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1197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综合检测第一六章(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4永州中考)关于中学生的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大约为160 mB.质量大约为500 kgC.体温大约为27D.密度大约为1.0103kg/m3【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 cm,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况;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 kg,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人的体温大约为37,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为1.0103kg/m3,所以D符合实际情况。故选D。2.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A.火车B.小明的同学C.小明D.火车内的其他乘客【解析】选B。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说明研究对象是几个同学。火车开动时,几个同学与火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故以火车或者火车上的乘客(包含小明)为参照物,几个同学都是向后退去的。因为几个同学之间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故几个同学相对静止,故不可能选取小明的同学为参照物。3.李玉刚原创莲花,2015开年夺冠中歌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莲花的声音在会场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李玉刚的假女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C.李玉刚靠改变声带的振动幅度来改变音调D.李玉刚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选D。歌声在会场是靠空气传播的,速度是340 m/s;李玉刚发出的声音是由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李玉刚通过改变声带的振动频率改变音调,一切声音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D。4.如图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现象知识的综合运用。动物能产生和听到一定频率范围的声音,所以可以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故A说法正确。禁止鸣笛即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但也可以通过公路两边植树,即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故B说法错误。因为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很大,所以能听到除超声波以外的声音,故C说法错误。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乐器音色不同,交响乐队中所有乐器音色不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A。5.(2014遵义中考)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解析】选D。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A选项错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B选项错误;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C选项错误;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液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故选D。6.(2014铜仁中考)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D.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解析】选B。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A项说法不正确;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B项说法正确;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C项叙述错误;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D项叙述错误。故选B。7.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现象的综合知识。透过树丛的光和手影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A、B、C均错误;水中倒影是由于水面起到了平面镜的作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以D对。8.(2014大连中考)如图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A.近视眼,应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近视眼,应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远视眼,应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远视眼,应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解析】选B。本题考查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故选B。9.(2014资阳中考)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 cm的地方,当把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 cm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 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解析】选B。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蜡烛经透镜成倒立的像,说明此透镜一定是凸透镜。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 cm的地方,当把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说明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2f20 cmf,所以20 cmf10 cm。故选B。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8 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解析】选D。由图可知乙在0 s时开始运动,而甲在4 s时开始运动,即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由图像知48 s内甲、乙的路程和时间都成正比,即速度不变,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08 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 m,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8 s末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此时甲用时4 s,乙用时8 s,由v=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选D。11.(2014乌鲁木齐中考)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 mm,然后他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 mm,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A.345 mmB.180 mmC.165 mmD.15 mm【解析】选D。本题有关密度的现象。因为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刚降下的雪非常松软,里面的空隙较大,踏实过程中雪化成水,雪坑的深度为165 mm,说明雪化成水的实际高度为180 mm-165 mm=15 mm,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15 mm。故选D。12.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1 m、0.2 m和0.3 m,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为3 kg、21.6 kg和54 kg,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解析】选C。本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甲的密度为甲=3103kg/m3,乙的密度为乙=2.7103kg/m3,丙的密度为丙=2103kg/m3;甲铝,则甲为次品;乙=铝,则乙为合格品;丙”“19.(2014广东中考)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从图甲可读出烧杯的质量,图乙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图丙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酱油的质量m=_g,酱油的体积V=_cm3,酱油的密度=_kg/m3。【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密度测量的实验。在天平的标尺上,1 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 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 g;烧杯的质量m2=20 g+10 g+5 g=35 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m1=50 g+20 g+10 g=80 g;酱油的质量为m=m1-m2=80 g-35 g=45 g,量筒的分度值为2 cm3,酱油的体积为V=40 cm3;酱油的密度为=1.125 g/cm3=1.125103kg/m3。答案:45401.12510320.(2014镇江中考)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_、_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由题图可知,物距u=25 cm,凸透镜的像距是v=10 cm,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像距要减小,所以将光屏向左移动。答案:倒立缩小照相机左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21.(3分)(2015深圳龙岭学校期中)已知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30夹角,要使光竖直向下射向井底的青蛙,画出平面镜的位置。【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的作用。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法线的垂线即为镜面。答案:如图所示22.(3分)(2014聊城中考)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由图可知,一条入射光线过焦点,则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另一条入射光线过光心,则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是像点S。答案: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23.(8分)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_。(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_。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合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温度计的读数、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及液体沸腾的条件。(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2)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而图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3)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判断第12 min的温度95是不正确的;(4)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10 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8,而第12分钟的温度为95,所以是此数据记录错误;由以上分析知,水的沸点为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当地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5)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答案:(1)自下而上(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3)95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98小于(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24.(8分)(2014桂林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_是15.00 cm。(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_(选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_位置。(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_(选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选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_(选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1)由图甲知,光斑即焦点处,所以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该透镜的焦距,f=60 cm-45 cm=15 cm;(2)在该实验中,光屏是用来承接实像的,凸透镜在成实像时,物与像分别位于透镜的两侧,所以应将凸透镜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若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c位置;(4)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远离被拍照的同学,通过增大物距,来减小像,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5)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导致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因此应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答案:(1)焦距(2)凸透镜(3)c(4)远离(5)前凹25.(8分)(2014汕尾中考)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工作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实验过程: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是_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_kg/m3。(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1)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大理石的质量m=20 g+20 g+3.2 g=43.2 g;由图乙知,水的体积为30 mL,水和大理石的总体积为45 mL,则大理石的体积V=45 mL-30 mL=15 mL=15 cm3;大理石的密度:=2.88 g/cm3=2.88103kg/m3。(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这样会使得所测大理石的体积偏小,测量大理石的密度偏大。答案:(1)水平零刻度(或“0点”)(2)43.2152.88103(3)偏大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26.(7分)(2015重庆南开中学期中)2014年9月26至29日,全国物理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重庆市育才中学和天宝实验中学隆重召开。28日,南开中学物理组的老师们去参加“科技晚会”并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光之魅影。物理组小陈老师保存了从南开融桥中学乘坐出租车到达育才中学的发票,如图所示,求:(1)出租车从南开融桥中学到育才中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大?(2)晚会结束后,老师们乘坐出租车从育才中学到天宝实验中学,共用时5 min,假设出租车平均速度不变,请估算育才中学到天宝实验中学的距离。车号: 渝A67758证号日期: 2014-09-28上车 (K5300)17:43下车 17:51单价 2.80里程 2.1 km等候: 00:04:01状态金额: 10.00元【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1)由发票可知,出租车的行驶时间:t=17:51-17:43=8 min=h;出租车路程s=2.1 km,出租车的平均速度:v=15.75 km/h(2)从育才中学到天宝实验中学用时:t=5 min=h从育才中学到天宝实验中学的距离:s=vt=15.75 km/hh=1.3125 km答案:(1)15.75 km/h(2)1.3125 km27.(7分)某实心铜雕的质量为445 kg,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形状、大小一样的实心蜡雕。(已知铜的密度铜=8.9103kg/m3,蜡的密度蜡=0.9103kg/m3)求:(1)铜雕的体积。(2)蜡雕的质量。【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1)因为=,所以铜雕的体积为V=0.05 m3;(2)蜡雕的质量为m蜡=蜡V=0.9103kg/m30.05 m3=45 kg。答案:(1)0.05 m3(2)45 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