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639175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3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胡适在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47):”美国的天空比中国蓝,所以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美国专家多,研究抽水马桶也有专家,没有他们,美国城市就变成臭城。”,第七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以陈序经与胡适为中心,第一节“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知识界发生了“文化本位主义”与“全盘西化”派的论战。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提出“我们的唯一办法,是全盘接受西化”,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一、“全盘西化”的涵义:全盘西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自晚清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很多有西方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认为是传统中国文化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因此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代表人物为陈序经、胡适等。,二、“全盘西化”的最早提出者1.樊锥。开诚篇三(1898):(中国)“一切繁礼细故,四民学校,风情土俗,一革从前,搜索无剩,惟泰西是效,用孔子纪年,除拜跪繁节,以与彼见而道群。”邵阳士民驱逐乱民樊锥告白:“首倡邪说,背叛圣教,败灭伦常,惑世诬民,直欲邑中人士尽变禽兽而后快。”2.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1935):“那一年(1929)中国基督教年鉴(ChristianYearbook)请我做一篇文字,我的题目是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我指出,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我说抵抗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没有人主张了。但所谓“选择折衷”的议论,看去非常有理,其实骨子里只是一种变相的保守沦。所以我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路。”潘光旦:“wholesalewesternization”和“wholeheartedmodernization”前者“全盘西化”;后者“全力现代化”、“充分现代化”。,3.陈序经。全盘西化论(1937):“十年前卢观伟、陈受颐两位先生与我,同事广州岭南大学,对这种主张曾轮流作过十余次演讲。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口号,遂为岭南的流行语。此后岭南的教授与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不断地加以讨论。此外我个人又在广州各校,作过好几次演讲。在文字方面,我在民国十七年十一月的广州民国日报曾发表一篇再开张的孔家店,动机就是评论孔祥熙先生当时提议保护孔林孔庙的理由,而目的却是指出全盘西化的必要。”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二):“全盘迎受西,洋文化的字样,在我们最初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时候,我既没有发现这些字样已经有人用过;而十余年来流行最广的全盘西化这个词却是我用得最早,至少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发现有人用了这个名词是较我为早的。”,三、“全盘西化”思潮发生的背景1.时代背景1930年代国民党的“尊孔读经”运动;A1934年2月,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目的是“一般国民衣食住行能整齐、简单、朴素,过一种合乎礼义廉耻的生活”;B1934年,国民党中央通过决议,规定8月27日为“先师孔子诞辰纪念日”,各校须举行“孔诞纪念大典”;C1934年10月,国民党要员戴季陶、陈立夫发表讲话,从理论上证明“尊孔读经”的合理性。,戴季陶:“经书为我国一切文明之胚胎,其政治哲学较之现在一般新学说均为充实。”陈立夫:传统文化”光芒万丈,无与伦比“。(中国文化建设论,1934)十教授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发表(陈立夫文化建设月刊);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何炳松等十教授中国本位文化宣言(又称“一十宣言”、“十教授宣言),提出“根据此时此地的需要”,建设以中国为本位的文化。主要观点:其一,文化建设要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的,需要,对旧文化去其渣滓,存其精英,对西方文化取长舍短,择善而从,建设中国的本位文化。其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吸收欧美的文化是必要而且应该,但须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盘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也就是存其所当存,吸收其所当吸收。周策纵:“十教授最担心的看来是怕中国湮没于西方文明之中。他们没有看到,中国最急需的是要迅速地掌握西方文化知识和工业技术,中国不会被湮没。贯注于中国固有的基础,只会导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减缓,为顽固派阻碍现代化运动提供借口(如梁启超、梁漱溟所做的那样)。”,抗日救亡的需求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3年,日军侵占热河;1935年,日军染指华北。2.思想背景近现代以来西化思想的发展;普遍的崇洋心理。陈受颐的十八世纪法兰西之中国观:“研究世界文化史的人,若是平心静气地较量中西的,差异,必不免于发见中国文明的单调、贫乏、与枯寂自己算起数来觉得中国真的长处,人家都有,要是中国果有特色,那种特色,就恐怕究竟是不大堂皇的东西。”吕学海:“西洋博爱的观念,远胜过中国仁的观念;一本国际公法,一本社会主义,也远胜过万篇礼运大同;讲到治国平天下,半部论语,何能比美一本法、意契约论或君王论?”总之,“西洋文化均比我们好,而中国文化通通不好”,“故我们要全盘西化”。(评中西文化讨论的折衷派),四、“全盘西化”的主要观点1.中国一切落后,西方一切比中国先进;2.应当“全盘西化”,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文化来改造中国文化;3.之所以要强调“全盘”,是因为文化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4.中国固有文化应予否定,它不能成为新文化的组成部分。,八十年代“全盘西化”的主要观点:1.“中国现在没有一样不落后”;2.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比我们好”;3.“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让西方“所有全部的东西”来“全面的冲击中国”;4.要“全盘”而不是“部份西化”,还“因为西方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及整个文化都受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影响和推进”;5.接受西方文化冲击,“不要先说坚持四条”,否则就是“中学为体”。,五、“全盘西化”为何被称为思潮?1.涌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胡适、陈序经、陈受颐、卢观伟、张佛泉、张熙若等;2.出现了一批专门的文章著作,影响了相当一批人;文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意义、全盘西化的辩护、趋于“全盘西化”的共同信仰等;著作:中国文化的出路、全盘西化言论集、全盘西化言论集论续集、全盘西化言论三集。3.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二节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观,一、陈序经简介:陈序经(19031967),字怀民,海南文昌人。19251928年留学美国,获伊利诺斯大学博士学位;19281929年,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任助理教授;19291931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基尔大学;1938年,陈序经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院长;1946年,陈序经任南开大学教务长;,1948年夏出任岭南大学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任教中山大学;1956年11月,任中山大学副校长;1962年任暨南大学校长;1964年6月调任南开大学副校长;1966年,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里通外国”、“美帝文化特务”、“国际间谍”;1967年2月,患急性心机梗塞而死。1932年,完成中国文化的出路的写作,提出“全盘西化”;1933年,在中山大学演讲,讲稿发表在广东民国日报副刊上,引起了一场很。,热烈的文化讨论;1934年,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1935年,先后发表对于一般西化论者的一个浅说、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一年来国人对于西化态度的变化等文章。,二、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的理由1.中国从理论到事实都已经“趋于全盘接受西洋文化”;2.“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我们进步得多”;3.“西洋的现代文化,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是现世的趋势”。,1.中国从理论到事实都已经“趋于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理论上的“趋于全盘接受西洋文化”;A洋务运动时期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思想容闳西学东渐记:“此次讨论中,总督(曾国藩)询余曰:若以为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业,当从何处着手?设余非于数夕前与友谈论知有建立机器厂之议者,此时必以教育计划为答,而命之为最有益、最重要之事矣”B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张之洞:“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C维新党与革命党的政体之争;胡礼垣:“中国之学西法,错在不学其心,而但学其法。”D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胡适:“少年的朋友们,现在有一些妄人,要煽动你们的夸大狂,天天要你们相信中国的旧文化比任何国高,中国的旧道德比任何国好;,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了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事实上的“趋于全盘接受西洋文化”;“在教育方面,所谓废除科举,设立学校;在政治方面派大臣出洋考察政治,请洋人顾问,均是实行西化的表示。其实不但是政治教育已受了不少的西化,就是在思想哲学方面我们也要西洋化。”,2.“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我们进步得多”;生活方面:“衣、食、住差不多是人生物质生活的要件。没有到外国的人,也许不觉得我们的生活的简陋,然一到外国的人,总免不了要觉得我们自己的生活,若不客气来说一句,还是未完全开化的生活。”胡适致友人的信(1919):“美国风俗极佳,此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民无游荡,即一切游戏之事,亦莫不泱泱然有大国之风,对此,真令人羡煞。”,中国文化的出路:“这不过是从经济方面来说,我们若从农、工、商业来看,那么我们比诸西洋人,更有天渊之别。说起工业,一个这么大的广州,数不出五支烟筒,比起从比利时而入德境以至柏林的那条路的数不尽的工厂,有什么分别呢?”“若把政治教育以及他方面的情况来和西洋比较,我们实在说不出来。我们要和西洋比较科学吗?交通吗?出版物吗?哲学吗?其实连了所谓礼教之邦的中国道德,一和西洋道德比较起来,也只有愧色。”,3.“西洋的现代文化,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是现世的趋势”。中国文化的出路:“西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趋势。质言之,西洋文化在今日,就是世界文化。我们不要在这个世界生活则已,要是要了,则除了去适应这种趋势外,只有束手待毙。”美国印第安人与黑人的境遇。,三、陈序经“全盘西化”观的思想渊源1.文化整体论;2.文化进化论;3.基础文化论。,1.文化整体论文化整体论,就是把文化看作一个由多元文化因素互相关联而形成的完整体系。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原始文化:“文化或文明,从人种论的观念来看,是一个整体的复合物,包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得到的一切其它能力和习惯”(complexwhole)“文化本身是分不开的,所以它表现出来的各方面都有连带及密切关系。它并不象一间房子,屋顶坏了,可以购买新瓦来补好。所以,我们要格外努力去采纳西洋的文化,诚心诚意的全盘接受它。因为它自己本身是一种系统,而它的趋势,是全部的,而非部分的。”,2.文化进化论“文化进化论”是19世纪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学说,这一学派接受18世纪启蒙主义的进化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认为社会与文化的进化在所有民族中都普遍地进行着,其进化的道路是单线的。“进化论的根本观念,是先有天体,然后有生物;有了生物,然后有心理和社会现象,这是无论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突变是发展的转机时代的分野,文化的进步,主要的是依赖于突变,突变不但是由新刺激而来,而且可以引起新刺激。”,3.基础文化论陈序经认为在世界文化中有一个基础文化,西洋文化就是现代的基础文化,是现代化的根本,而中国文化则是在闭关时代苟延残喘的文化,是一种不适宜现代世界的旧文化。因此“提出全盘的和彻底的西化,使整个中国能够整个的西化,这是我的本意。”,四、陈序经“全盘西化论”批驳的对象“研究所谓东西文化,而寻出一种办法以为中国文化前途计的人,大约不出下面三个派别:(一)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二)主张复返中国固有文化的。(三)主张折衷办法的。”,“折衷的办法既是办不到,复古的途径也走不通。他们的最大缺点就是:前者昧于文化的一致与和谐的真义,而后者昧于文化发展变换的道理。前者以为文化的全部,好象一间旧屋子,我们可以毁撤它,看看哪几块石或是木料可以留用;他们忘记了文化的各方面的分析,不外是我们自己的假定,而文化本身上,并没有这回事。后者以为环境时代是不变的,所以圣人立法,可以施诸万世而用于四海;他们却忘却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都不过是这种时代和环境的出产品!”,五、陈序经”全盘西化“的具体实施方案1.教育西化;“人家有了百份之九十几是受过教育的,我们正是相反,有了百分之八十几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大学之缺乏,中等学校之幼稚,固是彰明可指,小学之不普及,也是处处可见。”“我们的见解是:全部的中国文化是要彻底的现代化的,而尤其是全部的教育,是要现代化,而且要彻底的现代化。”2.道德西化;“这是吃人的道德。明明是冤枉而死,还要说道,臣罪当诛,臣族该灭。男人能有三妻四妾,女人的信条,却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小,生男像韩非所说则相贺,生女则杀死,这是,野蛮的道德。弱者素来无反抗强者的勇气,便说是酷爱和平的美德,现在且得国际的称誉。满纸抵抗敌人,收复失地的口号和宣传,事实上还是预备逃走,这是我们的为国赴难的美德。公共道德,固不如人,个人私德,家庭美德,也不如人。要是中国以为最可自夸,最自负的是他们的道德,那么实在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3.制度西化;4.法律西化;5.日常生活西化。,六、陈序经为什么要坚持“全盘西化”论1.陈序经是民族主义者,真诚地相信“全盘西化”可以拯救中国于危亡。抗战时期的西化问题:“七七事变发生以后,不但在理论上我们觉得全盘西化的必要,就是在事实上,我们也是朝着这条路走。所以在文化的物质方面,七七事变以前,还有人提倡大刀救国,七七事变以后,这种运动,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了。在文化的精神方面,所谓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不只是一种口号,而且是一种事实。这都可以说是西化的结果。所以我们相信全盘西化不只可以持久抵抗我们的敌人,而且可以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国家。”评张东荪先生的中西文化观:“原来在旧文化的性特别厉害的中国里,痛骂本国文化,当然受旧势力所排斥。同时在这种西化尚未彻底的社会里,欲认真从西化上有所建立,并非象做一件平常的事情那样容易。在这种环境之下的人,假使他是一位意志坚强的,而始终要向彻底西化的路途走,往往要成为时代的牺牲者。因为一方面他既没有西洋文化的环境来培养与发展他的天赋才能,而使西洋人或西化的人去崇拜他;一方面他因为了痛骂本国文化,不但复古者流,要反对他,就是讲折中的人,也要骂他。”,2.陈序经对中国文化的惰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评张东荪先生的中西文化观:“平情来说,只有复古与折中的人,不但可以抱残守缺,去迎合一般酣梦未醒的国人,而且可以利用这些所谓国粹国宝去迎合一般为好奇心所驱使而不懂中国文化是什么的外国人。这一些人,每每利用以己之长,来救人之短;或是以人之长,来补己之短的口号来号召群众,而事实上往往是取人之短,来加上于己之短上。从国家社会方面来看,所谓皮毛的西化以及只会购西货,不会西化,往往是由这些人做出来的。然而从他们的个人思想,习惯方面来看,比方中国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信条,既可以使他们来做三妻四妾的护符以遂其私欲,同时西洋的汽车洋楼也可以作为他们虚心采纳西洋文化的表征。这一种人,我们无以名之,只可名之曰时代的投机者。”再谈“全盘西化”:“我不否认文化是有惰性的。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惰性成为西化的障碍物,所以我主张全盘西化若能全盘西化,则惰性自然消失。所谓惰性无非就是所谓中国固有文化所谓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引向折中调和上去的现象,只能当作中西文化接触以后的一种过渡时期的畸形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在时间上也许颇久,然其趋势,却在全盘的路上。”全盘西化的辩护:“相信百分之一百的全盘西化,不但有可能,而且是一个较为完善、较少危险的文化的出路。”,张佛泉西化问题的尾声(1935):“不要忘了他这次坚决主张全盘西化的功绩。若不是他取这样极端的态度,在广州在北方都不会引起这样热闹的争论,也不会把由读经出发、而文化统制、而文化建设的运动,被大家一盆凉水泼上去,浇得再也抬不起头来;也不会确定了我们这样彻底西化、永不再犹豫的态度!”,第三节胡适的全盘西化观,王南屏陈胡二先生“全盘西化”论的检讨:“其最堪注意的全盘西化却为曾在学术界占过重要地位的人们所主张,大有讨论的必要。这派的代表者,当推陈序经、胡适之诸先生,虽然他们的最后底期望有所不同,然而全盘西化却是他们共同的主张。”,一、胡适的全盘西化观1.胡适所讲的全盘西化,是针对折衷调和而言的;2.胡适所讲的全盘西化,是在文化交往的起点意义上使用的;3.胡适后来将“全盘西化”修正为“充分西化”和“充分世界化”。,1.胡适所讲的全盘西化,是针对折衷调和而言的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1929):对于西洋文化,中国曾有三派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全盘西化。“抵抗西洋文化在今日已成过去,没有人主张了。但是选择折衷的议论看去非常有理,其实骨子里只是一种变相的保守论,所以我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地走上世界化的路。”编辑后记(1935):“文化折衷论是不可能的,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是完全赞成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的。”,2.胡适所讲的全盘西化,是在文化交往的起点意义上使用的编辑后记:“文化自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现在的人说折中,说中国本位,都是空谈。此时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努力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盘接受了,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它成为一个折衷调和的中国文化本位新文化我们不妨拚命走极端,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拖向折衷调和上去。”,3.胡适后来将“全盘西化”修正为“充分西化”和“充分世界化”充分世界化和全盘西化(1935):“恐怕还是因为这个名词不免有一点语病,这个语病是因为严格说来,全盘含有百分之一百的意义,而百分之九十九还算不得全盘我赞成全盘西化,原意只是因为这个口号最接近我十几年来充分世界化的主张,所以我不曾特别声明全盘的意思不过是充分而已,不应该做百分之百的数量解释。”“充分”:“在数量上即是尽量的意思,在精神上即是用全力的意思。”,二、胡适修正“全盘西化”为“充分西化”、“充分世界化”的理由1.避免了“全盘”字样,可以免除一切琐碎的争论;2.避免了“全盘”字样,可以容易得着同情的赞助;3.数量上的严格全盘西化是不容易成立的。,三、胡适全盘西化观的立论基础1.从东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认定中国万事不如人;2.由于在“优胜劣败的文化变动的历程之中,没有一种完全可靠的标准可以用来指导整个文化的各方面的选择去取”,因此,所谓取长舍短是根本办不到的;3.他对模仿与创造的关系的认识。“模仿是创造的必要预备工夫”,“在这个我们还只仅仅接受了这个世界文化的一点皮毛的时候,侈谈创造固是大言不惭,而妄谈折衷也是,适足为顽固势力添一种时髦的烟幕弹。”十教授宣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是创造,是迎头赶上的创造。其创造目的,是使在文化领域中因失去特征而落后的中国和中国人,不仅能与别国和别国人并驾齐驱于文化的领域,并且对于世界的文化能有珍贵的贡献。”4.文化惰性论。“文化本身是保守的。凡一种文化既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然有它的绝大保守性,对内能抵抗新奇风气的起来,对外能抵抗新奇方式的侵入。这是一切文化所公有的惰性,是不用人力去培养保护的。”这种“文化的惰性实在大得可怕”,一个民族即使尽全力、一心一意去学习他民族的文化”,那么到头来本民族的文化也是不会完全失掉的。,许崇清西化、世界化的中国本位:“在适之先生必以为世界都在西化了,我们跟着全世界的西化而西化,结局也就是我们的世界化;西化已成了世界的趋势,我们跟着西化这个趋势而去世界化,结局也就是我们的西化。”,陈序经一年来国人对西学态度的变化:“胡先生和我的意见究有差别之处,可是胡先生这种同情对于全盘西化论壮了不少声势。”郑昕开明运动与文化:“适之先生是服膺西学的人,我们希望他能全盘的领悟西方文化,也大胆的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