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母爱浓浓柿子香李忠元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我伸出手摘下一个,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子的身影,我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境都展现在了眼前。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质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子了。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家里的柿子树不算高,长势好的也就两人高,六棵树站成一排,好像一堵墙,成为小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时间的变迁,柿子吸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便慢慢地到了成熟期。刚到成熟期的柿子虽然也可以吃,但还没有熟透,有些涩口,口感相对有些逊色。如果心不急,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等柿子周身熟透,就到了吃柿子的大好时节。熟好的柿子口感面而甜,有点起沙,适合生吃。童年时期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了。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柿子,我们哥儿几个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的柿子。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母亲还将柿子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但是,父母很好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都吃过我家的柿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而今,立于自家的园中,望着母亲采摘柿子忙碌的背影,翻起童年的记忆,历历在目,每每回忆起来,还是觉得童年的一切是那么温馨难忘。我感恩母亲,是她让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中年了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柿子的未了情缘,丰满充实我的人生。(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3日,有改动)1 . 文章以“母爱浓浓柿子香”为题,有什么好处?2 .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2)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3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4 . 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简析最后一段的作用。5 . 为什么作者说,童年时期的柿子“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老太太倒下的时候,吴明真的吓了一跳。只听见背后“咚”的一声,吴明回过头来,就看见老太太在地下躺着,缩成一团,身子痉挛着,手脚不停地抽动着。吴明只感觉好笑,这样的诈骗,骗骗别人也就罢了,竟然骗到自己头上,真可笑。要知道,吴明可是这座城市里的老油条了,这个鸡蛋大的城市里,什么样的骗局没见过,调包的,牵羊的,老头老太没事碰瓷的想归想,吴明还是摘下眼镜,仔细地观察着老太太,只见她全身向一处收紧,再收紧看着看着,吴明不由得佩服老太太的演技,真像,比不上巩俐,也比得上林青霞了,简直可以去好莱坞竞选影后了。时候正是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这座不起眼的边远小城。烫人的柏油路面,马路上空荡荡的,一丝风也没有。白花花的马路上,老人显得特别显眼。她的四肢,紧紧地向身体中间抱着,双眼紧紧地闭着,脸上的皱纹一会抽紧,一会放松,嘴角溢出了一丝丝白色的泡沫。那抽动的四肢,那嘴边的白沫,不断地向吴明传输着这样的信号:这位老太太是真的犯病了,不是装的。吴明的手,本能地向着老人伸出去,伸出去。就在吴明的手将要碰到老人肩背的时候,吴明又想到,这样的碰瓷和诈骗,太多了。想到春晚上演的那个帅哥,只因为扶了老人三次,就由开大奔变成骑自行车了。就在吴明的手,不知所措的时候,救星来了。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出现了。那个胡子,不长不短,一看就是很讨人喜欢的那种。对于吴明来说,绝对是光棍做梦娶媳妇想啥来啥。吴明一把掏出怀里的手机,开启了摄像装置,急急地对小胡子说,快快,哥们帮帮忙小胡子明显是讨人喜欢的,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连声说,好好,你扶吧。我给你做个证明,放心吧。吴明把手机交到小胡子的手中,急忙扳住老人的肩膀,让老人靠在自己的怀里,同时用力掐住了老人的人中,一双眼睛不停地向马路上的车辆扫描着。人群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围了一圈。看着几个人的样子,猜测着事故的情由,指手画脚地议论着。“看这小伙子,多善良!”“不对吧,这个小伙子,是不是把人撞了,再叫自己的同伙拿手机把这些拍下来,为自己洗去嫌疑呀,你看那个小胡子,就不是什么好人!”“不是的,老太太已经昏迷不醒了,要是这个小伙子撞倒的,小伙子早就无影无踪了。反正没有人看见,又何必装模作样呢?”吴明哪里有时间去听这些不相干的话,一个劲地掐着老太太的人中。还好,几分钟过去,老太太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吴明也慢慢地出了一口长气,紧张的心也放了下来。看着吴明额头的汗珠,老太太断断续续地说,谢谢你是你救了我吧我的心脏病犯了药在老人的手指,指着衣服的下兜,说着老人又大口大口地喘了起来。路边的一个小女孩,急忙把手里的矿泉水瓶递了过来。老人吃了吴明掏出的药,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才终于喘匀了气。这世间还是好人多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不可理喻,都会反咬人一口。吴明心里这样想着,不禁为自己刚才见死不救的想法而羞红了脸。围观的众人,这时也明白了真相,议论纷纷地说了起来,“这样的小伙子,真是好样的!”“这样的老太太,也是好样的。该咋的是咋的,总算没有讹诈别人!”“要是都能这样,马路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故事了。”也有的人扼腕叹息,摇头不已。最后,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过来,听说了这件事,也被感动了。自愿带老大娘去医院检查一下,大家更是赞不绝口,感叹着世上还是好人多。看着出租车驶向医院,吴明心上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他扫视了一圈,又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原来,那个小胡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早已不见了。(选自2014年4期小小说大世界)6 .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文中的吴明、小胡子分别代表生活中的哪类人?7 . 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下面加着重号词句的表达效果。(1)时候正是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这座不起眼的边远小城。烫人的柏油路面,马路上空荡荡的,一丝风也没有。(2)吴明把手机交到小胡子的手中,急忙扳住老人的肩膀,让老人靠在自己的怀里,同时用力掐住了老人的人中,一双眼睛不停地向马路上的车辆扫描着8 . 自然段划线句子从哪种角度进行描写?其作用是什么?9 . 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0 . 将小说的主人公“吴明”改为“张三”“李四”好不好?为什么?二、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1 . 解释加点词语。(1)蒙辞以军中多(_)(2)大有所益(_)(3) 肃遂拜蒙母(_)12 . 解释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1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时间顺序,先写孙权劝学。B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的特点。C本文极简略且剪裁得当,以精炼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惊人长进。三、句子默写14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柳宗元小石潭记)(2)_?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3)人不寐,_。(范仲淹渔家傲)。(4)我们可以用陆游的“_,_。”这两句诗句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游山西村(5)默写完整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四、名著阅读15 . 名著(1)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中有给“我”送绘图山海经的保姆阿长;有帮“我”修改讲义、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有教唆“我”偷母亲首饰并散布流言诬陷“我”的_;有走投无路、落水而亡的“我”的朋友范爱农。(2)从朝花夕拾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五、综合性学习16 .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2分)(中国经济网2014年08月11日电)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A)迎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B)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时代的崭新内涵。(1)给上面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2)画线(A)句中“”一词使用不当,可改成“”;画线(B)句中有语病,可修改为。(4分)(3)九年级(5)班将举行一次“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的专题讨论会,就“一带一路”战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展开讨论。作为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不少于60字)(5分)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互让,就是彼此歉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_异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 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仏得失义难以与他人和_处的。讀,是減关心,不讀姆、品格、气质的差异。魏包敍千世界,使避 异不同的人和谱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化解矛盾芥蒂,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咅bing(_)弃争名于朝(_)迥(_)异不同(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斤斤计较”中,“斤斤”的意思是_。“芥蒂”的意思是_。(4)仿照上下句,在第句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六、作文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8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清代才子袁枚的一首小诗苔,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300年前,袁枚将视线投向生长于潮湿温阴暗处的苔花;300年后,一位名叫梁俊的支教老师教会贵州乌蒙山下的孩子们吟唱这首诗,来鼓励孩子们。请根据你对这首诗中“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二、文言文阅读1、三、句子默写1、四、名著阅读1、五、综合性学习1、2、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