共同解决。2.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相与步于中庭,水中藻荇交横,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精读课文,感受作者复杂的感情。揣摩下列句子,应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衣欲睡(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预设:扣住心里变化的过程,有心理情感起伏,推广到学生作文摇曳生姿。(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闲人的理解重点突破(文章开头“解衣欲睡”也是闲的表现)4.深入文本赏析景物描写语句(1)找出文中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2)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月色的?写出了月的什么特点?(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写作方法体味原文的精妙。)追问: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学生想像画面,思考。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设计目的:解决目标3.预设:从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角度赏析句子四课堂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等)目标:对于教师有所疏漏之处的补充,更透彻理解文本,鼓励学生思考,激发阅读兴趣。预设: 区别小石潭记及本文的作者情感等留一点给学生背诵的时间。五、练一练(见学案)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班级 : 姓名: 一、读一读1.划分节奏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月色入户_ ()欣然起行_()念无与乐者_ ()相与步于中庭_()水中藻荇交横_()庭下如积水空明_()盖竹柏影也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 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 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 _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_ _ 二、想一想1精读课文,感受作者复杂的感情。揣摩下列句子,应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三、课堂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等) 四、练一练1苏轼对月亮情有独钟,常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情味儿,请写出下列诗歌中写月亮的句子。李白静夜思_王维山居秋暝_ 张九龄望月怀远_苏轼水调歌头_2阅读文言短文游白水书付过,回答问题。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 【注】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汤池:即汤泉。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 殆:大概,恐怕。少北:稍向北。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倒(do)行:顺来路往回去。 击汰(ti):击水。汰,水波。珠壁 :此指倒影在水中的月亮。二鼓:二更;古代击鼓报时。 余甘:即橄榄。苏轼58岁时又一次被放逐,以宁远军节度副使的虚衔,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州)。绍圣元年(1094)十月初,到达惠州;十二日即游白水山,写了这篇短文。漫笔记录,可见当地风光,也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貌。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语。 (1)循山而过 (2)顾影颓然 _ (3)殆可熟物 (4)书以付过 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3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填空。 本文结构上以为 线索,写法上以 为主,兼有 。4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5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