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71078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16分) (共4题;共16分)1. (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矿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婉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 _驱遣怅然(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 (6.0分)诗文名句填空。 (1)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_,_。 (2)人家说了再做,_。人家说了也不定做,_。 (3)木兰诗中描写环境艰苦的句子是:_,_;体现战争惨烈持久的句子是:_,_。 3. (4分)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俄而雪骤_未若柳絮因风起_撒盐空中差可拟_太丘舍去_思而不学则殆_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东临碣石_君与家君期日中_4.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B .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C . 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D . 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二、 名著阅读(6分) (共2题;共6分)5. (2分)下面这张邮票表现的是水浒中的_故事,画面中间是手握大刀、摇摇欲倒的杨志,他一路_(性格特点),这一点可以从赶路改变作息时间看出,还可以从_(限20个字以内)等具体情节看出来,但最终杨志还是败给了智多星_(人名)。这一事件之后杨志不得不投奔到_(地名)落草,和鲁智深做了寨主。6. (4.0分)下面的漫画“戏说武松”中哪几幅与水浒传的情节有出入,请写出不符之处,并说说你赞成这种戏说名著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 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为什么不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作者:彭程。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B . 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C . 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D . 本文的认证思路是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2)下列与本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指出人们不读经典的原因,最后号召人们有了认识之后,行动要跟上。B . 人们不读经典的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生活浮躁,匆促的生活节奏,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细细品味。C . 作者在第段中例举曹雪芹“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是为了进一步论述经典本身是纯粹的,作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D . 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会对经典产生隔膜,他们无缘分享出来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3)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8. (13.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清澈的眼神彭钟富搬到电信路住,正是一个寒风瑟瑟的冬季。出了街区不到500米,就是人民南路。每次开车转出大道,我总会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年男子,披着一件肮脏不堪的绿色军大衣,在红灯亮起的小段时间里,穿插于长长的车队逐辆乞讨。他甚至懒得伸手,就在肩膀上搭个张着嘴的大布兜。每次出门前,我都会在车里放一些零钱,趁着红灯,拿出几枚硬币,放在车窗外一双双布满皱纹或稚嫩的手里。可是对于这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我不愿意施舍。他凭什么乞讨?一个星期天的清晨,那男子又走到了我的车边,露出一张胡子拉碴的落魄脸。我没有搭理,看见黄灯亮起马上踩下油门。刹那间,车身骤然倾斜,一股底盘与地面碰撞的冲力,几乎让我一头撞到天窗。从后视镜里,我看到后轮的一只轮胎陷在下水道的井口里,井盖已经不翼而飞。街道上只有零星的车辆疾驰而过,看不到一个行人。我拼命踩着油门,那辆破三菱吃力地吼叫着,却如同失足落入陷阱里的大象,只能歇斯底里地拼命挣扎,无法脱离。就在我绝望得要放弃时,忽然感觉到车子在慢慢向上移动,幅度很小,但的确在动。来不及细想,我渐渐把油门加到极限。在一阵轮胎与地面刺耳的摩擦声中,车子向前疾冲而出,同时我听到车后传来一声闷哼。下车时,我看到那个男子艰难挣扎着从地上站起来,肩头一片尘土。我拿出10元钱,递过去说:“拿着吧,真的谢谢你。”他静静地站着,没有伸手,也没有动。怎么,嫌少吗?我换了一张20元的钞票往他的布兜里塞。他往后闪了闪说:“不用这么多。没零钱就算了。”我呆了一下,拉过他的袖子想把钱塞给他。就在我握住他的袖子的刹那,我全身的血液似乎在寒冷的晨风里凝固。【A】袖子里是空的!我下意识地又抓向他另一只袖子,也是空的,一直到肘部!他他刚才是用肩膀把车子顶上来的!我感到眼睛有点胀胀的。他没说什么,笑了笑。我第一次这么靠近他,这么仔细地去看他的脸,也是第一次发现【B】在一张很脏、很落魄的脸上,也可以看到如此温暖、如此清澈的眼神。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从那以后,我却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男子,也许他换了乞讨的地方。但是,他清澈的眼神,却一直留在我心里(1)梳理情节,请根据示例将文章的故事情节填写完整。 男子乞讨,令“我”鄙视_放弃报酬,令“我”愧疚(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现实?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3)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B】。 (4)这篇小说意在赞美“壮年乞丐”的乞讨行为吗?为什么? 四、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9. (5.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军城早秋严武(唐)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朔云边月满西山”一句中的“满”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诗歌的三、四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0. (10.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话说美丑材料一:也说颜值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颇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貌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材料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话有关的故事是这样的:孔子有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想要侍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相貌判断人的品质能力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材料三:世说新语节选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 , 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注】婚礼。裾:衣服的大襟。四德:古代对妇女的要求,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言语和治家之道。(1)结合原文,分析下列句子中“但”字的作用。 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2)把材料二改写成材料一第段的一个论据。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以貌取人_桓果语许云_既见妇_便捉裾停之_(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新 妇 所 乏 唯 容 尔 然 士 有 百 行 君 有 几(5)翻译下列句子。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许允妇的性格特点。 (7)读了以上三则材料,结合实际谈谈你受到哪些启示? 五、 写作(55分) (共2题;共58分)11. (5分)为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建设好密山人的精神家园,密山市委宣传部策 划开展了“幸福城市文明有礼的密山人”主题系列活动,学校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参与,争做文明少年。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恰当的宣传标语。(不超过 20个字) (2)在公共场所,你见过哪些不文明现象?请你列举出两种。 (3)身边小事折射文明之礼,作为文明少年的你会怎么做?请列举出三种做法。 (4)傍晚,小明在社区内看到老人们跳广场舞,说:“这帮老头老太太,又开始闹腾了!”小明说话很难听,作为邻居,你该如何劝说他? 12. (53分)请以:“这里也有乐趣”为题,进行写作。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写真事,抒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或班级。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16分) (共4题;共16分)1-1、1-2、2-1、2-2、2-3、3-1、4-1、二、 名著阅读(6分) (共2题;共6分)5-1、6-1、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7-1、7-2、7-3、8-1、8-2、8-3、8-4、四、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9-1、9-2、10-1、10-2、10-3、10-4、10-5、10-6、10-7、五、 写作(55分) (共2题;共58分)11-1、11-2、11-3、11-4、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