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8)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3940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8)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8)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8)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C学生书桌高约200mm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是()A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B大雪蓬松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地银装束裹,噪声被反射D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较慢3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变得模糊,过一会,玻璃变得清晰起来,冠以“模糊”和“清晰”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B液化和汽化C液化D汽化4夏日炎炎,人们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5下列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矫正B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矫正C近视眼是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D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6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7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8在严寒的冬天,挂在室外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发生了()A蒸发现象B熔化现象C凝华现象D升华现象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9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选填“衣领”或“平面镜”)10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叫声音调高,叫声响度大11人们经常提到的像:A、电影银幕上的像,B、平面镜成像,C、放大镜中的像,D、照相机所成的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属于虚像的是12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上课时在教室某一方向的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表面发生的缘故13放风筝可能是每一位同学的童年回忆,制作风筝应尽可能选用密度较的材料,而制造电风扇底座应尽可能选用密度较的材料14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15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同一物体,的效果好冰是晶体它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不变16秋天农民晒粮食时,习惯把粮食摊开是利用来加快蒸发的三、计算题(共计10分)17有一个木模其质量为6.4kg,要浇铸一个和木模等大小的铸铁件,需要铸铁多少kg?(铸铁密度=7.9103kg/m3,木模密度=0.8103kg/m3)18小明上学乘坐出租车,如图是他坐车到达学校时的车费发票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计9分)19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20汽车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这是为什么?21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五、作图、实验、探究题(共计27分)22(1)请画出图1甲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及画出图乙中的折射光线;(2)在图2中填上适当的透镜;(3)如图3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动力度拨动,使钢尺振动的相同,则钢尺发出声音不同换用塑料尺拨动,则发出的不同24小刚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导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g(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ml(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g/cm3(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请你针对该实验方案提出改进办法: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节;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2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2)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摄氏度的两点,则A处的温度是,B处的温度比A处(填高或低)2015-2016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C学生书桌高约200mm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考点】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左右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0.8m=800mm左右不符合实际;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不符合实际故选B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是()A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B大雪蓬松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地银装束裹,噪声被反射D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较慢【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小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结合下雪后的环境特点可做出判断【解答】解:一场大雪过后,地面有较厚的积雪,由大雪蓬松对噪声有吸收作用,从而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被减弱,所以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而不是因为车辆少,更不是噪声被反射,也不是噪声的传播速度慢,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变得模糊,过一会,玻璃变得清晰起来,冠以“模糊”和“清晰”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B液化和汽化C液化D汽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解答】解: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空气中有大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液体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使玻璃变得模糊;过一段时间后,玻璃上的液态水滴吸热汽化,玻璃会重新变得“清晰”故选:B4夏日炎炎,人们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首先要明确影子的形成,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5下列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矫正B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矫正C近视眼是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D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造成的;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光线推迟会聚正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6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解答】解:A、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学生戴耳机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不符合题意;D、将窗户打开只会增大噪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7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恒定的与其质量和体积没关系【解答】解:A,形状发生了变化B,密度不随形状、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C,质量变小了D,体积变小了故选B8在严寒的冬天,挂在室外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发生了()A蒸发现象B熔化现象C凝华现象D升华现象【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根据我们对于升华的理解来作答【解答】解: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说明固态的冰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所以是一种升华现象;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9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选填“衣领”或“平面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小红站在距离平面镜2m前照镜子,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红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2m+2m=4m(2)当小红走近镜子时,小红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大小不变(3)光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衣领;故答案为:4;不变;衣领10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叫声音调高,叫声响度大【考点】音调;响度【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解答】解: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蚊子的翅膀煽动频率较快,所以叫声音调高;水牛的声带振动幅度较大,所以水牛叫声响度大;故答案为:蚊子,水牛11人们经常提到的像:A、电影银幕上的像,B、平面镜成像,C、放大镜中的像,D、照相机所成的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属于虚像的是【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B、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若平面镜水平放置,则站着的人的像就是倒立的,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放大镜成像,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照相机所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综上分析,其中属于实像的是A、D,属于虚像的是B、C故答案为:A、D;B、D12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上课时在教室某一方向的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表面发生的缘故【考点】光的反射【分析】(1)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解答】解:(1)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2)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故答案为:漫反射;镜面反射13放风筝可能是每一位同学的童年回忆,制作风筝应尽可能选用密度较的材料,而制造电风扇底座应尽可能选用密度较的材料【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分析】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解答】解:(1)飞机的体积一定,由m=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飞机的质量越小,由G=mg可得出,质量小则重力小(2)风扇底座的作用是为了增加稳度,使风扇在运转过程中能够很稳定,这就要求底座的质量大一些,自然就选用密度大的材料来制作故答案为:小;大14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从液化的两种方法解决问题【解答】解:丁烷是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丁烷在常温下使用,采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故答案为:常温下压缩体积15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同一物体,的效果好冰是晶体它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冷却物体,冰吸收热量首先熔化成0的水,比用0的水直接冷却物体多了一个冰熔化吸热的过程,所以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冰的效果会好些故答案为:0的冰;温度16秋天农民晒粮食时,习惯把粮食摊开是利用来加快蒸发的【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据此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解:秋天农民晒粮食时,习惯把粮食摊开,这是利用增大表面积来加快蒸发的故答案为:增大表面积三、计算题(共计10分)17有一个木模其质量为6.4kg,要浇铸一个和木模等大小的铸铁件,需要铸铁多少kg?(铸铁密度=7.9103kg/m3,木模密度=0.8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木模的质量,根据公式V=可求木模的体积,利用公式m=V可求铁的质量【解答】解:因为=,所以,木模的体积V木=8103m3,由题意知,V铁=V木=8103m3,则所需铁的质量m铁=铁V铁=7.9103kg/m38103m3=63.2kg答:需要铸铁63.2kg18小明上学乘坐出租车,如图是他坐车到达学校时的车费发票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12km,行驶的时间t=7:207:00=20min=h,则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36km/h答: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6km/h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计9分)19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考点】密度与温度【分析】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打开暖气后,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解答】答: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20汽车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这是为什么?【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是比较暗的,若打开驾驶室内的灯,室内物体的光线是比较强的,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解答】答:汽车夜间行驶时,若驾驶室开灯,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灯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1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液体凝固时向外放出热量【解答】解:水在结冰时,要放热,这样桔子可以吸收水结冰时放出的热,而不致温度降得太低答:夜间气温骤降时,水降温直至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五、作图、实验、探究题(共计27分)22(1)请画出图1甲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及画出图乙中的折射光线;(2)在图2中填上适当的透镜;(3)如图3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及其分类;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线的会聚和发散主要看出射光线是靠近了主光轴还是远离了主光轴(3)本题有两种作法: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解答】解:(1)分别作出物体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凸透镜中,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则折射光线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折射光线比入射线远离主光轴了,所以光线比原来发散了,应为凹透镜,如下图:(3)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B、SC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第二种作法:先过A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画出反射光线CD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2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动力度拨动,使钢尺振动的相同,则钢尺发出声音不同换用塑料尺拨动,则发出的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有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解答】解:在本题的实验中,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的振幅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动力度拨动,使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钢尺发出声音音调不同换用塑料尺拨动,音发声体的材料不同,则发出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响度;幅度;音调;音色24小刚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导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g(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ml(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g/cm3(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请你针对该实验方案提出改进办法:【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分析】(1)天平的读数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2)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视线与液面的凹底相平;(3)求出石油的质量,应用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出石油的密度;(4)根据测量体积、质量的误差分析密度的误差;改进过程中,注意量筒中的体积和质量应对应,这样便可减小误差【解答】解:(1)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天平的读数为50g+20g+10g+1.8g=81.8g;(2)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量筒的读数为46mL;(3)石油的质量m=81.8g31.2g=50.6g,石油的密度:=1.1g/cm3;(4)将烧杯内的石油倒入量筒中时,不能倒干净,所以测量的石油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则所测密度偏大;实验改进方法:可先测出石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将石油倒入量筒后再测出烧杯的质量,这样量筒中的质量和体积便可对应了,减小了测量误差;故答案为:(1)81.8;(2)46;(3)1.1;(4)先测出石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将石油倒入量筒后再测出烧杯的质量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节;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题目中的操作方法是一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已知凸透镜的焦距和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可以判定成像的性质;具体的应用根据成像特点确定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不能成实像,只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物同侧【解答】解:(1)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地面上得到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故答案为:会聚;10;(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由于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上调节因为物距u=30cm2f,所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缩小、实像这一特点的应用是照相机;当物距u=5cm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并且虚像和物体在同一侧所以应从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故答案为:上;缩小;照相机;右2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2)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摄氏度的两点,则A处的温度是,B处的温度比A处(填高或低)【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此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瓶内气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因此,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瓶内气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因此,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液柱的左右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气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2;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2【解答】解:(1)此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瓶内气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瓶内气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所以此温度计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A处的温度为0;瓶内气体推动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上升,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下降,所以B处的温度比A处低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0;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