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对上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22098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对上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对上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对上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对上海公园的影响 花坛 花坛是西方园林中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期的文人园林。花坛在古代的欧洲最早是作为切花的栽培用地,后来由于园林风格的演变,才逐渐形成了多种的花坛观赏形式。如中世纪时期英国盛行的花结坛,用矮生且可修建的欧洲黄杨、迷迭香等植物修建成线条状,在其间隙的空地上填满彩色的土壤表现各种图案。而17世纪的法国则十分流行刺绣花坛,几乎成了当时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并一直沿用至今。 l所谓花坛是指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以花坛表现的主体内容不同可以将花坛分为盛花花坛、模纹花坛、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混合花坛等。 传入我国后,花坛的形式有了变化和拓宽,形式上突破了平面俯视近赏的限制,出现了在斜面、立面以及三维空间设置的花坛,观赏角度出现多方位的仰视和远望,给视觉以多层次的立体感;由室外园林空间发展室内,尤其是展览温室、室内花园等。 上海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冬季较短,适合许多常绿树种的生长,因此适宜用作模纹花坛勾边围篱的植物较多,不管是营建盛花花坛还是模纹花坛都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花坛在上海的应用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复兴公园的法式花坛就是不错的实例。复兴公园于909年建成,由法国园艺家柏勃按法国园林特色设计,俗称“法国公园”。由于公园的设计背景,该园的整体风格和许多细部都带有浓郁的欧洲风味。特别是公园西边的沉床式花坛,不仅使人联想到法国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风格的园林形态。该花坛面积约为5200平米,是目前市内唯一典型的法式花坛(图3)。 立体花坛原本也是起源于欧洲,由于其别致的造型被誉为“植物雕塑”,作为一种新兴的植物造型技术,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可以说是科技与园艺的完美的结合。立体花坛在制作中先以三维的立体钢架塑造,后填入介质,再种植各类小灌木或草本植物,利用 植物不同的形态和色彩而形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立体花坛作品。它在传统园艺设计的基础上,表达了丰富的信息,以多样化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表现了人类物化自然的审美思想。2006国际立体花坛大赛在上海世纪公园拉开帷幕。来自加拿大、法国、美国、希腊、韩国、中国等l5个国家55个城市的82件立体花坛作品,以新颖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族特色向海内外宾客展示各自的神韵与风情,共同演绎了“地球家园”的主题。也带给上海市民一场难得的园艺盛宴。 花境 花境是源自于欧洲的一种花卉种植形式。在欧洲园林中,早期宿根花卉的布置方式主要以围在草地或建筑周围成狭窄的花缘式种植。直到l9世纪后期,人们模拟自然界中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设计的的手法,开始将宿根花卉搭配在起成群种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花卉种植形式,被称为花境(图4)。在传入我国后,花境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思想的影响,其形式和内容发生了许多变化,用于花境的植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但花境基本的设计思想和形式仍被保留下来。 花境的运用,适应了都市人追求自然气息的需求,用自然的形式来展示花卉和植物的绚丽多彩和婀娜多姿,形成城市绿化的亮点和闪光点,在我国的城市绿化发展中有很高的运用价值(图5)。它所营造的自由而热烈氛围使整个环境都显得生机勃勃。许多的公园与一些小型的街头绿地都选择了花境作为一种景观营造的方式。 比如杨浦公园中的单面观花境,位于公园干道一侧。整个花境由石材镶边,抬高于地面,虽然只占据了公园中一个小小的位置,却包罗万象,层次分明(图6)。设计时不但考虑了花境的选材和季相变化,还考虑了周边环境的影响。此花境以黑松和八角金盘两种常绿植物为背景,突出显示了花境的色彩变化和层次起伏,在设计中使用了天蓝鼠尾草、凤梨薄荷、花叶美人蕉、萱草、火星花、干屈菜、醉鱼草、千叶蓍、紫娇花、银边八仙花、赤颈散等植物种类,色彩纷呈而又相互辉映,为略显沉闷的公园环境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而世纪公园中的“十八花道”景观也是花境设计中的一个典范之作。此花境位于道路中间,为双面观赏,中间为整形的瓜子黄杨,为配合整个环境,在种植设计上选择了简洁明快的色调的,基本上是以有规律重复的形式。在花道中种植了董草、松果菊、花叶芦竹、亚菊、金光菊、玉簪等植株高度不一的植物,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效果。边缘则配置了活血丹、紫叶酢浆草、扶芳藤、牛至等矮生的植物种类,各植物之间相互协调,彼此衬托,达到整个场地景观效果的和谐统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化规划 世博会解读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一个国家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商业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综合类世界博览会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我国曾于1996年、2006年在昆明、沈阳分别举办了专业类园艺博览会,201 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大型综合类世界博览会。 1世博会特点 举办时间长 一般为半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5月1日至l0月31日,历时l84天。 展出规模大世博会是当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最新成果的展示,是对未来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的预演,因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魅力。l 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参观人数为630万,l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为6400万,近几届均达2000万人次以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预计达7000万,可能超过8000万人次。 参展国家多世博会是全世界的盛会,吸引了大量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1 970年大阪世博会达80个,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达182个2005年曰本爱知世博会达125个。2010年上海世博会计划吸引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影响深远l855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展出了混凝土、钢制品、铝制品和橡胶等;l878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划时代的发明;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给巴黎乃至全世界一座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19391940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磁带录音机、电视机、摄影机、。尼龙、塑料制品等崭露头角;l962年美国西雅图专业性世博会上,首次展出了航天器,表明人类已经能够借助高科技进入宇宙。人类文明的各种成果随着世博会在世界上得以传播,对于人类的生产方式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人类世界的转折点。如l 970年大阪世博会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其后几十年迅速发展,奠定了日本经济基础。 2世博会主题 最初,世博会并没有主题,经过几十年演变和发展,l 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开始有主题策划,其主题为“进步的世纪”。 近几届世博会主题,更加集中、更加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自然、科技和人文的融洽。201 0年上海世博会确定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是历届世博会主题中第一次提出城市的概念,昭示了城市与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及实现这一要求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上海世博会绿化规划 1世博园区在上海中心城区范围内,位于黄浦江生态廊道中部,跨江两岸,东起南浦大桥,西至卢浦大桥西侧。 2园区范围及现状规划范围5平方公里,围栏区范围3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2。38平方公里,浦西09平方公里)。 场地的历史沿革早在1840年前,园区所在地黄浦江两岸生态景观良好,以农业经济为主导,渔业、盐业、手工业较发达,是典型江南水乡景观。 , 1840年至建国前,这里成为近代工业中心之一,有当时中国最大的制造企业江南制造局,航运繁忙,码头密布,交通发达。建国后,工业进一步发展,江南制造局成为我国最大的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兴建了上钢三厂、化学溶剂厂等单位278个,拥有大量具时代标志和个性的厂房及彰显艺术气息的构筑物。这块土地记录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轨迹,见证了上海形成国际大都市的历程,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丰富的植被资源这里大型企业集中,具有明显的厂区绿化特征,垂直绿化、厂区道路绿化、建筑周边绿化及大规格苗木独具特色,园区现有各类树木27300余株。其中,乔木10419株(胸径5厘米以上),灌木16897株(地径3厘米以上)。 乔木主要有:香樟、女贞、水杉、龙柏、棕榈、广玉兰、雪松、垂柳、悬铃木等,胸径2030厘米1487株,l520厘米l964株,l015厘米2301株。 灌木主要有:珊瑚树、夹竹桃、八角金盘、瓜子黄杨、海桐、红叶李、石榴、蚊母等。 3规划原则与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绿地”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以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为目标,园区绿化规划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和谐绿地”着重体现: 为人服务:世博会历史上单日游客最多为28万人次,上海世博会预计单日最多参观人数将达80万,超过3倍以上。要最大限度满足这个目标,就要求绿地的结构、形式、布局乃至植物配置都必须围绕“为人服务”展开。 为主体服务:世博会是人类的大型聚会,是世界各国直接的对话和交流,是中国第一次搭设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环境绿化将个性突出的国际、国内场馆融合在绿海之中,成为协调建筑的桥梁、装点园区的纽带、提升国家形象和城市竞争力的品牌。 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通过绿地规划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