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枣儿》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522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枣儿》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枣儿》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枣儿》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枣儿【导学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3揣摩剧中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4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课时计划】2课时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国人民正迈步进入小康社会,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自己家庭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如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蓦(m)然翘(qio)首咀嚼(j ju)囫囵(h ln)竹匾(bin) 掸(dn)去 踌躇(chu ch)(2)词义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兴冲冲:指遇到开心的事情兴致非常的高涨。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非常高兴。2作者名片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3背景资料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方法。【交流点拨】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2听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剧情。【交流点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回家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三探究人物把握形象1探究文中的男孩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交流点拨】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儿留给父亲吃,他蹑手蹑脚地捡枣儿,把枣儿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2探究文中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交流点拨】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外面的世界闯荡;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3探究文中的枣儿(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交流点拨】剧本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2)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效果?【交流点拨】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摘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步骤四品析语言探究主旨(一)语言品析分析下列台词中加点的句子的象征意味。1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我儿子就叫枣儿。【交流点拨】并非实指个子,而是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2(拿起熟枣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交流点拨】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3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交流点拨】不仅是对吃枣而言。还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4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交流点拨】“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5爹回来会带巧克力。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你的枣儿甜!【交流点拨】“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面的世界。忘记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6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交流点拨】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远离家乡。(二)主旨探究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交流点拨】生甲: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生乙: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生丙: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密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感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2拓展延伸积累有关父爱的名言(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2)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3)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4)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5)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6)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附:板书设计】枣儿老人男孩儿子父亲象征亲情、故乡传统、精神家园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