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3003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随着贵州省的知名度逐年上升,每到夏季,这里各大景点总是人潮汹涌。B这次比赛高手如云,夺冠绝非十拿九稳的事因此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C你再好好地推敲一下此次辩论会的规则力求做到细节完善、评判公正。D听了老师的一席话,他豁然开朗、信心十足,眼前的艰险已是不足为据。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史铁生在双腿瘫hun后,脾气报怒无常而母亲憔悴的脸上经常现出央求的神色,那是一种痛爱;散步时,母亲的想法和儿子的意见有分q,我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定委屈儿子,那是一份孝顺;“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那是一种依赖(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瘫hun_憔悴_分q_(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词,请找出并改正。_改为_(3)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憔悴:_(4)文中运用的修辞有_三、字词书写3 . 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格言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整洁。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话着,烦心事就没影了。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鮮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选自中山日报,有刪改)注释女红(g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4 . 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段的内容概括。人生阶段小时候稍微大一点结了婚后来去谋生主要事件“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5 . 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6 . 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7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秀技艺的灵动高超。B第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C第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D随着时间的流逝,“我” 领悟到刺绣是母家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芦苇乔洪涛那些草从黑色的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的,它们有着竹子一样修长的叶子,但是我的祖先却叫它们芦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父亲告诉我,芦苇到秋天的时候,就开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花,冬天的时候死去,第二年春天再活过来;而竹子不开花,竹子一开花就永远地死去了,再活不过来。我的故乡遍布这种叫芦苇的植物,它们成片成片地生长在村庄的周围,跟着一条叫蒲苇河的河流曲折蜿蜒,长成一大片茂密的芦苇荡。这些植物的年纪比我祖父的祖父还大,我的祖先还没有来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在这儿生长了,一年死一次,一年生一次。它们把根深深地扎进黑色的泥土里,向四周肆意扩展,你拿一把铁锨随便找个地方挖下去,都会切着它们纤细的根。父亲犁地的时候就常常翻出来一两棵脆脆的白生生的苇根。那可是一块种了多少年的熟地啊。它们藏在地下,一有机会就冒出尖尖的头来,并且趁你不留神工夫就迅速地生长成一棵挺拔的芦苇。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飞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我们整个的蒲苇桥村庄就坐落在这张大网上。这里到处都长满了芦苇和蒲草,我们的村庄就是以它们命名的。父亲说,实际上我们都是蒲苇桥一棵一棵活着的芦苇,我们的根像芦苇一样深深地扎在大地上,我们永远离不开这黑色的泥土。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但是我隐约地觉出父亲是一位乡村哲学家,除他之外我还没听谁说过人是一棵芦苇。地面是一个界点,芦苇在两个空间里生活。根向底下使劲扩展,死死地抓住泥土;茎则直直向上,抢占着地上的位置,芦苇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一节一节地长着,就像我们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总要走一走歇一歇一样,每歇一次,它就挑起一把叶子做绿伞。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一位哲人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会思想是人比芦苇高明。但会思想也使许多人长得歪了,不能像芦苇一样正直地生长。人群中有歪心斜术之人,但谁见过一棵弯着生长的芦苇?芦苇一路直直地长下去,慢慢高过我们的头顶,我拨开苇丛走进去,后面的芦苇复又合拢,苇荡把我淹没了。这些细细的苇叶组织成了翠绿的空间。它们像一叶叶小舟,又像一队队纤柔的少女,这让我想起那首古老的诗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长腿细腰的美人儿可就是我二十年中夜夜梦见的伊人?我顺手捋过一支细长的苇节,做成清脆的苇笛,这是芦苇的情歌,汩汩流淌,滋润着幸福的胸膛。我看见母亲的羊群走进了苇荡,苇荡里马上就绽开了洁白的花朵。苇荡里偶尔会有一小片芦苇稀疏的地方,这儿长满了丰茂的野草,有水稗子草、芨芨草、开白花的野荞麦和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草,母亲的羊群就在这儿吃草,神秘而又浪漫。这让我想起我的先人,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最后睡在苇荡里滋养着芦苇,不知道我的身体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8 . 原文第段中画横线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芦苇什么样的特点?9 . 第段中,前面说“芦苇更像一个人”,后面又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10 . 作者在写芦苇时写出了它哪些方面的特征?联系全文,分条表述。11 .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 )A文章的首段运用对比手法,将竹子放在芦苇的对立面上,更突显了芦苇顽强的生命力,展现了其不屈的气节。B诗经蒹葭中诗句的引用,既写出了芦苇的纤柔之美,更体现出作者已把她看成诉说衷情的对象。芦苇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情感,有了灵性。C文中多次写到了“父亲”,通过这个具有哲学思想的人物,我们一方面可以体会到“我”的幼稚,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博大精深。D文章的最后一段内蕴丰厚,含蓄的语言揭示了人类来自于泥土,最终又将归结于泥土这一事实。“不知道我的身体能生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一句,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思想境界,同时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E作者在文中托物寓意,写芦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写人,芦苇的品格也正是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的品格。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思想内涵显得丰富而深厚。五、句子默写12 . 根据提示填空: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感时花溅泪,_。(杜甫春望)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争渡,争渡,_。(李清照如梦令)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六、对比阅读比较阅读桃花源记与昨梦录,完成后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注)陶冶:悠闲和乐的样子。枲(x):麻。以耕以蚕:用来耕种或者养蚕。13 .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仿佛若有光(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 老人谓曰(_) 麻枲之属(_)14 . 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问所从来,具答之B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C杨谢而从之D与众共之15 .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16 . 翻译下面的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17 . (甲)(乙)选文为我们共同描绘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图景?七、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注: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东君:司春之神。18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枝横玉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梅树枝干清瘦的姿态。B颔联中描写了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爱炫耀的习性。C颈联点明了梅花开放的环境,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格。D尾联的意思是说不要用玉笛再吹奏那伤感的“梅花三弄”曲调了,春神就要来到人间,他留住春天,不让梅花凋谢。19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地一项是( )A冰雪中的梅树,冰清玉洁,给人一种骨感美,这种写意的手法十分符合中国画的线条美。B颔联对仗工整,写出了梅花从含苞欲放到争相开放的过程。C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诗人表面上是写梅花,实际上是写自己。D在唯美的语言、清丽的诗风中,诗人不仅仅表达了爱梅花、赞梅花的思想感情,还抒写了高洁、坚韧的情操。八、名著阅读20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作品。作者是前(国家)的,作品主人公是,影响他生活的三名女性朋友是、和。九、综合性学习21 .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班级将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请你参与并帮助完成任务。(1)(思想动员)开展活动前,有些同学认为这次活动意义不大,所以参加的兴趣不浓,行动不积极。请你设计一段话,劝说那部分同学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理由要充分)(2)(标语设计)为配合本次活动,老师要求你在展板上写上一句标语,要主题鲜明、有文采(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简洁。你准备写什么内容?(3)(腹有诗书)你一定也精心准备了自己要朗诵的诗文。请你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十、作文22 . 题目:底色要求:以“底色”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字词书写1、四、现代文阅读1、2、五、句子默写1、六、对比阅读1、七、诗歌鉴赏1、八、名著阅读1、九、综合性学习1、十、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