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说课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5761983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说课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 p63 。2 、教材及一般学情简析:笔算乘法是本单元的第二个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分为不进位和进位两个层次。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和两个练习,分四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是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 位数,并安排了 8 个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巩固 的练习。教材通过到书店购书的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列出算式,尝试解答。“小刚”的方 法蕴含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一个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个两位 数乘一位数两个算式,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同时也是竖式计算的基础。“小红”的方法 是竖式计算,实际上是将“小刚”的方法简写(三个竖式合为一个竖式),也是本课的 核心。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计算上 本身并没有困难。主要是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 的乘法笔算的方法。其关键是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 一个因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理解和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对于小学 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 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 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3 、教学目标据此,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和优化策略。(2)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3)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 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所以,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会正确进行计 算。难点是建立算理的正确表象,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的 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关键在于能否为学生营造好恰当的生活情境与探究氛围,使 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我确立以上目标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节课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引 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2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 否主动建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能否激发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感性材料,所以 本课不仅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要纵向考虑新旧知识及方法的沟通联系。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 学活动经验。为此整一节课,我是循着“引导 探究 巩固 评价”的路径让学生观察现象、探究方法、应用知识、交流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以数学的视 角去观察、以数学的思维去探究、以数学的方式去应用、以数学的语言去评价。在繁琐 与简约、感性与理性、数学与生活交织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越来越开阔、 越来越敏锐。三、说教学程序: 为体现以上的设计理念和构建探索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我是这样来实 施教学的:1、情景导入: 课件创设:新年将至,小军想买些礼物和卡片送给好朋友。他到新华书店买了 1 套 12 本的格林童话,每本 24 元;买了 23 张卡片,每张卡片 13 元。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求呢?预设:(1)买格林童话花去多少钱? 24 X12 (2 )买卡片花去了多少钱? 23 X13 (3)一共花去了多少钱?(到新华书店去购买礼物这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处理、整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2 、算法探究:1 )估算: 24X1223X132)自主探索算法。3 )小组交流。4 )全班汇报:谁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板示)连加法:24+24+ +24=288 (元)(12 个 24 相加)拆数法:24 X2=48 、24 X10=240 、240+48=288(元)20X12=240 4X12=48240+48=288 (元)连乘法:24X2X6=288 (元)24X6X2=288 (元)24 X3 X4=288 (元)24X4X3=288 (元)12X4X6=288 (元)12X6X4=288 (元)竖式法:24X124824288这里可让学生结合24 X2=48、24 X10=240、240+48=288 说出竖式计算的原理, 在这里是这样引导的:这个48怎么来的?这个1 X24相当于什么相乘,所以这个乘出来 的积末位 4 要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把这个 0 和“+ ”空着,可以写吗?(让多个学生 对着竖式说说)同时课件演示乘的过程:24X124824288( 5 )算法优化:这几种计算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6 )尝试练习:下面就用你最欣赏的方法来计算 23 X13。 学生都会用拆数法或竖式法计算,探讨:为什么不用连加与连乘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竖式计算适用的范围更广。(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 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讨论中欣赏和理解,在类比中优 化,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注重学生在建立正确算理表象过程中知识间的相互 联系和沟通。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知识由学生去 建构,问题由学生去发现,共性由学生去归纳。)3、应用提高:( 1 )选择合理方法计算:33 X3125 X12(这是两道基本练习题,首先是检查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解情况,其次是培养学生合 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5 X12= 25 X4 X3。因为笔算仅仅是一种技能和方法,而计算的 品质和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在某种角度上可能更重要。在教学之前我们要有意识的让学 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来体会笔算方法的普遍性,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技能以后,又要 在另外的一种层面上来思考我们的教学价值,就是让学生要具有一种良好的计算品质, 能够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包括估算)。这可能也是一种优化吧。)( 2)解决问题:4=30 X3=200 8=12 4=24 2=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一)课件出示例 1 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小精灵昨天去寄信的时候,收集了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 况,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生:邮递员平均每天送 300份报纸和 60 封信。 师:你们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吗?小精灵也提出了 两个问题,我们先帮它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二)解决问题 11、出示问题 1问题 1:邮递员叔叔工作 10 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做一做。2、学生汇报 师:谁起来说说你是怎么列算式的?(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为什么这样算式? 生:因为邮递员平均每天送 300份报纸,他工作 10 天,就要送 10 个 300份报纸,所以我 列式为300X 10。生:也就是求10个300是多少?所以3、探讨口算方法 ( 1 )小组讨论算法。师:说得真好,那 300X 1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口算的呢?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算 法在小组中说说。(2)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想的? 生 1 : 300X 1=300300X 10=3000生 2:3X 1=3300X 10=3000( 先算“ 0”前面的3 X 1 =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 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 3个0)生 3:3X 10=30300X 10=3000生 4:因为 10 个 100 是 1000,所以 10 个 300 是 3000,生 5 :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3)交流探讨“ 60X 10=”的算法。 师:同学们刚才算出了邮递员工作 10天要送 3000份报纸,那邮递员工作 10天要送多少 封信呢?(出示问题)请同学们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讨论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么算的,是怎么想的?(生说师板演)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口算方法,那你们最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5)单项练习 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了 300X 10=3000、60X 10=600,老师很佩服你们。老 师这里还有一些算式,你们能很快的算出她们的结果吗?(课件出示)75X10= 38X10= 26X10=45X10=50X10=63X10=55X10=18X10=师:同学们算得真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每一小题的积与因数比较一下,你发现 了什么?小结:10 乘一个数(零除外),只要在这个数末尾添上一个 0。(三)解决问题 21、出示问题 2 问题:工作 30 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师:刚才同学们帮小精灵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也想出了很多的口算方法,真是厉害, 接着请同学们再用你喜欢的方法帮小精灵解决第 2 个问题。2、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完成,并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3、学生汇报,老师板演,让学生讲算理。4、小结算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口算了很多题目,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应该怎么算?在它们的结果与算式之间你发现了什么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两个因数中共有多少个 0?积的末尾有多少个 0?把因数末尾的 0和积的末尾的 0 都不看时,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 0 的乘法,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 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1、教材第 58页例 1 后面的“做一做”。 师:同学们总结出了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8 页看下面的做一做,你们能以最快的速度口算出这些练习题吗?看看哪组同学算得又快有准?2、练习十四第 1 题。(接力赛游戏) 师:刚才各小组表现得都不错,接着我们再来玩接力算比赛游戏,看看哪组答得又对 又快,说得最好。3、练习十四第 2 题。(“摘香蕉”游戏) 师:和同学们玩得真的好开心,我们接着再来玩“摘香蕉”的游戏,看谁算对香蕉卡片 上的算式,就把香蕉送给谁。4、练习十四的第 3 题。 师:同学们对乘法口算掌握得非常好,我们也读完了小精灵写给我们的信,现在我 们就去买邮票回来回信给小精灵,好吗?师:(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的第 3 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我们买 20枚 8角的邮票和 30枚 6角的邮票,一共要付多少钱呢?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算好邮票的钱了,那现在我们一起回信给小精灵吧。 师:你们想对小精灵说什么呢?我们就先告诉它我们在这节课中的收获吧,好吗? 谁先来说说?强调:整十、整百数相乘的口算,我们可以分别把两个因数看做是表内乘法进行计 算,然后再看两个因数末尾共有多少个 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多少个 0。师:今天我们班同学表现得真好,老师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以后在数学王国里和 小精灵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说课稿一、说教材教学内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数学三年级 下册第四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 :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平方米。2.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习的计算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 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3. 情感目标 :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 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 1平方米, 1平方分米, 1 平 方米的概念。二、说教法、学法围绕以上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我采用了一下教法和学法:1. 教法 :本课我采用了启发式、谈话、讨论等方法来进行教学看,同时我又以情景串教 学法贯穿始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2. 学法 :我采用了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用知 识迁移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我打算从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我会出示本课的情境图,并说:小明家刚买看了房子,这个周末他们要一起去看房, 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吗? 在这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为了观察方便我们把它做成了一张房屋的平面图。从情 境图中获得相应的数学信息,并针对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各种问题:他们家的房间是什么形状的?他们家哪个房间最大? 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素材为教学切入点,创设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凸显数学源于 生活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将分为 3 个步骤1. 比较面积大小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餐厅和厨房哪个大?”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用长方形代替厨房,正方形代替餐厅,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两 个图形的大小,把想到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学生可能用 1. 先重叠再剪拼 2.用圆形摆 3.用面积测量器 小结:通过多种方法的验证,学生都能够比较出来厨房比餐厅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提供给学生学具,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通过重叠剪拼、摆摆图形、摆实物等方法尝试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 认识面积 谈话:看来厨房,餐厅地面时有大有小的,它们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 面积 接下来我让学生说说客厅、书房、卫生间的面积都是指什么,找一找教室中还有哪些物 体的面积,对于可以用手摸得到的物体的面可以让学生摸一摸。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说的地面、课桌面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用脑思考等多种感观参 与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拉近了本课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的距离。3. 知识迁移,认识面积单位 初步体验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提问 : 餐厅的面积有多大 ? 明确:刚才我们在比较厨房和餐厅的面积的时候,有的同学是用圆片摆的,有的同学是用正方形去摆的,所以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的单位 认识平方厘米我将出示一个边长是 1 厘米正方形,让学生明确它的面积就是 1 平方厘米 。用字母 cm2 表示。 再让学生找找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厘米 认识平方分米、平方米 接下来我会问:你觉得还会有其他的面积单位吗? 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会想到还有平方分米,平方米。追问:1平方分米, 1平方米有多大?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 1平方分米,哪些 物体的表面接近 1 平方米?明确:边长是 1分米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分米 ,可以写成 dm2。 边长是 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米 ,可以写成 1m2。4. 小练习 刚才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如果我要测量教室的面积 应该选择哪个单位?纽扣呢?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引导学生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学习新知识,同时联系我们的实际生 活,体会到各个面积单位存在的必要性。(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本环节我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本练,综合练,发展练。1. 基本练:按每块草坪的面积大小排顺序。2. 综合练:每个方格表示 1平方厘米,说说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发展练:联系生活,填上合适的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把内化了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中,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最后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并布置作业 本节课的作业是: 找一找生活中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做单位的物体。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梳理概括能力。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进 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面积、面积单位的认识1 平方厘米 1cm 21 平方分米 1dm 21 平方米 1m 2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这是青岛版数学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85 87 页信息窗口 2 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 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道 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 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以看我的新房子情境引入, 以计算出各房间面积等一系列活动为素 材,将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巧妙地串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现 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围绕本 课学习内容确立以下三维目标:、认知目标: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 积公式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渗透“实验一一猜想一一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 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让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参与学习,课 堂上运用 “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说一说用一用”的教学 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学生在经历从长方形 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过程中, 即培养了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 学习方式。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 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本节课所用的教具:小黑板、直尺、挂图学具:学具盒中的 1 平方厘米卡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 环节教学设计环节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即:摆一摆1、说出学过的面积单位2、让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面积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摆各种长、宽数据不等的长方形,想一想:自己摆出来的图形面积是多少?3、创设情境:在这里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 多有关长方形、正方形这样的问题。最近我家刚买了一处新房子需要装修, 然后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每个房间的平面图形,问:我家的房 子大多是什么形状的?我要在卧室里铺上地毯, 需要知道什么?那么这个长 方形卧室的面积怎样求?有什么好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的面 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本环节的 设计意图:是借助学过的面积知识,对图形进行变化,让学生 对长方形面积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然后联系实际, 通过房间的面积问题而激 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猜一猜) 1、让学生拿出学具盒中一张黄色的长方形卡片,用 1 平方厘米面积单位 来测一测这张长方形纸片的面积。学生以组为单位先讨论、交流想法,再在练习本上求长方形的面积。然 后班内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预设可能出现两种的情况:一种是用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行摆 6 个, 摆 4 行,共摆了 24个,另一种是只摆一行一列,一行有 6个,一列有 4个, 即 4 个 6,用 4x6=24.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那一种更好。在得出第二 种方法更好之后,我有设计下面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找到了测量长方形面积 的方法这会我就可以拿着大大小小的面积单位到房间里去一个个摆上, 再数 一数就能知道房间面积, 让学生回答这种方法好不好?有没有不用摆就可以 想象一行能摆几个,一列能摆几个?再让学生拿出学具盒内的一个长方形, 小组内商量一下,有什么方法不用摆求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采用用尺子 量长和宽,用长 x 宽求出房间的面积地方法。师生提炼方法得出, 长方形的面积与他的什么有关关系呢?通过拼、 摆、 量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并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长 x 宽(板 书)【这样教学环节的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练习测量长方形纸片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 经过独立思考,展开想象,经历“全部摆满面积单位只摆一行一列面积单位用尺子测量总结 公式”,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 】 三、利用迁移,探究知识(验一验)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把一个长 7 分米、宽 5 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边长 5 分米的正方形 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积 =边长 x 边长(板书) 学生交流、验证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是否正确? 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 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间异同。环节四:总结过程,突破重点:即说一说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补充板书正方形)引导 学生回顾一下研究的过程环节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一用)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我设计以下习题:活动一,求卧室的面积。(学生任意选择房间求出面积)活动二,求出数学课本的面积。学生自主操作,独立完成。活动三,强化训练,提高难度。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本环节设计意图是:巩固本节学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数学为生活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