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55911.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3233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559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559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559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课标对本册的教学要求: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欣赏画,绘画,手工,电脑画等几部分内容,内容丰富多彩,由线入深。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全书共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音乐、美术、戏曲、舞蹈来设计。把相互之间的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有一定的知识延伸,或者是与前面几册知识的联系。同时本书充分体现了生活中的艺术,使学生的学能结合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其次,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四、课时安排: 周 次 课 题 1 1、植物写生2 2、巧用对称形3 3、放学4 4、设计生活标志5 5、生命之源-水6 6、材质的美7 7、用彩墨画鸟8 8、用彩墨画鱼 9 9、刻印的乐趣10 10、学画农民画11 11、提袋的设计12 12、降落伞13 13、别致的花瓶14 14、艳丽的大公鸡15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16 16、画家凡,高17 17、大师画我也画18 18、电脑美术你追我赶19 19、精彩的戏曲 20 复习考评 第1课植物写生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方法。2、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重点:深入观察植物的前后关系进行大胆的表现。难点:线条的繁简、疏密变化。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教学准备:课件、盆栽植物、勾线笔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二、讲授新课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板书课题:植物写生)解题并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君子兰)学习他们线条的粗细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学生讨论。学生欣赏了解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三、完成作业学生仔细观察,并用铅笔起小稿,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第二节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二、继续完成作业 结合上次作业完成情况。请学生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1、 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 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作画三、作品展示1、小组自评。2、全班互评。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四、小结: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下节课准备的材料。第2课巧用对称形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知道对称美与生活的联系,了解对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对称式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作品。2、隐性目标: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哪里有对称式的,以及在自然和生活中的体现。了解他们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对称形作品。难点:对称美的构成方式、造型的新颖美观。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二、讲授新课1、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它包含了很多奇妙的美的法则。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2、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小设计家,首先老师带领大家到大自然里去找一找,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美的法则。比比哪个小朋友有一双亮眼睛。3、教师示范:进入课件的“找一找”栏目,是大森林里的景色,移动鼠标看看谁先找到关于美的法则。4、出示课题。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 度左右完全重合。比如蝴蝶的身体,左右两边是对应重复的,这种特点,我们把它称为是对称的。5、问题: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对称形的图案?6、学生讨论:对称形用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组成:主体部分、装饰部分。(启发学生创新设计。注意造型对称式图案的美感)。7、说一说对称式 的样子。是怎样对称的?并分析结构。以一个作品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主体部分思考: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装饰部分思考: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三)、指导学生看书。(四)、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作品。(五)、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分析了解制作过程。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对称形,确定小组合作内容。装饰部分使用对称形的美感。观看资料,交流活动。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进行设计。观看作品交流思考内容。学生看书。三、实践操作1、确定制作方案。2、教师辅导要点:主体形象设计美观:体现对称式美,创新使用材料。3、学生操作。4、学生交流。(演示)四、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展示出来。 进行互相评价作品。五、小结: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下节课准备的材料。第3课放学了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使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生到的知识去表现放学后行走地路上的同学和路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构成的一幅完整的放学了的创作画。同时使学生学到速写的方法,明了速写在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会以速写为基本素材,把它扩展为有意义的创作画。2、隐性目标:通过创作此幅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重点:启发同学用发散型思维,在天天可见的放学路队这一平凡事物中,寻找出有意义的绘画内容。难点:人物速写,教师除讲解外还要进行当场示范。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教学准备:学生的优秀作品(做成课件)、铅笔、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二、讲授新课 动作表演。1、教师请五位学生背好书包,上讲台表演。2、其他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课题:放学了欣赏(课件出示优秀作品)3、学生观察,从人物动态、环境上进行讨论交流。4、说说本校放学时的情景。(启发、引导)a、你在放学的路上,碰到过哪些让你难以忘记的事情?b、在放学时,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回答欣赏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等特征,为下一步作画打基础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问题。三、实践操作教师讲解本次创作的要求1、主要是以人物绘画为基本素材,然后对所画的内容进行扩展进行创作。2、介绍绘画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及动态的表达,线条的运用。3、学生操作。4、学生交流。(演示)四、展示作品1、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什么?2、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讨论学生动手作画 。五、小结:1、教师对本课的绘画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2、教师对学生在构图上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便下节课创作的顺利第4课设计生活标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情感目标: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内容分析:重点: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难点: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手段:示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引入新课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欣赏。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2、出示课题:设计生活标志。(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三、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1)标志有哪些种类?(2)标志有哪些用途?(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符号、图形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五、小结组织交流。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六、课后拓展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第5课生命之源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内容分析重点:通过收集资料、相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难点: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手段:示范教学过程一. 课前收集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二、组织教学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三、讲授新课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1)播放课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2)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2、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3、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4、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激发创作灵感。小报的组成包括:(1) 主题:文字清晰、醒目、突出。(2) 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3) 文字介绍:内容具有科学依据、真实、概括。四、学生作业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五、小结1、生作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节约用水的建议?2、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广开水源, 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宝贵的水资源也就能为我们永续利用了!第6课材质的美教学目标显性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到身边的的各种材质给人的美。2、认识各种材质的感受,即造型、色彩、功能等。3、能够对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隐性目标:通过学习材质的美一课,让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各种材质会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更精彩,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每一个人都有应该有意识地去认识各种材质,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想象才会感受到美。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材质给生活带来的美。2、学生能够从物品的造型、色彩、功能上描述并以个人的观点进行描述。3、能将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难点: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功能与造型色彩有意识地结合。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教学准备:课件资料、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二、讲授新课1、出示各种物品:猜一猜这是什么材质的?揭示课题像这样设计巧妙、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材质的美。2、出示课件,提出问题。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丰富想像力。生活中处处都有有艺术设计。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3、打开书,看一看书中几组日常用品文具盒、水壶、铅笔盒等,交流提示:我介绍的是它的外形是它的颜色是它的材质是我因为特别喜欢它。(先猜一猜,是什么?从颜色、造型、功能等到方面谈。是什么材质的?给人以什么感受?)4、小组讨论与交流:a、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b、根据提示内容把自己喜欢的物品或书上的物品介绍给小组的同学。c、组内选出一件设计最好的物品,然后介绍给全班。可从颜色、外形、图案、功能及人的喜好等方面谈谈。同学可以根据各自的选题进行讨论。三、实践活动 体验设计1、我们身边的艺术设计既漂亮又实用,这些设计吸引了不同的人。2、研究:各种材质给你什么感受?你能否将身边的物品变得更好 看? 边观察边思考。四、展示交流展示交流总结提升出示教师收集的艺术材料或课件:我们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设计息息相关。有了这样精美巧妙的设计,世界被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继续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具有美观、新奇、有趣的形状和色彩的事物的图片,可将它们装订成册,期末做展示交流。六、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继续收集。七、小结: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下节课准备的材料。第7课用彩墨画鸟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初步了解彩墨画,对中国花鸟画有初步的认识。学会基本的运笔、用墨、用彩的方法,用彩墨创作出一幅表现鸟的作品。隐性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的情感。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了解禽鸟的基本结构及用写意形式概括表现的方法。难点:笔墨与形体结构的关系。鸟的不同动态及画面构图。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旧报纸等相应工具。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二、 讲授新课:1、赏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版示或挂图或标本分析麻鸟的基本结构和形体特点。2、教师用简练、概括的饿笔墨演示表现鸟形体的全过程。3、起稿领临两个动态,突出蘸色、用笔和结构的关系。4、学生欣赏书中作品,提问:a看了这幅画你有哪些感受?b画家是怎样运用笔墨的?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三、教师巡视辅导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学生完成作业。四、作品展示1、小组自评。2、全班互评。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五、总结: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课下继续寻找优秀作品和家人共同欣赏。第8课用彩墨画鱼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了解有关鱼的一些基础知识,初步学习用中国画画鱼的基本方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通过学习画鱼的方法和步骤,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鱼的形象,并有一定的组织画面的能力。2、隐性目标:通过学习用中国画的画法画鱼,进一步认识写意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重点: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旧报纸等相应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二、导入新课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三、讲授新课:1、练习用笔、用墨。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3、 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4、 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运用了哪些技巧。5、 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6、 作业要求: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三、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四、作品展示1、小组自评。2、全班互评。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小结: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下节课准备的材料。第9课刻印的乐趣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刻印方法。2、运用刻印的方法制作贺卡、藏书票或书签。3、运用学习到的刻印技法制作工艺品,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刻印的方法并加以运用。教学难点:图案细节的处理与安全问题。教学准备:教师:有关资料、教材、课件学生:制版材料、印制材料组织教学:一、导入新课:师生打开图书扉页,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图书的扉页上贴着一幅精美的小画。上面印有和书有关的图画、人命和字母,图画的下面有铅笔写的签名。二、讲授新课:你们还想了解藏书票方面的那些知识?学生:藏书票有什么用?英文字母有什么意思?藏书票有收藏价值么?怎么制作自己的藏书票?教师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的回答学生们的问题。板书课题:刻印的乐趣三、演示阶段:教师演示:取一张和版一样大小的白纸,用铅笔画出自己的构思,写上名字、英文字母。将设计稿放在复写纸上描一遍,再将设计稿的背面朝上放在版上;用夹子夹好,拓印反稿在版上。学生学习的同时思考自己的构图。刻版:若是石膏板先用角刀刻图案。(木塑板先用圆刀。)学生学习。注意安全:刻版时,若右手走刀,左手总是在刀口的下方。为确保安全,左手可戴手套。印藏书票:在刻好的版上用黑磙滚上油墨,附上一张彩纸,用勺磨印,印好后在图案下方用铅笔写上准备印的张数,以及这张是第几张、姓名、时间。四、自主创作阶段:学生学习、尝试。每个学生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引导学生创作,巡视辅导。五、展示评价阶段:开展班级“藏书票交流会”,鼓励学生大胆宣传自己的作品。从构思巧妙,印制效果干净、整洁等方面评价。各组间自由交流。谈谈设计体会。收藏同学作品。第10课学画农民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欣赏:提示: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导入本课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二、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三、探究实践1、 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2、 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3、 要求: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四、评价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2、 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3、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五、教学小结第11课提袋的设计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目标:1、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2、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隐性目标: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与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与手工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提袋的造型设计。教学难点:提袋的结构。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二、导入新课阶段:与全班同学展示课前师生收集的手提袋。抢答课前自己准备的手提袋的来历和用途。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第22页教材中的那一件手提袋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分别从图案、色彩、用途、造型设计等方面谈个人的感受。板书课题:提袋的设计三、交流、研究阶段:请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步骤:1、根据用途设计手提袋长、宽、高,色彩及图案等。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处可双折并内加卡纸增加强度。3、牢固黏合底部、边部,底部也可加衬卡纸。4、打孔穿提绳,提绳内侧可加一短横小棒,增加提重。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书籍、服装、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种小商品的包装。综合校园生活,我们可以设计那些手提袋?展览会、艺术节、画展等艺术、文化活动的广告宣传品。四、创作、实践阶段: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确定创作题材。根据个人选择:1、用挂历纸制作。2、把旧手提袋拆开后从新装饰。3、用有色图画卡纸以剪贴或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辅导。五、展示评价阶段:布置学生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创意,最佳设计,新颖、时尚的手提袋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建议。第12课降落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并设计制作降落伞。能力目标: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情感目标:欣赏各种形式的降落伞,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制作降落伞,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二、游戏互动,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你们喜欢放风筝或者在户外放飞吗?(为什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降落伞高空翱翔的片段。三、新知探究1、 欣赏美丽的降落伞后,你知道降落伞的原理吗?2、 学生探究有关降落伞的知识。3、教师讲解:降落伞是一个一度空间有阻力的自由落体运动系统。伞面的设计由于空气阻力的关系,降落伞就能缓缓的降落在地面上了。四、探究实践:1、 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伞?伞面如何设计得美观?2、 降落伞的制作:设计美化伞面折叠连接安装坠3、 伞的各部分如何连接,应注意什么?五、 自主尝试,协作互动,完成制作。1、 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2、 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六、 互动学习,促进发展。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说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七、教学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并布置下次课准备的工具。第13课别致的小花瓶教学目标1、了解镶嵌艺术,在设计制作中体会其美感;2、能够用镶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装饰得更美;3、在创作实践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设计意识。课前准备 废旧瓶子、彩泥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问:“这是什么”?“这美吗”?“我们大家想想办法该怎样处理这些生活垃圾”?学生分别自由讨论回答。教师谈话:是的,这些生活垃圾不但影响环境,还有损我们的健康,有的废旧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有一天,老师在垃圾堆里看见了这样几个废瓶子,扔了真可惜,我想了一想,经过老师的加工,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教师出示彩塑瓶子,并将彩瓶分发给每组同学欣赏,让学生初步认知彩瓶的美。教师问:“看了这些彩瓶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或提问教师谈话:废旧的东西不一定“不美”,通过我们的想象,用我们的双手是可以把它变成美的艺术品,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彩瓶,好吗?二、讲授新课讨论问题:怎样包裹彩泥饮料瓶才会耳目一新?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镶嵌物,不同的组合变化给人的视觉感受有什么不同?在色彩的搭配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分析示范作品了解不同镶嵌物的组合变化,体会不同质感的物体组合的视觉效果,线材、点材、面材巧妙组合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三、学生创作在学生创作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便于资源的共享,也便于大家一起相互交流探讨。在辅导时,教师要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对设计活动中共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讲解或示范。个别辅导时,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四、作品评讲请每一组选出代表将创作完的彩瓶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并说出创作的构思和内容。表扬哪些构思独特的彩瓶作品。请各组同学相互评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五、小结本课通过今天的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感想?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想象、多动手,我们就会创造出许多的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你们的手让美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吧!课后总结:第14课艳丽的大公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能力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目标: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教学准备:范作、录音机、演示用教具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情境导入1、这是什么呀?请看这幅画,问: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的?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欣赏书中的金鸡展翅,并回答老师的问题。三、课上活动1、 出示课题2、你知道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学之间交流3、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问: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四、学生创作创作要求:1、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2、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3、 教师指导五、作品展评:1、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2、谁能来说说自己的作品?3、作品展示根据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你能总结出如何运用冷暖色才能使画面更好看?4、教师总评五、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并布置下次课准备的工具。第15课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的画适合做拼图;在制作时,发现拼图切割图样的规律,并能够根据拼图切割图样,把拼图制作的美观、整齐。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我服务意识,通过制作玩具,激发他们学习绘画的热情。教学重点:发现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的画适合做拼图;总结出拼图切割图样的规律重复。教学难点:画切割图样和剪制美观整齐的拼图。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教学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勾线笔、八开卡纸、图片资料、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二、讲授新课出示拼图。1、你喜欢玩这种玩具吗?请你拼一拼。今天我们就来当个小小玩具设计师,动手制作自己的拼图玩具。2、欣赏:(课件出示)看一看,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再看看,怎样制作拼图?(课件出示)切割线在画的哪一面画出来? 怎样画的规矩?要用什么工具?在剪制时要注意什么?3、现在就动手试试看吧!(画出一幅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的画) 学生拼图。4、欣赏、观察、分析: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的画适合做拼图。切割线在画的背面画。用尺子、圆规和铅笔。不要有毛刺,要整齐。三、交流与互助1、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2、谁还有办法? 学生交流。(演示)四、作业要求 完成拼图画和切割线的绘制。第二节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做好上课准备。二、继续完成作业 强调制作的要点:切割线在画的背面画。用尺子、圆规和铅笔。不要有毛刺,要整齐。继续制作拼图。学生继续完成。三、游戏 比比谁更快。学生比赛拼拼图。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并布置下次课准备的工具。第16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2、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2、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激活课堂 播放视频拍卖行拍卖油画作品,同学们,视频中拍卖行中以如此高的价格拍卖了这幅作品,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幅作品的作者是谁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英镑=9.9691人民币元,1美元=6.2965人民币元) 生答: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2页,一起读一读课题,他就是视频中拍卖行拍卖作品的画家凡.高。(同时板书:第16课画家凡.高)。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凡.高的一生都经历过哪些事情吗? 生:想了解 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32页中的“凡.高的一生”里面的相关的文字,通过阅读你们能了解画家的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关键词:国籍、家庭、曾经做过的职业、受何画派影响、绘画风格等) 分组进行抢答(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对凡高能有所了解和认识) 师:针对这不足200字的文字资料,你还有哪些问题吗? 生自由回答(教师灵活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把握时间的分配)。 二、对话交流,质疑解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不足200字的文字资料了解了画家凡.高的一生,你们想不想认识和了解他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回答:想认识。 分组欣赏:(以小组形式) 课件分别出示凡.高作品 (1)自画像两幅(其中第一幅为1887年,第二幅为1889年为割耳后自画像,此两幅受印象派影响很大),老师介绍这两幅自画像的创作背景。 (a)、从笔触、色彩、人物神态等方面对比两幅自画像,谈谈你的感受。 (2)、人物画唐基老爹吃马铃薯的人嘉塞医生的画像 (a)、作品画的是什么? (b)、从人物形态、笔触、色彩、创作背景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结合课本上文字的提示) (3)、风景画星月夜阿尔附近的吊桥 (a)、画面内容、用色、笔触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b)、作品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也可以尝试用画笔表现你心中的夜空。 (4)、静物画向日葵 (a)、观察作品色彩与笔触,你有哪些体会? (b)、你从作品中感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以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教师在小组汇报后,对作品分别进行总结。 4、汇报交流: 1)、自画像凡高的自画像,凡高遗留下40余幅自画像,书上的两张自画像分别是1887年和1889年的作品。在这两张作品中,响亮的色彩是画家受印象派绘画影响后表现出来的特点。凡高曾经这样写道:“我想强调的是同一个人有非常多样的自画像,绘画与其追求照相般的类似性,不如更深入地挖掘相似处。”我们不难发现,凡高不断追求着表现方法上的自我超越。第二幅自画像是1889年,发生割耳事件后凡高的写照。那时的凡高开始精神恍惚出现幻觉,邻居视他为危险的疯子,把他告到市政府,要求市长把他监禁起来。之后,凡高被监禁在医院中,同年5月,凡高被送入阿尔附近的精神病疗养院。在此时期,凡高画了两百多幅作品。 2)、吃马铃薯的人以农夫的一家为对象。这个时期,凡、高虽然深受荷兰画派的影响,但是他摒弃了那些华丽的盛装,而是力求表现农民艰苦的现实生活。他在这幅画中选用了比较灰暗的色调,以此来表现农民家境的寒苦。他以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桌上悬挂的油灯构成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脸上。背景敷色稀薄浅淡,反衬出前景中的人物形象。 唐基老爹描绘的是巴黎画材商店的老板。画面中唐基那双蓝色的眼睛和红色的嘴唇,在面部及灰色胡子间显得格外突出。凡高在此画中还精心描绘了背景中的日本浮世绘图案,体现了东方艺术对凡高的吸引。这幅作品色彩华丽、对比鲜明,与吃马铃薯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也标志着凡高阿尔时代的开始。 嘉塞医生的画像(也译作0D歇医生的画像)是凡高1890年6月完成的作品。嘉塞医生是一个医学博士,对于艺术极其热爱,他为治疗凡高的病花了不少心血。他非常欣赏凡高的画,因此经常鼓励他,希望凡高赶快摆脱病魔。然而,凡高始终不能相信嘉塞医生。我们看凡高给嘉塞医生的肖像涂上了令人恐怖的青色背景,人物看起来像是一个疲惫的病人,并且表情忧郁,沉思着靠在桌子上。凡高说:这次我画了嘉塞医生的肖像, 在这里我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表情纵观这一页,主要向师生展示了凡高的一生,即他绘画的不同时期,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他身边的人,以及对他的影响和帮助。 2)、阿尔附近的吊桥则是一幅表现法国小镇阿尔灿烂阳光的一幅风景画。画中大量使用蓝、橙补色。笔触纵横交错、细致入微。可以体会出阿尔是凡高钟爱的地方。画家仔细观察蓝天和四周的景物在河水中的倒影,千方百计地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 星月夜是凡高1889年的作品。这是凡高最具想象力的一幅作品,他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见解、情感投入到绘画中。画面构图经过了精确的计算,以树木衬托天空,所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作为前景的丝柏树如火焰般朝天空伸展。深色调带来重量感,与天空、星、月三者的旋涡节奏相互制约,使构图沉着稳重。而此画最精彩的则是天空那螺旋状的笔触螺旋状的光环席卷整个天空,银河的表现极具形式感。这就是凡高笔下的夜空,更准确地说,这就是凡高心中的夜空。 3)、向日葵是凡高的代表作品,凡高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到:“向日葵称得上是我的东西。”对凡高而言,向日葵具有特别的意义,黄色意味着友情与希望,花本身象征“感谢”。向日葵这幅单纯而有力度的画面,给人以最明亮的感受。画家是在用自己全部的情感,乃至生命去描绘他心爱的葵花。看那厚重的颜色显然是凡高将画笔蘸满颜料用力压上去的,就连背景看似乎整的黄色也独具质感。笔触纵横交叉移动,产生像竹编工艺晶或粗质草垫的感觉。 三、展示收获,评价整合 1、在凡高作品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内容色彩笔触其它 2、选一幅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把它简单的描绘下来。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本节课我们初识了这位充满传奇的画家凡.高,下面给同学们欣赏凡.高的其他优秀的作品。(课件展示凡.高的其他作品) 2、凡高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在他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留下了800多件油画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他窘迫的生活状况与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相互映衬,使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像凡.高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第17课大师画我也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教学难点: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手段:示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三、新授1、欣赏大师作品。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5、小组讨论: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5、学生创作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6、教师小结第19课精彩的戏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窝。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手段:示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三、新授(一)了解中国戏曲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2、中国戏曲之特点(二)、中国戏曲史(三)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四)京剧中的脸谱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 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五)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黄梅戏: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豫剧: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京剧: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贵妃醉酒。故事:白蛇传(六)学生制作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2、你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七)教师小结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