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6 月迹导学案 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92123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6 月迹导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6 月迹导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6 月迹导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 月 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并学会写简单批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优美且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难点:体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欣悦之情。【导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请根据下列图片中月亮的形状,说说古人曾经给与它们怎样的名称?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过渡:古人对月情有独钟,现代人对月亮也青睐有加,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贾平凹先生的散文名篇月迹二、走进作者:贾平凹(1952 ),原名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三、预习检测: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sh( )忽 j( )妒 面面相觑( ) 争执(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文章重点:寻月亮2、找出孩子们追寻月亮的踪迹,并摘录文中词句,描述出寻月所见以及孩子们心理的发展变化的词语 寻月踪迹:屋内盼月镜中看月 院中望月杯中“饮月” 河中寻月眼瞳见月 沙滩议月心理变化: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 ”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 羡慕”而生“嫉妒 ”,不由得“ 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 ”后来,孩子们又在河中、瞳中找到了月亮,“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很满足 ”小结: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的运行轨迹 ,也可以理解为孩子们的心理边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五、合作探究:1、“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怎样理解?(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2、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 小结: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的运行轨迹 ,也可以理解为孩子们的心理边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3、文中谁的话引起了寻月踪迹的转换? 生:奶奶的三句话(生齐读三句话) “奶奶”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奶奶”是文章中的关键人物,中秋之夜,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传说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最终让他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满足,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子们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子们心灵的升华 六、精读品析:本文充满童心童趣,不仅仅体现在“寻月亮”这件事上,更体现在语言表达上,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富于童心童趣的话,找出来在文中空白处做批注教师提示品析角度 (1)优美、生动、传神的词语;(2)生动、形象的修辞:比喻、拟人等; (3)深刻饱含哲理第5节: “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银银”写月光的白;“粗粗”写桂树的壮;“疏疏”写枝叶的稀;“累累”写花朵的多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富有韵味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句中的动词“浮”用的非常生动,真切的写出了这时月亮轻盈的特点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这是虚写,月亮当然不可能真的在每个人的心里,可见作者的表现手法十分含蓄别致,它寄托了一个更为深层的含义: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一样漂亮的”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这个对话描写十分精彩,既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天性,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一个人的这句话富有哲理,说明人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权力,人人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七、拓展延伸:1、中秋之夜,一群孩子在寻月可以说,他们不仅是在追寻月迹,更是在追寻美!读完本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学生独立思考)参考:1、生活中要时刻保持童心,才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2、要爱护童心,像文中的奶奶那样,鼓励、引导孩子去发现美3、正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的那样,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因此我们要做个有心人。2、搜集描写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诗歌,词,故事,歌谣,办一期关于月亮的手抄报板书设计:月 迹屋中之月失望 盼 月 寻 月 院中之月争执 议 月(追求美) 沙滩之月满足教学反思 月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它通过灵魂人物“奶奶”的有效指引,通过“盼月寻月议月”,让“我们”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满足”,到最后都“满足”了,并进而理解了“月迹”中“月”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每一个人都要享受美。在本课教学中,我有以下的收获: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品读、赏析文章,理解文中“我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我在教学时以学生领读,其他同学分角色合作朗读的方式,在音乐声的伴奏下,学生仿佛走进了作者的中秋“寻”月之旅,首先在朗读中感受到了文章的“美”。本文的教学重点段落是“寻月”,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怎么寻谁引导去寻寻到了什么”的脉络进行,教学效果明显。在学习文章的主要段落“寻月”过程的词语的精彩使用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寻月”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赏析。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里去,听取他们的交流,并和他们一起从文章中找关键词句。这个环节我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们在组内统一意见后,向全班同学发表见解,其他组又对这个组的答案进行补充和修正,实现了合作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