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3988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6分)1夏季,异常大雨过后,阳光普照,这时我们向天空中望去,会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种现象称为,是由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最早发现的,为了纪念这位物理学家,用他的名字作为的单位2如图,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其中的“一株当作两株看”是桃树在水中成的(选填“实”或“虚”)像,这属于光的现象3甲乙丙三辆小汽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丙为参照物甲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经过5S,甲乙两车相距m,最快的车的速度是km/h42015年8月6日,中国选手宁泽涛在俄罗斯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7秒84的成绩夺冠,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同时也说明力的作用是5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如表,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在以上实验探究中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物理量物体质量m/g体积v/cm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m/v)/gcm3铁块179107.9铁块2158207.9铁块3237307.9铝块154202.7铝块2108402.7铝块3162602.762016年12月19日、20日连续两天在我国的积京津冀等10多个省份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河南的大部分地区这也同时出现,雾霾严重地危害着人的健康,为了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出行、环保出行,自行车的构造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其中许多地方用到了增大或减小摩擦的知识,请在表中再写出1个 自行车部件所应用的物理知识 例子 在转动部分加润滑剂减小轴和轴承之间的摩擦力 答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7下列物体中所受的重力大约是500N的物体是()A一头牛B一本物理课本C一名中学生D一支2B铅笔8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测的某个物体重98N,若把这个物体放到月球上用天平称量,其数据应为()A98kgB10kgC10ND98N9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10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1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在空中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拍照一次,由照片可知,从A到B的过程中()A乙球的速度保持不变B甲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球的速度C甲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0.75m/sD乙球下落的速度为0.5m/s14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倒立的像B光屏上将呈现出一个放大倒立的像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D若烛焰远离透镜移动,则光屏向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将呈现清晰像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39分)15如图所示,S是水中鱼所在的实际位置,S是人眼在A点处看到的鱼与池边路灯B在水中的倒影重合的位置,请你确定池边路灯B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16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17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图甲所示可得到凸透镜的焦距(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按图乙所示位置放置,把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3)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选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18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 g;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 g/cm3(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1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1)实验过程中,为了能够测量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匀速滑动(2)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发现F2F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3)当进行完图丙实验后,小明发现F3F1,于是得出结论: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他得出结论的方法正确吗?原因是:(4)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丁所示,它的示数是N(5)小明想进一步探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他利用图甲的装置和钩码完成了实验,并得出了如表所示的数据: 压力F/N 1 2 3 4 摩擦力f/N 0.2 0.4 0.6 0.8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接触面积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与压力,你是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这个结论的?请说出一种方法:(6)若实验中所用的木块为长方体木块,在完成上述探究活动后,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再说出一种猜想是:说出你的探究步骤:20有一个氧气瓶,其容积为20dm3,里面装有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10g氧气,此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冰=0.9103kg/m3)求:(1)氧气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是多少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多少g/cm3?(2)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了多少cm3?21某型号货车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司机师傅在执行一次运输任务时,开着装满沙子的货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8km,所用时间是6min,该路段限速60km/h(取g=10N/kg,沙=2.5103kg/m3),车路过一座沙河桥时,桥限重35t,求:(1)车厢内所装沙子的质量是多少?(2)货车的速度为多少km/h?(3)货车轮胎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4)根据以上计算,请指出该车是否存在超速、超载违规行为 自重 6104N 车轮个数 12 车厢容积 6m2m1m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6分)1夏季,异常大雨过后,阳光普照,这时我们向天空中望去,会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是由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最早发现的,为了纪念这位物理学家,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考点】光的色散【分析】彩虹的形成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最早是牛顿发现的【解答】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了纪念这位物理学家,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牛顿;力2如图,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其中的“一株当作两株看”是桃树在水中成的虚(选填“实”或“虚”)像,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解答】解:诗句“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中的“一株当作两株看”是桃树在水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虚;反射3甲乙丙三辆小汽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经过5S,甲乙两车相距10m,最快的车的速度是21.6km/h【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的运动速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得出答案;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5s,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运动路程,得出答案【解答】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v甲=4m/s;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63.6km/h=21.6km/h,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以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和丙车的速度、方向相同,位置不发生变化,保持相对静止;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运动的时间为5秒,甲运动的路程为s甲=20m,由v=得,乙车经过5s运动路程:s乙=v乙t=6m/s5s=30m;甲乙丙三辆小汽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则甲乙两车相距30m20m=10m;比较可知,甲乙丙三辆小汽车的速度v乙v甲=v丙故答案为:静止;10;21.642015年8月6日,中国选手宁泽涛在俄罗斯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7秒84的成绩夺冠,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游泳时向后划水,人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则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就向前运动(人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的5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如表,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在以上实验探究中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寻找普遍规律物理量物体质量m/g体积v/cm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m/v)/gcm3铁块179107.9铁块2158207.9铁块3237307.9铝块154202.7铝块2108402.7铝块3162602.7【考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分析】(1)分析表中铁块1、铁块2、铁块3(或铝块1、铝块2、铝块3)数据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得出结论;分析表中铁块1和铝块1(或铁块2和铝块2、或铁块3铝块3)数据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得出结论;(2)多次测量目的:一是为了取平均值,提高精度,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解答】解:(1)由表中铁块1、铁块2、铁块3(或铝块1、铝块2、铝块3)的数据可知,物质的种类相同,其质量和体积不同,但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等,故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由表中铁块1和铝块1(或铁块2和铝块2、或铁块3和铝块3)的数据可知,物质的种类不同,其质量和体积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相等,故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综上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2)在以上实验探究中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故答案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寻找普遍规律62016年12月19日、20日连续两天在我国的积京津冀等10多个省份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河南的大部分地区这也同时出现,雾霾严重地危害着人的健康,为了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出行、环保出行,自行车的构造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其中许多地方用到了增大或减小摩擦的知识,请在表中再写出1个 自行车部件所应用的物理知识 例子 在转动部分加润滑剂减小轴和轴承之间的摩擦力 答【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应用【分析】观察自行车的构造都有哪些,然后将它的构造部分(如轮胎,车把的构造,车轮,脚踏板,车把手,轴承等)结合物理知识得出答案【解答】解:自行车的构造上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可增大摩擦;车座垫宽大,可减小压强;脚踏板上有花纹,可增大摩擦;车把的构造是轮轴,省力;车轮是圆形的,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故答案为:车座垫宽大,可减小压强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7下列物体中所受的重力大约是500N的物体是()A一头牛B一本物理课本C一名中学生D一支2B铅笔【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一头牛的重力在5000N左右,故A错误;B、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50g左右,所以物理课本的重力在2.5N左右,故B错误;C、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C正确;D、一支2B铅笔的重力在0.1N左右,绝对达不到500N,故D错误故选C8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测的某个物体重98N,若把这个物体放到月球上用天平称量,其数据应为()A98kgB10kgC10ND98N【考点】重力的计算;质量及其特性【分析】知道物体的重力,根据G=mg求出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由G=mg可得物体质量:m=10kg;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物体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变化了,但质量不变,即此时天平的示数还是10kg故选B9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2)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4)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振幅越大,鼓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度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该选项说法正确;D、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不能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0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通过平面镜成的像的是等大正立的虚像(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来承接【解答】解: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不会成实像,故A错误;B、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像就不变,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有关,故C错误;D、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故D错误故选B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1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答】解: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A、由图可知,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小,乙的质量大故A错误;B、由图可知,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小,甲的体积大故B错误;C、由图可知,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小,甲的体积大,根据=可知,甲的密度比乙的小故C错误;D、乙的密度为=1.25g/cm3=1.25103kg/m3故D正确故选D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在空中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拍照一次,由照片可知,从A到B的过程中()A乙球的速度保持不变B甲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球的速度C甲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0.75m/sD乙球下落的速度为0.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根据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可判断其运动速度的变化根据具体的时间间隔和运动距离可求出其下落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图中乙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其速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两球下落的总距离相同,甲球所用时间少,所以甲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球的速度,故B错误;C、甲球在AB段的时间为t甲=0.2s2=0.4s,平均速度为v甲=0.75m/s,故C正确;D、乙球在AB段的时间为t乙=0.2s5=1s,平均速度为v乙=0.3m/s,故D错误故选AC14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倒立的像B光屏上将呈现出一个放大倒立的像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D若烛焰远离透镜移动,则光屏向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将呈现清晰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换烛焰和光屏的位置,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1)凸透镜成实像时,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烛焰和光屏对调位置以后,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AC错误;(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若烛焰远离透镜移动,则光屏向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将呈现清晰像,故D正确故选BD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39分)15如图所示,S是水中鱼所在的实际位置,S是人眼在A点处看到的鱼与池边路灯B在水中的倒影重合的位置,请你确定池边路灯B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1)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鱼是鱼在水的像,比原来的位置要浅一点,故可先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入射点和S,标出光的传播方向(2)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是平面镜成的虚像,水面相当于镜面,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路灯B【解答】解:(1)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因此光的传播方向大致为SA;鱼的像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直接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和O即为入射光线,OA即为其折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像S的对称点即为路灯B,连线用虚线;在空气中看去,光好像是从像S点发出,完成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如图所示:16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然后过重心分别表示出三个力的方向【解答】解: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过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如图所示:17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图甲所示可得到凸透镜的焦距(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按图乙所示位置放置,把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3)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凹(选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和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可以判定成像的性质;具体的应用根据成像特点确定(3)根据将光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屛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变大,说明眼镜对光线的会聚有延迟的作用,即发散的作用,据此作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1.0cm30.0cm=11.0cm;(2)因为物距u=30cm2f,像距2fvf,把光屏向左移动,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道理制成照相机;(3)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延迟了光线的会聚作用,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故答案为:(2)左;缩小;照相机;(3)凹;近视18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40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42 g;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1.05 g/cm3(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天平测量前要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的标准是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量筒读数时要观察好液面对应的位置,读取量筒中早餐奶的体积时,明确分度值、数准格数是关键;读取天平结果时,应先加砝码,再加游码,并注意分清标尺上的分度值;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可由前两次测量的结果求出;计算早餐奶的密度可使用公式=(2)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实验器材,结合实验原理可知,由于没有量筒,此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测量液体的体积根据图示的步骤可知,它是利用同一容器装不同的液体,液体的体积相同,即利用水的体积来代换早餐奶的体积【解答】解:(1)天平的基本使用: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的示数为40ml=40cm3;读取天平的示数为,20g+10g+4.2g=34.2g;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m=m1m2=76.2g34.2g=42g;早餐奶的密度=1.05g/cm 3(2)根据=可得水的体积:V水=,早餐奶的体积:V牛奶=V水奶=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40;42;1.05;(2)1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1)实验过程中,为了能够测量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匀速滑动(2)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发现F2F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当进行完图丙实验后,小明发现F3F1,于是得出结论: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他得出结论的方法正确吗?不原因是: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4)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丁所示,它的示数是1.6N(5)小明想进一步探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他利用图甲的装置和钩码完成了实验,并得出了如表所示的数据: 压力F/N 1 2 3 4 摩擦力f/N 0.2 0.4 0.6 0.8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接触面积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你是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这个结论的?请说出一种方法: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为定值(6)若实验中所用的木块为长方体木块,在完成上述探究活动后,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再说出一种猜想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说出你的探究步骤:同一木块平放、侧放和竖放,然后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相同的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进行比较【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2)(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探究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不变(4)根据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5)根据表格中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分析;结合数学正比判断关系判断(6)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一定而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解答】解:(2)甲、丙两图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在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4)由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示数为1.6N;(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压力增大时,摩擦力也增大,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作出Ff图象,如果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6)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而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可以采用同一木块平放、侧放和竖放,然后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相同的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进行比较故答案为:(2)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不;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4)1.6;(5)成正比;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为定值;(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同一木块平放、侧放和竖放,然后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相同的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进行比较20有一个氧气瓶,其容积为20dm3,里面装有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10g氧气,此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冰=0.9103kg/m3)求:(1)氧气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是多少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多少g/cm3?(2)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了多少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利用密度公式先计算氧气瓶里的总质量,再计算剩余氧气的质量,然后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剩余氧气的密度;(2)已知水的质量,根据公式V=可求水的体积,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求冰的体积然后利用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450g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解答】解:(1)由密度公式=得:m=V=2.5kg/m320103m3=50103kg=50g,所以,剩余氧气质量m2=50g10g=40g,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剩余氧气的密度:2=2kg/m3=2103g/cm3;(2)水的质量为m=450g,由=可得水的体积V水=450cm3,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冰的体积为V冰=500cm3,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V=V冰V水=500cm3450cm3=50cm3答:(1)氧气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是40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2103g/cm3;(2)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了50cm321某型号货车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司机师傅在执行一次运输任务时,开着装满沙子的货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8km,所用时间是6min,该路段限速60km/h(取g=10N/kg,沙=2.5103kg/m3),车路过一座沙河桥时,桥限重35t,求:(1)车厢内所装沙子的质量是多少?(2)货车的速度为多少km/h?(3)货车轮胎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4)根据以上计算,请指出该车是否存在超速、超载违规行为 自重 6104N 车轮个数 12 车厢容积 6m2m1m【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分析】(1)车厢内装满沙子的体积和车厢容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车厢内所装沙子的质量;(2)知道货车匀速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货车的速度;(3)根据G=mg求出沙子的重力,然后加上车的重力即为车轮对路面的压力;(4)比较货车行驶的速度和该路段的限速即可该车存在的违规行为,进一步得出危害【解答】解:(1)沙子的密度沙=2.5103kg/m3,车厢的容积V=6m2m1m=12m3,由=得,车厢内所装沙子的质量:m=V=2.5103kg/m312m3=3104kg;(2)货车行驶路程s=8km,行驶时间t=6min=0.1h,货车的速度:v=80km/h;(3)货车中沙子所受重力:G=mg=3104kg10N/kg=3105N,车轮对路面的压力:F=G总=G沙+G车=3105N+0.6105N=3.6105N,(4)由计算结果可知:货车车速超过限速,所以货车超速,危害:超速易发生交通事故、汽车刹车距离变长、影响操作稳定性等答:(1)车厢内所装沙子的质量是3104kg;(2)货车的速度为80km/h;(3)货车轮胎对地面的压力是3.6105N;(4)货车超速;易发生交通事故、汽车刹车距离变长、影响操作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