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与苏格拉底》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509148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者与苏格拉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智者与苏格拉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智者与苏格拉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智者与苏格拉底,2011年9月21日,目录,一、智者运动,二、苏格拉底其人,三、苏格拉底哲学,3.1苏格拉底的方法,3.2德性即知识,3.3道德哲学,一、智者运动,(一)何谓智者所谓“智者”,古希腊语为sophistes,原本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Sophists这个名称的一个涵义是“使人精明审慎或技艺熟练”),例如“七贤”。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一词则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职业智者喜欢强调他们与这些一般意义上的早期的哲人智士之间的密切关系智者们所做的是试图使别人精通智慧的使用,智者出现的背景,(1)智者的出现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希腊人后来把话语的威力变为一个神:说服力之神“皮托”(Peitho)。(2)哲学视角的转变早期希腊哲学家的本原探讨多样化,哪一个是正确的?哲学家关心的问题从自然界转到了人类思想自身,什么是获取确定知识的条件?哲学家从对宇宙狂妄的和无事实根据的沉思中转向了对知识和知识理论的怀疑论的批评。思想被拉回到自身。人类开始“反思”。,(二)智者教授的内容和方法伯利克里的民主制依赖于两大基本原则: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乃是因为公共事务的管理不是委托给少数人,而是面向多数人,但一方面法律在公共事务中建立起人人平等的原则,另一方面我们也允许个人在其中充分发挥其价值。(修昔底德)一方面权力应当在全体人民手中,而不是为一小部分公民所把持另一方面,肩负向民众提供意见、代理民众事务之职权的高级官职应当委托给那些最适合、最有能力执行这些职责的人,如果一个社会试图以上述两大原则为基础,那么这会趋向于偏爱某种程度的特殊技能的发展,尤其是公开演说和论辩的能力。正是通过各种集会演讲、法庭辩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智者们在给学生传授修辞学、论辩术以提高他们论辩技巧和获胜能力的同时,贯穿了批判迷信、抨击传统、藐视权威、高扬个性、崇尚感觉、鼓吹怀疑的思想内容,也正是由于这些内容和风气的传播,客观上起到了社会启蒙的思想解放的作用。,雅典全图,智者论证方法的三个核心术语辩证法、矛盾法和论辩法1、辩证法(dialectic):在希腊语中其最一般的涵义就是几个人之间的“讨论”,而其最明显的运用可见于柏拉图撰写的对话录。亚里士多德则将其更专门的涵义用于爱利亚学派的芝诺:即将两个矛盾的陈述对立起来,以便接下去二者择一,选出更真或更适当的陈述。辩证的讨论首先是在问答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或者更一般地说,是以任何一方甚至一个人提交于论辩的简短陈述为基础的。这是苏格拉底式的Elenchos(问答法,“反驳论证”)的典型特征。,2、矛盾法(antilogic,反证法)普罗泰戈拉:任何事情上都可以找到两个对立的论证或命题,而且他还发展了基于这种假设的事实的论证方法。目标是教他的学生如何使一个命题比它的反对论证更有力。柏拉图称之为论辩术(artofEristic)两个命题互相反对的最简单的形式,便是一个是另一个的否定,例如这两个陈述:风是热的;风不是热的3、论辩法(eristic):出现在人们只关心获得论辩中的表面胜利而不关心真理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三)智者学派代表人物,1、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90410年)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1)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要准确地理解这一论题的含义,关键在于弄清两个问题:第一,这里的“人”指的是类的人还是单个的人?第二,人的哪一方面是万物的尺度,是理性还是感觉,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人”是什么19世纪不少学者把“人”理解为人类整体,由此事物对我们的呈现要根据我们所了解的人类本性的结构和条理。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塞克斯都恩披里柯都理解为每一个个人,由此,每一个个人对他自己来说,是其所经验的东西的尺度。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柏拉图,普罗泰戈拉所说的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所以,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积极意义:它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2)方法论原则: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在普罗泰戈拉看来,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就是你所感知的那个样子,那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提出与任何理论相对立的说法。普罗泰戈拉的这个命题作为方法论原则,不仅是芝诺揭露矛盾的技巧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对苏格拉底辩证法的提出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对后来怀疑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高尔吉亚,高尔吉亚曾是恩培多克勒的学生,他的代表作是论非存在或论自然,其主要内容在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的反杂学一书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批判巴门尼德存在论的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第三,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第一,无物存在,若有某物,则有三种可能:(1)存在;(2)非存在;(3)既存在又非存在。(2)设若该物(是)非存在,那就意味着它既(是)存在又非存在。(1)设若该物存在,那么它或者是a永恒的或者是b生成的,或者c既是永恒的又是生成的。A假如它是永恒的,它便没有开始,因而是无限的;如果它是无限的,那就不在任何地方。B假如它是生成的,它要么从存在中生成,要么从非存在中生成。它不可能从存在中生成,因为如果它是存在的,就不是生成的,而是始终存在;它也不可能从非存在中生成,因为从非存在不可能生成存在。,既然存在不是永恒的也不是生成的,更不是既永恒又生成的,所以存在不存在。(3)最后,第三种可能也不成立。因为既然第一、二两种可能情况皆不成立,那么,由它们合成的第三种可能情况自然不成立。既然某物存在只有上述三种可能,而它们无一成立,结论就只能是:无物存在。,第二,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批评的目标是巴门尼德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的命题。(1)我们所思想的东西并不因此而存在。(2)如若我们所想的东西是真实的存在,那么,不存在的东西就思想不到了。但诸如女妖、狮头蛇尾羊身的吐火怪兽以及其他许多非存在物都被思想到了。所以,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不能被思想。由于我们只是通过感知或描述性语词间接地与客观事物发生接触,故人们不可能知道某物。,第三,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词与物认识存在要靠各种感觉,而告诉别人则要靠语言。感觉不能互相替换,语言更不能和存在替换。“语言不是主体和存在物,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不是存在而是语言。语言是跟主体相异的东西。因而,既然可见物不可能变成可听物,可听物也不能变成可见物,那么作为外间主体的存在物就不可能变成我们的语言”。既然存在不能变成语言,即使我们认识了存在,也不能告诉别人。,(三)智者的相对主义,1、“德性”可教“德性”在古希腊的传统观念中这个词的意思是“优秀”。它可以用在一切事物身上,指这个事物特有的禀赋和能力。而用在人身上,它指的就是人所具有的优秀的能力、优秀的品质。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优秀的人呢?按照古希腊的传统观念,只有贵族才是优秀的人,他们不仅血统优秀,可以上溯到天神或古代英雄,而且各方面作为人的能力也优秀。因此,只有贵族才是有德性的人。,伊利亚特中俄底修斯对普通士兵塞尔西忒斯的呵斥:“不要妄想和王者们试比高低”。因此,在古希腊的传统观念中,“德性”是具有严格的等级内涵的。针对这种建立在等级和身份基础上的德性观念,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们,明确地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命题,这就是“德性可教”。,2、真理的观念,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表明,真理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在前苏格拉底时期,对于真理普遍持有这样一种信念,这就是认为真理是绝对的,共同的,自明的,它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是完全透明的,自然而然的,我们不可能想象它的反面。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却使得这种绝对的真理观遭遇到了挑战。因为,真理一旦成为相对的,它就不再具有直接性,它开始变得隐晦而不易认识,甚至不再有可能存在。,3、道德相对主义,希腊人惊讶地发现,那些原来被视为神圣、天然、合理、不可动摇的道德习俗,在别的地方却完全不存在,那里的人们所遵循的是与之完全相反的习俗。西方历史之父、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著中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绝妙的例子:,“当大流士做国王的时候,他把在他治下的希腊人召了来,问他们要给他们多少钱才能使他们吃他们父亲的尸体,他们回答说,不管给多少钱他们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于是他又把称为卡拉提亚人并且吃他们的双亲的那些印度人召了来,问他们要给他们多少钱他们才能够答应火葬他们的父亲。这时他要希腊人也在场,并且叫翻译把所说的话翻译给他们听。这些印度人高声叫了起来,他们表示他们不愿提起这个可怕的行径。”,在作了这番记述后,希罗多德紧接着便说了如下一句话:“这些想法是这样地根深蒂固,因此,我以为,品达罗斯的诗句说得很对,习惯乃是万物的主宰。”,这就是道德领域中的相对主义,在这里,道德以及道德中的至善,那些人们认为绝对不可动摇的、千真万确的观念,现在只不过是人的习惯而已。那么,究竟还有没有真理存在呢?这个问题扩展到道德领域就是,到底还有没有至善存在?是不是人们想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自己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就是对的呢?这就是智者运动所带来的根本问题。,这就是道德领域中的相对主义,在这里,道德以及道德中的至善,那些人们认为绝对不可动摇的、千真万确的观念,现在只不过是人的习惯而已。那么,究竟还有没有真理存在呢?这个问题扩展到道德领域就是,到底还有没有至善存在?是不是人们想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自己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就是对的呢?这就是智者运动所带来的根本问题。,二、苏格拉底其人,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城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匠家庭,自幼随父学艺,后来当兵,曾经三次参战。大约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出了名,并进入五百人会议。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处死罪。终年70岁。,Socrates469399BC,(一)雅典的牛虻作为智者的一员,苏格拉底和智者们同样批判了传统观念,抨击了雅典人种种荒唐可笑的陈规陋习。他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目的是使腐化享乐从而趋于懒散怠惰的雅典城邦由于受叮咬而重新焕发活力。他不厌其烦地和他所遇到的每一个雅典人对谈,通过他著名的“苏格拉底对话法”揭露他们在貌似博学下面所隐藏的无知。因此,他遭到了一般雅典民众的嫉恨和不理解。,阿里斯托芬的云为我们保留了这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剧中,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极尽丑化之能事,他让苏格拉底坐在一只悬挂在半空中的吊篮里出场,而苏格拉底所研究的是诸如“跳蚤所跳的距离是它脚长的几倍?长脚蚊的声音是从嘴里发出的还是从尾部发出的?”之类极其无聊的问题,最后,他让剧中人物喊出这样的话,“快同我去结果了那可恶的开瑞丰和苏格拉底,全是他们欺骗了你和我。”,(二)苏格拉底之死,雅典是苏格拉底的母邦,他假定了一条与雅典之间签订的法律:“无论国家对你作出何种判决,你都会执行或遵守。”他成年后没有因为不喜欢雅典而“带着他的财产去他喜欢的地方”,这就表示他终生都默认这一法律。如果他不服从便是一种罪恶。“善良、诚实、制度与法律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宝。”,在公元前399年,他被以“引进新神”、“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提起诉讼,通过民主表决的方式,以281票对220票被判处死刑,方法是服毒。当时苏格拉底态度温和从容,身上不发抖,脸上不变色,抬起头来,睁大眼睛望着那仆役,神情泰然自若地说道:“我想用点这杯中物祭奠神灵,行不行?”那仆役说:“苏格拉底,我们是按量准备的。”苏格拉底说:“我明白。那么我向众神做一下祷告,这是必要的,好求神保佑我前往新居时一切顺利。我做这祷告,是求天遂人愿。”苏格拉底说完,举杯放到口边,愉快而安详地将毒药一饮而尽。,他说:“哭什么!你们这些人真奇怪!我正是怕妇女们会哭,打发她们先走了,免得她们煞风景。我听说,人临死必须肃静。大家肃静些,坚强些!”斐多,苏格拉底名言,Anunexaminedlifeisnotworthliving.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Knowyourself(神谕,苏格拉底经常引用)认识你自己Toleadavirtuouslifeisthehappiestlife.有德人生乃最幸福之人生Evilandwrongdoingcomefromlackofknowledgeorignorance.只有一种真正的不幸,那就是作恶,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就是行善,没有人自愿作恶。,(三)苏格拉底是谁?,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我们的史料来源有四种:阿里斯托芬,苏格拉底在其喜剧云中是主要角色色诺芬,他写过不少关于苏格拉底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回忆录,据称记载了苏格拉底的许多谈话柏拉图,在他的20部对话录中,苏格拉底都是主要的发言者亚里士多德,他的著作中有40多处提到苏格拉底,根据阿里斯托芬的描绘,苏格拉底是一位智者派的自然哲学家,只要有人付费,就教人如何把无力的论证变得有力,而且还否认诸神存在这一通常观点。根据色诺芬的记载,苏格拉底是一位冷静的导师,在最普通的事情上也诲人不倦,而且还是一位日常道德和宗教实践的楷模。根据柏拉图的对话,苏格拉底是一位反对教条、甚或有些怀疑论倾向的道德哲学家,他检省并揭露别人对智慧的炫耀,又否认自己在教导什么,还主张一些非传统的、甚或悖论式的观点,如“无人故意犯错”,“伤害敌人是错误的”,“知识对德性来说是必要且充分的”。,于是,问题就在于确定这三幅画像中哪一幅准确再现了历史上的苏格拉底,这位在街头巷尾高谈阔论,频繁出入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竞技场的人物的原貌。根据格里高利弗拉斯托斯(GregoryVlastos)的看法,主要材料来源是三种:柏拉图、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阿里斯托芬的描绘不过是滑稽漫画。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至少有两个不同的苏格拉底形象,一个是在早期对话中的,另一个是中期和晚期对话中的。,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完全是一个道德哲学家,而中期对话录里的却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形而上学家、认识论者、科学哲学家、宗教哲学家、教育哲学家和艺术哲学家”。1.早期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哲学观点与中期对话录中的不同。2.早期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哲学观点,反映了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这一结论以亚里士多德和色诺芬的独立证言为基础)。3.早期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哲学观点,反映了在采取中期对话录中的经典柏拉图主义之前的柏拉图的哲学观点。,三、苏格拉底哲学,(一)苏格拉底的方法助产术建立完美的理性对抗相对主义;试图以知识为途径改善道德生活“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dialectic)。信念:真理的标准超越个人的意见目的:建立理性的法则,以规定真理,而不是探讨意见所产生的心理机制(智者)途径:严肃的反思可以发现一种普遍的思想,可以接生出潜藏在理智中的思想。,苏格拉底和他的两个弟子(绘画),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在向人传授知识时,苏格拉底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他喜欢在大街上、市场里或朋友家的客厅里,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讨论各类问题。,问答法: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逐渐深入,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自知我无知”,“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也可以看作是狭义的助产术。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美诺篇中的例子,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和高尔吉亚的学生美诺有一场对话。自以为无所不知的美诺惊诧于苏格拉底竟然不知道什么是德性,于是便企图在这个问题上给他上一堂课,却掉入了苏格拉底的圈套。因为在他的解释之中,他并没有向苏格拉底说清楚德性究竟是什么,相反却向苏格拉底提供了有关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的一大堆德性的说明,苏格拉底:“美诺啊,我真是幸运至极。本来只寻一个德性,结果却从你那里发现潜藏着的蝴蝶般的一群德性。美诺,假如我顺着蝴蝶的比喻,问你什么是蝴蝶的本质,你回答说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蝴蝶,而我再问,蝴蝶之为许多种类且互不相同是由于它们是蝴蝶呢还是由于其他方面,比如说美丽,形状及其他类似属性?告诉我,你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美诺:“我觉得,作为蝴蝶,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苏:“德性亦同样。如果有许多种类的德性存在,那么它们必有一个共同的理念,由于它,它们才是德性。着眼于此,人们才能对德性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共同的理念”就是关于德性的普遍定义。但是,这对于美诺是生疏的:“好像是明白了,不过仍然没有像所希望那样把握住问题的意义。”,苏格拉底:“如果有人问你我刚才提出的问题:美诺,什么是形状?你回答说,圆。要是他像我一样再问:圆是形状还是一种形状?无疑你会答道:一种形状。因此必定还有许多其他形状?假如他同我一样,紧追论证,说道,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事物,但这不是我所需要的东西。你用一个名称称呼许多事物,并说它们每一个都是形状,即使它们彼此相反。告诉我,什么是你所称之为形状的共同性质,它包含着圆和直线。”,苏格拉底方法的特点,追寻本质定义“X是什么”普遍性的东西事物的本质其存在的根据作为真理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说苏格拉底寻求事物的本质即事物是什么是很自然的;因为他正在寻求推理,而本质是推理的出发点。那时尚不存在一种辩证能力可以使人们即便没有关于本质的知识也能思考对立物并探讨对立物是否属于同一门科学。可以把两件事情公平地归于苏格拉底,即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这两者都涉及科学知识的出发点。,苏格拉底问答法从其结果来看并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要揭露问题,它并不是要消除被提问者心中的疑惑,相反,却是要使被提问者更深地陷入到疑惑之中,从而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精神实质。在问答法中,苏格拉底通过反复的盘问、辩难来揭示谈话者论证中内在的逻辑矛盾,从而彰显谈话者观点的错误,它在本质上属于一种逻辑检验,归谬法与之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格拉底的问答法纯然是消极的。,如果说巴门尼德仅仅是指出了有那么一个本体论的领域存在,除此之外并没有对这个领域本身以及如何认识这个领域做更多的说明,而且还由于极端的本质主义的立场而激起了智者学派从经验主义、现象主义的角度的激烈的反驳。苏格拉底则通过他的问答法具体地展示了我们如何逐渐地扬弃关于事物的经验思维,凭借着理性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这显然也就是对智者学派所提问题的正面的回应和解答。就这个意义来说,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是积极的。,(二)德性即知识德性(希腊语arete;拉丁语virtus;英语virtue)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例如马的arete是奔驰能力,鸟的arete是飞翔能力,两者的arete是不同的。人造物也是一样,例如织布梭子无论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它的arete都在于能够织布。因而人的arete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早期苏格拉底:以拉刻斯篇为例,可概括为“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勇敢、节制、虔敬诸德都是知识或智慧中后期苏格拉底:1、随着“四主德”的建立,智慧与勇敢、正义、节制一起并为“四德”,不再是其他德性的共性2、正义的重要性提高了3、在包括智慧在内的四德之上,是“善”。,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认识你自己”,人首要地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愚昧,只有有了这样一种清醒的自我意识,他才可能从各种混乱的观念中,从各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对人应当过一种怎样的生活重新进行思考,从而产生有关人生的真知灼见。,没有东西比知识更有力量,不管在什么地方,知识经常支配着快乐和其它所有的事物。由于缺乏知识,犯错误的人在快乐和痛苦就是好和坏的选取上犯错误。缺乏知识的错误作为就是由无知造成。所谓被快乐所征服其实就是最大的无知。如果快乐是好的,那么不会有这样的人:知道或相信其它做法比自己的做法更好,他却故意不做,而去做原来的事,尽管他有能力做那更好的事物。,这种“放任一己”的表现不是别的而是无知,而“克制一己”的表现也不是别的而是智慧。无知是一个人对极端重要的事情有错误意见和迷惑不明。没有人自愿趋向坏事,也不会自愿趋向他认为是坏的事。想趋向他认为是坏的事而不趋向好事,似乎不是人类的本性。当人们被迫要在两桩坏事中选择一桩时,没有人会在有能力选择小害的情况下故意选择大害的。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三)道德哲学始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寓于城邦之内,甚至推介到千家万户,强迫哲学思考人生和道德,善与恶。(西塞罗图库兰姆谈话录)在我看来,而且人们也普遍同意,苏格拉底是第一位把哲学从神秘中召唤出来的人,而这些神秘事物是被自然本身隐藏于幽暗之中的;虽然在他之前的所有哲学家都在从事哲学,但只是他才把哲学引向日常生活的主题,以便探索德性与恶行,以及普遍的善与恶,并使我们认识到,天上的东西,无论是我们的知识遥不可及的还是别的什么,纵然完全为我们所知,也与善的生活毫无关系。(西塞罗论学园派),道德或德性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或技艺。与流俗的观点不同,他认为道德或德性不是任何人都拥有的技艺,但任何人都应当以之为追求的事业。虽不易得,但终究是可以获得的。苏格拉底实际上只是提供了道德或德性所谓的形式特征(formalfeatures),而无法提供更为实质性的道德理论。苏格拉底屹立于道德哲学之开端,后继的希腊道德哲学家,在完成着苏格拉底刚刚开始的这项工作。,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三个主要贡献,第一,苏格拉底确定了古希腊伦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这就是人的德性,由此奠定了古希腊德性伦理学的传统。第二,他的伦理学研究表现出了强烈的幸福主义伦理学的特征,显示出了对希腊传统的幸福主义伦理学思想的继承。第三,他提出了“德性即知识”的命题,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的传统。,总结,苏格拉底关于概念性真理的探求根植于道德信念的力量之上。哲学以善为目标,以伦理学(道德哲学)为旨归哲学就是有理性的人关于普遍有效的善之准则的独立沉思道德之卓越有赖于理智之教养;意志之决断依赖于理智之清晰与成熟理性的美德与幸福是一致的(幸福论)宗教虔敬与神性召唤;对天命或神意的忠诚,思考题:,苏格拉底说:“生死不渝地追求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认为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人生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