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教学目标:加强采点得分意识,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教学过程:一、 导入二、【考试说明】: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3、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三、知识链接 1、标准: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 字字落实。“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换替换。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4)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补补充。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6)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忌不自信。 四、巩固练习1、划线句翻译 (共8分)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曾子衣敝衣以耕。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五、高考冲刺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4年福建高考试题)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 范氏富,盍已乎?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加强采点得分意识,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考试说明】: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3、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三、知识链接 1、标准: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换替换。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3)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4)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5)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6)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大王来何操? 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四、高考题回顾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4年福建高考试题)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参考答案范氏富,盍已乎:范家富贵,何不(为什么不)取消(停止)这门婚事(亲事)呢?(2分。“盍”1分,何不,为什么不;“已”1分,停止)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范献子把董叔抓来(捉来、逮住)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3分。“执”1分,捉住;省略句“执之”1分; “纺”1分,绑)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想要的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3分。“欲”1分,想要;宾语前置“何请”1分,请求什么;句意1分)评分细则的拟订会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处。句中的关键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包括固定句式)五、巩固练习1、划线句翻译 (共8分)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译: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3分。译出大意 1分;“旬”1分;“举”1分)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译: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2分。译出大意 1分;“是”1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译: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3分。译出大意 1分;“箪”1分;“师”1分。)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参考答案: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盛气凌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