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老王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9234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老王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老王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老王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王课前分析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2、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3、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2、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第一课时一预习指导1给下列加字注音。伛()愧怍()攥()翳()骷髅()滞()笨2根据拼音写汉字。荒p()取d()t()败hung()恐3、老王的作者是_,她的丈夫是_,字_,学者、作家,著有小说_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等。4、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_为线索,兼用_顺序和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二曰“_”。5、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并思考以下问题:6、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7、老王的苦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8、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9、在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情中,那件事最令你感动?哪几个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含义。第二课时自主合作探究一、走近文本,初识老王。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老王是怎样一个人?、老王的苦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3、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二、了解作者,体察善良:面对这一个人作者是怎样做的?作者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交流成果展示三、片段练习:走近老王,体味真情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老王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穷苦不幸,孤苦伶仃,生活艰难,凄凉悲哀的一个人,但他他还表现出极好的精神品质,善良淳朴老实厚道。深得作家的同情和感激。那么,在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情中,哪件事最令你感动?哪几个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写出来。四、探询作者,感悟责任作者也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可为什么作者却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怎么理解最后这一句话呢?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在他身上有表现出什么精神?五、课堂训练延伸拓展,关注“老王”。文中的老王离去了,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像老王一样不幸而善良的人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六教学反思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凹凼( ) 烟瘾( ) 磕灰( ) 黏性( ) gn g( )( )攥( ) 伛弯( ) 翳( ) 骷髅( )二、解释词语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呆滞笨拙 (2)荒凉偏僻(3)明令取消或禁止 (4)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四、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是 。 代女作家, 家、教授。著有长篇小说 等。五、仿照例句造句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也许是也许是反正而 六、阅读老王一文“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至文章结尾,完成下列问题。1以善良体察善良是选文的一大特色。从文中看,“老王”和“我”的善良各表现在哪里?2选文第一句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并请说明理由。 3“十个还是二十个”都能点得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呢?4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5细节描写是最为感人的,请你分析上文中你认为写得最为出色的一个细节。 七、阅读迁移(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寂寞女儿心女儿上学以后,正式从母亲那里搬进我们这边的小家。感情上的疏离,使她对我和她爸爸从没有亲昵的举动,有时她爸爸抱她,她表情别扭极了。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100分至少跟我没有照过面,经常会让我们在不及格的卷子上签名,要不就是留堂,午餐守着饭和菜等着迟迟不归的她。我这样一个爱面子的人,常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听证,全是说她不好,等我青着一张脸回到家,当然要对她大发脾气。她渐渐变得落落寡欢,从不主动与我们交流,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呆很久,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玩,上学、放学都是闷闷的。成绩还是不好,留堂照旧,老师的埋怨也照旧,我们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老师说她表扬、批评都那个样子,晚上我和她爸爸自嘲道:“荣辱不惊”啊。一天临近放学前,突然降下暴雨,狂风怒吼,粗粗的雨柱被吹得横扫万物,闪电雷鸣更是不在话下。等了好一会儿不见雨停。我便拿了一把伞又撑着一把伞到学校去。走至立交桥时,我停下来看车,再过两条马路便是女儿的学校,陡然间,我发现女儿正在雨中狂奔,她好像一点也不怕雨,在雨中展开长腿长臂,像小俊马一样扬蹄飞跑,(批注: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儿在雨中自由自在的情态)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快意,背上是硕大无比的书包,她仍然轻盈地腾空飞跃。我在马路的这边大声喊她的名字,但哗哗的雨声淹没了我的声音,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只知道在雨中酣畅地奔跑,那一瞬间,我呆住了,她这种举动,分明是压抑已久之后的借题发挥,她心里一直不愉快,因为永远受到责难与批评,可是她说不出,她还没有能力描述心中的感受,所以只好无奈地接受寂寞童年,今天因为大雨改变了整个世界,汽车、行人、街道都失去了往日的秩序,她于是趁着乱也舒缓一下沉闷的心情。我停止了叫喊,在雨中一直等到她发现我,跑过来,雨已经打湿了我整条裙子,她更是落汤鸡一般。我说,这么大的雨,怎么不躲一躲再出来呢?她说,躲了,看它不会停,又怕你们等着急我拉着她的手回家去。教育子女的道理,谁讲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能做到一半已属不易。我自封潇洒之人,也颇同意无为而治,但真正见到60分,照样勃然大怒。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孩子学习不好也是很实际的问题,但是想到她以那样压抑的心情度过人生初游,也是一件令人悲情的事。毕竟,我们除了希望她好以外,还附加了许多诸如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期待、我们的面子,我们其实也很看重这些,而一颗小小的童心又怎能装得下这一切呢?现在我们的情况有所好转,只是我必须经常地说服自己,也很累,也很想在雨中奔跑。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事的主要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自然段中“借题发挥”一词。 3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4文中的女儿也许就是你,也许是你身边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有所思考,想对老师、家长倾诉倾诉,沟通沟通。那就请你给老师或家长写一句话。(不超过30字)5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参考文中示例,在原文中,对词语、句子、段落、文章结构、特色等某一方面进行批注。 (二)作文片段练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父亲和母亲,作一次肖像描写。然后,向父母亲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再作一次肖像描写。把两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参考答案:一、注音略二、解词略三、(1)滞笨(2)荒僻(3)取缔(4)侮辱四、杨绛 现 文学翻译 洗澡 五、略六、阅读1、“老王”的善良表现在他平时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我”的善良表现在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而给了钱,老王走后,为没能想到请他喝口茶而自责。 2、用“镶嵌”更好些,因为“镶嵌在门框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更可以强调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3、鸡蛋的个数有限,可老王寄寓在鸡蛋里的情谊却是无限的。 4、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5、此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皆可七、阅读迁移1叙述了女儿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而落落寡欢并借雨排遣的情形。(抓住了女儿落落寡欢,借雨排遣即可)。 2“借题发挥”中“借题”指借雨中奔跑之行为,“发挥”是指排遣自己内心的郁闷。3议论。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中心,或揭示了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 4一是注意沟通的对象,二是说话得体,内容不离文意。如果强调“无为而治”让学生自由发展,不要人为地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则奖励1分 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