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1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练习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字正确的意思。 (4分)(1) 过:错误。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超出。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桥( )看过( ) 过期( )过失( )(2) 打:获取,购取。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做,造.揭,破,凿开。打毛衣( )打鱼( )打电话( )打开书( )二、填空题2 . 在方框内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1.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让张迎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大拇指要独当一面攥捏握捻弹揪都离不开它3 . 原文填空。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_。有戴嵩牛一轴,_,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_:“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_,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_。”不可改也。 -选自苏东坡文集4 . 多音字。(_)(_)(_)(_)(_)(_)担长漂(_)(_)(_)(_)(_)(_)(_)(_)(_)(_)(_)(_)难假舍(_)(_)(_)(_)(_)(_)5 . 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 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 )_2.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 )_3. 范仲淹好意难却,只好接受了。( )_4.我家有一只小花猫。( )_6 . 解释加点的词语。1.一牧童见之。之:_2.处士笑而然之。然:_之:_7 . 按课文原文填空。1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_,穿着_,站在_。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_,_随风飘动。2宋人_。田中_。兔走_,_。因_耒_,冀_。三、语言表达8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弈秋诲二人弈。_(2)为是其智弗若与?_9 . 按要求完成句子。1.教室里真安静啊,_。(补充完整)2太阳真红,红得像_。(从颜色上比喻)月亮真圆,圆得像_。(从形状上比喻)3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缩句)_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翻译句子)_5我心里由衷地感谢那个帮助我的人。(修改病句)_10 . 学弈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四、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释)逐日:追逐太阳。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河、渭:即黄河、渭水。大泽:大湖。未至:没有赶到。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11 .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 )A行走。B跑。12 .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河、渭不足。( )A不够。B够。13 . 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_14 . 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_15 . 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_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日:“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注释:陶侃:东晋名将。贼:伤害。执:抓住16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陶侃尝出游_(2)人云_(3)汝既不田_(4)执而鞭之_17 . 以下与“聊取之耳”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送鲍浩然之浙东B通国之善弈者也C思援弓缴而射之D杨氏之子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19 . 这则故事中的陶侃是怎样的一个人?用一、两个词语描述,并举出相关的行为来说明。_五、信息匹配20 . 给下面的正确的字或读音打“”。(1)爷爷一直难(nnnn)以忘记他年轻时的患难(nnnn)之交。(2)我们都(dud)去过首都(dud)北京看升旗仪式。(3)我们最可爱的战(士 土),在守护着我们的每一寸(土士)地。(4)奶奶戴着老花眼镜正(低 纸)头,仔细的看着(纸 低)巾上的图案。六、简答题21 .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从伯牙鼓琴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书戴嵩画牛中,为什么牧童敢说杜处士藏的画有错误?读了这两则文言文,你还有哪些疑问?写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吧!_22 . 根据学奕完成问题(1)学奕揭示的道理是什么?_(2)有人认为奕秋只有“因材施教”才会使“二人”都成材,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_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填空题1、2、3、4、5、6、三、语言表达1、2、3、四、文言文阅读1、2、五、信息匹配1、六、简答题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