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71430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 A . 半坡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元谋人2. (2分)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农业生产的出现B . 火的使用C . 建造房屋D . 使用陶器3. (2分)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 . 尧和舜B . 舜和禹C . 黄帝和炎帝D . 周文王和周武王4. (2分)“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下列无法从该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A . 奴隶的社会地位低下B . 奴隶像牲口一样随意被杀害C . 殉葬制度盛行D . 奴隶社会经济十分繁荣5. (2分)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A . 奴隶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分封制6. (2分)西周末期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这种事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诸侯遵守了分封制中的哪项规定( )A . 向周王进纳贡物B . 管理土地和人民C . 随从天子作战D . 在自己封地再分封7. (2分)夏、商、西周社会区分尊卑贵贱等级的标准是( )A . 才能高低B . 血缘亲疏C . 财富多寡D . 功劳大小8. (2分)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所示位置( )A . 秦、楚、齐、燕B . 齐、楚、秦、燕C . 燕、齐、秦、楚D . 燕、齐、楚、秦9. (2分)下列各项,属于战国时期的有( )铁器的广泛使用 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牛耕的推广 管仲改革 都江堰的修建A . B . C . D . 10. (2分)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 B . C . D . 11. (2分)以下是小丽同学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A . 夏朝出现甲骨文B . 西周实行分封制C .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D .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12. (2分)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 )A . 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B . 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C . 治理了黄河,杜绝了水患D . 兴修灵渠,沟通两大水系13. (2分)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 . 逐鹿之战B . 黄巾起义C . 巨鹿之战D . 陈胜、吴广起义14. (2分)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大篆D . 小篆15. (2分)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化害为利的水利工程。下列古代工程中,作用与三峡工程最相似的是( )A . 长城B . 大运河C . 灵渠D . 都江堰16. (2分)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主张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古代思想家是 ( )A . 老子B . 孟子C . 墨子D . 韩非17. (2分)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 .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C . 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D . 春秋争霸:加强了周天子的王权18. (2分)下列属于墨子主张的是( ) A . 无为而治B . 兼爱、非攻C . 仁者爱人D . 民贵君轻19. (2分)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 ) A . 分封制B . 县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20. (2分)战国七雄中,处于最南方的诸侯国是( )A . 韩国B . 齐国C . 楚国D . 秦国21. (2分)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修建者是( )A . 李春B . 郑国C . 鲁班D . 李冰22. (2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耕战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派官吏管理A . B . C . D . 23. (2分)战国末期的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作是( )A . 离骚B . 楚辞C . 诗经D . 诗歌24. (2分)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哪一王朝建立( )A . 夏B . 商C . 西周D . 东周25. (2分)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国王是( )A . 舜B . 尧C . 禹D . 启26. (2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 . 孔子B . 荀子C . 墨子D . 孟子27. (2分)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入C . 半坡人D . 山顶洞人28. (2分)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 )A . 商朝时期B . 春秋时期C . 战国时期D . 秦朝时期29. (2分)成语中往往包含着典故史事,警世箴言,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下列成语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关的是( )破釜沉舟 卧薪尝胆 揭竿而起 退避三舍A . B . C . D . 30. (2分)如果你生活在秦朝,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 )A . 看到官府发布小篆字体的布告B . 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C . 到都城太学去读书D . 在市场上买到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物品二、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55分)31. (20分)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观看右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和F分别是指哪一个诸侯国?图中CDE三个诸侯国瓜分了春秋时期的哪一个诸侯国? (2)根据图及所学的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统一全国的是图中哪一个诸侯国,请写出其字母代号。这一目标是哪一年完成的?实现这一成就的人是谁?请写出此人的姓名和该政权的都城。 (4)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期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期有170多个,战国初期有十几个,战国末,“六王毕,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32.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改革后,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出现如下情景: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材料三: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开发国土,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发南方起了很大作用。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1)根据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什么制度对四国之地大批封建?根据材料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哪项措施最能体现“商君”改革的性质?这些措施的实行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新皇帝”指的是谁?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西周的地方政治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以巩固统治?除此措施外,根据材料三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其他三项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33.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多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菜,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请回答:(1) 材料一是什么意思? (2) 材料一、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 (3)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和行动?结合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对孔子作一简要评价。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里?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55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