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467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瑕疵(c)翘首(qio)粗犷(kung)浑身解数(xi)B桅杆(wi)框架(kung)嫉妒(j)叱咤风云(zh)C忸怩(n)虔诚(qin)滞留( zh)深恶痛疾(w)D癖性(p)畸形(q)须臾(y)杳无消息 (yo)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和研究国学。B这个人谁都不认识。C“低头族”之所以感到忙碌,是因为大量网络信息占用了他们的时间造成的。D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3 . 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B哦,真是目中无人,安闲得很。C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D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新化县加大了整治力度。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5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啰嗦震撼度假村悬梁刺股滥竽充数B追溯重叠大母指出其不意金榜提名C九洲青睐入场券磬竹难书有恃无恐D渲泄辐射水龙头一筹莫展人情事故6 . 根据句意,选词填空( )这次庆祝国庆合唱比赛中,我们班的歌声清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级辩论会上,意见的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辩论十分激烈。挫折是难免的,请你相信,生命中总有些风景,会让你。A响亮差别欢天喜地B洪亮分化沾沾自喜C高昂分裂乐不可支D嘹亮分歧喜出望外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神圣的沉静刘心武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七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混混沌沌的我,竟然拾起石块朝悬崖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呕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芭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具有点穴的效果。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但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罗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那时母亲已仙去十二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选自课堂内外2016年12期,有删改)7 . 作者围绕母亲的沉静写了三个片段,请概括出片段一、二的内容。片段一: 片段二:片段三:我在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感受到了母亲神圣的沉静。8 . 联系前后文,说说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感受?(1)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2)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9 .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10 .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11 .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母亲的“沉静”是神圣的?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高国成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的震撼。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选自解放军报)(注释) 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12 . 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13 . 请分析文章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4 . 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15 .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峰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16 . 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与精神。B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段提出问题,至段分析问题,至段得出结论。C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武器装备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D第段画线句和第段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三、句子默写17 . 默写庭下如积水空明,_,盖竹、柏影也。树树皆秋色,_。子又有子,子又有孙;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困于心,_,而后作。无可奈何花落去,_。_,绿水逶迤。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甲)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乙)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於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节选自孟子尽心上)(注释)范:地名。气:气质。居:地位。垤(di)泽之门:宋国城门。1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父命之_ (2)以顺为正者_(3)喟然叹曰_ (4)而王子若彼者_19 .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始一反焉B丈夫之冠也孟子自范之齐C以顺为正者自康乐以来D独行其道其居使之然也20 . 用“/给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断两处。居 移 气 养 移 体 大 哉 居 乎21 .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22 . 阅读上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填空。两文中“广居”含义相同,都喻指“仁”。甲文中“居广居”是“_”的素养之一;乙文中“广居”可以改变人的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3 .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仍要像孙权一样亲自挽弓射虎,充满了少年狂气。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直接表达了词人以魏尚自比,期盼得到朝廷重用,免去罪名的愿望。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主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西夏,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决心。24 . 试赏析“千骑卷平冈”中“卷”字的妙处。六、作文25 . (1)小说试笔给下面的小小说加上一个合适的结尾,使小说情节发生转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文艺评论家和部长部长:“您看施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评论家:“我认为是好的”。部长摇了摇头。评论家:“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部长摇头。“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庸俗的知识分子。”部长摇头。“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部长摇头。“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部长又摇头。“当然,也不应全盘否定。”(2)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上,可以让出和谐的天地请以“让”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