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5644104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合同文件。1.2工地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1.3现行的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4主要图集、标准、法规、规程、规范(见1)。2、编制原则2.1确保工期的原则按照比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工期略有提前的原则编制本工程的施工计划,并以此为前提配备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等,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2.2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严格遵照业主招标文件中的要求,结合*需要的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积极推进技术与管理创新,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努力降低工程成本。2.3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在合理安排工期,搞好工序衔接的前提下,将满堂支架的搭设、主体及装饰观感和安全防护措施作为本施工的重点。在施工组织上优先安排,在现场管理、施工技术和物资材料供应方面重点保障,其他部位采取均衡组织、合理安排的原则,科学组织施工。2.4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季节,优化施工方案,正确处理施工建设与交通畅通的关系,减少施工对交通以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努力抓好现场标准化管理,搞好安全文明施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2.5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原则针对该工程特点,合理组织施工,对临时工程、临时设施的设置尽量利用既有设施和规划用地,尽量与永久性工程相结合,减少施工投入。2.6确保施工安全的原则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工艺安全措施,定人定岗定职责,确保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确保万无一失。2.7环保与施工同等重要的原则坚持“和谐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中心、环保同行”的原则,施工、环保同考虑、同安排、同落实,两者并举,同期进行,达到修路、环保双成功,双满意。第二章 文化中心工程概况与特点第一节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3、建筑面积:4、结构类型:。5、层数:。6、设计等级:。7、建筑、结构概况(1)基础垫层砼为C15,0.00以下为C30砼,其他均为C30砼。(2)0.00以下为实心页岩砖,外围护结构墙体为多孔页岩砖,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3)屋面:种植屋面,SBS改性沥青防水,防水等级I级;(4)楼地面:地面面板砖。(5)内墙:卫生间、洗刷间为面砖防水内墙,其他为混合砂浆抹面。(6)顶棚:卫生间为塑料扣板吊顶,矿棉装饰板吊顶,除此外混合砂浆顶棚。(7)外墙:聚苯板保温外墙,涂料及面砖饰面。(8)门窗:铝合金门窗。第二节 水文、气象、地质、地形情况1、气象与地质中心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季,平均气温12.7度,年均湿度62。区域全年主导风向为南风。中心位于*交界处,该处地质原始地貌为冲击准平原,地面较平坦,场地内土层分布较复杂,地貌形态单一。2、地震该区域历史上极少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层基本稳定。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本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3、河流、水文地下水:勘测深度内揭露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34.7米,对应标高148.00米;地下水位水质对砼有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也有微腐蚀性。第三节 交通、通讯、电力等工程技术条件1、交通中心所在区域交通发达,干线*,体育场北路,明生路等,县乡公路及乡村道路网络密集,路况较好,为施工队伍、机械设备的进场转移和地方性材料及外购材料的转运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场地“三通一平”,平面布置合理,并规划场地平面布置图(见2)。2、通讯本地通讯发达,项目部、施工队已安装了程控电话、传真机,工地利用对讲机,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配备手机,以保证与业主、监理、设计及我们单位内部互相联系。另外,配备了电脑、网通等,保证有关信息的及时传递。3、施工电力我项目部已与施工所在地的电力部门协商解决施工及生活用电问题,在文化中心西侧建立总配电室,并自备发电机备用。第四节 主要工程特点、重点与难点*层高4.2米,其中一层层高4.5米,需要设置满堂承重脚手架,跨度大,模板有效使用率低,施工难度高,危险因素较多。故此,把满堂承重脚手架和模板工程以及砼工程做为本单位工程的重点控制工程,该框架施工时的满堂承重脚手架布控是重中之重。第三章 *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方案1、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工期为360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7月26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8年7月21日。施工总进度横道图(见3)。2、 施工组织机构本框架结构工程量大,标准要求高,施工工期紧迫,根据工程特点及具体要求,迅速按标书中的承诺在配备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技术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部”,作为我公司驻现场指挥机构,全权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施工,并与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搞好施工组织、对外协调和各类保障工作。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队长、技术员、会计、出纳、材料员、资料员各一人;劳务班组9个;并设:项目办公室、会议室、甲方指挥部、监理办公室等配备齐全。2、施工任务分解与劳动部署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点线结合、均衡生产、确保工期的原则,以满堂承重支架施工为重点,安全与质量兼顾,一次性投入所需的人员和设备。参与施工的人员总数为220人,施工过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随时增调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以确保按期优质安全的完成任务。3、主要机械(具)设备配备在设备配备上遵循“先进、适用、配套、满足要求”的原则,并通过合理的配备组合,力争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加快进度,确保质量与安全。根据工程特点,配备足够的砼拌和、运输等设备,保证砼搅拌站通讯正常,以及梁部施工相应的设备和大量的支架与模板等。4、材料供应保证计划进场道路困难,运输成本高、影响因素多,作好材料供应工作的保证计划将是我们进场后首抓工作之一。我们将根据工期的计划安排,超前做出材料供应计划,做好周密的进场计划和周期性储备计划与落实。物管人员选配素质高、业务精,且有丰富的市场经验的同志担任,周密结合工程计划、市场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并认真把握季节性、市场灵活性的特点,提高和加大储存能力,认真做好本工程的物资供应与保障工作,确保工程施工不受影响。5、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5.1 施工准备5管理准备工作(1)认真学习和掌握合同条款及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中标后积极办理各种手续,并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内部各种规章制度。(2)组织高效精干、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的项目经理部,配强有力的指挥部领导班子、技术业务人员和施工力量,强化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5技术准备工作 (1)在收到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后尽快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所有技术文件和图纸,全面领会设计意图;检查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在几何尺寸、坐标、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并与现场情况进行核对。同时作出详细记录,记录应包括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有关建议。(2)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和施工调查,对各种料场及施工便道进行调查,以便更好为施工生产服务。(3)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设备,配足配齐试验人员,立即展开工作,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及时完成各类原材料试验及砂浆、砼配合比设计工作,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建立施工技术档案,专人负责(试验与检测仪详见6)。(4)移交定位桩后做好复测,在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根据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的精度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埋好保护桩。施工中严格复测、复核制度,确保构造物位置准确。5施工材料准备工作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各种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工作。施工时充分利用当地的运输力量以进行材料的运输;钢材、水泥自主供应,并取样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5.1.4施工机械准备工作根据施工进度合理配制各种机具的进场计划,使用前进行调试,确保机械性能良好。 5.1.5编制作业指导书在有关人员进场到位并经技术交底、设备到位且调试完毕、材料试验合格、测量复核等各项准备工作完成。5.1.6生产及生活用水根据现场考察情况,施工用水全部采自机井水,经化验合格后使用。生活用水取自一中所打的机井,引水至施工人员生活驻地。5.1.7拌合设备设置本工程主体完成后附属二次浇筑较多,单砼使用量较少,需设置现场临时搅拌设备,拟定在场区设置三台搅拌机。 第四章 *施工方案第一节 土方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1、土方工程1、准备工作:采用机械开挖,备齐足够的开挖工具,在土方开挖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地质资料或地质勘察报告,并应提供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作为工程测量和验收的依据。2、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3、基坑槽开挖,上部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坑内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土。4、当开挖基坑(槽)的土体不稳定时,应进行临时性支撑或加固。5、在挖方上侧弃土时,以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m,以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6、在挖至距槽底50cm以内时,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橛。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以防超挖。7、基坑开挖应尽量对地基土的扰动,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人工清理。8、基槽挖至槽底后,应对土质进行检查,如遇松软土层、枯井等深于设计基底标高时,应予加深处理,加深部分应以踏步方式自基底逐步挖至加深部位的底部,每个踏步的高度为50cm,长度为1m。9、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0、基坑开挖若有地下水或地表水渗入,必须做好截水、排水工作,沿基坑两侧设排水沟,设集水井一个,用水泵排出,排水沟纵向坡度不小于1,集水井宽度为0.6m,并保持低于挖土工作面的0.8m。11、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并及时进行垫层施工,并在基坑(槽)两侧围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流入基坑槽及坑壁塌方。12、基坑挖完后及时进行钎探、验槽,并做好记录,发现基土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不符及有异常情况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处理。2、土方回填(1)土料应符合有关要求,淤泥或淤泥质土不能用作填料。(2)土料含水量应适宜,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均应作相应处理。(3)回填前应对基底作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4)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200-300mm之间,并用HW-201型蛙式打夯机夯实。(5)在夯实或压实之后,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取样一组,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测定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填筑上层。第二节 脚手架架施工方案一、支架地基处理方案1.1 回填的范围地基回填处理的主要以一层回填为主,包括中心A/B/C区室外回填。1.2 处理措施地基处理范围内的不得使用清表土、腐殖土和耕植土,对于坑洼不平的地方用风化料进行分层夯实找平,然后分层回填,以每30公分一层回填,确保分层压实度达到90%以上。针对不同的柱基位置和具体区域采取如下地基处理措施:1.2.1 文化中心原地面清表后均为粘性土,地质情况较好,可将该粘性土翻晒后作为回填土使用进行压实。然后铺设槽钢,回填地面做成0.5%的横坡,在2m以外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使地基软化而引起支架不均匀沉降。1.2.2 柱基较深地基处理方案:对于电梯井周围较深柱基,超深部分回填土采用风化料回填,每15公分一层,压实系数93%,环刀阴角要求用小型夯机夯实平整。二、满堂支架搭设方案 2.1 脚手架搭设要求 2.1.1 脚手架搭设顺序材料准备及检查地基处理放线垫木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第*步纵杆和横杆剪刀撑 2.1.2 立杆垫板每根立杆底部设置面积0.15 m2的木垫板,垫板宽度20cm,厚度50mm,垫板的垫设方向一致。 2.1.3 扫地杆脚手架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板上皮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底差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500mm。 2.1.4 脚手架底层步距2m。 2.1.5 立杆接长立杆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梁宽度超过400时,梁底部设置立杆直接支撑,高度通过可调顶托来调整。 2.1.6 纵向水平杆(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横向水平杆的下部,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其长度3跨。(2)纵向水平杆可对接也可搭接。对接时: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500。搭接时:搭接长度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100mm。 2.1.7 横向水平杆 (1) 主节点处(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150mm。在每跨跨中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以便木枋和模板。(2)梁底横向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500mm,部分大梁的横杆与立杆连接扣件还得采取双扣件。 2.1.8 剪刀撑(1) 剪刀撑的宽度6m,且4跨,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见下表。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506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765(2) 双排架的剪刀撑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和设置一道,并由底至顶边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15m 。(3) 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对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4)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2.2 脚手架的拆除 2.2.1 准备工作(1) 拆除前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2)组织好人员做好交底工作,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2.2.2 拆除程序(1) 支撑体系经工程技术负责人验证并经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梁、板底模)拆除时间须混凝试压报告合格后,经监理单位书面批准后,方可拆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2)拆除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3)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4)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安排专人负责警戒。(5)模板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6)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和交叉支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7)工人须站在临时劳动保护用品。(8)拆除过程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配件应放入袋内。(9) 各种拆除下来的构配件禁止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码堆存放。三、脚手架安拆质量控制1 、钢管、扣件质量控制1.1 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质量证明或质量证明材料不齐全的钢管、扣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1.2 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钢管外观质量要求:(1)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2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3) 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1.4 扣件外观质量要求:(1)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2) 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1.5 经检验合格的钢管、扣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1.6 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2 、地基与基础质量要求:2.1 模板支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支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进行。2.2 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2.3 模板支架地基与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3 、搭设质量要求:3.1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2) 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 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3.2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不应设置在同步内。3.3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3.4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3.5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3.6 剪刀撑搭质量要求:a、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1)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b、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2)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3)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3.7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匹配;(2)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3)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4)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5)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4、承重架施工技术保障措施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二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套管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已擦怀念感小于,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5)满堂模板支架,在外侧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测绘能够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6)当建筑层高超过8m时,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7)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的箱梁施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现浇箱梁施工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项目部有专职安全长和安全员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控体系。第三节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钢筋制作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4)钢筋弯钩或弯曲:钢筋弯钩。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2、钢筋连接(1)连接方式:钢筋连接采用绑扎连接、机械套筒和电渣压力焊。(2)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01、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在接头处35d且不小于500mm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02、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的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3)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要求如下表: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光圆钢筋HPB235级45d35d30d25d带肋钢筋HRB335级55d45d35d30dHRB400级RRB400级-55d40d35d(4)电弧焊:钢筋电弧焊分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种接头形式。帮条焊:帮条焊适用于、级钢筋的接驳,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搭接焊:搭接焊只适用于、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处,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一般单面搭接焊为10d,双面焊为5d。钢筋坡口焊对接分坡口平焊和坡口立焊对接。(5) 机械套筒连接:钢筋下料应使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筋,切口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许有马蹄形和翘曲,严禁用剪断机剪断或用气割切割下料。检查电源及滚轧机床安装是否水平,向机床中的减速机注入润滑油,向冷却液箱中注入足量的水溶性切削液。接通电源检查滚压头旋转方向,当面对滚压头时,滚压头应逆时针方向旋转,检查冷却液泵的旋转方向,冷却液应供应充足,回水通畅。安装与待加工钢筋规格相同的滚压头及调整行程块位置的准确性。在定心夹钳内夹卡钢筋,钢筋的轴向装卡位置与滚压头端面平齐,误差应不大于4mm,启动冷却泵及主轴开关,加工中手动沿逆时针转动进给手柄,使滑台向钢筋的方向进给,此时用力应均匀,速度应适中。当钢筋咬合后松开进给手柄。此时,滑台可自动进给,待滑台碰限位行程块后,自动停止约3秒后滚压头反转,钢筋从滚压头中退出,手动将滑台退回原位,即完成一个钢筋直螺纹丝头的加工。加工中必须使用冷却切削液,以保证加工质量,减少刀具的磨损。连接是用扳手将直螺纹连接套拧松并拔出钢筋连接端的保护帽,同时检查钢筋丝头是否和连接套规格一致,直螺纹牙型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如发现杂物或锈蚀时用铁刷清除干净,然后用扳手或管钳将直螺纹连接套与一端钢筋拧到位,再将另一端钢筋与连接套拧到位。 05.2.6连接示意图: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表4)。05.3.1钢筋示意图见下:1)用专用的环规检验直螺纹头的有效长度及螺纹中径,如有不符合JGJ107-2010加工质量要求(见后)的丝头必须切断重新加工。2)对加工好的直螺纹丝头,检查人员按10%进行外观检查。合格率不得小于95%。合格后方可使用。目测牙形要饱满,牙顶宽超过0.75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1/2螺纹周长。1) 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2) 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拧紧扭矩(Nm)10020026032036005.6.2套筒质量要求 1)套筒表面无裂纹,螺牙饱满,无其他缺陷;2)牙形规检查合格,用直螺纹塞规检查其尺寸精度;3)各种型号和规格的套筒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若套筒为异径的则应在两端分别作出相应的钢筋级别和直径;4)套筒两端头的孔必须用塑料盖封上,以保持内部洁净,干燥防锈。1)钢筋在起丝端头必须保证断面平齐,严禁用剪断机剪或气割下料。2)采用螺纹套筒连接时,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 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宜超过50%。3)在丝头加工时,加工丝头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滚轧钢筋直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油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的亚硝酸钠。不得使用机油代替或不加润油液直接滚压丝头。4)加工过程中,机床保护接地线必须安装完备,确保人身安全。5)对检查合格后的丝头必须加以保护,将钢筋一端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长度分类堆码,堆码时必须按要求下垫上盖,不得使钢筋丝头受到污染或破坏。6)钢筋连接时,被连接的钢筋端面要顶紧,并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得大于一道螺距,连接套要保证套内丝扣赶紧、无损。(6) 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接工艺分为“造渣过程”和“电渣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不间断的连续操作过程。(1)“造渣过程”是接通电源后,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周围熔化,在电弧热能的作用下,焊剂熔化逐渐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池,在形成渣池的同时电弧的作用把钢筋端面逐渐烧平。(2)“电渣过程”,把上钢筋端头浸入渣池中,利用电阻热能使钢筋端面熔化,在钢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状和熔化层,待钢筋熔化量达到规定后,立即断电压顶,排出全部溶渣和熔化金属,完成焊接过程。安装焊接钢筋安放引弧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熔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除焊盒拆除夹具。(1)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2)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端头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铁丝球,使之接触良好。放下上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3)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低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后在装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4)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造渣工程”工作电压控制在4050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时间的3/4。(5)“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时间的1/4。(6)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7)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卸出焊剂时,应将接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熔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躁后,可重复使用。(8) 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1)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可松开操纵杠,以免接头偏斜或结合不良。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钢筋焊接结束时,应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若不顺直,要立即趁热塑状态时将其扳直,然后稍延滞12分钟后卸下夹具。(2)焊剂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变质。(3)焊接工作电压和焊接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在施工时不得随意变更参数,否则会严重影响焊接质量。(4)接头偏心和倾斜: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冷却使上钢筋倾斜;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5)咬边:主要发生于上钢筋。主要原因是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6)未熔合:主要原因是在焊接过程中上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焊接电流过小或通电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未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焊接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上钢筋卡伍,未能及时压下。(7)焊包不匀:焊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挤出的熔化金属形成的焊包很不均匀,一边大一边小,小的一面其高不足2mm;另一种情况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缝的厚薄不均。主要原因是钢筋端头倾斜过大而熔化量不足,顶压时熔化金属在接头四周分布不均或采用铁丝球引弧时,铁丝球安放不正,偏正一边。(8)气孔:主要原因是焊剂受潮,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渗入溶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9)钢筋表面烧伤: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锈蚀严重,焊前未除锈;夹具电极不干净;钢筋未夹紧,顶压时发生滑移。(10)夹渣:主要原因是通电时间短,上钢筋在熔化过程中还未形成凸面即行顶压,溶渣无法排出;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剂熔化后形成的熔渣粘度大,不易流动;顶压力太小,上钢筋在熔化过程气体渗入熔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11)成型不量: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大,通电时间短,上钢筋熔化较多,如顶压时用力过大,上钢筋端头压入熔池较多,挤出的熔化金属容易上翻;焊接过程中焊剂泄漏,熔化铁水失去约束,随焊剂泄漏下流。3、柱、梁、板钢筋连接要点1)、柱钢筋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点均应扎牢。绑扎钢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2)、梁、板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护其设计距离。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板梁交叉处,注意钢筋间的位置关系。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砼浇注前应请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进行钢筋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钢筋的检查及成品保护(1)、钢筋绑扎完毕后,自检无误后,请监理部门验收隐蔽。(2)、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型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检查支座负筋的位置。(3) 、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脱扣现象。检查钢筋是否清洁。 (4)、钢筋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不得随意抛掷和碰撞,防止钢筋变形。 (5)、加工成型的钢筋或骨架运至现场后,应分别按工号、结构部位、钢筋编号和规格等整齐堆放,保持钢筋表面清洁,防止被油渍、泥土污染或压弯变形。 (6)、钢筋的原材加工预制好的成品料做好标识,要用100mm100mm的木方垫起,做好防潮工作。雨期施工时钢筋堆放地要做好排水措施和必要的苫盖。 (7)、直螺纹戴好保护套,防止撞伤螺纹。 (8)、注意防止钢筋的污染,并做好钢筋的除锈、防锈工作。 (9)、在板筋绑扎过程中和钢筋绑好后,不得在已绑好的钢筋上行人、堆物,特别时防止踩踏压坍雨篷、挑檐、阳台等悬挑结构的钢筋,以免影响结构强度和使用安全。如果因为施工操作及运送材料必须上人,须采取一定措施,如增设马凳、铺脚手板等。 (10)、楼板等的负筋绑好后,在浇筑砼前进行检查、整修,保持不变形,在浇筑砼时设专人负责整修。 (11)、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后不得上人蹬踏。(12)、绑扎钢筋时,防止碰动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13)、模板内表面涂刷隔离剂时,应避免污染钢筋,每次浇筑砼时,必须设专人用湿布对墙、柱筋进行及时清理。 (14)、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管线埋设物时,应避免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若需要断筋,应及时通报土建技术负责人,做好必要的加固补强,方可断筋,并应注意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 (15)、浇筑墙柱混凝土时,混凝土工不得随意扳弯伸出的竖向钢筋。 (16)、浇筑墙柱混凝土时,钢筋作业班组必须有看筋人员,发现钢筋偏位要及时纠正,发现随意破坏成品钢筋的要及时制止。5、机械投入 机械设备总投入表(见5)。第四节 主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模板选择模板施工主要采用15厚胶合板,局部配以木模,钢支撑。2、支架搭设(1)支架采用可调钢支撑和满堂架。其立杆、横杆、剪刀撑均采用48钢管搭设,支撑于土层上时,立杆下应加垫100100枋木,以避免基层沉陷。(2)支架在该层墙、柱砼浇筑完毕后开始搭设。(3)支架搭设实行定点、定位搭设,技术人员提供每层支架布置图,并由放线人员每隔5m放出控制线并定出标高,搭设时做到横平、竖直、成线。(4)满堂架由于无法调节高度,则要求搭设前根据层高挑选立杆。3、柱模板(1)、安装柱模板: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各柱。模板按柱子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专用卡具将两侧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再安另外两面模板。(2)、安装柱箍:柱箍采用专用箍,柱箍可根据柱模尺寸调整,柱箍间距为500mm设一道。(3)、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2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内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控制,用花篮螺栓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度,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4)、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验。4、梁模板(1)、柱子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2)、安装梁钢支柱之前,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一般梁支柱采用单排,当梁截面较大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支柱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面垫10cm10cm方木,支柱双向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离地50cm设一道,以上每隔1.5m设一道。(3)、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3。(4)、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卡具连接。(5)、用梁托架或三角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宜为75cm,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70cm时,加穿梁螺栓加固。(6)、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5、楼板模板1)、楼板模板支撑体系为加速模板的周转速度,楼板支撑体系采用快拆支撑体系。2)、施工要点(1)支模前,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垫板,楼层地面立柱前也应垫通长垫板。(2)支设顺序先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支柱间距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为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3)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4)铺设模板块:根据房间布置,可从一侧开始铺设,楼板在大面积上均采用覆膜多层大模板,在拼缝处可用窄尺寸的拼缝模板或木板代替,拼缝采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5)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2mm靠尺找平。(6)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设置水平拉杆。6、模板验收(1)模板安装完毕后,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1)进行验收。(2)模板工程由班组进行自检合格后,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进行预检,然后由公司质量保证部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模板工程必须保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侧板模板紧密拼接,缝隙不大于1mm。7、模板拆除(1)基础模板拆除,其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2)拆模控制依据: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值确定。达到下列强度以后,始能拆除:板:跨度为2m及小于2m为设计砼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50%,跨度大于2m至8m为设计砼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75%。梁:跨度8m及小于8m为设计砼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75%,跨度大于8m为设计砼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100%。悬臂构件:设计砼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100%。(3)已拆除模板的结构部分,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及施工荷载。(4)拆模时,应避免砼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注意整块下落伤人。8、施工人员配备 劳动力总计划表(见7)第五节 砼工程施工方案1、混凝土供应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主要运输工具为混凝土汽车泵。3、砼浇筑A、柱混凝土浇筑与振捣(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无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2)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密,并用箍筋箍牢。(3)柱子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不再留施工缝。(4)浇筑完后,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并清理附着残余砂浆。B、梁、板混凝土浇筑:(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混凝土,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2)和板连成整体高度不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c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预埋件。(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4)梁柱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C、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1)施工缝位置:施工缝位置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混凝土表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钢丝网、木板支堵,并加横支撑箍。(2)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D、砼模板拆除(1)砼侧模在能保证不因拆除模板而造成砼缺角、麻面等缺陷时即可拆除。(2)梁、板底模应严格按照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强度来确定拆模时间。第六节 填充墙工程施工方案1、砌体材料外墙采用多孔页岩砖,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基础砌筑以实心页岩砖为主。2、作业条件(1)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2)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砌块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3)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3块为一组,每100m为一个检验批)。3、 施工方法(1)页岩砖产品龄期应超过28天,并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并取样送检。(2)页岩砖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按规格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且有防雨淋措施。(3)砌筑时应设置皮数杆,并竖立于墙的两端,两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在砌筑位置放出墙身边线。(4)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5)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页岩砖不应混砌。也不得与其他砖、砌块混砌。(7)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度大于等于80%,砌块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5mm和20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8)墙体洞口上部应放置26钢筋,伸过洞口两边长度每边不小于500mm。6钢筋,伸出墙面或柱面长度不小于1000mm,在页岩砖砌筑同时,将此拉结筋伸出部分埋置于砖墙的水平灰缝中。 (10)当每层砌至梁底或板底时,应待砌块沉实后(为7天),再把墙体与梁、板底空隙塞严。填充墙长度超过5m时,由梁底留设钢筋与墙体拉结。(11)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12)雨季施工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少,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2m,下雨时完成后的墙体砂浆未终凝时采用花条布覆盖保护,防止被雨水冲刷。4、页岩砖砌体施工工艺 1、定位放线 砌体施工前,施工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结构施工图、认真核对门窗洞口尺寸,准确放出墙体轴线、边线以及控制线。 2、施工准备 专业工长充分熟悉施工图纸,明确门窗洞口位置、尺寸大小、构造柱以及过梁设置要求等。 每层每段墙体开始砌筑前,施工工长应绘制砌体排版图,并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排砖搁底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各部位尺寸,排砖撂底,使组砌方法合理,便于操作。 4、拌制砂浆 砌筑砂浆采用现场搅拌,砂浆采用干预拌砂浆,现场搅拌机搅拌,随用随拌,本工程采用的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6.34。 搅拌的砂浆应有良好的工作性(包括稠度、流动性、和易性、分层度等)。砂浆稠度应控制在50mm70mm,分层厚度不应大于20mm。 砌筑砂浆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必须在拌后34小时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温度超过30摄氏度,应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 5、砌筑砖墙 施工前应根据砌体排版图试排砖,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接。宜采用一顺一丁砌筑方式。水平灰缝不宜大于15mm,应砂浆饱满,平直道顺,立缝用砂浆填实。各种预留洞、预埋件等,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剔凿。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斜槎高不大于。拉通线砌筑时应拉通线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6、构造柱和圈梁设置 页岩砖墙砌筑按设计施工图要求设置构造柱、圈梁、过梁或现浇混凝土板带。墙长度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拉接,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墙中部加设构造柱,墙高度大于4米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门窗或洞口上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