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8956073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2页 共52页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报告表述:“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十八大:社会建设亟需社会政策的创新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是重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为此,主要应从研发能力、教育水平、技术引进以及产业支撑几方面来着重推进。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部分,其包括以民生为主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健康和社会管理。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这一整体思路,可以看到报告不仅仅勾画了中国未来社会的宏图蓝景,也提出了中国社会政策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社会建设政策是政府积极主动干预社会过程、化解影响社会建设的负面因素,预防影响社会发展的风险,提升人民福祉的政策制定过程和实施行动。社会建设政策既包括传统社会政策的内容,也有诸多创新,如将社会管理的内容纳入政策体系中。社会建设政策具有公平性、主动性和建设性的特征。中国社会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建设政策不仅仅包含西方社会政策原有的内容,还有多个创新领域。社会建设政策比社会政策的内容更丰富。国家积极干预和管理社会的方式方法整体性强整合度更高。中国社会建设政策创新发展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路的体现。社会建设政策的创新发展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路形成的。社会建设政策创新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建设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社会建设政策主要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社会建设政策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框架包括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健康、社会管理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建设政策创新发展内容:(1)社会建设政策必须突出教育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相关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社会建设政策必须体现就业在社会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制定和实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3)社会建设政策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收入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社会建设政策必须大力提升社会保障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整合型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5)社会建设政策必须积极倡导健康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健康政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以及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6)社会建设政策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社会管理政策。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特别是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深入十八大: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在全国两会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会场上,代表委员围绕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诤言、献良策;会场外,老百姓谈期盼、说愿望,会内会外的互动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切度更为提升。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就成为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重要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抓起,又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来推动和保障。必须深入探讨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的途径,通过强化制度体系的保障功能,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群众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的原则性要求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通过建立并逐步完善制度体系,用制度的力量使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常态,才能真正转化为社会成员实实在在的权利和利益,从而推动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完善保障与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重要时期。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步伐。笔者认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以下五点原则性要求。一要坚持制度确立的科学性。民生需求是一个内容多元、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为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民生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涵盖的领域和内容,以保证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二要实现民生保障体系化。在内容设计上要形成体系,实现民生保障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对涉及面广、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短期内又无法全面解决的民生问题,本着“统筹考虑、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三要实现制度建设的法制化。法律具有刚性约束性,可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根本保障,特别是能够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也可以为处在社会劣势地位的弱势群体提供特殊保障,使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四要尽快实行制度定型,包括国家立法。现阶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首要任务,要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的层面,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责任,并根据责任分担原则进一步明晰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坚持多层次化和社会化原则,在政府主导下完善保障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和全面实现社会化,使整个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五要突出重点,优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当前,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教育公平、住有所居、社会保障这五个方面,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点,因而也应作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的重点。2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需要着重考虑的现实问题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落脚点是解决好民生问题。为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设计上,就需要着重考虑与民生关联度高的一些现实问题,才能使这一制度体系在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上更好发挥作用。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使民生保障有雄厚的经济支撑。经济是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发展、财力不断增加,民生保障才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才能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农村人口占多数,因此,加快经济发展对保障民生更具特殊意义。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发展循环产业和绿色经济,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极打造民生财政,新增财政向民生项目倾斜。财政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手段和财力保障,雄厚的财政实力对完善保障与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区财政有了较大的增长,各级财政都自觉地将新增财力优先向民生项目倾斜,将新增财力集中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安全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今后,在制度设计上,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倾力打造“民生财政”,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更多地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与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眼下,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增加收入的问题,因此,要重点考虑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广西来说,最艰巨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自治区提出,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各地既要有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举措,又要考虑如何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大力改善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民生问题,让一个个过硬的指标使幸福成为民众的真实体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问题。一要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标准。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参保工作。推进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探索建立失业、工伤保险的统筹制度等。二要建立完整的教育资助体系,保证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广西,要重点关注三个群体的受教育问题:城乡边远困难家庭的孩子、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三要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农合制度,完善重大疾病保险救助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要实施“安居乐业”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步伐,使老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体真正住有所居。(执笔:黄筱娜)民生视角下创新社会管理的调查与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对全党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更高要求。作为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经济基础差,投入相对不足,社会事业落后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实现科学发展、稳健发展;如何实现民生优先、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近年来,国家级贫困县化德县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科学规划基础上,转变执政理念,将改善民生作为施政核心,通过实施主导产业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等,在实践中探索并实施了 “无土移民”和推进农村人口“三三制”分流战略,率先推出以幸福院建设为载体的村级养老模式,同时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政府执政能力,提高了社会凝聚力,有效克服了城镇化进程中集聚的诸多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民生型科学发展新路。化德县民生型城镇化模式的成功实践,对于加快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实施民生战略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改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化德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空巢、独居老人比重逐年增加。许多老人家庭贫困,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无人照顾,精神慰籍缺失,传统的家庭赡养严重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并引发了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针对这样的基本县情,化德县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埋怨、不懈怠、不攀比,大胆转变发展观念,着力探索发展模式,坚持“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执政理念,着力破“三论”(唯条件、唯政策、唯资源)、树“三观”(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上、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和大资源观)、推“三化”(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重塑“厚德实干、创新赶超”的化德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服装富民、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和“三三制”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战略,同时根据“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原理,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最敏感、最棘手的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坚持先行先试先为,大力开展了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捆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推进农村集中居家型社会养老的路子。二、创新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实际情况,化德县依托项目,整合、捆绑可以配套的项目资金,选择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建设互助幸福院,让老人们就近、就地集中养老。(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互助幸福院建设作为一项普惠民生的重大工程,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综合考虑宜居因素,优先将幸福院建在近村、近水、近路的乡镇所在地、新农村示范点和中心村,积极引导“空心村”、“老龄村”的老人们自愿就近、就地入住幸福院。(二)拓宽渠道,多元筹资。在幸福院建设投入机制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坚持“项目围绕幸福院整合,资金围绕幸福院集中”,采取整合项目、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和公共资源共享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三)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始终坚持强化互助幸福院功能配套。每个幸福院建设规模为100户左右,户均住房面积31.3平方米,全部实现了水、电、暖、仓房等生活设施全配套。每处互助幸福院均配齐了文化活动室、健身休闲广场、图书阅览室、医疗卫生室、便民小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为老人们搭建了温室大棚,配备了小菜园,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餐桌。(四)创新机制,提升服务。幸福院采取“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治管理、互助养老”的运行模式,切实做到“三个结合”,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有效解决了农村社会养老难题。三、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和初步成效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农民要转移、转换,土地要节约、集约,生产要素要集聚、集中。化德县近年来深入推进“三三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把破解“三农”问题的出路放在转移农民上,把主攻方向选在大力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土移民”工程上,将现有的农村人口进行“三三制”分流转移。即将三分之一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从事非农产业,由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将三分之一有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人,集中到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从事高效种养业;将三分之一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弱伤残等农村弱势群体,纳入农村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体系集中供养起来。解决农民“移”的问题。依托当地羊绒絮片服装产业为进城农民搭建平台,解决移民有业可就,有事可做。同时通过实施“无土移民”住宅小区建设,解决农民进城后的住房问题。解决农民“留”的问题。一方面集中全县各种生产要素,重点开发和扶持条件较好的区域,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解决农民“富”的问题。在过去的5年里,化德县有4万余农民走出村庄进了城,90%以上的人在服装、合金企业上班挣钱,年人均收入可达1.2万元至2.2万元,是原先务农收入的4至6倍;1万余名进城农民喜迁48栋“无土移民”楼,解决了住房问题。撤并“老龄村”、“空心村”24个,打造出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重点的中心村12个;270公顷土地得到复垦,3500公顷草场重染绿色。近两年,1462名五保户、低保户等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住进温暖舒心的12处互助幸福院,得到集中供养。四、化德模式的深刻启示(一)树立和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执政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化德县作为欠发达地区,在积极争取较快发展的同时,以改善民生为执政理念,着力解决农村养老等现实的民生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拥护,初步探索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之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贯彻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民生决策,克服经济欠发达,财政实力差的困难,开展一系列改善民生实践活动,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各族群众。(二)坚持实事求是、惠民利民是民生建设永恒的主题。化德县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一切从基本县情出发,带着责任和感情工作,迎着问题和矛盾干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化德县所创造的互助养老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群众需要的,村组织能办的,政府有条件支持的,它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为在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蹚出了路子,作出了表率。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就是要充分借助国家和自治区支持边疆贫困地区的政策和京蒙对口帮扶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三)社会管理创新是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农村怎样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化德县幸福院等模式的出现,探索出农村社会管理与救助保障的过渡形式,是社会管理服务的具体化与制度化,起到了“三改三破解”的实际效用,即改过去孤身独居老人单独居住为集中居住,改“一家一户”独立式养老为“互助型”养老,改家庭单独支出养老为政府、村集体和家庭“三位一体”式养老,从而破解了子女外出务工,孤身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的难题,破解了孤身独居老人生活孤单寂寞的难题,破解了个别家庭因养老负担重,子女不想养老、不愿养老的难题。(四)基层党建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地方政府的执政基础。化德县在幸福院建设中把“党支部建在院上”,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批老党员重新焕发出干劲,作出表率,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了阵地,有了队伍,有了活动,有了实效,对周边的乡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文化惠民是民生建设的深刻内涵。化德县在幸福院等民生建设中,坚持“打造载体服务群众,先进文化惠及群众,品牌文化提升群众”,吸纳和依托幸福院建设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弘扬道德新风,爱老敬老、爱党爱国、团结互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老有所乐、老有所教,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净土和典范,提升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郑杭生:十八大加强社会建设有何新意强社会建设三个“必须”昭示什么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三个“必须”。这三个“必须”指明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根本目的和基本途径。关于重大作用,报告言简意赅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关于根本目的,报告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接着,报告系统地指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三条基本途径:一是“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三是“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管理机制等四个组成部分,说得十分明确。上述有新意和深意的论述,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重大作用、根本目标和基本途径的分析,究竟昭示着什么?从社会学的视角,在笔者看来,它们至少昭示着这样三点,即要抓住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调整社会三大部门的关系、推进公平正义。首先,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是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从上述内容可以明显地看到,无论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无论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无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没有一个不涉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的问题。因此,从学理上说,要真正从深层次上理解何谓“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这个核心。正如笔者从社会学视角所多次论证的,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这就是说,离开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建设的本质。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涉及社会三大部门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三大部门的划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在十八大报告中,三大部门的关系,特别集中表现在上述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上。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十八大报告中,社会管理体制或格局,新增加了“法治保障”这四个字,强调了社会管理也必须依法行使,不能超越法律。这里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法治保障着重讲的是政府组织;社会协同中的社会,既包含狭义的小社会,又包括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组织,是一个中义的社会。社会体制是社会建设的宏观架构,是资源和机会配置的体系化规制,社会体制渗透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关于权利平等、社会公正的顶层设计。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社会建设的关键。二是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四是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后三个组成部分,也无一不涉及三大部门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是要在深层次上,理顺三大部门的关系,构建新型的三大部门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既避免它们各自的失灵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以及可能的社会失灵,也避免它们关系上的越位、错位、缺位和虚位。第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根本上是要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我国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方方面面。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社会正义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这里,公平和平等都能表达正义,但又是不同程度的正义,正好能够表达社会正义也是有阶段性的。所谓公平就是一种合理的差异,这与平等以同一尺度来衡量形成反差。这样的社会公平有两个维度:制度安排的公平与百姓认可的公平。社会公平首先指的是一种客观的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问题。这里,作为制度安排合理性的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源分配和获得的差别是合理的;社会机会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自由开放的,可竞争的。这样的安排,使上层永不松懈,中层永不满足,下层永不绝望。其次,社会公平还在主观上体现为百姓的共同认可、认同。这就是社会公平度、公平感的高低问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都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在推进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和分配的同时,也就是在具体地推进和落实社会公平正义,也就是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我国微观社会制度和宏观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十八大报告多处提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平等、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这些观点与上述社会学的观点是非常一致的。强社会建设六大“任务”告诉什么十八大报告的第七部分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六个任务,指出了在我国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要特别关注的领域,也就是社会建设前述内涵的主要外延和所指。在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的教育领域,如何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十八大报告很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领域,如何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这就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全国人民最关心的收入领域,要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就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十年增加一番,是个意义深远的宣告,意味着中国人创造的财富要成为本国人的福利,就要大量减少流向外国、成为外国人福利的那一部分。在作为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的社会保障领域,要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就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而在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的健康领域,要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就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很显然,离开这些关键领域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那么,加强社会建设,就会成为一个空壳、成为一句空话。完成这些任务,都是非常艰巨的,要克服很多困难,破除很多障碍,做出很多努力,付出很多代价!在理论上,社会学以整体社会系统与各子系统的关系为根据,引申出了范围不同、大小有异的“社会”:“小社会”或“狭义社会”、“中社会”或“中义社会”、“大社会”或“广义社会”。这三种社会都是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关的。例如,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里面的说法,民生事业包括就业、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等。又如社会事业在中国通常包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这些都是公共服务。所有这些都与以上三种社会有关。只不过,有的主要是在小社会领域,有的主要在中社会领域,而它们又都与大社会相联系。当然,社会建设的具体领域不止上面这些,它包括很广,在学界,一般指称这样九个领域,即民生事业、社会事业、社会分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规范、社会管理、社会体制、社会结构。过去,在讨论什么是社会建设时,往往有一种以外延替代内涵的做法,例如,在回答什么是社会建设时,往往说,社会建设有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这明显说的是外延而不是它的内涵。上世纪30年代,我们的社会学前辈孙本文先生在1935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中曾给社会建设下过这样的定义:“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 这主要也是从外延上来定义社会建设。作为社会学的后辈,我们今天要根据我们丰富的实践,加以新的概括。这是我们的责任。(作者为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为什么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作出专门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并存将是突出的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多样多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既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刑事犯罪居高不下,公共安全事故频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但管理服务问题突出;互联网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外部势力插手干预,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等等。面对社会领域复杂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过去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已难以完全适应。面对新形势,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做到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减少消极因素,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部署和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重点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二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三是增强社会管理合力,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四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五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六是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和化解社会矛盾。七是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八是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九是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新华网北京月日电)如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要求,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需要在以下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一,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今后,要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和切实保障基本的教育机会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着力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巩固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着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在其他教育阶段,要切实落实政府在办好学前教育中的责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中,将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性普惠性教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第二,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当前重点是继续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进困难地区办学条件尽快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不断完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使其有效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困难群体。第三,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坚持教育制度规则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对于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重大教育政策及改革举措前,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预设规则程序征求社会意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做好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此外,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重申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要求,要在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方面作出不懈努力,支持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创新,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这都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更好制度基础,营造更好社会氛围。(新华社北京月日电)为什么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对此,可从以下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一些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由此所导致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引发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也就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关键。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生领域工作密切相关。一方面,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没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没有相应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相配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也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到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继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新华网北京月日电)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推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这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就与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新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社会建设的重点位置,进一步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养老等问题,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百姓的衣食之源。要贯彻实施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满足劳动就业人口的就业需求,特别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在注重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的质量,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收入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和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由政府主导、旨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但是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事业总体上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贫困地区和针对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未得到充分保障,体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间制度设计不衔接、管理条块分割、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提供主体单一和提供方式较为简单、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配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重点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促进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办好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重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材。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民生的安全网。要适应当前我国就业方式多元化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整合和衔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的问题,努力做到住有所居。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社会秩序的新要求,准确把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新特点,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新时期的贫富关系、干群关系和劳资关系,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排查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等,从源头上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防止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执笔人:黎昕)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是一份郑重承诺,也是一项重大部署。为了准确把握这一论断的内涵和要求,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沈志华教授。一项事关全局的好事沈志华:居民收入的增加,绝不仅仅是居民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好事情和大事情。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积极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经济总量上去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不能相应增长,人民群众获得的实惠不能相应增加,经济增长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基也会受到影响。从当前看,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矛盾在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发力并不均衡。投资拉力强劲、出口作用明显,消费却相对乏力。消费作用发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因此,只有从增加居民收入上做文章,才能切实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条件。一件错综复杂的难事沈志华: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是用不着“千方百计”去完成的。十八大报告在增加居民收入之前用了“千方百计”四个字,说明这项工作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一项有着相当难度的事情。我们所说的收入翻番,绝不是仅靠印票子来实现的翻番。如果那样的话,居民收入虽然很容易实现翻番,但物价会随之上涨。收入翻番难,难就难在我们要实现的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收入翻番。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云未散,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国内经济进入调整期,改革难度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体现出我们党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殚精竭虑、迎难而上的智慧、勇气和决心。一桩多点突破的大事沈志华:实现收入翻番的措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第一,千方百计夯实收入增长的基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收入翻番的基本前提。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论断,对实现收入翻番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收入翻番才具有坚实的物质支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造成过多的人因为失去工作而缺乏收入来源。把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有机结合起来,既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也是保障居民收入翻番的一项基本要求。第二,千方百计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一是要解决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的问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二是要解决公共资源收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把公共资源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要解决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针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必须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法制建设,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把收入分配差距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内。第三,千方百计开拓收入增长渠道。一是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制定初次分配机制。加大劳动报酬保护力度,以体现按劳分配在基本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确保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获取应得的报酬。二是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为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开拓新的收入源泉。三是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四是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利率调整,切实保证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在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基础上,拓宽居民投资渠道等等。(记者 宋 歆)化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教育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促进教育公平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本的教育政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教育公平公平不等于平等,公平是一种质的特性,而平等是一种量的特性。教育平等是对教育资源分配结果或分配状态的描述,它只是回答不同人之间分配的结果是否有差别或者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