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高清图片版)汇总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0540599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138 大小: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高清图片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高清图片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高清图片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I 卷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答案 A 解析 戊烷只有碳骨架异构 有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 戊醇在 戊烷的三种骨架结构上羟基的位置不同有 8 种同分异构体 1 戊醇 2 戊醇 3 戊醇 2 甲基 1 丁醇 2 甲基 2 丁醇 3 甲基 2 丁醇 3 甲基 1 丁醇 2 2 二 甲基 1 丙醇 戊烯共有 5 种结构 1 戊烯 2 戊烯 2 甲基 1 丁烯 2 甲 基 2 丁烯 3 甲基 1 丁烯 乙酸乙酯有 6 种同分异构体 属于酯的 4 种 甲酸 1 丙醇酯 甲酸 2 丙醇酯 乙酸乙酯 丙酸甲酯 属于酸的两种 丁酸 2 甲基丙酸 所以最少的是戊烷 8 化学与社会 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 CaCl2与空气中的 CO2反 应生成 CaCO3 C 施肥时 草木灰 有效成分为 K2CO3 不能 与 NH4Cl 混合使用 K2CO3与 NH4Cl 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 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 Cu2 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答案 C 解析 A 烧碱的主要成分是 NaOH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 有效成分 Ca ClO 2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生成 HClO 不稳定 易分解 D 印刷线路板发 生的离子反应为 2Fe3 2Cu 2Fe2 2Cu2 而不是 FeCl3能从含 Cu2 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9 已知分解 1mol H2O2放出热量 98KJ 在含有少量 I 的溶液中 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 I H2O IO H2O2 IO H2O O2 I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与 I 浓度有关 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 C 反应活化能等于 98KJ mol 1 D 222 HO vv 答案 A 解析 决定化反应速率的主要是慢反应 所以 I 浓度越大 则整个反应速率越快 A 正确 B 错误 98KJ mol 1 是该反应的 H 活化能不能确定 C 错误 把两个方程式 处理得到 2H 2O2 2H 2O O 2 v H 2O2 v H 2O 2v O 2 D 错误 10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 X Y 处于同一周期 X Z 的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2X 和 Y 和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X Y Z B 单质沸点 X Y Z C 离子半径 2 Y D 原子序数 X Y Z 答案 D 解析 由于 Y 与 Z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所以两种元素位于相邻周期 则 Y 是 Na Z 是 F 则 X 是 S 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F S Na A 错误 单质沸点 S Na F 2 B 错误 离子半径 S 2 F Na C 错误 原子序数 S Na F D 正确 11 溴酸银 AgBrO 3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 60 时溴酸银的 spK约等于 4610 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 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答案 A 3 解析 该图像只是给出溴酸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无法判断其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A 错误 由于物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 温度升高溶解速率加快 B 正确 60 时溴酸银 溶解度约为 0 6g n AgBrO 3 0 0025mol c Ag c BrO 3 0 025mol L 1 Ksp 6 25 10 4 C 正确 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程度很大 而溴酸银溶解度 随温度变化不大 可以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D 正确 12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 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 酸碱滴定实验中 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 若加水超过刻度线 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答案 B 解析 容量瓶是对精度要求很高的仪器 不能高温烘干 以免对其精度造成影响 A 错误 滴定管在盛装溶液前 都需要用待盛装溶液润洗 B 正确 酸碱滴定实验中 锥形 瓶不能润洗 否则会造成待滴定溶液的溶质增多 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C 错误 用容量瓶 配制溶液时 若加水超过刻度线 只能放弃重配 若吸出溶液 溶质减少 配得溶液浓度 偏低 D 错误 13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结论 A 稀硫 酸 Na2S AgNO3与 AgCl 的 浊液 spK AgCl sp Ag2S B 浓硫 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氧 化性 C 稀盐 酸 Na2SO3 Ba NO3 2溶液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 成白色沉淀 D 浓硝 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酸性 硝酸 碳酸 硅酸 答案 B 解析 由于稀硫酸与 Na2S 反应生成的 H2S 会与 AgNO3反应生成黑色 Ag2S 沉淀和强氧 化性的 HNO3 进而把 H2S 氧化为 S 沉淀 同时生成的 Ag2S 黑色沉淀遮盖 AgCl 浊液 不能 4 观察 AgCl 转化为 Ag2S A 错误 浓硫酸有脱水性 可使蔗糖碳化 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进 而与生成的 C 反应生成 SO2 使 中的溴水褪色 通过蔗糖变黑 溴水褪色可以得出浓硫 酸具有脱水性 氧化性 B 正确 稀盐酸与 Na2SO3反应生成的 SO2与 Ba NO3 2发生氧化还 原生成 BaSO4 SO 2与 BaCl2则不反应 C 错误 由于浓硝酸有挥发性 会有较多的 HNO3 进入 与 Na2SiO3反应 影响碳酸与硅酸酸性的比较 D 错误 26 13 分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 具有橡胶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 的反应 装置示意图和有关信息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g cm 3 沸点 水中溶解度 异戊醇 88 0 8123 131 微溶 乙 酸 60 1 0492 118 溶 乙酸异戊酯 130 0 8670 142 难溶 实验步骤 在 A 中加入 4 4 g 的异戊醇 6 0 g 的乙酸 数滴浓硫酸和 2 3 片碎瓷片 开始缓慢 加热 A 回流 50 分钟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 倒入分液漏斗中 分别用少量水 饱和碳酸氢 钠溶液和水洗涤 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 静置片刻 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 5 进行蒸馏纯化 收集 140 143 馏分 得乙酸异戊酯 3 9 g 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 B 的名称是 2 在洗涤操作中 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 主要目的是 3 在洗涤 分液操作中 应充分振荡 然后静置 待分层后 填标号 A 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 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4 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5 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6 在蒸馏操作中 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7 本实验的产率是 A 30 B 40 C 50 D 60 6 8 在进行蒸馏操作时 若从 130 开始收集馏分 产率偏 填高或者低 原 因是 答案 1 球形冷凝管 2 洗掉大部分浓硫酸和醋酸 洗掉碳酸氢钠 3 d 4 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5 干燥 6 b 7 c 8 高 会收集到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解析 1 仪器 B 是球形冷凝管 2 第一次水洗主要是洗掉浓硫酸和过量的乙酸 第二次水洗则主要是洗去上一步加 入的饱和 NaHCO3 主要从物质的溶解性和存在的杂质考虑 3 乙酸异戊酯比水要轻 分液时下层必须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所以 选 d 4 由于乙酸的沸点最低 所以会有较多的乙酸挥发损耗 加入过量的乙酸可以保证 使异戊醇更多的转化为产品 5 无水 MgSO4有较快的吸水性 且不与乙酸异戊酯反应 可以吸收水 便于下一步 的蒸馏 6 a d 的温度计位置错误 冷凝管应该用直形冷凝管 若用球形冷凝管 冷凝的 液体不能全部流下 所以应该用 b 7 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到乙酸过量 则按异戊醇计算 理论上可以生成乙酸异戊酯 6 6g 则产率为 3 9g 6 5g 100 60 8 会使产率偏高 溶于乙酸异戊酯的异戊醇会进入到产品中 27 15 分 次磷酸 H 3PO2 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 H 3PO2是一元中强酸 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2 H 3PO2和 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 Ag 还原为 Ag 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H 3PO2中 P 元素的化合价为 利用 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 则氧 7 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NaH 2PO2为 填 正盐 或 酸式盐 其溶液显 填 弱酸性 中性 或 弱碱性 3 H 3PO2的工业制法是 将白磷 P 4 与 Ba OH 2溶液反应生成 PH3气体和 Ba H2PO2 2 后者再与 H2SO4反应 写出白磷与 Ba OH 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H 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四室电渗析法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阳膜和阴膜 分别只允许阳离子 阴离子通过 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 分析产品室可得到 H3PO2的原因 早期采用 三室电渗析法 制备 H3PO2 将 四室电渗析法 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 H3PO2稀溶液代替 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 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 其缺 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 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 1 H 3PO2 H H 2PO2 2 1 H 3PO4 正盐 碱性 3 2P 4 3Ba OH 2 6H 2O 2PH 3 3Ba H 2PO2 2 4 2H 2O 4e 4H O 2 或 4OH 4e 2H 2O O 2 由于阳极室 OH 放电 造成 H 浓度增大 通过阳膜扩散进入产品室 而原料室中的 H2PO2 可以通过阴膜进入产品室 二者反应生成 H3PO2 H 3PO4或 PO43 由于 H3PO2具有还原性 电解时就会有 H3PO2在阳极放电而被氧化生 8 成 H3PO4 解析 1 一元酸 只发生一步电离 中强酸是弱电解质 H 3PO2 H H 2PO2 2 利用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得出 P 元素为 1 价 H 3PO2做还原剂 Ag 是氧化剂 二者 1 4 反应 则 H3PO2失去 4 个电子 P 元素变为 5 价 生成 H3PO4 由于 H3PO2是一元酸 所以 NaH2PO2是正盐 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 3 反应的反应物与产物都给出 是 P 元素的歧化反应 注意配平就可以 2P4 3Ba OH 2 6H 2O 2PH 3 3Ba H 2PO2 2 4 阳极室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失电子的是 OH 2H 2O 4e 4H O 2 或 4OH 4e 2H 2O O 2 由于阳极室 OH 放电 造成 H 浓度增大 H 通过阳膜进入产品室 而原料室中的 H2PO2 可以通过阴膜进入产品室 生成 H3PO2 由于 H3PO2具有还原性 电解时就会有 H3PO2在阳极放电而生成 H3PO3 28 15 分 乙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 回答下列 问题 1 间接水合法是指现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 C 2H5OSO3H 再水解生 成乙醇 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 2CH 3OH g CH3OCH3 g H2O g 1 23 9 KJ mol 1 甲醇制烯烃反应 2CH 3OH g C2H4 g 2H2O g 2 29 1 KJ mol 1 乙醇异构化反应 C 2H5OH g CH3OCH3 g 3 50 7KJ mol 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 C2H4 g H2O g C2H5OH g 的 KJ mol 1 与间接 水合法相比 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3 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 压强的关系 其中224 HO C n 1 1 9 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 A 点的平衡常数 Kp 用平衡分压代替 平衡浓度计算 分压 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图中压强 1p 2 3 4p 的大小顺序为 理由是 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 磷酸 硅藻土为催化剂 反应温度 290 压 强 6 9MPa 224 HO C n 0 6 1 乙烯的转化率为 5 若要进一步提高转化率 除了可 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 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案 1 CH 2 CH 2 H 2SO4 催 化 剂 C2H5OSO3H C 2H5OSO3H H 2O 催 化 剂 CH3CH2OH H 2SO4 2 45 5 减少污染 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3 0 07 Mpa 1 P4 P3 P2 P1 反应分子数减少 相同温度下 压强升高乙烯转化率升高 增大 n H2O n C 2H4 的比值 及时把生成的乙醇液化分离 解析 1 乙烯与硫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 硫酸氢乙酯再通过取代反应 得到乙醇 CH2 CH 2 H 2SO4 催 化 剂 C2H5OSO3H C2H5OSO3H H 2O 催 化 剂 CH3CH2OH H 2SO4 2 通过盖斯定律 H 2 H 1 H 3 45 5KJ mol 1 比较两种流程 可看出气相直接水合法减少反应步骤 增大产物的产率 同时减少污 染物的排放 不用硫酸作反应物 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3 A 点乙烯的平衡转化率是 20 10 根据反应 CH 2 CH 2 H 2O 催 化 剂 C2H5OH 起始 1mol 1mol 0 转化 0 2mol 0 2mol 0 2mol 平衡 0 8mol 0 8mol 0 2mol 则平衡时乙烯的分压 P C 2H4 7 85Mpa 0 8mol 1 8mol 3 4889 Mpa 水蒸气的分压 P H 2O 7 85Mpa 0 8mol 1 8mol 3 4889 Mpa 乙醇的分压 P C 2H5OH 7 85Mpa 0 2mol 1 8mol 0 8722 Mpa 则平衡常数 Kp P C 2H5OH P C2H4 P H2O 0 8722 Mpa 3 4889 Mpa 3 4889 Mpa 0 07 Mpa 1 通过反应可以看出压强越大 乙烯的转化率越高 通过在 300 时转化率可得出 P4 P3 P2 P1 可以增大 H2O 的浓度 及时分离出生成的乙醇 36 化学 选修 2 化学与技术 15 分 磷矿石主要以磷酸钙 Ca 3 PO4 2 H2O 和磷灰石 Ca 5F PO4 3 Ca 5 OH PO4 3 等形式存在 图 a 为目前国际上磷矿石利用的大致情况 其中湿法磷酸是指磷矿石用过量硫酸分解制 备磷酸 图 b 是热法磷酸生成过程中由磷灰石制单质磷的流程 图 a 11 图 b 部分物质的相关性质如下 熔点 沸点 备注 白磷 44 280 5 PH3 133 8 87 8 难溶于水 具有还原性 SiF4 90 86 易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 世界上磷矿石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含磷肥料 约占磷矿石使用量的 2 以磷灰石为原料 湿法磷酸过程中 Ca3F PO4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有 1 吨折合含有五氧化二磷约 30 的磷灰石 最多可制得 85 的商品磷酸 吨 3 如图 b 所示 热法生产磷酸的第一步是将二氧化硅 过量焦炭与磷灰石混合 高温反应生成白磷 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冷凝塔 1 的主要沉积物是 冷凝塔 2 的主要沉积物是 4 尾气中主要含有 还含有少量 PH3 H 2S 和 HF 等 将尾气先通入纯 碱溶液 可除去 再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可除去 均填化学式 5 相比于湿法磷酸 热法磷酸工艺复杂 能耗高 但优点是 答案 1 69 2 Ca 5F PO4 3 5H 2SO4 3H 3PO4 5CaSO 4 HF 0 49t 3 CaSiO 3 液体白磷 固体白磷 4 CO SiF 4 H 2S HF SiF 4 PH 3 5 产品纯度高或产品浓度大 解析 1 含磷的肥料有两种 磷矿粉肥和最终制得的磷肥 共 12 4 96 85 80 69 2 湿法生产磷酸属于复分解反应 符合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 Ca5F PO4 3 5H 2SO4 3H 3PO4 5CaSO 4 HF 根据 P 原子守恒 P 2O5 2 H 3PO4 142 196 0 3t 85 x 则 85 x 142 196 0 3t x 0 49t 3 炉渣主要成分是硅酸钙 CaSiO 3 冷凝塔 1 的温度为 70 白磷蒸汽冷凝为 液体 冷凝塔 2 的温度为 18 白磷液体固化变为固体 4 因为使用了过量的焦炭 所以尾气中中有大量的 CO 气体 还含有 SiF4 通过碱 性溶液 酸性的 H2S HF 以及易水解的 SiF4 被吸收 再通过氧化性的次氯酸钠溶液 还原 性的 PH3被吸收 5 用白磷制取磷酸可以制得高纯度的磷酸 37 化学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 Al Cu Fe 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 题 1 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 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 可通过 方法区别晶体 准晶体和非晶体 2 基态 Fe 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 Fe 3 的电子排布式为 可用硫氰 化钾检验 Fe3 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 3 新制的 Cu OH 2可将乙醛 CH 3CHO 氧化成乙酸 而自身还原成 Cu2O 乙醛中碳 原子的杂化轨道为 1mol 乙醛分子中含有的 键的数目为 乙酸 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 其主要原因是 Cu 2O 为半导体材料 在 其立方晶胞内部有 4 个氧原子 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定点 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 原子 4 Al 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 其晶胞参数 0 45a nm 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 Al 单质的密度 g cm 3 答案 1 X 射线衍射法 2 4 1s 22s22p63s23p63d5 血红色 13 3 sp 3 sp 2 6N A 形成了分子间的氢键 造成沸点升高 16 4 12 4 27 4 05 10 7 3NA 解析 1 区分晶体 非晶体的科学方法是 X 射线衍射法 2 基态 Fe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6 4s2 所以有 4 个未成对电子 失掉 2 个 4s 1 个 3d 电子形成 Fe3 其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5 形成的硫氰合铁 配离子为血红色 3 乙醛分子中甲基碳原子空间四面体构型 采取 sp3杂化 醛基是平面结构 碳原 子采取 sp2杂化 CH 3CHO 分子中的碳碳键 4 个碳氢键都是 键 碳氧双键中有一个 键 所以 1mol 乙醛分子中共有 6mol 键 也就是 6NA 由于乙酸分子羟基极性更强 形 成了分子间的氢键 造成沸点升高 根据分摊原则 Cu 2O 晶胞中有 8 个氧原子 则应该有 16 个 Cu 原子 4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配位数为 12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胞内有 4 个 Al 原子 其质量为 4 27 N Ag 体积为 4 05 10 7 3cm3 所以其密度为 4 27 4 05 10 7 3NA 38 化学 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席夫碱类化合物 G 在催化席夫碱类化合物 G 在催化 药物 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合成 G 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一摩尔 B 经上述反应可生居二摩尔 C 且 C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 属于单取代芳烃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06 14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F 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 回答下列问题 1 由 A 生成 B 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2 D 的化学名称是 由 D 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为 3 G 的结构简式为 4 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 有 4 组峰 且面积比为 6 2 2 1 的是 写出其中的一种的结构简式 5 由苯和化合物 C 经如下步骤可合成 N 异丙基苯胺 反应条件 1 所选择的试剂为 反应条件 2 所选择的试剂为 I 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 1 C CH 3 2Cl CH CH3 2 NaOH C CH3 2 C CH 3 2 NaCl H 2O 乙 醇 2 乙苯 C 2H5 HNO 3 浓 硫 酸 C2H5 NO2 H 2O 3 C 2H5 N CH3 C CH3 4 19 种 5 浓硝酸 浓硫酸 Fe 稀盐酸 NH 2 解析 A 是氯代烷烃 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烯烃 B 结合信息 可知 B 是一种对称烯 烃 且双键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 则 B 结构简式为 C CH 3 2 C CH 3 2 生成的 C 是丙酮 CH3 CH3 F 分子式为 C8H11N 结合信息 D 是乙苯 F 的苯环上只有两种环境的氢原子 C 则乙基 氨基位于对位上 C 2H5 NH2 F 与丙酮 C 发生信息 的反应得到产品 G C 2H5 N CH3 C CH3 15 1 A 生成 B 是氯代烃的消去反应 C CH 3 2Cl CH CH3 2 NaOH C CH3 乙 醇 2 C CH 3 2 NaCl H 2O 2 D 的名称是乙苯 C 2H5 HNO 3 浓 硫 酸 C2H5 NO2 H 2O 3 G 结构简式为 C 2H5 N CH3 C CH3 4 对乙基苯胺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邻乙基苯胺 间乙基苯胺 2 3 二甲基苯胺 2 4 二甲基苯胺 2 5 二甲基苯胺 2 6 二甲基苯胺 3 4 二甲基苯胺 3 5 二甲基苯 胺共 8 种 把 C2H6N 作为一个取代基共有 5 种 分别作为一个甲基 一个甲氨基有 3 种 分别作为一个甲基 一个氨基甲基又有 3 种 所以共有 8 5 3 3 19 种 核磁共振有 4 组峰表示有 4 种氢原子 且原子个数比为 6 2 2 1 的有 或 或 5 结合题中的信息 采用逆推法 J 用 H2加成得到产品 J 为 N CH3 则 C CH3 I 为 NH 2 H 为 NO 2 反应条件 1 是苯环上引入硝基 试剂为 浓硝酸 浓硫酸 反应 条件 2 把硝基还原为氨基 试剂为 Fe 稀盐酸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II 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word 精校高清重绘版解析 7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 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 A 16 解析 A 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作用 没有发生化学变 化 A 正确 B 污垢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该过程利用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 热碱溶液 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 发生了化学变化 B 错误 C 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 会释放 一种称为乙烯的物质 乙烯具有还原性 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发生了氧化 反应 属于化学变化 C 错误 D 铁粉可吸收氧气 防止食品被氧化 属于化学变化 D 错误 8 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四联苯的结构可知 的分子结构呈现对 称性 则四联苯分子中有 5 种不同类型的 H 原子 所以一氯代物也有 5 种 9 下列反应中 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 Na2O2粉末 C 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 Cu NO 3 2溶液 答案 B 解析 A 发生的反应是 CuO H2 Cu H2O 固体从 CuO Cu 质量减小 A 错误 B 发生的反应是2Na 2O2 2CO2 Na2CO3 O2 固体从 Na2O2 Na2CO3 质量增加 B 正确 C 发生的反应是 Al Fe2O3 Al2O3 Fe 固体从 Al Fe2O3 Al2O3 Fe 质 量没有变化 C 错误 D 发生的反应是 Zn Cu NO3 2 Zn NO3 2 Cu 固体从 Zn Cu 质量减小 D 错误 10 下列图示试验正确的是 17 A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 除去 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 D 乙酸乙酯的制备 答案 D 解析 A 除去粗盐中的不溶物采取过滤的方法 过滤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三靠 指的是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一侧 烧杯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 壁 A 错误 B 加热固体 试管口要向下倾斜 B 错误 C 除去 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要 通过含有碱溶液的洗气瓶 要注意气流方向为长管进气 短管出气 C 错误 D 制备乙酸 乙酯的实验装置正确 11 一定温度下 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 pH 5的 H2S 溶液中 c H c HS 1 10 5mol L 1 B pH a 的氨水溶液 稀释10倍后 其 pH b 则 a b 1 C pH 2的 H2C2O4溶液与 pH 12的 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 Na c H c OH 24 HCO c D pH 相同的 CH 3COONa NaHCO 3 NaClO 三种溶液的 c Na 答案 D 18 解析 A pH 5的 H2S 溶液中 存在 H2S H HS HS H S2 H 2O H OH 三个电离平衡 所以 1 10 5mol L 1 A 错误 B 氨水的溶质一水 c c 合氨 属于弱电解质 加水稀释 会使电 32NO 32NO4 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促进了 的电离 所以 PH a 的氨水溶液 稀释10倍后 其 PH b 则 a b 1 B 错误 C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a c H O c 24 C C 错误 D 酸性 CH3COOH H2CO3 HClO 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可知 组成盐的24 O c 酸根对应的酸越弱 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溶液的减小就越强 PH 就越大 所以 PH 相同 CH 3COONa NaHCO 3 NaClO 三种溶液的 D 正确 Na c 12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充电反应为 LiMn2O4 Li1 xMn2O4 xLi C 放电时 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放电时 溶液中的 Li 从 b 向 a 迁移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给装置图判断 电极 b 是原电池的负极 电极反应式为 Li e Li 电极 a 是原电池的正极 电极反应为 LiMn2O4 xLi xe Li1 xMn2O4 A 综上所述 a 是原电池的正极 A 正确 B 根据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可知 电池充电 反应为 LiMn2O4 Li1 xMn2O4 xLi B 正确 C 放电时 a 极锰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Li 的化合 价没有变化 C 错误 D 放电时 溶液中的 Li 从 b 向 a 迁移 D 正确 13 室温下 将1mol 的 CuSO4 5H2O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热效应为 H 1 将1mol 的 CuSO4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热效应为 H 2 CuSO 4 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 方程式为 CuSO 4 5H2O s CuSO4 s 5H2O 热效应为 H 3 则下列判断l 正确的是 A H 2 H 3 B H 10aql CuSO4 s 溶于水会 使溶液温度升高 该过程为放热过程 CuSO4 s Cu2 SO42 H 20 A 根据上述分析 H 20 所以 A 错误 B H 3 H 1 H 2 H 2 H 1 B 正确 C H 3 H 1 H 2 C 错误 D H 1 H 20 根据图像可知 0 60s 时间段内 NO 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是 0 120 H mol L 所以 0 0020 mol L 1 s 1 根据各物质的化学反1 1 molL 60vs 2 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所以 0 0010 mol L 1 s 1 由 24 NO v2 图像可知 100 达到平衡时 NO2 0 120 mol L 1 N2O4 0 040 mol L 1 所cc 以化学平衡常数 0 36mol L 1 1 K 10molL4 2 改变反应温度为 以 以 0 0020 mol L s 的平均速率降低 说T24 NO c 1 明 减低 平衡向着正方向移动 又因为该反应 N2O4g 2NO2 g 的焓变 24 NO c H 0 说明反应温度意味着温度升高 因为 以 0 0020 mol L s 反应经过24 c1 的时间是 10s 所以 N2O4 0 0020 mol L 1 s 1 10s 0 020 mol L 1 则 c NO2 0 020 mol L 1 2 0 040 mol L 1 所以平衡时 N2O4 0 040 mol L 1 c c 0 020 mol L 1 0 020 mol L 1 NO2 0 120 mol L 1 0 040 mol L 1 0 16 c mol L 1 则 1 3 mol L 1 2 K 106molL 3 温度为 T 时 达到平衡时 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此过程相当于增大用气 21 枪的过程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压强 平衡会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 对 于此反应来说 N 2O4 g 2NO2 g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压强 平衡向逆方向 移动 27 15 分 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 耐酸设备及 X 射线防护材料等 回答下列问题 1 铅是碳的同族元素 比碳多 4 个电子层 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 周 期 第 族 PbO 2的酸性比 CO2的酸性 填 强 弱 2 PbO 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PbO 2可由 PbO 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O 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 Pb NO3 2和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 阳极发 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电解液 中不加入 Cu NO3 2 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这样做的主要缺 点是 4 PbO 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失重曲线上的 a 点为样品 失重 4 0 的残留固体 若 a 点固体组成 a10 样 品 起 始 质 量 点 固 体 质 量即 样 品 起 始 质 量 表示为 PbOx或 mPbO2 nPbO 列式计算 x 值和 m n 值 答案 15 分 1 六 A 弱 2 PbO 2 4HCl 浓 PbCl2 Cl2 2H 2O 3 PbO ClO PbO2 Cl Pb2 2H2O 2e PbO2 4H 石墨上包上铜镀层 Pb 2 2e Pb 不能有效利用 Pb2 22 4 根据 PbO2 PbO O2 有 32 x x2394 0 x 1 4 根据 mPbO2 nPbO 239 0 16 1 mn 6 解析 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 IVA 族 由图中所给的信息 铅是碳 的同族元素 比碳多 4 个电子层 相当于比 C 的周期数大 4 所以铅在元素周期表的 位置为第六周期 IVA 族 由于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大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 渐减弱 所以 PbO2的酸性比 CO2的酸性要弱 2 PbO 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 则该黄色色气体是 Cl2 则意味着该反应 为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 PbO2 4HCl 浓 PbCl2 Cl2 2H 2O 3 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 PbO 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Pb 化合价 升高 Cl 元素化合价降低 故离子方程式为 PbO ClO PbO2 Cl 4 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失电子反应 氧化反应 因为 Pb2 PbO 2属于氧化反应 所 以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Pb2 2H2O 2e PbO2 4H 由于 Cu2 的放电能力强于 Pb2 故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Cu2 2e Cu 则阴极产生的现象是石墨上包上铜镀层 若电解液中 不加入 Cu NO3 2 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Pb2 2e Pb 这样一来就不能有效利用 Pb2 5 样品失重的原因是生成了氧气 根据 PbO2 PbO O2 有x 32 1 4 根据 mPbO2 nPbO 2x 394 0 x 2394 016 1 4mn nm6 0 28 15 分 某小组以 CoCl2 6H2O NH 4Cl H 2O2 浓氨水为原料 在活性炭催化下 合成了橙黄 色晶体 X 为确定其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 氨的测定 精确成全 g X 加入适量水溶解 加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 然后逐w 滴加入足量 10 NaOH 溶液 通入水蒸气 将样品中的氨全部蒸出 用 的1VmL c1ol 盐酸标准溶液吸收 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 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 2 c1ol 23 5 A B C 6 2 1 3 4 1 水 2 安全管 3 10 NaOH 溶液 4 样品液 5 盐酸标准溶液 6 冰盐水 HCl 到终点时消耗 NaOH 溶液 2VmL 氨的测定装置 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氯的测定 准确称取样品 X 配成溶液后用 AgNO3标准溶液滴定 K 2CrO4溶液为指示 剂 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 Ag 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 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 HCl 时 应使用 式滴定管 可使用 的指示剂为 3 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 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 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 填 偏高 或 偏低 5 测定氯的过程中 使用棕色测定管的原因是 定点终点时 若溶液中 mol L 1 为 mol L c Ag52 0 c 24CrO 1 已知 2spK4CrO1 6 经测定 样品 X 中钴 氨和氯的物质的量比为 1 6 3 钴的化合价为 制备 X 的化学方程式为 X 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 的原因是 答案 15 分 1 当 A 中压力过大时 安全管中的液面上升 使 A 瓶中的压力稳定 24 2 碱 酚酞 或甲基红 3 312 017 cVw 4 偏低 5 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 2 8 10 3 6 3 2CoCl 2 NH4Cl 10NH3 H2O2 2 Co NH3 6 Cl3 2H2O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 氨气逸出 解析 1 分析装置可知 当 A 中压力过大时 安全管中的液面上升 使 A 瓶中的 压力稳定 2 NaOH 标准溶液应使用碱式滴定管 在滴定时 可以选择酚酞 或甲基红 作为 指示剂 3 氨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 NH3 HCl NH4Cl 消耗的 HCl 的物质的量是 mol 所以参加反应 NH3的物质的量也是 mol 则 NH3312 0cV 312 0cV 的质量是 g 则氨的质量分数为 31217c 17 w 4 在进行氨的测定实验前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如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则 会导致一部分氨气逸出 使氨气的测定结果降低 5 测定氯的过程中 用 AgNO3进行滴定 因为 AgNO3见光易分解 所以必须使用棕 色滴定管进行滴定 防止 AgNO3见光分解 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可知 2 spK 4AgCrO 22 c 4AgCrO 则 2 8 10 3 mol L 1 242 spKc 4Agr 125 0 molL 6 由题意 样品 X 中钴 氨和氯的物质的量比为 1 6 3 可以写出 X 的化学式为 Co NH3 6 Cl3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 所以 Co 元素呈现 3 价 由制备 Co NH3 6 Cl3的原料 CoCl 2 6H2O NH 4Cl H 2O2 浓氨水 可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Cl2 NH4Cl 10NH3 H2O2 2 Co NH3 6 Cl3 2H2O 因为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 导 致氨气逸出 所以 X 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 36 化学 选修 2 化学与技术 15 分 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般是先将海 25 澄清液 石灰乳 产品 1 脱硫 浓海水 澄清 合成 沉降 过滤 干燥 产品 2 水淡化 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滤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 用混凝法获取淡水 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 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 改进钾 溴 镁等的提取工艺 2 采用 空气吹出法 从弄海水吹出 Br2 并用纯碱吸收 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 Br2 Na2CO3 H2O NaBr NaBrO NaHCO 吸收 1 mol Br2时 转移的电子数为 33 mol 3 海水提取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Na Mg2 Cl SO42 浓度 g L 1 63 7 28 8 144 6 46 4 该工艺过程中 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产品 2 的化学式为 1L 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 2 的质量为 g 4 采用石墨阳极 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时 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化学选修 2 化学与技术 15 分 1 2 35 26 3 Ca 2 SO42 CaSO4 Mg OH 2 69 6 4 22ClMgl 电 解电 解 222 HOMgOHMg 高 温 高 温 解析 1 混凝法只能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不能获取淡水 故设想和做法可行 的是 2 Br 2 Na2CO3 H2O NaBr NaBrO NaHCO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可以利用得失电33 子守恒进行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后即是 3Br2 6Na2CO3 3H2O 5NaBr NaBrO 3 6NaHCO 所以吸收 1mol Br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 5 3 根据流程图可知 脱硫 阶段是除去浓海水中的 SO 42 加入的试剂是 Ca2 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Ca2 SO42 CaSO4 制备产品 2 的主要反应是 Mg2 2OH Mg OH 2 所以产品 2 的化学式是 Mg OH 2 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 1L 浓海水中含 Mg2 的质 量是 28 8g 则 n Mg 2 1 2mol 那么 1 2mol 的 Mg2 最多可以得到 1 2mol 的 Mg OH 2 故 Mg OH 2的质量是 58 69 mgg 2MgOH1olml 4 因为阳极的电极材料是石墨 所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的方程式为 MgCl2 Mg Cl2 Mg 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能与水发生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为 Mg 2H2O Mg OH 2 H2 37 化学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 a b c d c 原子序数依此增大 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 期数相同 b 的价电子层中的末成对电子有 3 个 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 3 倍 d 与 c 同族 e 的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 但次外层有 18 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 a c d 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e 的价层电子轨道示图 为 2 a 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 分子呈三角锥形 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 杂化方式为 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 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写出两种 3 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 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3 的酸是 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 填化学方式 4 e 和 e 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 1 则 e 离子的电荷为 27 5 这 5 种元素形成的一种 1 1 型离子化合物中 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 阳离子呈轴 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 如图 2 所示 该化合物中 阴离子为 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该化 合物中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 判断理由是 答案 化学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1 N 2 sp 3 H2O2 N2H4 3 HNO 2 HNO3 H2SO3 4 1 5 H 2SO4 共价键和配位键 H 2O H2O 与 Cu2 的配位键比 NH3与 Cu2 的弱 解析 题目所给的信息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 a b c d c 原子序数依此增 大 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 说明 a 是 H 元素 b 的价电子层中的末成对电子 有 3 个 则 b 是 N 元素 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 3 倍 则 c 是 O 元素 d 与 c 同族 则 d 是 S 元素 e 的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 但次外层有 18 个电子 则 e 是 Cu 元素 1 根据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 第一电离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但当元 素的原子轨道呈全满 全空 半充满状态时 较稳定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 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N 原子 2p 轨道为半充满状态 较稳定 所以 N S O 三种元素第一 电离能较大的是 N 元素 e 是 Cu 元素 Cu 原子核外有 29 个电子 其 3d 4s 电子为其外围 电子 所以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d104s1 所以 Cu 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 由上述可知 a 是 H 元素 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 分子呈三角锥 28 形的分子式 NH3 从分子构型来看 氨分子形成不等性 SP3杂化 连接三个 H 则分子呈三角 锥形 并有一个孤立 sp3轨道的电子 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 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 化合物是 H2O2 N 2H4 C 2H6等 3 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 分子的中心原子的阶层电子对数为 3 的酸是 HNO2 HNO 3 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 H2SO3 4 c 是 O 元素 e 是 Cu 元素 根据 O 和 Cu 元素形成的晶胞结构来看 1 个晶胞中 O 元素微粒的个数是 8 1 2 Cu 元素的微粒的个数是 4 所以二者的个数比是 1 2 则18 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Cu2O 则 Cu 元素所带的电荷数是 1 5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知 5 种元素 H N O S Cu 形成的一种 1 1 型的离子 化合物中 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 可知该阴离子是 SO42 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 构 结合图 2 可知该化合物的额化学式是 Cu NH 3 4 H2O 2 SO4 阳离子是 Cu NH 3 4 H2O 2 2 则阳离子中含有共价键和配位键 38 化学 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立方烷 具有高度对称性 高致密性 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 因此和成立 方烷及其衍生物呈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 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 I 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 C 的结构简式为 E 的结构简式为 2 的反应类型为 的反应类型为 3 5 3 化合物 A 可由环戍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29 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 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3可用的试剂 为 4 在1的合成路线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 填化合物的代号 5 1与碱石灰共热可转化为立方烷 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个峰 6 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 其可能的结构有 种 答案 化学 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1 2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3 Cl 2 光照 O2 Cu 4 G 和 H 5 1 6 3 解析 1 C 是由 B 在 NaOH 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 根据消 去反应的规律 可知 C 的结构简式为 E 是由 D 和 Br2发生加成反 应得到的 所以 E 的结构简式为 30 2 根据流程路线可知 A 生成 B 属于取代反应 B 在 NaOH 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C C 与 NBS 在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D D 和 Br2 发生加成生成 E 所以反应 是取代反应 反应 是 E 生成 F 所以反应 属于消去反应 3 根据合成路线 采取逆推法可知 生成环戊酮可以由环戊醇发生氧化反应 Cu 或 Ag 作催化剂 加热 而生成 环戊醇可以 由一氯环戊烷在 NaOH 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而生成 一氯环戊烷可以由环戊烷和 Cl2 发 生取代反应 光照 而生成 即 2Cl 光 照 Cl NaOH 水 溶 液加 热 OH 2O Cu 作 催 化 剂加 热 O 故反应 1 的试剂与条件为 Cl2 光照 反应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 3 可用的试剂是 O2 Cu 31 4 在 1 的合成路线中 G 和 H 的分子式均为 C9H6O2Br2 二者的结构式不相同 所以 G 和 H 互为同分异构体 5 根据立方烷的结构简式 可知 立方烷空间对称 只有 1 种类型的 H 原子 所以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1 个峰 6 由还原法可知 立方烷的二硝基代物和六硝基代物的种类相同 根据立方烷的结 构简式 可知 立方烷的分子式是 C8H8 立方烷的二硝基代物的结构由三种 相邻碳 原子 同面对角线碳原子 立体对角线 六硝基立方烷的结构也有 3 种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纲版全国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word 精校高清重绘版解析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 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 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H 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答 案 A 解 析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但在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 A 正确 B 室温下 铁 或 Al 遇浓硫酸 或浓硝酸 发生钝化反应 工业上常用铁罐车 铝罐车 运输浓硫酸 或浓硝酸 B 错误 C 容量瓶的瓶体上只有刻度线而没有具体的刻度 C 错 误 D 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 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 干燥的 pH 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 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 否则稀释了待测 溶液 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 酸性降低 pH 值偏大 碱性溶液的 PH 偏小 中性溶液的 PH 不 变 测定结果不准确 D 错误 7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B 2 L0 5 mol 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A C 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N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 NA 32 答 案 D 解 析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应用 A 足量的氯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有 2I Cl2 I2 2Cl 和 2Fe2 Cl2 2Fe3 2Cl 所以 lmol FeI2 1mol Fe2 和 2mol I 与足 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A 错 误 B 2 L0 5 mol L 1硫酸钾溶液中含溶质 K 2SO4 的物质的量是 1mol 所以阴离子 SO42 的物质的量是 2mol B 错误 C N a2O2是 由 Na 和 O22 构 成 所 以 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是 3mol C 错误 D 丙烯和环丙烷 的最简式都是 CH2 则 42 g 混合气体含有 3mol CH2 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6mol D 正确 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S 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 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 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 用 AgNO3溶液可以鉴别 KC1 和 KI 答 案 B 解 析 A 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 SO2和 Br2发 生 了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SO2 Br2 2H2O 2HBr H2SO4 乙烯使 KMnO4溶液褪色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A 正 确 B 热的 NaOH 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 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 B 错误 C 实验室制取乙烯实验中 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 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 C 正确 D A gNO3和 KC1 产 生 白 色 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