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01147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版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版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B他见识多广,足迹遍及全世界,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以往的任何作家都无法望其项背。C南京青奥会即将开幕,各种新闻媒体接踵而至,竞相报道。D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递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在阅读中成长”。B通过阅读青铜葵花根鸟等作品,我了解到曹文轩是一位关注少年心灵的作家。C辛弃疾和陈同甫是好朋友,两人志同道合,他给他写了一首词。D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方式演绎经典诗词,导致了文化节目的新风尚。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他回到我母亲身边,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见状十分不悦。B小明同学极为聪明,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语无伦次,从来不会吞吞吐吐结结巴巴。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D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n)愚沌屏息敛声(png)惊涛澎湃B翘首(qio)统率悄然不惊(qio)摧古拉朽C娴熟(xin)凌空殚精竭虑(tn)精通时是D镌刻(jun)泄气锐不可当(dng)入木三分5 . 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改进文风,_是语言问题、技术问题,_是思想问题、情感问题,那些居高临下的呆板陈述,固然与文字水平有关,但本质上反应的却是对待读者、对待群众的态度;那些无新意的应景报道,_是创新能力不强,_是对世情国情缺乏深刻的认识。A既又要么要么B既又与其说不如说C不仅更要么要么D不仅更与其说不如说6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烘托萌发宽敞秋风萧瑟B莅临令尊劳驾浑为一谈C尴尬光顾惨淡煞有介事D褪色和蔼轻捷截然不同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呼唤城市雕塑的本土化据悉,不少慕名来松江观光的朋友感叹道:松江是座美丽的城市,但缺乏诱人眼球的城市文化魅力,一路下来,城市雕塑作品不少,但反映本土文化的城市雕塑作品,可谓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由此看来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松江人,有必要慎重审视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松江的城市雕塑应该充分反映本土文化的风采。享有城市文化之魂、文化之眼、文化名片的城市雕塑,如同镶嵌在城市风貌肌理上的耀眼明珠,是人们认识一个地方,爱上一座城市的文化清泉。放眼看世界,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法国巴黎的大拇指,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马德里的堂吉诃德等城市雕塑,无不以其折射世界的文化光芒而熠熠生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话说松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魅力独特,具有充沛的城市雕塑文化底气。松江城市雕塑足以创造出穿越时空、融入世界、光耀中华的优秀作品。以松江农耕文化为例,一如汤村庙出土的古石犁,标志着五千年前松江在中国农业史上,率先由锄耕农业向犁耕农业发展的质变飞跃;二如春申君黄歇率领群众治水的故事,为“浦江之首”塑造“浦江之父”提供了文脉资源;三如“衣被天下”的元代纺织革新能手黄道婆,堪称古代松江的“工商之母”;四如解放初期由陈永康培育的“老来青”,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言及松江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斗,雕塑取材,空间广阔。更为难得的是,松江多位历史名人具有世界性的文化影响力,如章草平复帖的西晋陆机,一支秃笔,万毫齐发。作为创意文化元素,陆机之笔,足以塑造成为一枚高高举起、光照古今的文化火炬。如今种种,俯首可拾,不胜枚举,足以能佐证松江城市雕塑题材内容生动,风采卓然,可雕可塑。充分反映本土文化风采,应成为松江城市雕塑的主题。因为,只有具备本土内涵的文化雕塑,才是松江这座城市的个性文化身份和特征所在,也只有这样的城市雕塑,才是一本打开的书,让人能从中读到并读懂松江精神和城市抱负。如此,松江这座千年文化之城,将会在城市雕塑的魂魄动感中,变得更富有、更亮丽,更添宜居魅力。祈望规划、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携手共进,在主题纪念性雕塑、广场标志性雕塑、公园绿地雕塑、园区环境雕塑等方面涵盖城市文化pn wi,让具有本土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城市雕塑形象早日亮出松江,成为一道风景。7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文化pn wi_8 . 第段加点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_。9 .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_的主张,其理由是:(1)_;(2)松江具有充沛的城市雕塑文化底气,具体表现为松江不仅有_,还有灿若星斗的历史文化名人;(3)具备本土内涵的雕塑,能彰显松江精神和城市抱负。10 .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国外许多著名雕塑都因其折射世界的文化光芒而熠熠生辉。B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能体现城市的文化风采。C松江的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多,而且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D要完成城市雕塑,需要规划、文化、旅游等部门携手合作。11 . 如果在下列两个人物中选一个作为第段的论据,哪个更合适?请阐述理由。(1)从白衣寒士到礼部尚书的松江书画家董其昌,擅画山水,青绿设色,古朴典雅。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2)明代词人施绍莘,有俊才,与名士隐流遨游于九峰、三泖间。兴趣广泛,善音律,其词作多哀苦之音,既寄寓着作者命运多舛的身世悲凉,也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人们情绪的反映。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冬材那是一个冬日,城南诊所,我推门进去,娘躺在病床上。娘正在打着点滴,一滴又一滴,似从高空掉下,掷落有声我急急地问娘,您高烧,烧到多少度?娘若无其事地说,我试了体温的,毛毛烧,年轻时挺得住。唉,年岁大了,不中用了,只好来吊水。坐在对面桌上的医生,急急地接了话:还毛毛烧,都40度了,幸亏来得早娘马上岔开话题,和另一个打点滴的老婆婆拉起了家常。娘问:你老人家有几个崽女呀?老婆婆答:三个,两个崽,一个女。娘看了看她孤单单的一个人,问:他们不管你?老婆婆答:不管。稍停了一下,又说,也管不了这么多。我跟着晚崽一起过。这个哈宝崽,也是前世的冤家来收债的,也不怪他们。我再去看那老婆婆,原来是住在老街上的冬材他娘。冬材娘老弱多病,却还常常在老街上捡废品卖钱。冬材呢,患了脑膜炎后遗症,是个弱智,与他的娘相依为命。冬材娘怕冬材走丢了,在他的每件衣服上都用白线绣了字:老街34号冬材。娘又问:难道生病了,他们也不管?冬材娘低低地回答:我们娘俩相互照应着。他们要讨生活,各顾各的,也蛮不容易的。娘看着天花板,再也无话。很长一段时间,诊所里谁都无语。静,只有长久的静,还有点滴一滴一滴清脆落下的声音。娘的血管太细,打点滴时又用了七号针,很慢很慢。坐了一个多钟头,我的屁股下面似生了钉子一般,有点儿坐不住了。娘看出来了,说,你有事忙你的,我打了针就回去了,不用管我。医生却不屑,你娘打得还算快的,那个老婆婆(指冬材娘)都四个多小时了。她的崽,都还在外面一直等着呢。我这时才发现冬材坐在门口一侧,天气很冷,他不时地打着哆嗦,还不时地透过拉紧的玻璃门往里瞅着。也许是想看清楚些,他整个脸都贴在了玻璃门上,看上去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了。A眼晴却睁得老大,定定地看着门里的一切。娘也看到了,转过脸来有点儿怪罪似的问冬材娘:你怎么不把崽喊进来?冬材娘答:我不要他陪我来,他要陪我来。他陪我来,他又不肯进来。他不肯进来,是怕别人闻着他身上的味。你也晓得的,得了这种病的人,脾气都倔得很。冬材娘先打完了点滴。医生拔出针,要她自己用手摁一会儿。谁料她想急于起身,一用力,手上的血直冒,谁也没有看见。却见门口处的冬材拍打着玻璃门,嗷嗷地叫着。交完钱一出门,冬材就在门口扶着他娘,没走五米远下台阶时,冬材娘摔倒了。冬材嗷嗷又高声大叫,近旁的人都拥了上去。再看时,冬材扶着他娘一步一步走向远处,远处的天暗了下来过了几年,我再去老街,老街看上去更老了,冬材家的老木屋斜歪歪的,似乎有随时倒下来的危险。我没有见到冬材的娘,以为这屋没有人住了。刚准备走开,却听见吱呀一声,从虚掩的门缝里探出个脑壳,是冬材。B他的眼睛还是那样睁得老大,脸已消瘦得不像个样子,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掛在木架子上一样,空空荡荡。门开了一掌宽,冬材却出不来,原来门上是一把长长的链子锁。冬材嗷嗷又高声大叫,老街上却是出奇地静。抬头看天,老街上的阳光也是淡白淡白的,了无生气。我走了几家,才问到一个老人,知道冬材的娘过世了,只剩下冬材还住在老街上。起先,大家都劝冬材的兄姐接冬材走。冬材却死也不离开老街,不离开老屋。冬材说,要到老屋里等娘,等娘回来。冬材认定一个死理,娘走丢了,娘会回来的,娘不会离开冬材的。冬材说,等着,等着,娘就回来了。冬材毕竟有政府的低保,冬材的兄姐当然也不能让冬材饿死。他们就商量着轮流送饭,一人一个月,一天两次。事多了,事杂了,有时就忘记了,一天一次,甚至也有两天一次的。关在老屋里的冬材,吃喝拉撒都在屋里。冬材在老屋里守着,他睡的时候少,唯恐睡熟了,不能第一眼看见回来的娘。于是,冬材终日把眼睛睁得老大。有一天,在昏黄的灯光下,有人看见冬材竟能穿针走线,他照着娘在他衣服上绣的字,绣得有模有样,那几个字特别醒目:老街34号冬材。最令人惊讶的是,“冬材”两个字后面绣了一个老婆婆满是皱纹的脸。我猜想,冬材绣的字应该是:老街34号冬材的娘。冬材笃定,娘穿着他绣着字的衣服,也能找到回家的路。老街真的老了,冬材的娘早走了,冬材在去年最冷的那个冬天也走了。今年冬天又是特别冷,我陪娘在乡下旺旺的火塘旁烤着火。柴火烧得很旺,我和娘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突然,娘和我都异口同声地说到冬材这个人。娘说,老街真老了。娘还说,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就正常。娘又说,今年的老街肯定最冷了!12 . 文中划横线部分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13 . 以下两句话都写到了冬材睁大眼睛的样子,请赏析。(1)眼睛却睁得老大,定定地看着门里的一切。(2)他的眼睛还是那样睁得老大,脸已消瘦得不像个样子,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掛在木架子上一样,空空荡荡。14 . “我”在小说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15 . 如何理解文末母亲说的“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就正常”,联系小说情节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三、句子默写16 . 记忆性默写。(1)江山如此多娇,_。(2)_,_;唐宗宋祖,稍逊风骚。(3)长大后/_/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5)_/_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四、课内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7 . 根据原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18 .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 (2)蒙乃始就学(_)(3)卿今者才略(_)(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19 . 用原文回答问题。(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各是什么?原因:目的:(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0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1 . 请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22 .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五、作文23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周杰伦不走寻常路,成为一代偶像,引领青春风尚;蔡伟不走寻常路,十年磨一剑,走上成才之路。不走寻常路,意味着另辟蹊径、独创一格、个性人生请以“不走寻常路”为题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2)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卷面书写(主要根据作文书写评定)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