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非织造布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6002736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7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友好非织造布公司经营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环境友好非织造布公司经营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环境友好非织造布公司经营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环境友好非织造布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环境友好非织造布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目录一、 项目概况3二、 产业环境分析6三、 强化科技创新,稳固产业发展基础6四、 必要性分析7五、 财务分析概述8六、 利润的构成与计算22七、 精益生产28八、 再造工程30九、 生产的概念31十、 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2十一、 生产过程组织的内容33十二、 现场管理37十三、 网络营销产品与价格策略38十四、 网络消费者的购买过程45十五、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48十六、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56十七、 服务营销概述59十八、 服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61十九、 项目风险分析65二十、 项目风险对策67二十一、 发展规划69法人治理结构77(一)股东权利及义务771、公司股东享有下列权利:77(1)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77一、 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2、项目性质:扩建3、项目建设地点:xx园区4、项目联系人:袁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1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6277.6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14.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29%;建设期利息98.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7%;流动资金1264.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5%。(五)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6277.61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4270.81万元。(六)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006.80万元。(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28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0099.13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976.33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3.49%。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1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5057.88万元(产值)。(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二、 产业环境分析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以上;初步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发展、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战场。三、 强化科技创新,稳固产业发展基础加强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开展非织造布纺丝、成网、成型基础研究,提升特种纤维成网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纺丝成网技术稳定性,推动纳米、微米纤维非织造布技术产业化。加强多轴向经编、大尺寸成型、三维编织、2.5维织造等工艺技术研究,破解立体成型连续化、自动化、数字化技术难题,开发纺织柔性材料功能化、绿色化整理技术和复合技术。开展强链补链联合攻关。梳理重点产品产业链图谱,支持龙头企业组织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发,开展非织造布专用聚丙烯切片、可生物降解材料、专用纤维、专用助剂以及织造成型装备开发,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质量效率。完善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新型创新平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加大在应急救援、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开展细分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市场应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链协作,建设行业重点技术研发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四、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五、 财务分析概述1、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是利用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取一定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以综合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企业的财务分析同时肩负着双重目的:一方面,剖析和洞察自身财务状况与财务实力,分析判断外部利害相关者的财务状况与财务实力,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方面对业务部门提供咨询服务。2、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社会贡献能力分析。(1)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资金利用的效率,因此,也称为资产管理能力。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赊销净额与同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序,也称收账比率。考察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慢,还可以利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一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要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变现迅速,不易发生坏账损失。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定期间的存货平均余额与同期的销货成本的比例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存货周转的速度,并可以测验企业推销商品的能力和经营的成效。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说明企业经营效率高,存货数量适度。如过低则说明采购过量或产品积压,应及时分析处理。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又叫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销售收入净额与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用时间表示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就是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表示流动资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同样生产经营规模所占用的流动资产越少,等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平均额进行对比所确定的一个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用于分析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又叫投资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实际上就是指企业的资金增值能力,它通常体现在企业收益数额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是由其经常性的经营理财业绩决定的。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其中,主要有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资本净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和市盈率等。销售净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通过分析销售净利润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资产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通过分析资产净利润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表示企业每占用的1元资产可以获得多少净利。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会计期间,实收资本有变动时,公式中的实收资本应采用平均数。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强,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意味着股票升值。影响这项指标的因素除了包括影响净利润的各项因素以外,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即企业负债经营的规模。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这项指标的高低,分析时应特别注意。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比率越高,表明投资者权益的收益水平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也可以看做是投入产出的比率,其配比关系反映了企业每投入单位成本费用所获取的利润额。这一比例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取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投入产出比率高,经济效益好。因此,该比率不仅可以用来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还可以评价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每股股利。每股股利是普通股每股股利,反映每股普通股获得现金股利的水平。每股股利越多,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强。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获利水平;二是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是税后利润除以普通股流通在外的股数,如果发行了优先股,则还要扣除优先股应分的股利.在股市分析中,常以每股收益来衡量股性的优劣。市盈率。市盈率是以普通股每股的现行市价除以每股收益所得出的一个比率。该比率是由上市公司普通股的每股当天成交价的加权平均数与上年每股收益之比计算得出。一般情况下,平均市盈率的数值应在1020。(3)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企业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按债务偿付期限(通常以1年为限)的不同,企业偿债能力可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又称支付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在财务比率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条件下,短期偿债能力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首选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a.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之比。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也应看到,流动比率作为用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还存在一些不足。过高的流动比率,也许是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未收账款的结果。b.速动比率。速动比率也称酸性测试比率,是剔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比流动比率更能严格地测算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越大,其偿债能力就越高,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左右较为理想。企业的速动比率应根据行业特征和其他因素加以评价,在对速动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重对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这一因素的分析。c.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项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没有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但过低的现金比率反映企业支付能力存在问题,因此,保持合理的现金比率是很有必要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又称为负债比率,是指债务和资产、净资产的关系,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其分析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三项。a.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它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率对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而企业则希望尽可能高一些,但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进一步筹资的能力。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时,表明企业已资不抵债,因而被视为破产警戒线。b.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c.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得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就一个企业某一时期的利息保障倍数来说,应与本行业该项指标的先进水平比较,或与本企业历年该项指标的较高水平比较,评价企业目前的指标水平,一般来说,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等于1。(4)社会贡献能力分析。现代企业或多或少地、自觉与不自觉地都要承担许多社会责任,也要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企业在追求自身获利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的观念,努力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种能力就叫做社会贡献能力。3、财务分析的方法现行财务分析,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分类,但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主要包括实际与计划(定额)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年同期或历史最高水平的实际指标对比;本单位实际与国内或国外同行业先进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用同一期内的有关数据相互比较,得出它们的比率,以说明财务报告所列各有关项目的相互关系,判断企业财务的经营状况的好坏。比率分析法揭示了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克服了绝对值给人们带来的误区。在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效率比率;结构比率。(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指通过比较企业连续若干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或财务比率,分析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变动幅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以便做出总的评价,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4、主要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一般是按各种资产变化先后顺序逐一列在表的左方,反映单位所有的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所有的负债和业主权益则逐一列在表的右方。负债一般列于右上方分别反映各种长期和短期负债的项目,业主权益列在右下方,反映业主的资本和盈余。左右两方的数额相等。资产负债表必须定期对外公布和报送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各个集团(包括股票持有者,长、短期债权人,政府有关机构)。当资产负债表列有上期期末数时,称为“比较资产负债表”,它通过前后期资产负债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财务变动状况。根据股权有密切联系的几个独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汇总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称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它可以综合反映本企业以及与其股权上有联系的企业的全部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之间的钩稽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即,资产有多少;资产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各有多少;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有多少,应收账款有多少,存货有多少,等等。所有者权益有多少;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有多少,资本公积有多少,盈余公积有多少,未分配利润有多少,等等。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通常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类分项反映。也就是说,资产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负债也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所有者权益则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分项列示。银行、保险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在经营内容上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导致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也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具有特殊性。但是,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时,对于资产而言,通常也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对于负债而言,也按流动性大小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对于所有者权益而言,也是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分项列示。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例如,公历每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情况,所以,又称为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即,有多少资源是流动资产、有多少资源是长期投资、有多少资源是固定资产,等等;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即,流动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中有多少需要用当期流动资金进行偿还,等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表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将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速动比率等,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说明利润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分配去向。利润分配表包括在年度会计报表中,是利润表的附表。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情况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了解利润分配的构成,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的数据。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第二步,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种“补亏”是按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关键在于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也不能在没有累计盈余的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金。第三步,计提公益金。即按上述步骤以同样的基数计提公益金。第四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第五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个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机构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现金流量表是一份显示于指定时期(一般为一个月,一季。主要是一年的年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财政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如何影响现金和等同现金,以及根据公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角度做出分析。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账单的能力。过去的企业经营都强调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两大表,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展与复杂化,对财务资讯的需求日渐增长,更因许多企业经营的中断肇因于资金的周转问题,渐渐地,报道企业资金动向的现金流量也获得许多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将之列为必备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其组成内容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一致。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对于评价企业的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要比传统的损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础。现金流量表为我们提供了一家公司经营是否健康的证据。如果一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无法支付股利与保持股本的生产能力,反而它得用借款的方式满足这些需要,那么这就给我们一个警告,这家公司从长期来看无法维持正常情况下的支出。现金流量表通过显示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不足和不得不用借款来支付无法永久支撑的股利水平,从而揭示了公司内在的发展问题。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该表的结构及特点,分析其内部构成,又要结合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六、 利润的构成与计算利润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等取得的净收益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工业性劳务时取得的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是指由于供货企业的原因,买方将产品退回企业或要求折价处理。销售税金是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应负担的税金,包括消费税、资源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等。2、投资净收益投资净收益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1)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记账的股票投资、其他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等。(2)投资损失包括对外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少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记账的股票投资、其他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减少的净资产中所分担的数额等。3、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1)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2)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列项目反映。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还应当按照具体收入和支出设置明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4、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指企业利润在国家、投资者、企业之间的分配。企业的利润总额应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后,按投资协议、合同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1)利润总额的调整。为了使经营亏损的弥补落到实处,企业利润应作相应调整,并以调整后的利润作为缴纳所得税的依据。对利润总额的调整有三方面: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剔除投资收益中已缴纳所得税的项目;剔除只需要按规定补交所得税的项目。亏损弥补的具体做法是: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用下一年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五年内连续弥补,五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或盈余公积金弥补。(2)利润分配顺序。利润分配既体现了资本的保值、增值,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和收益,又保护了企业的自主权和自我发展,同时还保护了国家的所得利益。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一般按照下列顺序分配:弥补被没收的财产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金;弥补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中要补充说明的是: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如不能在五年之内弥补,就只能以税后利润先行弥补,以前年度损失未弥补之前,企业不得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体现了企业的资本保全制度,它可用来弥补企业亏损或转增资本金,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25%.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出资比例分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制企业将成为今后我国企业发展的趋势。股份有限公司在进行上述前四项分配以后,按照下列顺序分配:支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议提取和使用;支付普通股股利。上述利润分配顺序中要补充说明的是:公司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但企业为维护股票信誉,在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经股东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6%的比率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但分配股利后,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25%。(3)利润分配的控制。控制分配顺序。利润分配顺序对于利润分配额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涉及企业与国家、企业自身与企业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因此,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应该严格按国家财务制度中的规定顺序,计算上缴、分配与留存。控制法定分配项目。法定分配项目是国家明确规定分配对象与分配数量的利润分配项目,对于这些项目的控制,要求是“正确,及时、足额”。控制企业自行分配项目。企业自行分配项目主要是对投资者的项目。从总体上,企业自行进行的利润分配,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既要进行企业积累,又要满足投资者的需要。(4)利润分配策略。企业在确定利润分配策略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得失,从优选择。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企业经常采用的利润分配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剩余策略。所谓剩余策略是指企业较多地考虑将净利润用于增加投资者权益,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金结构,才将剩余的利润用于向投资者分配。这种策略主要是考虑未来投资机会的影响,即当企业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在目标资金结构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使用留存收益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数额。固定股利策略。采用固定股利策略要求公司在较长时期内都将分期支付固定的股利额,股利不随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动,除非公司预期未来收益将会有显著的、不可逆转的增长而提高股利发放额。采用这种策略的大多数属于收益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信誉一般的公司。固定股利比例策略。采用固定股利比例策略,要求公司每年按固定的股利支付比例从净利润中支付股利。由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年度间是经常变动的,因此每年的股利也应随着公司收益的变动而变动,保持股利与利润间的一定比例关系,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的对等,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与上涨。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策略。采用这种策略要求企业每年按一定的数额向股东支付正常股利,当企业年景好、盈利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再根据实际需要,向股东临时发放一些额外股利。其优点是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弹性,由于平常股利发放水平较低,故在企业净利润很少或需要将较多的净利润留存下来用于再投资时,企业仍旧可以维持既定的股利发放水平,避免股利下跌的风险,而企业一旦拥有充裕的现金,就可以通过发放额外股利的方式,将其转移到股东手中,也有利于股价的提高,因此,在企业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够稳定时,采用这种股利策略对企业和股东都是有利的。七、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经过5年的研究而发明的,它是在对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管理方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精益生产方式汇集了后勤保障体系和JIT生产的精髓,综合单件小批量生产和大批量生产各自的优点,用较少的投入满足客户的多方面的要求。精益的含义是精干,没有任何无效和不产生增值的作业和服务,它把客户纳入生产体系,按照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步组织生产,把产品的市场寿命、技术、工艺寿命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作为竞争中重要的时间因素,保持产品的多样化、灵活性和高质量。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为了减少投入,降低成本,精益生产要求杜绝浪费,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消除不对产品增值起作用的无效劳动。第二,按照“对产品起增值作用的人员负起责任来”的组织原则,改革不合理的生产组织。第三,建立对浪费现象进行追根究底的体系,保证永远消灭产生浪费的根源。第四,从产品开发和设计、工艺流程的选择开始就为消除浪费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第五,要求人们掌握广泛的技能,创造性地工作。第六,重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和团队精神,要求人们进取不懈,永无止境地追求尽善尽美。八、 再造工程再造工程,又简称BPR,即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彻底重新设计,再造新的业务流程,以求在速度、质量、成本、服务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它主要包含以下一些原则:第一,以顾客为中心的目标原则。首先,强调顾客满意,而不是上司满意的原则。其次,强调内外部顾客满意相统一的原则。再次,强调把供应商纳入“顾客满意”流程体系的原则。现代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就要求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业务处理流程,还应对客户、企业自身与供应商组成整个供应链中的全部业务流程中进行重新设计。第二,全面关注业务流程的系统优化。首先,重流程、而不重组织、重部门、重职能。其次,使用绩效度量和整体最优原则。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实际上是系统思想在重组企业业务流程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它注重整体流程的系统优化,强调整体全局最优而不是单个环节或作业任务的最优。再次,借助最新信息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实时共享的基础上的集成管理。九、 生产的概念生产是人们制造产品或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产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出无限丰富的社会财富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生产主要是在企业内进行的,企业利用生产过程将低价值的生产要素转换成高价值的具有一定效用的产出物,完成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来获取利润,达到其生产盈利的目的。根据上述功能,我们可以对生产做出如下定义:生产是将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加附加价值,产生效用的过程。该定义包含了若干重要的概念:生产要素、生产效用、生产的转换过程、产品和服务。下面就这些概念分别加以讨论: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就是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资源。主要指生产对象、生产设施设备、劳动力、生产技术及生产资金等。2、生产效用生产效用是指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或者效用。它一般包含三种类型:形态、时间和地点的效用。物质产品生产具有形态效用,如汽车、机床等产品都是改变了材料形态而创造出能满足某种需要的效用。由于时间的变换而产生的效用为时间效用,如电话、电报能使人们缩短传递信息的时间,因而具有时间效用。由于变换地点所产生的效用为地点效用,如飞机、火车将旅客和货物运送到其他地点就具有地点效用。3、生产的转换过程生产的转换过程,是指真正从事产品制造的部分,是完成生产要素向生产财富转变的过程。该过程一般由一系列的活动所组成。它们由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工艺方法决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以及不同的生产规模,其转换过程各不相同。但其转换过程中大多数都包含了作业、搬运和储存三种活动。十、 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生产活动是企业的基本活动。生产是为经营创造物质财富的,是经营管理的基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经营计划,都要通过生产管理来实现。不搞好生产系统管理,没有高效率的生产作基础,任何经营决策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次,在生产经营型管理的情况下,对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更高了。过去,在生产型管理的时候,生产管理的目标只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产量、产值等生产任务,忽视市场需求和市场效益。生产经营型企业的生产管理,则要求企业的生产必须面向市场,从各方面来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只是增加产量来满足需要,还要品种多、质量好、成本低、价格廉、交货及时。而且市场需求情况又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它要求企业不仅要按上述要求组织生产,还要提高企业生产的应变能力,搞好产品换型更新,并使生产时间适应品种多变、批量小、订货来得迟要得急的市场要求。这些,都使生产管理更复杂了,对生产管理的要求更高了。因此,生产管理的作用,就是按照预定的经营目标,运用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使投入生产过程的各项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有机体系,按照最为经济的方式,生产出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遵循生产目的,保证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全面完成经营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成本、资金、利润、安全和交货期等计划指南;最后还必须有效利用企业的人力、物料、设备、资金等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生产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对生产过程的组织控制、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源的调度、质量的监控、产品的研发与风险管理等等。对此,将在以后的内容里详细讨论。十一、 生产过程组织的内容生产过程的组织,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1、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安排劳动者进行劳动,协调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充分利用劳动力、劳动时间、劳动资料,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内容有:配备劳动力、轮班组织、劳动定员与定额等。劳动力的配备,就是根据生产的需要,为不同的工作岗位配备相应工种和等级的员工,通过合理分工和协作,使其人事结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保证生产率的提高。轮班组织,就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为完成某项工作,把互相协作的有关工人组织在一起的劳动集体,是生产班组内的劳动组合。劳动定员,是指根据企业已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制定企业各类人员的数量界限和质量标准。劳动定额,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首先,劳动定额在劳动分工与协作中起到双重的量的规定性作用,一方面它确定一个劳动者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规定职责的数量标准;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核算和平衡各工种、工级、车间、部门之间劳动量的比例以及需要的劳动人员。在现代分工日益深化、细化与协作条件下,劳动定额在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比例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定额是确定工资奖金、考核和评价职工劳动,贯彻劳动分配原则的重要依据。2、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包括企业地址选择,厂区生产单位的空间(平面)布置以及车间内部设备的安装排列等内容。第一,厂区空间布置。厂址选定以后要考虑厂址上各生产单位的平面布置,主要内容为确定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的平面布置。它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工艺原则,即全厂的工艺流程要顺畅,运输距离要短直,尽可能避免迂回和往返运输;经济原则,尽可能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和减少浪费;安全和环保原则,厂区布置要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第二,车间布置。车间布置是指车间内各组成部分和设备的布置。车间由基本生产部分、辅助生产部分、仓库部分、办公室部分和生活区域组成。对车间布置的要求与厂区布置相类似,只是车间的规模小,要求更具体一些,车间是生产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担负着产品的加工任务,设备布置成为车间布置工作中的最主要的任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工艺专业化布置形式。即把同类的设备布置在一起。第二种,产品专业化布置形式。按产品对象把加工这个产品所需要的设备布置在一起,即布置成一条专门的加工生产线。这种形式适用于品种少产量大的生产类型。同时,生产车间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尽可能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工作加工中的运送路线要短,尽可能减少在制品运送次数与运送数量,节省工人的工作时间;车间内要留出足够的通道面积,通道要直,尽可能减少转弯,物流通道和行走通道最好分开;充分保证生产使用面积,提高利用率;设备要保证安全,要便于工人操作和布置工作地。3、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主要是针对生产工序在时间上的结合方式,即零件在各道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目前,主要有顺序结合方式、平行结合方式和平行顺序结合方式三种。第一种:顺序结合方式。它是把一批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再整批地转到下一道工序去加工。在这种结合方式下,由于零件在各道工序之间都是整批移动,所以组织工作比较简单,而且在加工期各工序的设备不停歇,可以充分负荷。但每个零件由于在各道工序上的停歇时间不同,因而都有等待加工和等待运输的中断时间,从而零件的加工周期较长。第二种:平行结合方式。它是指每个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这种方式下,由于工序间的等待和运输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有时几乎没有等待和运输,所以它的加工周期最短,工序间的在制品储备也大大减少,但当前后道工序的工艺时间不等时,如后道工序时间小于前道工序时间,后道工序在每个零件加工完毕后,都会发生设备和工人的停歇,而这种停歇时间又比较短,难以充分利用;如果前道工序的工序时间小于后道工序的工序时间,则会出现在制品等待加工的现象。第三种:平行顺序结合方式。它是把平行结合方式和顺序结合方式综合运用的方式。即在整批零件尚未全部完成前道工序的加工时,就先将其中部分已经完成的零件转入下道工序加工。往下道工序转移的提前时间,以能维持下道工序对该批零件的连续加工为准。以上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从组织工作来看,顺序结合方式最为简单,从加工周期来看,平行结合方式和平行顺序结合方式比较节省时间。因此,企业在选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十二、 现场管理要保证企业的高效生产,除了要对生产过程在时间、空间及劳动人员方面进行合理组织之外,还要对整个生产现场加以适当管理和控制。因此,现场管理对生产型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现场管理中,最为基础,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5S管理。1、5S管理的定义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故简称5S管理。整理,就是首先将工作场所的所有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然后把不必要的东西尽快处理掉。整顿,就是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并明确数量,做好有效标识。清扫,就是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以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清洁,就是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素养,是指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增强团队意识,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2、开展“5S”活动的原则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充分调动现场的当事人员,让他们自己动手为自己创造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第二,勤俭办厂的原则。对于生产现场的各类物品,应当物尽其用,减少浪费。第三,持之以恒的原则。“5S”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也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但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不断优化就不太容易。因此,开展“5S”活动,贵在坚持。十三、 网络营销产品与价格策略开展网络营销,必须采取可行的营销策略。1、网络营销产品(1)网络产品整体概念。产品整体概念包含5个基本层次的思想:一是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如消费者购买电脑是为了学习电脑、利用电脑作为上网工具;购买软件是为了压缩磁盘空间、播放MP3格式的音乐或上网冲浪等。由于网络营销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策略,企业在设计和开发产品核心利益时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要根据上次营销效果来制定本次产品设计开发。要注意的是网络营销的全球性,企业在提供核心利益和服务时要针对全球性市场,如医疗服务可以借助网络实现远程医疗。二是形式产品。形式产品是指核心产品赖以存在并传递给消费者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是核心产品的物质载体。由5个特征所构成,即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由于产品的基本效用必须通过特定形式才能实现,因而市场营销人员在着眼于对顾客能产生核心利益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寻求更加完善的外在形式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三是期望产品。期望产品是指购买者在购买该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在网络营销中,顾客处于主导地位,消费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不同的消费者可能对产品的要求不一样,因此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必须满足顾客这种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四是附加产品。附加产品是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所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是指由产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提供的,主要是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核心利益的服务。在网络营销中,对于物质产品来说,附加产品层次要注意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送货、质量保证等。五是潜在产品。潜在产品是指现有产品在未来的可能演变趋势和前景,是在附加产品层次之外,由企业提供能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产品层次,它主要是产品的一种增值服务,它与附加产品的主要区别是顾客没有潜在产品层次仍然可以很好地使用顾客需要的产品的核心利益和服务。在高新技术发展日益迅猛时代,有许多潜在需求和利益还没有被顾客认识到,这需要企业通过引导和支持,更好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2)网络营销产品特点。一般而言,目前适合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产品通常具有以下特性:一是产品大多都易于数字化、信息化。网上销售的产品最好是与高技术或与电脑、网络有关。一些信息类产品如图书、音乐等也比较适合网上销售。还有一些无形产品,如服务也可以借助网络的作用实现远程销售,如远程教育。二是产品质量差异不大。网络的虚拟性要求网络产品具有质量差异不大,如书、手机、订机票等。三是产品大都为品牌产品。在网络营销中,生产商与经营商的品牌同样重要,一方面,要在网络中获得浏览者的注意,必须拥有明确、醒目的品牌;另一方面,由于网上购买者可以面对很多选择,同时网上的销售无法进行购物体验,因此,购买者对品牌比较关注。四是产品价格较低。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在发展初期是采用共享和免费策略发展而来的,网上用户比较认同网上产品价格低廉特性;由于通过互联网络进行销售的成本低于其他渠道的产品,在网上销售产品一般采用低价位定价。2、网络营销价格策略(1)网络营销定价原则。从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传统市场营销定价的基本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网络市场,但也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方法有3种:一是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方法。是传统定价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网络中这种定价方法将会逐渐被淡化。因为企业更多的是关心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二是需求导向定价法。以市场需求强度以及用户感受为依据的定价方法。顾客的需求引导企业的生产,消费者可以根据市场信息来选择购买或定制自己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三是竞争定价法。竞争定价法分为招投标定价法和拍卖定价法。在这种定价法中要多考虑竞争者的价格因素。(2)网络营销定价策略。一是免费定价策略。所谓免费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不收取顾客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向他们提供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采取免费定价策略只是企业短期或临时的一种营销战术,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网民进入本企业的网站,提高其网络市场的占有率,争取网络的规模效益。如很多门户网站免费为顾客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当网站的点击率或知名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可以作为一种媒体来发布广告或进行深一步的市场开发,从而获取收益,二是低位定价策略。互联网进行销售,比传统销售渠道的费用低廉,因此网上销售价格一般来说比流行的市场价格要低。采用低位定价策略就是在公开价格时一定要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低。采取这种策略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费用、扩大宣传。互联网销售减少了中间渠道的成本,提高销售效率,因此网上销售价格一般来说比传统销售渠道的价格要低。三是个性化定制生产定价策略。个性化定制生产定价策略,是在企业能实行定制生产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和辅助设计软件,帮助消费者选择配置或者自行设计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承担自己愿意付出的价格成本。这种策略是利用网络互动性的特征,根据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商品价格的一种策略。网络的互动性使个性化行销成为可能,也将使个性化定价策略有可能成为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策略。定制生产是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实行小批量、多式样、多规格和多品种生产的方式,企业的定价也按照这种方式实行多品种、差异化的定价。四是使用定价策略。所谓使用定价,就是顾客通过互联网注册后可以直接使用某公司产品,顾客只需要根据使用次数进行付费,而不需要将产品完全购买。这一方面减少了企业为完全出售产品进行大量不必要的生产和包装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吸引过去那些有顾虑的顾客使用产品,扩大市场份额。采用这种定价策略,一般要考虑产品是否适合通过互联网传输,是否可以实现远程调用。目前比较适合的产品有软件、音乐、电影等产品。五是拍卖定价策略。网上拍卖是目前发展较快的领域,是一种最市场化、最合理的方式。随着互联网市场的拓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拍卖竞价。由于目前购买群体主要是消费者市场,个体消费者是目前拍卖市场的主体,因此,这种策略并不是目前企业首要选择的定价方法,因为它可能会破坏企业原有的营销渠道和价格策略。比较适合网上拍卖竞价的是企业的一些原有积压产品,也可以是企业的一些新产品,可以通过拍卖展示起到促销作用。六是声誉定价策略。在网络营销的发展初期,消费者对网上购物和订货还有着很多疑虑,例如,网上所订商品的质量能否保证、货物能否及时送到等。所以,对于声誉较好的企业来说,在进行网络营销时,价格可定得高一些;反之,价格则定得低一些。除此之外,还有特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