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93063193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案 6年级:主备者:马国霖备课时间:10-9-3 周次 2课次(本周第几课时)1 授课课题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基本 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8页“练习与应用”第510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巩固练习: 1、练习二、5 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以及周长公式。 第二题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出“2X1.529”,也可以列出“X1.592”) 2、练习二、6 小组讨论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地铁一号线地上部分长度20.7千米地下部分的长度。 3、练习二、7 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请学生口答检验过程 4、练习二、8 出示第8题,生独立解决后根据数据说说感想。 5、练习二、9和10 重点强调数量关系等以及如何解方程的。 6、思考题 启发: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说明什么? 说明取出的红球总数多10个。由此,可列出方程6X-4X=10。 作 业 练习二15题 板书设 计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周次 2课次(本周第几课时)2 授课课题 整理与练习(3) 教学基本 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9页“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完成第1114题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并讨论练习。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探索与实践 1、第11题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探索与实践”第11题。 2、第12题 实物投影出示。 操作完成后让同组同学互相测量分成的两段的长度,以检验各人操作是否正确。 3、第13题 可以提示学生课前在学校的跑道上或者其他已知长度的路上,按照正常的步行速度走一段距离,并记录好时间,反复2-3次后借助计算器算出平均每分钟大约步行多少米。 二、评价与反思 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指标回顾相关的学习情况,举例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什么不足。然后实事求是地给自己作出评价。同时,要提醒学生针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三、评价总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作 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设 计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周次 2课次(本周第几课时)3 授课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基本 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第1011页的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5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师: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师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学生观察: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 3、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4、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5、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6、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说说它的特征,量出它的棱长。 7、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作 业 1、做练习三第1题。 让学生思考: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是怎样知道的? 2、做练习三第2题。 3、做练习三第3题。 4、做练习三第4题。 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5、做练习三第5题。 板书设 计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周次 2课次(本周第几课时)4 授课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教学基本 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第12页的例3以及“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6、7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学法指导 讨论交流,并认真听讲思考。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阅读书本12页,并初步理解解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复习特征、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1)正方体的底面面积是()平方厘米 (2)要焊接一个长方体框架长10厘米、宽8厘米,高4厘米,一共需要多少铁丝? 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 1、出示正方体纸盒: 师: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作 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设 计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周次 2课次(本周第几课时)5 授课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基本 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第15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5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 尝试与教师一同解决问题,积极思考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阅读书本15页,了解方程解应用的方法。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复习导入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二、自主探究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3)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4)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才我们刚才我们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致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作 业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四第1题 3、做练习四第2题 4、做练习四第5题 板书设 计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