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第3部分训练 选择题专项练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4122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第3部分训练 选择题专项练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第3部分训练 选择题专项练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第3部分训练 选择题专项练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训练(五)选择题专项练(5)1金刚烷胺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1998年才被批准用于流感病毒A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其合成线路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烷的分子式是C10H20BX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是芳香化合物C上述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D金刚烷胺的一溴代物有两种解析金刚烷的分子式是C10H16,故A项错误;X的分子式是C10H15Br,假如有一个苯环,可以写成C6H5C4H10Br的形式。C4H10Br中H和Br原子的数目之和比C原子数目的2倍多3,不可能,故X的同分异构体不可以是芳香化合物,B错误;金刚烷变成X过程中H原子被Br原子取代,X变成金刚烷胺过程中Br原子被NH2取代,故C项正确;金刚烷胺的一溴代物有3种,D不正确。答案C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 g由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2.3 g金属钠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D25.2 g HNO3加热完全分解,用排水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0.5NA解析16 g 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16 g O3含有的分子数为0.33NA,故16 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33NA0.5NA之间,A错误;2.3 g金属钠为0.1 mol Na,完全反应失去0.1 mol e,故B正确;室温时pH=13的NaOH溶液中,c(H)=1013 molL1,由于在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的H和OH相等,所以水电离的OH为1013 molL11 LNA mol1=1013NA,C错误;因为4HNO32H2O4NO2O2,而用排水收集到气体时发生该反应的逆反应,故收集不到气体,D错误。答案B3对下列实验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仪器是胶头滴管B图乙为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液面为虚线位置,量得液体体积为b0.6C图丙作储气装置,气体储存在瓶中D图丙可用作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解析图甲仪器是胶头滴管,A正确;图乙量筒由下到上刻度增大,但每一小格读数是,故读数是b,B错误,符合题意;图丙作储气装置,打开止水夹a、b,将气体从导管d通入,气体储存在瓶中,C说法正确;图丙可用作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中盛入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制取氢气时打开止水夹a、b,中稀盐酸进入中与锌粒反应,停止制气时先关闭止水夹b,气体将中溶液压回中,故D说法正确。答案B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 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Y、Z同周期,Z的最外层电子与Y的质子数相等;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差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Y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化合物只有2种B常温下,Z分别与Y、W组成的物质均能与碱反应CY或W含氧酸根离子的水溶液均呈碱性D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是氢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是碳元素;Y、Z同周期,Z的最外层电子与Y的质子数相等,Z是氧元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差的一半,W是Al。X与Y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化合物可写成(CH)2n,有多种,A错误;Z与Y组成的CO不能与碱反应,B错误;CO和AlO均能水解,溶液呈碱性,C正确;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H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D错误。答案C5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如淀粉)和废气NO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B与X相连接是用电器标有“”的接线柱CM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D当M电极微生物将废水中16.2 g淀粉转化掉时,N电极产生13.44 L N2解析由装置可知,在右侧O2被还原,故N是正极,或通过在左侧产生质子,判断M是负极,质子应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A错;M为电池的负极,与X相连接是用电器标有“”的接线柱,B错;M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C正确;当M电极微生物将废水中16.2 g淀粉转化掉时,转移2.4 mol e,N电极2NO4H4e=N22H2O,产生0.6 mol N2,但没有说明标准状况下,故不一定是13.44 L,D错。答案C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分别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和金属钙颗粒,分别投到有水的小烧杯中金属钠在水面上熔化并迅速游动,很快消失;金属钙在水面上变白并缓缓游动,消失耗时较长金属性:NaCaB将少量铁粉投入Al2(SO4)3溶液中固体粉末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金属性:AlFeC将氯水加入到NaBr中,所得混合溶液加入的淀粉KI溶液中先无色NaBr溶液变黄色、后无色淀粉KI溶液变蓝色非金属性:ClBrID将H2与Cl2混合,光照;将H2与Br2蒸气混合,加热;将H2与I2蒸气混合,加热爆炸;红棕色基本消失;棕黄色变浅非金属性:ClBrI解析A中金属钙在水面上变白是因为Ca2H2O=Ca(OH)2H2,Ca(OH)2是微溶物,覆盖在钙粒的表面,可以阻止其继续与水反应,故缓缓游动,消失耗时比钠长,A结论不正确;B中将少量铁粉投入Al2(SO4)3溶液中,固体粉末溶解,并末析出Al,不是置换反应,不能比较金属性的强弱,结论与前面的没有因果关系,B错;C中将氯水加入到NaBr中,溶液变黄色可得Cl2置换了Br,而所得混合液中不清楚是否Cl2仍然存在,是Cl2还是Br2置换了I不清楚,故C不正确;D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正确。答案D7pH是溶液中c(H)的负对数,若定义pc是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常温下,某浓度的草酸(H2C2O4)水溶液中pc(H2C2O4)、pc(HC2O)、pc(C2O)随着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H=4时,(HC2O)(C2O)B草酸的电离常数Ka1=101.3Cc(H2C2O4)c(HC2O)c(C2O)一定不变D.=103解析因为定义pc是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故微粒的浓度越大,pc越小。溶液pH增大的过程是加入OH的过程,即H2C2O4HC2OC2O,可知曲线对应的是HC2O变化、曲线对应的是H2C2O4变化、曲线对应的是C2O变化。因此可知A正确;当pH=1.3时,c(H)=101.3molL1,而c(H2C2O4)=c(HC2O),Ka1=101.3,B正确;可能改变了溶液的体积,c(H2C2O4)c(HC2O)c(C2O)随溶液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根据Ka1的求法可知Ka2=104.3,将分子和分母均乘以c(H),则=103,D正确。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