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申报“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报纸的出现有何作用?,(1)反映了民间心声,具有一定舆论导向作用,(2)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3)丰富人们信息来源和知识来源,(4)推动近代工业发展,增加了产业工人和知识分子队伍,大众传媒的兴盛,台前县实验中学姜英林,二、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三、新新公司广播电台第一座中国人自建的电台,第20课大众传媒的兴盛,参谋意见你知道中国报刊、出版机构、无线电广播的发展史吗?本课将引领我们去追溯上述问题的历史渊源。学习本课,同学们要知道申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导读:大众传媒的兴盛1、中文报纸的出现:最著名的是年在创办的,被称为“”2、文化出版机构:年在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3、无线电广播:年,美国人在中国的创建无线电台开始播音,这是国内首家广播电台。,1872,申报,近代史的百科全书,1897,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上海,上海,自学检测:1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上海的报纸是()A民报B中外纪闻C申报D时务报2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A广播电台B因特网C电视D报纸3下列改变文化生活的成就中,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是()A照相机B电影与照片C申报D课本与字典,C,D,D,巩固训练: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3)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举一例即可),1872年上海比较翔实地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历程。,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新式教科书,现代汉语词典,同步训练,一、选择1.享有“近代史的百科全书”赞誉的报纸是()A.申报B.大公报C时务报D.新闻报2.申报从1912年起,由中国人接办,这位中国人是()A.张謇B.史量才C.梁启超D.张元济3.19世纪以来,报业作为大众传媒十分发达,被胡适称为“小册子新闻事业的黄金时代”是指下列哪一时期?()A.甲午战后B.第次世界大战期间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A,B,C,4、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等字、词典,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A申报社B京师大学堂C民报社D商务印书馆,D,5、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增刊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C.刊登广告,便利民众生活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D,6、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废止科举考试创立中国同盟会京张铁路通车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成功ABCD,C,7报业和出版业同为大众传媒,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报业以刊载新闻为主;出版业以传播科学、文化为主报业侧重于舆论监督、影响民众;出版业侧重于文化与知识的传载,以此教育民众出版业的历史比报业历史长报业的时效性比出版业的时效性强A.B.C.D.,D,二、材料解析题:“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是张元济晚年写的两句诗。这两句诗表达了张元济的一种什么认识?与他具有相同认识的且属于同一时代的人还有哪一个?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战略?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感想和认识。,1、表明张元济先生认识到:教育关系到国家之根本。,3、当今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已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劳动者,而是需要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对此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感想和认识: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或检查自己的不足,或谈学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或结合亲朋、邻里外出打工或下岗的实例,或结合日常所见的高科技产品,说明社会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而认识到:社会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明显提高,这是社会的进步。,2、蔡元培。,知识链接“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在张元济心中,一直有个理想,即开通民智,教育救国。张元济认为,国家的政治全靠国民的意愿形成,而中国民众的知识水平太低,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难以很快达到最佳状态。国民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人都受教育。学习的内容不需太高深,只要能了解处于当今世界不可不了解的事物,这样就可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否则难免不被别人奴役,遭到灭绝。而当时中国的现实是怎样的呢?号称四万万人,但受过教育的人估计不过万人,而这些人也只不过能背诵四书五经,写点八股文章罢了,对于生存于世所必须知道的事物,却是茫然无知。张元济心里非常担忧,因此他呼吁广设学堂,改掉“大厦将倾,群梦未醒”的弊端。,年月,张元济在上海教育杂志上发表答友人问学堂事书,以答问的方式详细表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在文中,他提出了两条办学宗旨:一为“勿存培植人才之见”,不要只培养英才,而是要人人通过读书提高自身素质,要做到“无良无贱,无智无愚,无长无少,无城无乡,无不在教育之列”,“重普通而不可言专门”,得以“民智大开”;二为“勿标讲求西学之名”,反对教育上全盘西化。他这是针对当时办教育盲目崇尚西学而提出来的,尽管他本人比较仰慕西学,但他指出,各国教育之法,都是以本国的民情、风俗、宗教、政体为基础,“各有其独立之道而不可以强同”,一切教育皆以国民精神为主,“故学成之辈,无不知爱其国、卫其种。”这些中国应学习。,同时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史,“亦自有其不可不学之事,何必舍己芸人”,要中西结合,振兴中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张元济积极行动起来。当然,他所说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设立学校,开班上课,而是运用各种文化设施和教育手段对民众进行教育。他认为实现自己“智民”理想的最佳办法就是办出版事业。与他具有相同认识且同一时代的人是蔡元培。我国政府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相关链接报与刊之分离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和刊物自传入中国以后,一直将连续性定期出版物称为“报”,没有“刊”这一说法。从1900年开始,这一现象渐渐有了变化,“报”的名称专属于散装出版的非书册型的新闻纸,特别专属于日报。而以书册型定期连续出版的期刊不再笼统称为“报”了,先后出现过“册报”、“丛报”、“杂志”、“世界”、“编”、“录”、“刊”等。“报”与“刊”名称上逐渐分离。在形式分离的同时,在内容上,报纸与期刊也开始分离。分离之初,期刊主要注重新闻事件的文献性,刊出权威性的材料,以按语形式进行解说,以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完整性。确实,从新闻时效性来看,期刊根本不能与报纸相提并论。后来,期刊逐渐专业化,向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等方面发展。而报纸重点是新闻,并留出一定版面给予连载的小说、笔记、诗词等,有的甚至以副刊形式刊登这些内容。把期刊完全“挤”出新闻传播领域,是新闻传播速度加快的直接后果。期刊与报纸的分离过程一直持续到1911年左右,才基本完成。,再见,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