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1690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半坡人2. (2分)下列人物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是( ) A . 安特生B . 步达生C . 裴文中D . 贾兰坡3. (2分)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B .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C .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D . 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不少传说含有极高价值的内容4. (2分)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 . 云南元谋B . 浙江河姆渡C . 北京周口店D . 陕西蓝田5. (2分)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居民D . 半坡居民6. (2分)图是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 ( )A . 种植粟B . 普遍使用打制石器C . 过着定居生活D . 使用陶器7. (2分)原始农耕时代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居民D . 半坡居民8. (2分)涿鹿之战是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争。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这次战争是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对抗的战争B . 战争中,蚩尤被擒杀,部分部落成员退到了南方C . 炎黄联盟由西北发展到中原D . 以炎黄联盟的失败而告终9. (2分)传说时代“三国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是( )A . 尧B . 舜C . 鯀D . 禹10. (2分)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 ) A . 夷族B . 商族C . 华夏族D . 戎族11. (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记录的日食发生在( )A . 夏朝B . 西周C . 春秋时期D . 战国时期12. (2分)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这种制度始于( )A . 原始社会B . 夏朝C . 西周D . 商朝13. (2分)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授民授疆土”的(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宗法制14. (2分)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 . 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B . 公元前10世纪50年代C . 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D . 公元前11世纪50年代15. (2分)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 . 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B . 尧发明了文字C .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 . 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16. (2分)下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政治制度,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为( )郡县制 分封制 世袭制 “禅让”制A . B . C . D . 17. (2分)与成语典故“卧薪尝胆”相关的是( )A . 齐国与周之争B . 晋国与楚国之争C . 秦国与六国之争D . 越国与吴国之争18. (2分)商朝的畜牧业发达,当时已饲养了被后世称为“六畜”的家禽家畜牛、羊、马,还有( )猪 鹅 犬 鸡A . B . C . D . 19. (2分)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 . 世袭制B . 禅让制C . 郡县制D . 分封制20. (2分)下列属于战国七雄争霸战争的是( )城濮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A . B . C . D . 21. (2分)历史研究中,下列选项最可信的当属( ) A . 神话传说一-“女娲补天”B . 出土文物一-司母戊鼎C . 电视作品-汉武大帝D . 明清小说一一三国演义22. (2分)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其设计者是( )A . 李冰B . 商鞅C . 秦孝公D . 秦穆公23. (2分)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 ) A . 原始社会后期B . 夏朝C . 商朝D . 西周24. (2分)任用有才干的伊尹做大臣的商的国君是( )A . 桀B . 汤C . 盘庚D . 纣25. (2分)有一天,王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 . 隶书或小篆B . 大篆或小篆C . 隶书或大篆D . 甲骨文或金文26. (2分)西周诸侯产生的途径是( )A . 分封制B . 世袭制C . 奴隶制D . 禅让制27. (2分)约公元前1300年,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是( )A . 商汤B . 盘庚C . 商纣D . 武丁28. (2分)西周的都城是( )A . 镐京B . 阳城C . 殷D . 洛邑29. (2分)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 . 西周B . 春秋C . 战国D . 秦汉30. (2分)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 . 楚庄王B . 宋襄公C . 齐桓公D . 晋文公二、 改错题 (共5题;共14分)31. (6分)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山顶洞人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错误:_;改正:_。(2)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叫铭文。 错误:_;改正:_。(3)战国时期,形成了众多的思想学派,他们之间的思想争论被后世称为“百花齐放”。 错误:_;改正:_。32. (1分)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_33. (1分)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前半坡居民,使用石铲、陶罐、骨制鱼叉等工具,种植水稻、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_34. (5分)历史小诊所小明:小强,你知道都江堰吗?小强:当然知道了。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去四川,还到都江堰玩呢。小明:那你能给我说说吗?小强:可以。都江堰在长江上,是两千年前的秦朝人李冰父子修建的,那儿还有个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把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江上还有一座安澜桥可好玩了。请你对照所学知识,说说小强说的正确吗?如有错误,请加以改正。35. (1分)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春秋时期。_三、 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36. (1分)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_.37. (1分)中国最早的木质结构建筑是_居住的干栏式建筑。 38. (2分)铁农具的使用出现在_时期,_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9. (2分)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他曾任用管仲为相。证据:_。途径:_。40. (4分)生产工具进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请写出以下不同时期的不同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北京人:_; 半坡人:_;商朝人:_; 秦国人:_。四、 综合题 (共1题;共9分)41. (9分)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A出土于_遗址;图B出土于_遗址。(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_和_(3)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五、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40分)42. (20分)远古朝代流传着许多古史传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孙中山材料二: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不顾风吹雨打,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13年,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杨思华、陈鲁编著画说中国历史(1)轩辕与谁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 (2)材料二中,用13年从事治水的人是谁? (3)他在治水过程中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你在这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4)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作为一名领袖人物,怎样做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 4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材料二: 见下图(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都有哪些人?(3)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4)这种制度起到怎样的作用?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改错题 (共5题;共14分)31-1、31-2、31-3、32-1、33-1、34-1、35-1、三、 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36-1、37-1、38-1、39-1、40-1、四、 综合题 (共1题;共9分)41-1、41-2、41-3、五、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40分)42-1、42-2、42-3、42-4、43-1、43-2、43-3、4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