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1024184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教案 www.zhaojiaoan.com【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进行小组发言,说说雕塑艺术的调查情况。 1.由贴近学生的广告导入(如播一则麦当劳的电视广告),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在上学路上、在商场购物时,不知不觉地可获得许多信息。 由学生归纳出标志、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作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展示一组视觉传达设计的图片,通过识别,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通过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工业设计以及范围(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设计)。 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符合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产品。 4.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绍的艺术设计种类,还有哪些设计类别? 5.一组综合所有艺术设计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类设计,以明确各自的特点,加深理解。 另外,让学生了解因艺术设计占据的空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平面、立体、空间等设计。 6.回到前面的电视广告,引出现代媒体设计。 7.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你认为美术应包括哪些种类。 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相关美术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可以让学生从目录上了解一下这学期所学内容。 1.由学生收集的作品导入。 对不同种类的作品,教师可选择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简单归纳。 教学中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注重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的运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归类,依据是什么? 2.运用教材中的油画和中国画的比较来突出绘画的不同种类,并从使用的材料等角度来分类。 引导学生比较两幅画。区分画种,把握各个画种的形式特点和艺术情感,是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重要方面。让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创作该作品,什么时候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介绍版画、水彩画。 先作简单的比较,再介绍版画、水彩画的各自分类。 4.雕塑。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所看到的雕塑,再引导他们区别不同的形式。雕塑与环境、时代、人之间的紧密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室外雕塑已开始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休闲生活的新亮点。 5.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也可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强学生对画种特点的掌握。 6.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 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作品归类,由同学相互评价。 7.让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艺术设计品的图片 (教师)相关效果图、实物 教学过程 1.由贴近学生生活的服装导入。 让学生谈谈对服装设计的认识,导出艺术设计。 2.出示一组包含所有类别的艺术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比较。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作品,使学生的思维灵活而更富创造性。 (1)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包括字体、标志、插图、编排广告、包装、展示等。 (2)工业设计内容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 (3)环境设计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室内、公共艺术等。 3.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电视广告,并导出现代媒体设计。 4.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美术的种类。 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美术学科应该从人的发展出发,教给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还应该有一种延续性、生发性的基本运用。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它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表达中,增强美术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徒手画的“基本技能”、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从介绍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到绘制的方法,从线条的表现到形体的概括,再从表现空间的透视知识到室外写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单元。 教材中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几张典型的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认识徒手画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得出徒手画的概念与功能等“基本知识”。教材还通过“用各种线条和花纹表达不同的内容”以及用基本形来概括描绘不同的形状,通过“线”和“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画徒手画的“基本技能”。最后,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就是徒手画的“基本运用”了。另外,本课教材以问题为纽带,尽量适应学生主动发问、探索、实践的学习方式。 2.重点、难点。 重点: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即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 难点:透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会运用简单的透视来表现空间的深度的方法。【教学目标】 1.了解徒手画的基本知识及徒手画的主要特点,懂得徒手画这一独特绘画表现形式与一般绘画的区别。 2.了解徒手画在不同场合的表达、交流功能,掌握徒手画的绘制方法,能利用基本形概括描述对象,能利用简练的线条创造视觉形象,增强线条的表现力,提高对线条的审美感受,表达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与思想情感。 3.了解徒手画中表现空间的方式,掌握初步的透视知识,能运用简单的透视表现空间深度。 4.能够仔细观察、描绘校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徒手绘画的兴趣,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画纸 (教师)印刷的西藏地图、范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1)从学校去就近一个书店的路线,分别要求学生用语言或画图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对比,得出徒手勾勒的线路图能更准确有效地进行表达。 (2)出示藏地牛皮书中的手绘地图设问:“从这张地图中你又能读取什么信息呢?” (3)将它和印刷的西藏区域地图进行比较,由学生讲述它们的异同之处,引出课题“徒手画”。 (4)用教材中建筑设计示意图、速写和常见的建筑画、风景画进行对比,让学生相互讨论,认识到徒手画与常见的一般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强调徒手画的交流表达的功能。 2.深入分析。 (1)以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埃及旅行笔记中的插图为例,让学生展开讨论:语言文字与画图在表达或记录时各具哪些优缺点?体会徒手绘制的插图对文字记录的图解功能。 (2)分析画家达芬奇的挖壕机设计手稿。这些徒手画的手稿能十分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示设计者的构思。 (3)分析设计家秋月繁的产品包装设计的草图。 (4)请学生讨论回答:徒手画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有哪些?哪些场合也可以用徒手画示意?你曾经用徒手画表达过你的想法或意见吗? (5)欣赏各种职业、各种场合中的徒手画。 说明产品的安装或使用方法的步骤图、说明图。 记录动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图。 科学家讲解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示意图。 3.概括小结。 师生共同概括徒手画的特点:徒手画就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它易画易懂,工具比较简便,在许多场合中,徒手画都能在人们记录、说明、交流、表达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合作学习。 (1)让学生以徒手画的形式告诉同伴家到学校的路线。 (2)让学生用徒手画的形式告诉同伴一天的作息表。 (3)(游戏)猜成语,用手绘线条的形式“画”成语,如“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等等,同学之间相互猜(引导学生从“怎么画”转变到“画什么”上来)。 5.评价反馈。 学生评述:用几句话讲讲这节课的认识与收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勾线笔、画纸 (教师)课件(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范作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线条是徒手画中最基本的元素,而线条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 (2)教师和学生一起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应和着音乐的节奏与韵律画出千变万化的线。 (3)引导学生体验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不同的线条所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与联想:直线是平和舒缓的,曲线是流畅舒展的,折线是紧张匆忙的。领悟线的变化:长短、刚柔、曲直、粗细、疏密、虚实、浓淡等等。在不同的音乐背景中理解线条的不同美感。 2.用线表现不同的云:层云、积云、高层雨云。 3.随堂欣赏。 欣赏画家画树的作品,不同的线带来不同的感受:画家凡高用扭曲的线表现向上伸长的树,有强烈的动感;画家伊莱思布鲁斯特用线意象化地表现了一片树林。 4.小练习。 (1)用各种线条和花纹组成一幅和谐“相处”的图形,要求线条流畅,有疏有密,变化丰富,画面整洁。 (2)凭记忆画一棵校园里的树。 5.徒手画中的形。 (1)出示树木图片与教材中树木的外轮廓形,通过分析、描摹,使学生认识到树木的外轮廓形可以概括为一些基本形,如圆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发现:徒手画抓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基本形去概括。 (2)举例搭积木,讲解如何利用基本形描绘建筑物。 (3)风景也可用几何形来概括。 (4)教师动笔演示徒手画从基本形渐变到具体形(如汽车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 (5)人物形体与动态用基本形迅速勾勒,注意让学生再次体会徒手画简单明了的特点。 6.练习:用徒手画的形式画一画自己的文具。 7.评价:由学生自我评价,谈谈对不同美感线条的运用。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学习用具 (教师)拍摄一段不同角度的校园风貌的录像、对写生地点的预先估计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校园风貌录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欣赏自己的校园,旁白:“学校是哺育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地方,是大家学习的场所、活动的空间” 在用徒手画的形式来描绘校园时,首先要学习“空间深度”的表现。 (2)教师指出:用徒手画的形式来表现空间最常用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鸟瞰法,另一种是透视法。 (3)出示分别用鸟瞰法和透视法画成的两张同一地点的建筑图进行对比,由学生讨论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用处。鸟瞰法有一种近似于高空俯视的效果,更多的是表明方位,而透视法相对比较直观。 2.深入学习。 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 (1)出示图例:同样大小的两个球,从透视角度看,就是“近处大远处小”。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透视现象? (2)出示图例观察透视的模拟图并在图片上用红笔添加透视线,加以对照,由学生自主发现焦点。 (3)让学生在其他绘画作品中指出焦点的位置,印证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焦点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理解教材中的图解,由学生自己得出视点、视平线、视线等因素对透视图的影响。 (4)出示不同视线拍到的两张教学楼照片并进行比较,以印证先前的结论。 3.欣赏教材中多幅风景徒手画,并指出其绘画工具的多样选择性,钢笔、木炭条、彩色笔均可以。 4.练习。 (1)用徒手画的形式画出校园的平面示意图。 (2)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 (3)用透视法创作的同学可以在校园内写生,教师事先安排好写生地点。 作业要求:注意取景,主次有别,详略得当。 5.评价。 以班级为单位,布置本单元的总结展览。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记号笔、彩色笔若干支 (教师)产品安装说明示意图若干幅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板演一幅徒手画,再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引出课题:像这样徒手画出来的较为简便的绘画形式就叫徒手画。 2.展开。 (1)这种简单、明了的徒手画对于相互交流、表达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什么职业或场合需要类似的图解帮助人们进行沟通与交流? (2)欣赏各种职业、各种场合中的徒手画,如:旅行家、建筑师、科学家、设计师的徒手画作品。 欣赏时教师的讲解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徒手画“简单、有效”的功能特点。 (3)把徒手画同常见的绘画形式进行对比,得出徒手画的特点:易画易懂;工具较为简便;以简练的线为主要造型元素。 3.深入。 线条是徒手画中最基本的元素。 (1)感受线的艺术语言的丰富性。 对各种不同线条的认识与感受,对用不同工具、不同方法画出的线的美感的体会。 学习线的变化,如长短、粗细、疏密、曲直、刚柔等等。 线在排列时造成的不同层次的面。 (2)用线表现不同的云:层云、积云、高层雨云。 4.随堂欣赏。 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线,感受不同的线所带给人不同的联想:直线的平和舒缓,曲线的流畅舒展,折线的紧张匆忙 5.课堂练习。 用不同的线条和花纹组成一幅和谐“相处”的图案。作业要求: (1)线条流畅、有疏有密、变化丰富、画面整洁。 (2)统一规格:15cm15cm。 (3)尝试用不同的笔画线。 6.作业评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师)风景图片、小汽车模型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较为复杂的大幅图片,设问:什么是徒手画的特点?如何用徒手画的形式来描绘复杂的形状? (2)教师通过搭积木的游戏引导学生将基本形: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勾勒于图片之上。 (3)点题:几何图形是构成不同物体图像的骨架,基本形的运用是徒手画描述对象时有效的方法之一。 2.拓展。 (1)用小汽车模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用基本形的方法画出小汽车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渗透空间观念,为下课时教学打下基础,可以联系初一数学课中“三视图”的部分内容结合讲解)。 (2)建筑、风景也可用几何形来概括。 3.课堂练习。 (1)认真地模仿教材中的图样,如果学生已经相当自信,就尝试着将这些图样快速地画出来。 (2)用徒手画的形式画出几样文具,用基本形加以概括(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 作业要求:不同基础的学生可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 4.评价。 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要求。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师)徒手画学校平面示意图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学校的徒手画的平面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取图中信息,分析不同建筑物的方位、位置关系。 (2)用徒手画表现空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鸟瞰法,一种是透视法。鸟瞰法像是高空俯视,接近平面示意图,它是一种方位的注解;透视法则能较好地表现空间深度。 2.深入。 透视是本课的难点,它较复杂深奥,这里只作一般的学习,学生在作画时,有初步的意识即可。 (1)“近大远小”对透视规律的图解,看教材中图片近处树大,远处树小,透视现象明显。 (2)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教材中观察透视的模拟图,解释“焦点”、“视平线”。 (3)在范作或图片中画出透视线,对理论加以印证。 3.校园写生。 校园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用徒手画的形式来画校园,可以用鸟瞰法画学校的全貌,也可以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 建议:选景不要太复杂,注意取舍,主体要突出,不要过多地关注细节,以体现徒手画简要、明确的特点。 4.欣赏。 欣赏教材中多幅风景徒手画,指出其工具材料的选择可以是多种多样,除了钢笔之外,也可用木炭条、彩色笔等,要求学生落笔大胆、果断、迅速。 5.评价。 学生作品橱窗展出(对本单元学习的总结、回顾)。【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 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平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习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重点、难点。 重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板报。 难点:设计出来的板报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教学目标】 1.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颜料、铅笔、尺 (教师) 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师生讨论:大家所熟悉的报纸的内容、排版、栏目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点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字体、刊头和标题的设计、编排等知识。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结合书本的范例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提示: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色彩、位置安排等内容)。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进行板报美术字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学生结合书本的范例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进行述说,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最后教师讲评。 (3)字体的设计。 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楷体、黑体、隶书体四种。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 教师示范书写美术字的步骤。 随着电脑技术的运用,出现了许多新设计的字体(出示各种字体的图片、应用实例)。 (4)刊头设计与标题编排。 刊头与标题在板报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版面的视觉效果。 刊头和标题的内容要和板报的主题思想一致,可以采用纯文字或文字与装饰纹样相结合构成的形式。 出示多种图片,开拓学生视野。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内容,设计一个板报刊头,要求具有个性、活泼、色彩明快、简洁。 (2)提供创作的建议:注重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相结合,独立思考,结合板报刊头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欣赏评述,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作品是否大胆、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作品的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找一找相关的图片资料(如各种报纸、黑板报刊头图库),欣赏这些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颜料、铅笔、尺、剪刀、胶水 (教师)图片资料、学生优秀作业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学生优秀板报设计作业。学生讨论:为什么好?表现在哪里?它的位置安排如何?色彩处理怎么样?还有哪些你认为成功的地方?教师总结。 (2)借鉴优秀板报设计作业的经验,布置学生思考:怎样进行板报设计,使你的作品有与众不同的创意?作品的编排怎样才能疏密得当,受到大家的喜爱? 2.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本节课作业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内容,设计一个板报。要求能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资料,采用剪、贴、画的办法进行制作。 (1)版面编排的方法。 以图为主的版面编排:图片是板报中常用的编排元素。在编排时要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图片,同时要有形状、大小、位置、疏密的变化。 图文并茂的版面编排:图文穿插是最常用的编排方式。可以在大片的文字中插入作为题图的单张图片,也可以用配合文章内容的多张图片来穿插。 注意:编排多张图片时,要注意主次、大小、疏密关系。 (2)板报设计的一般过程。 根据主题,收集有关文字、图片。 根据内容,设计一种版面样式。 选择字体、字号等,进行整体编排。 3.布置作业。 (1)要求学生在本节课充分利用手边的资料完成版面的编排及刊头标题的设计,完成铅笔稿。 (2)注意:尊重自己的喜好,独立思考,结合板报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4.作业欣赏,深入体会。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小结本节课内容。 5.提供课题,开拓思维。 布置课后作业:可找一找图片资料,欣赏这些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思考自己的板报设计铅笔稿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在下次作业时可以改进。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颜料、铅笔、尺、剪刀、胶水 (教师)学生优秀作业以及上节课学生完成的铅笔稿 教学过程 1.讲评分析, 启发思维。 (1)讲评学生完成的铅笔稿,师生共同探讨可以改进的方面。 (2)借鉴学生优秀板报设计作业的经验,思考:怎样进行板报的色彩设计,使作品色彩的表现和谐统一? 2.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本节课作业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板报内容,进行色彩的设计。要求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又不失个性。 (2)教师讲解色彩配置的方法。 运用对比色协调或类似色、同类色配置法。 色彩和图形一样由所放置内容的性质决定,必须研究其个性特点,才能使作品形式新颖,具有独特的诱人魅力。要求色调明快、和谐。 内容决定色彩的依据,即:你所设计的板报以哪一部分人群为主要阅读对象。如以儿童为主的,色彩应以鲜艳的对比色调为主,以符合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并用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给成人阅读的,则以大方、明快的色彩为主。 几种常见的色彩配置方法:调和色配置法是一种色相性质相近的色彩配置法,分同种色和同类色两种配置方法,如绿和粉绿的配置。对比色配置法是指性质不同的色彩配置法,如红与绿、青蓝与黄橙色等的配置。运用对比色配置,效果强烈、醒目、鲜艳。注意:本节课的作业阅读对象以学生为主。 (3)利用课件,尝试进行色彩搭配练习,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提高。 3.布置作业 展示自我。 (1)要求学生在本节课利用几种常见的色彩配置方法,完成色彩的搭配。 (2)注意:尊重自己的喜好,独立思考,结合色彩搭配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色彩搭配明亮和谐,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4.作业欣赏,深入体会。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小结本节课内容。 5.提供课题,开拓思维。 布置课后作业:选一个主题,找一找图片资料,进行板报设计,希望在今天学习的基础上改进提高。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尺、铅笔等常用作画工具 (教师)报纸、图片、学生优秀作业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 启发思维。 以身边的常见报纸为例,让学生比较报纸的刊头字体有何不同,讨论得出结论。 2.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写美术字时应注意什么?如何进行刊头设计?标题编排怎样才能做得漂亮?结合课本的范例,师生讨论。 归纳出常用四种字体的不同特点: 隶书体:平整美观,活泼大方,蚕头燕尾。楷体:从字势看,隶书是向外扩散的,而楷书则是向内集中的。宋体:与楷书笔形相似,结构方正匀称,后来人们把它刻成书版印成书籍,成为一种规范的印刷体,横细竖粗。黑体:粗壮醒目、简洁明快。总体看,黑体所有笔画粗细均等。 (2)教师讲解刊头设计与标题编排的知识。 (3)教师示范美术字书写的步骤。 3.布置作业,尝试设计。 (1)欣赏学生优秀作业。 (2)提出作业的主题:设计一个刊头,要求具有个性、活泼、色彩明快、简洁。 (3)提供创作的建议:结合板报刊头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评价,深入体会。 5.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环保内容的图片进行欣赏,开拓视野,储备信息。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尺、胶水、剪刀、铅笔等 (教师)优秀学生作业(刊头、板报)、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过程 1.讲评分析,表达感受。 (1)出示优秀学生刊头设计作业。 (2)师生讨论,引导学生交流,提出改进的意见。 (3)出示优秀学生板报设计作业。提问:这些作品好在哪里?注意了哪些细节? 2. 传授方法。 本节课作业:以“绿色环保”为主题,设计一个板报。要求能充分利用教师发下来的资料,采用剪、贴、画的办法进行制作。 (1)教师讲解版面编排的方法。 (2)学生了解板报设计的一般过程: 根据主题,收集有关文字、图片。 根据内容,设计一种版面样式。 选择字体、字号等,进行整体编排。 3.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1)小组围绕教师提出的主题,利用课本提供的作品以及学生优秀作业,讨论如何进行设计,设想可能碰到的问题,并派代表谈谈解决方法。 (2)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理出创作思路。教师进行归纳。 4.大胆创作,展示自我。 (1)要求学生在本节课充分利用手边的资料完成版面的编排及刊头标题的设计,完成铅笔稿。 (2)注意:尊重自己的喜好,独立思考,结合板报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3)教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个别分析指导。 5.讲评分析,开拓思路。 (1)师生共同探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否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是否合理利用了各种美术工具、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作业是否有创新。 (2)布置课后作业:可找一找有关环保的图片资料,欣赏这些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思考自己的板报设计色彩稿。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颜料、铅笔、尺、剪刀、胶水 (教师)学生优秀作业、设计好的将在色彩搭配练习时让学生尝试运用的铅笔稿、上节课学生完成的铅笔稿 教学过程 1.讲评分析,启发思维。 (1)讲评学生完成的铅笔稿,师生共同探讨可以改进的方面。 (2)借鉴学生优秀板报设计作业的经验,让学生思考:怎样进行板报色彩设计,使作品的色彩和谐统一,富有个性,受到大家的喜爱? 2.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本节课作业:以“绿色环保”为板报主题进行色彩设计。要求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又不失个性。那么,如何进行色彩的配置?结合学生优秀作业,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铅笔稿,请学生上台进行填色练习。归纳几种常见的色彩配置方法:调和色配置法、对比色配置法。 (2)色彩和图形一样由所放置内容的性质决定,必须研究其个性特点,才能使作品形式新颖,具有独特的诱人魅力。 教师所设立的主题,要求学生在进行设计时突出环保主题,色彩搭配明亮和谐,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3.布置作业,展示自我。 要求学生在本节课利用几种常见的色彩配置方法,完成色彩的搭配。 注意:尊重自己的喜好,独立思考,结合色彩搭配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色彩搭配明亮和谐,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4.作业欣赏,深入体会。 (1)学生互评作业,肯定有独创性的作业。 (2)小结本节课内容。 5.提供课题,开拓思维。 布置课后作业:选一个主题,找一找图片资料,进行板报设计,希望在今天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提高板报设计的能力。【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本单元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它分四课共同组成鸟语花香这一单元。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本单元第一课通过对出水芙蓉、宋代崔白的寒雀图、近代画家王震的桃花飞燕及近现代画家潘天寿的雁荡山花等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中国画的审美以及荷花的象征意义,初步尝试、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并运用中国画技法画出各种笔墨效果。 第二课选取了郑板桥的竹石图及陆抑非的竹子课徒稿,通过对郑板桥的作品及竹子诗词的学习,了解诗书画相映成趣的中国画传统及竹子的象征意义。 第三课选取了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关山月的梅花作品,其作品具有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同时教材还选取了不同风格的梅花作品,通过对梅花绘画、梅花诗词的学习,了解花鸟画中梅花绘画的特点与风格。 在第四课鸟的画法中,通过对李苦禅等画家的花鸟画作品欣赏以及对中国画的笔墨方法的学习,了解鹰的象征意义和体验画鸟的情趣,了解人们对花鸟画的绘画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绘画的要求是“活泼可爱”等。 2.重点、难点。 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及相关诗词,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荷花、竹子、梅花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和鸟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学习,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竹子的画法、梅花的画法及花鸟的表现技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竹子、梅花及鸟类。 2.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评述讨论相关问题,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知识。 (1)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学生收集有关中国花鸟画的知识或课前收集各种资料,并加以评述。 (2)出示西方静物油画,并与中国花鸟画进行对比,讨论花鸟画的特点。 2.引导欣赏中国花鸟画作品,体验中国画的人文精神。 (1)欣赏宋代花鸟画出水芙蓉,学生分组讨论荷花的象征意义。请学生读一下周敦颐的爱莲说,教师分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让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喜欢画荷花,感受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人文特点。 (2)欣赏宋代崔白的花鸟画作品寒雀图。 (3)介绍清代诗人马曰璐的诗杭州半山看桃:“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再欣赏海派画家王震的桃花飞燕,对比、欣赏、感受中国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4)欣赏并评述近现代画家潘天寿的雁荡山花。 3.感受体验中国画,学生在宣纸上尝试各种笔墨效果。 (1)让学生大胆画出各种笔墨效果,也可随机画出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 (2)评述自己的作品。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内展示,师生共同分享创作的喜悦。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画工具作画的感受。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的有关竹子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学过程 1.了解竹子的特点。 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 2.引导欣赏有关竹子的绘画和诗词。 (1)展示、欣赏美术史上优秀的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有关竹子的诗词。 (2)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以及诗、画作品,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 (3)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3.了解中国画中表现竹子的方法。 4.分组讨论竹子的画法。 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干、竹叶)的过程。 5.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尝试画竹。 6.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作品。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有关咏梅的诗词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出示关于梅花的录像或摄影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引导欣赏梅花诗词与绘画作品。 (1)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并加以解释。 (2)展示优秀的梅花绘画作品,如王冕的墨梅图,并请学生谈谈感受。 (3)展示关山月的作品俏不争春,让学生比较与古人作品的区别。 3.示范画梅花。 出示有画梅花步骤的教学录像,或教师示范梅花画法步骤,让学生了解梅花不同形态的表现方法以及枝干的表现方法。 4.尝试体验。 学生尝试画梅花。 5.评价与展示。 让学生的作品贴在墙上,同学之间互评。 第四课时 课前准备 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中国画中描绘鸟的作品与西洋画描绘同类鸟的作品各一幅 教学过程 1.介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中国画中描绘鸟的作品、西洋画中描绘鸟的作品。 2.对比讨论。 学生进行对比讨论:画家的视角有何不同?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3.引导欣赏。 欣赏画家李苦禅的老鹰,了解鹰的象征意义。 4.分析麻雀的画法。 (1)请学生说说麻雀的主要特点。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有黑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2)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分析麻雀形态特点。 (提示: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一个蛋形组成。麻雀的形体结构可分为: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5.尝试体验感受。 (1)请学生思考怎样画鸟,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来画画看,并让其他学生点评。 (2)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6.师生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相互点评,教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学过程 1.观赏探究,初步了解中国画的人文特点。 (1)让学生评述课本上的中国花鸟画作品的特点。 (2)欣赏宋代花鸟画出水芙蓉,想一想古人为什么喜欢画荷花,说说荷花的象征意义。 2.引导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历代优秀花鸟画作品,如宋代崔白的寒雀图、近代画家王震的桃花飞燕、近现代画家潘天寿的雁荡山花等。 3.尝试感受。 学生在宣纸上用毛笔尝试墨的浓、淡、干、湿画法,体会笔墨的不同效果,了解中国画材料的特性,感受水墨画的特点。 4.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教师在学生了解中国画材料特性的前提下,示范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 5.研究、探讨与实践。 分组讨论运用水墨法怎样表现出生动的效果来,学生进行探论并尝试。 6.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的有关描写竹子的文学作品、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学过程 1.观察。 组织学生去竹园走走看看,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 2.引导欣赏有关竹子的美术与文学作品。 (1)欣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谈谈对画的感受。 (2)请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描写竹子的诗词介绍给大家,教师重点介绍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诗。 3.教师示范竹子的画法。 (1)竹干的画法及要点。 (2)竹叶的画法。 4.尝试感受。 学生根据范画临摹竹子及竹叶。 5.学生作品展示。 同学之间相互点评。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有关咏梅的诗词 教学过程 1.说说梅花的特点。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梅花的知识。 2.引导欣赏梅花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王冕的墨梅图与关山月的作品俏不争春,并介绍岭南画派的创作思想。 3.教师示范梅花画法。 画梅花时,通常以侧锋画枝干,饱蘸曙红色画花。枝干有老干、嫩枝之分,花有单瓣、重瓣之别。 4.练习与创作。 自己创作一幅梅花作品。 5.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画梅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逐一点评。 第四课时 课前准备 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学生收集的描绘鸟的中国画作品和表现同类鸟的西洋画作品各一幅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请学生说说花鸟画的特点、风格与表现形式。 2.对比讨论。 (1)教师展示不同类别描绘鸟的花鸟画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画家的视角、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2)学生说说常见的鸟,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3.引导欣赏。 欣赏画家李苦禅的老鹰,了解鹰的象征意义。 4.欣赏范作。 教师出示范作,学生欣赏后说说画麻雀的方法。 5.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画一只麻雀。 6.尝试体验。 学生尝试画鸟,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 开一个展览会,学生之间相互观摩、评价。【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本课以迎接新年为契机,通过展示中国南北方过年时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过新年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此学习情境中引出学生自己来布置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首先让学生自由地阐述国内外及世界各地的迎新年场景,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征集过新年的教室布置方案。然后选出具体方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交给各个小组做准备(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案,教师可根据本地特点自由选择),小组完成各种作品后布置教室,布置时有相应的审美原则进行指导。最后进行庆祝活动,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把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同时使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2.重点、难点。 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