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711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什么是孝?论语上有句话:“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很多人据此引申说“孝”就是“顺”,这样理解,实在是一个误区。因为从根本上说,“孝顺”两个字,并不是一个意思。“三年无改”的是“道”,即为人处世的原则,并不是说三年之中,所有事情都没有变革“孝”指的是精神和原则上的继承,“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时时刻刻生活在父辈的阴影下,这在实践中不可能做到,也大可不必去做世易时移,变化多矣,父母未必永远正确,更不会未卜先知而“顺”,则指的是微观层面的亦步亦趋、唯唯诺诺、俯首帖耳,把父母的话当作圣旨,丝毫不敢违背ABCD2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中的“突破”是名词。B“多年来,明视眼镜在专业、服务、产品上精益求精”的主干是“明视眼镜精益求精”。C中国女排奥运会上的成功是因为她们勤奋努力的结果,除了这没有第二条捷径。(句式杂糅,去掉“的结果”)D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天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引发了人们对黄昏云彩的思考。)3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曲辽阔的家园让人们感受到了蒙古民族的豪迈,而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等经典歌曲更是娓娓动听,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B每当爸爸带着一身灰尘从工地上匆匆赶回家时,妈妈总会在家门口为他接风洗尘。C为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这个县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的原则,重点发展了粮油加工、饲草料加工和食品加工。D热带风暴“海葵”来袭时,街道上的每个人都风烛残年一般,随时有可能被狂风卷走。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难以下咽(_)的芋梗汤(2)不辍劳作(_)(3)在客厅里正jn(_)危坐(4)yo无消息(_)(5)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ku(_)5 .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字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拜谒芦苇或许芦苇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但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童年的故乡,河边和塬下都有芦苇,美丽婆娑,绵绵一片。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所有的春天都是从那里开始绿的。春日里我们像野孩子一般,欢快的影子在绿绿的苇子里蹦窜。明净的阳光追逐着我们,洒在苇子上,也温暖地绽开在我们脸上。苇叶如剑,顺手掐一枝,卷成苇笛。不一会儿,芦丛里便悠悠地飘起苇笛的合奏。到回家时,每人手举一根用芦枝编织的各样动物,比试各自的杰作。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的呢哝着。站在高处看,那芦塘如一幅青翠的长卷;深深的芦丛是鸟的家,总飘着鸟们的低吟或高歌,此起彼伏。入夏,河边的芦苇会绿得生白,枝干壮实高耸,在烈日煦风中闪亮摇荡。一到夜静,便泛起缕缕清香。我常走近它,凝视它。那种淡定的绿就是一种挺拔,一种生命的热情。苇丛是田野上的青纱帐,渺远深厚,尤其在麦黄天,那是最美的景致。盛夏狂风骤雨会常来,风雨中的芦苇翻腾起伏,像泛白的巨浪,像燃烧的绿色火焰。傲岸的身躯扑伏弯曲,它们侧身相依,紧紧挽在一起,伴着阵阵轰鸣,如旗如幡地漫卷飞扬,任风暴从它的肩背上卷过。一阵阵雨瀑倾泻着,击打着不论风雨怎么肆虐,它们一直扑伏着抗衡着。不论多久,风雨总会过去,当云开雨住,它们颤动一身血雨,又挺起胸,湿漉漉地齐刷刷地立起,昂头向天。威武雄壮,像一群摧不跨,压不倒,却能以柔摧刚的王者。它告诉我,在遭逢厄运的风雨时,要守住心中的信念和生命的尊严。后来长大了,我看到了河中沙洲上的另一片芦苇。那是一个秋水暴涨的午后,我的心绪如水一般苍茫。坐在河边的坝子上,看一河卷着杂物翻滚着的浑黄的洪水。河中央狭长的芦洲,全被洪水淹没了,只露出一片细长的苇尖。它们在洪流中扎挣着,时隐时现。这急流,这扎挣着的苇子,霎时让我的心为之颤动。那漫漫湍流,正在演绎一场求生的悲壮与惨烈。水面上那一茎茎绿色是那么纤细,却不折不挠,全力支撑着它们孱弱的身躯,艰难地泅渡着。这是一片在狂流中舞动的芦苇,是一片与急流对峙的芦苇。它们坚忍得如一面面希望的旗帜,染亮我的心。它告诉我:生命在激流中,永不会倒下。秋去冬来,芦花如雪,一蓬飞絮,白发飘飘,像一群乡野里的母亲她们轻吟着生命的沧桑。我知道它们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鸟儿早已飞走,只有阳光薄而柔软地照着它瘦瘦的叶子。它曾春绿夏荣,趟秋雨,冒冬雪,走完它的四季。在它生命的冬天,只闪耀最纯朴的银白。寒风中的芦苇,每个细节都透出它生命最后的重量那白亮的黄叶和枝杆是它生命的全部。经霜后,芦叶干枯,只剩挺直锃亮的枝,那明亮的色泽,就像是它不愿凋零的思想,燃亮了冬天。它想带着这最后一丝光芒,卸下一身负累,随风雪与茫茫荒草为伍,回归大地。它没有一丝凄迷与眷恋,只等农人收割,堆成垛。接着人们又用耙子耧净掉在芦苇地上芦叶,芦荡便干干净净地把自己交付给一场又一场风雪。从冬到春,场院里芦苇高高的垛越来越小,它们正在被剥,被剖,被辗,被巧手的人们编成席,编成草盖,编成粮仓,编成各种物什拿到集市上去卖。剩余的枝叶最后被烧,变成冬天走向春天的火焰到开春,高高的苇垛便全消失了。一夜春风,悄然而至,塘水冰融。不几日,白惨惨地芦塘不知何时又冒出淡绿的芦尖。哦,这就是它的又一次生命,只要根在,它的生命便生生不息。哦,这就是一种生命忽地我不禁又想起了那更遥远更崇高的芦苇。那曾在诗经中读到“蒹葭苍苍”,该是最古老的芦苇了,然而它比不上让我动情和惊诧的微山湖的芦苇。我曾坐着游艇在当年游击队与日冠斗智斗勇浴血周旋的微山湖上,看到过如汪洋一般的芦苇。水,滚滚滔滔;芦苇如密密的丛林,如威武的战士,在洪流猛浪中向前俯冲那情景令人震憾。那天虽乌云笼罩,细雨吹洒,而我却分明看到了它崇高与卓越的光芒。那是在血雨醒风中曾坚强地与敌人战斗过的芦苇啊;那是曾见证过扒飞车,炸桥梁,芦荡飞舟的壮烈的芦苇;那是见证了一个民族在强敌面前挣断镣铐,冲破封锁,在苦难中,在生与死的烈火中生长过的芦苇啊!佛家说一苇可航,渡尽劫波,那是对芦苇最高的礼赞。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但你要坚守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因为正真的人,灵魂永远是站着的。而现实中有太多弯曲的灵魂,也有太多黯淡污浊的生命。我常想,芦苇虽不伟岸,不强权,像茅草一样活着,但我却很崇敬它。它不与花争艳,只是淡泊从容度着岁月;它也不争宠邀媚,卑躬屈膝,它只是用它的朴素洁净,坦荡高昂,昭示自己生命的平凡。我不知道一棵芦苇能活多久,但我分明知道,它的前世今生都是一种永恒的高贵。在人生的江河上,有无数像芦苇一样活着的人,他们正直谦卑,质朴真实,不畏谗毁,坚贞自守,活得坦然而明亮,也许这就是平凡铸就的生命之美。站在芦苇身边,我才发现我的渺小。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有那么一天,我能像芦苇一样,永远清醒顽强守护自己的灵魂,完整的活一生也就够了。6 . 文章开头说“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芦苇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的原因。7 .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1)我知道芦苇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_(2)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_8 . 请从修辞或词语锤炼的角度赏析第二自然段画线部分的表达艺术。9 . 作者在文末说“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请结合全文,联系生活,谈谈你的认识。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小题三代同堂加速人类进步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绝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举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_%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10 .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11 . 选文第段中划线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12 . 请简要说明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13 . 请阅读选文第段,分析约7万年前人类走出濒临灭绝险境的原因,补全表格。A平均寿命较长B出现三代同堂现象14 . 请写出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5 .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B 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因样本进行研究。C 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D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四、句子默写16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李贺雁门太守行)(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郦道元三峡)(4)赠从弟(其二)中,用一问一答突出松柏做立霜雪的美好品格,从而对堂弟寄寓期望的句子是:_?_。(5)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五、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选文有删节)注南郑:刘邦被封为汉王,国都在南郑。上:指汉王刘邦。不我用:即“不用我”。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只想在汉中称王,就没有韩信的用处。1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诸将易得(_)(2)非信无所与计事者(_)18 .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B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C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D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19 . 在萧何心中,韩信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语句回答)20 . 根据选文情节内容,请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词。萧何识韩信萧何_韩信萧何_韩信刘邦_韩信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轩:长廊。楹:柱子。赊:远。21 . 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_和_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_时令的美丽景物。22 . 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七、名著阅读23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傅雷家书这本书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流淌着浓浓的父爱,但是,傅雷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_)保尔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_)保尔从土匪手中救出了红军战士朱赫来,后来被贵族儿子谢廖沙出卖,被白匪关押了起来。白匪对他进行拷打,他什么也没有说。(_)八、综合性学习24 . “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创新创业者迎来“黄金年代”。某校决定开展以“创新小能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2)语文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办一份以“创新”为主题的手抄报,已经给出一个板块,请你再设计两个板块。板块一:析国家创新政策板块二:板块三:九、作文25 . 写作生命中,有些人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却永远难以忘记那脸上绽放的笑容,有些人曾与我们朝夕相伴几载,我们却再也想不起他们的音容举止。有些人,我们甚至不知道、想不起他们的名字,但正是这些人带给了我们心灵的触动,拨响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留存了一段段宝贵的记忆,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受到鼓舞。请以“留在心底的那个(些)人”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以“肯定”为话题,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要求:拟题目作文;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字词书写1、2、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