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海上打击能力浅析 组图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91686440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海上打击能力浅析 组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海上打击能力浅析 组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海上打击能力浅析 组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海上打击能力浅析 2012年6月,美国新一代两栖攻击舰LHA(R)首舰“美国”号下水,它将是新世纪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的主力。该舰最大特点就是装备有F-35B战斗机,空中打击能力得到了有力的增强,作战能力甚至超过了一般国家的航母。美国级最大特点就是装备有F-35B隐身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空中打击能力得到了有力的增强,作战能力甚至超过了一般国家的航空母舰,堪称不是航母的“航母”。传统两栖舰艇采用的是冲击抢滩战术,就是将人员和装备等直接送上滩头,但是随着各国岸防火力的增强,特别是岸舰导弹的出现,这种战术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另外这些舰艇装载物资比较单一,因此可能需要多艘舰艇来分别装载人员、装备和物资,这样一来会增加编队的舰艇数量,容易暴露目标和受到对方攻击,如果编队内有一艘舰艇被对方击沉或者故障,就有可能让整个登陆作战行动陷于失败。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了“垂直登陆”、“超视距登陆”和“均衡装载”等多种两栖作战新概念,这些概念的核心是利用直升机、气垫登陆艇等装备搭载人员和物资在对方雷达系统视距之外发起攻击,这样就避免了两栖舰艇直接暴露在对方的火力之下,但是这样会导致两栖装备的增多,进一步导致编队舰艇数量的增加,所以需要新的两栖战舰艇,新舰要求能够同时搭载这些装备,这便是两栖攻击舰出现的背景。传统登陆舰采用抢滩战术1976年首艘两栖攻击舰塔拉瓦级服役,该舰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直通甲板,船艉设有坞舱,满载排水量近4万吨,超过许多国家航空母舰的吨位,该舰可以装载近20架CH-46直升机,也可以装载多艘机械化登陆艇或者气垫登陆艇,同时舰上还装备有完善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以进行两栖作战的指挥,该舰的目标是能够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加强营投送到对方海岸,由于可以进行多重登陆作战,如利用直升机进行垂直登陆,利用气垫登陆艇进行快速冲击,也可以利用登陆艇进行传统的抢滩,所以它的战术运用比较灵活,基本上实现了“在必要的时候把部队投送到必要的地点”的目标。美国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不过塔瓦级在早期垂直登陆的时候,主要利用武装直升机来进行空中掩护,武装直升机虽然有机动灵活,可以长时间滞留在战场附近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就是生存能力低、火力弱,所以美国海军陆战队决定在两栖攻击舰上布署AV-8B垂直/短距起降攻击机,以提高近距空中支援的能力,但是塔拉瓦级的设计年代较早,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装载固定翼飞机,所以使用AV-8B攻击机存在一定的不便,为此美国海军建造了它的改进型“黄蜂”级,黄蜂级在总体布局与塔拉瓦级相近,但是内部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加长机库,扩大了机库面积,这样AV-8B的存放和调运空间更加充裕,根据相关资料,在执行两栖作战的情况下,黄蜂级可以装载42架CH-46直升机和6架AV-8B攻击机,如果制海模式,可以装载20架AV-8B攻击机和6架反潜直升机。整体作战能力显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黄蜂级提高了使用AV-8B的能力进入新世纪以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舰载作战飞机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它装备了F-35B垂直/短距起降隐身作战飞机和V-22倾转翼飞机,从而让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空中优势、对海/地打击、垂直登陆、兵力投送等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两种飞机对于载舰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F-35B的尺寸比AV-8B要大,而空重和最大起飞重量更是AV-8B的2倍还多,而V-22独特的设计也让其起飞、降落所需要的空间要远大于普通直升机,这样就意味着新的两栖攻击需要拥有更大飞行甲板和更大的机库,这样才能方便的使用F-35B和V-22倾转翼飞机。于是美国海军从2001年起开始考虑新一代两栖攻击舰,以替代已经老旧的塔拉瓦级,不过当年发生的9.11事件让美国深陷反恐战争,大量经费消耗在伊拉克和阿富战场上,再加上后来的次贷危机,对于美国国力造成严重的冲击,所以在研制美国级的时候,美国海军采取了比较简单和稳妥的方案,以降低费用,2007年美国号的建造合同签署,金额超过20亿美元,2012年6月首舰正式下水,第一批预计建造4艘,而美国打算最终建造10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F-35B上舰测试V-22倾翼机需要更大的甲板空间从现在公开的图片来看,美国级的整体布局与黄蜂级相同,基本上就是黄蜂级的放大型,主要变化体它的飞行甲板的尺寸比黄蜂级要大,采用更长、更宽,的甲板以便容纳尺寸更大的舰载机,美国级的甲板上有6个起降点,其中4个可以起降V-22倾翼机,左右两舷各有一个舷侧升降机,它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5万吨,吃水增加到9米左右,黄蜂级为4万吨,吃水8.1米,由于F-35B和V-22也需要更大的停放、维护空间,训练和作战的时候消耗的燃料和弹药更多,所以美国级进一步放大了机库和油库、弹药库的面积,其机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停放8架F-35B作战飞机,为了腾出内部空间,同时避免美国级的尺寸和吨位进一步放大,控制成本,美国级取消了塔拉瓦级和黄蜂级上面的坞舱,虽然扩大了机库面积,但也让它就无法使用LCAC气垫登陆艇,因此就失去了投送M1A1主战坦克这样重装备的能力,美国人认为凭借自己强大的空中优势和信息优势,可以迅速为登陆部队提供反坦克火力,消除对方的装甲部队威胁,如果高威胁环境下,则可以与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配合作战,不过此举显然破坏了两栖攻击舰的“均衡”装载的概念,降低了其战术运用的灵活,属于为了削减经费的无奈之举,因此美国有可能为后继舰艇再增加坞舱,以便让其具备使用LCAC的能力。美国级整体布局与黄蜂级相近,注意它船艉没有坞舱根据相关资料,美国级常规模式下飞机搭载方案是;6-10架F-35B、12架MV-22、4架CH-53K重型运输直昇机、8架AH-1Z(或4架AH-1Z及3架UH-1Y)以及2架MH-60特战直升机,数量接近40架,如果在制海模式,全部搭载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话,那么可以搭载25架F-35B,这个数量与一般的中型航空母舰大致相同,考虑到F-35B的隐身能力、先进航空电子及机载武器,其空战及对地攻击效能远高于目前各国普遍装备的三代作战飞机,这样美国级空中作战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国家的航空母舰,在人员运载上面,美国级仍旧保持了投送一个加强营的标准,也就是能够容纳2000人登陆部队。美国级沿用了黄蜂级最后一艘马金岛号的混合动力系统,即采用了燃气轮机和电力推进联合动力系统,以降低燃料的消耗,动力系统采用两具LM-2500+燃气涡轮為高速主机,最大输出功率70000马力,最大航速21-22节;舰上电力由六具柴油发电机供应,APS辅助推进系统则由舰上发电机提供电力,带动电动机直接驱动推进器,而不经过减速齿轮与传动轴,在低速航行时可达成更好的燃油运用效率并降低机械损耗。有消息指马金岛号的燃料消耗只相当于同类型舰的1/3,考虑到这些舰艇在使用和作战时惊人的燃料消耗能力,它所带来的经济性不言而喻。美国号的甲板布置图 电子及舰载武器方面,美国级与黄蜂级也基本上相同,舰载雷达包括AN/SPS-48E三座标对空搜索雷达、AN/SPS-49远程对空警戒雷达、AN/SPS-67对海搜索雷达,空中交通管制雷达、导航雷达及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其他可能还包括电子支援侦察系统、干扰火箭发射架及鱼雷诱饵等,舰载战术数据处理系统采用了SYS-2综合防御系统,它可以综合所有舰载电子系统获得的数据,这样就可以产生统一的战场态势图和目标航迹,可以更好的识别敌我和真假目标,然后统一指挥舰载防御系统拦截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舰艇的防御能力,预计美国级还将纳入协同交战能力,可以接收外部信息源,如E-2C预警机可以将相关目标的数据传递过来,美国级预先将电子设备和武器对准目标来袭方向,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对目标的探测和拦截能力,从目前公开的相像图来看,美国级的舰载武器相对简单,包括8联装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架,海拉姆近程舰空导弹发射架和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控制成本,同时两栖攻击舰这样的舰艇一般都处于编队舰艇的掩护之下,所以也不需要太多的自卫武器。考虑到本舰需要作为编队指挥舰和两栖作战指挥舰来使用,所以美国级配备有较为完善的指挥控制系统,包括协同交战系统、LINK-16数据链、全球广播系统和两栖突击指挥系统和宽频传播系统,并且具备接入美国全球信息网格的能力,具备对战区内三军联合作战进行指挥控制的能力。美国海制海模式的甲板及机库布置美国海军在上世纪90年代对自己的兵力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将两栖作战编队升级为两栖打击群(ESG),与原来的两栖作战编队不同的是,两栖打击群除了拥有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等两栖舰艇外,还纳入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和攻击核潜艇以及综合补给舰等,如美国第一支两栖打击群就是由黄蜂号两栖攻击舰,莱特湾号导弹巡洋舰,约克湾号导弹巡洋舰,施里夫波特号两栖船坞运输舰,惠德贝号船坞登陆舰,迈克福尔号导弹驱逐舰,康涅狄格核动力攻击潜艇等组成,搭载有美国海军陆战队32远征队,同时还可以得到P-3C等反潜巡逻机的空中支援,具备更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和兵力投送能力。美国新组成的两栖打击群凭借自身舰载机火力和编队防空舰艇的能力,ESG可以满足中低强度环境下的两栖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舰载机性能和数量的增加,ESG本身就可以转换为航空母舰,执行制海任务,美国海军陆战队就曾经将部分AV-8B升级到PLUS的水平,配备了AN/APG-65雷达和AIM-120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具备一定的制空作战能力,这样对于美国来说ESG压制对方非航母水面舰艇编队甚至轻型航母编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也意味着不需要动用航空编队提供空中掩护和近距空中支援,美国级的出现则让ESG的打击能力进一步增强,F-35B组成的舰载机联队,压制一般国家的空军几乎没有任何问题,特别是它隐身能力,结合两栖攻击舰的机动性能,可以让美国在需要的时候对需要的地点发动隐身攻击,提高了美国对于对方纵深重要目标的侦察和打击能力,避免了象F-117A那样受到陆地机场和专用维护设备的限制,所以ESG的出现,缩小了航空母舰的使用范围和强度。可以集中航母编队用于高强度冲突地区,众所周知,冷战后美国航母数量一直在下降,在全球重点地区保持存在已经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ESG的出现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美国两栖打击群构成美国级对于我国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首先它可以用于其他地区的冲突,从而让航母编队重点布署在本地区,同时在冲突中也会增加战区内F-35B隐身战斗机的数量,这些都会极大的增加我国的防空压力。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根本之计还是在于加快隐身作战飞机及反隐身探测系统的发展,可以压制F-35和打击对方第一岛链内关键信息系统的能力,从根本削弱对方的作战能力。两栖新兵最近航母是灸手可热的话题,但两栖舰艇正在悄悄成为新的热点。这不是因为主要大国正谋划大规模两栖作战,而是因为两栖舰艇除了传统作战使命外,还是现代海 军所有舰船中最适合平时期人道救援或者维和作战的。“辽宁”号入役,歼-15上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正在建造,美国“福特”号更是接替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尼米兹”级的全新一代航母,航母是灸手可热的世界海军话题,但两栖舰艇正在悄悄成为新的热点。这不是因为世界主要大国正在谋划大规模的两栖作战,而是因为两栖舰艇除了传统的作战使命外,还是现代海军所有舰船中最适合和平时期人道救援或者维和作战的。俄罗斯海军的重建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下一代航母,也不是作为核打击力量中坚的下一代战略核潜艇,而是从法国引进的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这不仅给俄罗斯军工带来引进技术的压力和刺激竞争,也满足俄罗斯海军人道救援和维和作战的传统短板。传统上,两栖舰艇的主力是登陆艇。从二战时代就开始的传统登陆艇至今依然没有大变,采用浅吃水和平底的船型,艏门放下后成为冲滩的跳板,有效载荷主要是步兵和车辆。这种船型简单、有效,但缺点也很明显:航速很慢,通常只有十几节,耐波性也较差。尖利的前飘船首的阻力大大低于平直船首,也大大降低波浪拍击的作用;深吃水的V形船底在波峰浪谷里的颠簸远低于浅吃水的平底船型;这些都是船舶设计的常识,但对于登陆艇来说,还就得平底、浅吃水和平直船首,否则没法冲滩。60年代时,美国建造了“新港”级坦克登陆舰,船首像常规舰船一样是封闭的前飘型,但船首有一个长长的前伸的吊架,可以放下大型跳板,供冲滩的步兵和坦克使用。这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航速问题,航速超过20节,甚至有说法可以达到27节。34米长的艏跳板可以承受75吨重量,适合用于主战坦克的登陆,但船首重量很大,只可能用于8500吨的“新港”级那样的大型登陆舰上。60年代的越南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直升机战争,直升机成为越战美军的主要战场运输工具,这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垂直登陆时代的开始。垂直登陆用直升机作为登陆工具,从根本上避免了冲滩的要求,两栖作战舰艇的设计要求从冲滩改为搭载直升机。与此同时,气垫船的发展从另一个方向改变了两栖舰船的设计。气垫船悬浮在水面之上,不仅速度快,还有利于克服水中和岸上障碍。与直升机相比,气垫船的载重量要大得多,所以适合于和直升机相配合,直升机运载轻步兵突击上陆,气垫船运载重装备(包括坦克)和物资跟进支援,形成完整的两栖作战体系。直升机和气垫船成为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的设计基础,从60年代的44000吨“塔拉瓦”级开始,像航母一样的平甲板成为两栖攻击舰的特征,而巨大的坞舱里依然保持运载气垫船和常规登陆艇、两栖战车的能力,两栖攻击舰实际上成为三栖战舰。41000吨的“黄蜂”级更是能搭载多达20架AV-8B“鹞”式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还可以作为业余中型航母使用。17000吨“奥斯汀”级坞式登陆舰在总体布局上没有那么极端,但也在舰桥后拥有巨大的直升机甲板,便于搭载直升机,这也是现在两栖战舰的典型布局之一。最新的25000吨“圣安东尼奥”级也是这个基本格局。“黄蜂”号代表了一步到位的两栖老兵蒙福德角“号是第一艘这样的MLP“一步到位”的两栖攻击舰和坞式登陆舰自然是两栖作战利器,但传统的冲滩并没有被彻底遗忘。两栖舰艇直接冲滩,毕竟有利于极大地加快大件物资和重型装备的上陆速度。另一个问题就是两栖作战的持续保障问题。两栖攻击舰适合于担任第一波攻击,直升机和气垫船充当尖刀抢占滩头阵地,但大量的物资、装备依然要通过更加常规的方式转运。动辄几万甚至十万吨的集装箱船、滚装船、油船的运输效率无与伦比,但需要完整的码头和深水港装卸。且不说夺占深水良港之不易,在目标战区周围是否有合适的深水良港存在都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有围绕深水良港才能展开大规模的两栖作战,这就太受局限了。另一方面,美国为了避免基地主权问题,正在逐步把远征军的装备和物资用海上预置的方式远程部署。这就是一些在潜在冲突地区附近公海游弋的巨型集装箱船和滚装船,满载足够营级甚至旅级作战部队使用的重型装备和军用物资。在冲突爆发时,美国的增援部队只需要轻装空运到战区,主要装备和补给从这些海上预置船上取用。问题是一样的:如果战区没有深水良港,需要一个有效的转运方式,把装备和物资从海上预置船上转运到岸上部队手中。机动登陆平台(MobileLandingPlatform,简称MLP)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可以半潜的FOFO船在海上石油行业已经大量使用MLP可以作为海上带仓库的浮动补给基地MLP在本质上就是低平、宽大、可以半潜的转运平台,或者说是浮船坞和浮动码头的混合体。低平的甲板离水线很近,向压载水舱注水、排水后,可以改变船体高度,使平台潜入水中,或者浮出水面。平台潜入水面之下后,气垫船可以自行浮入装卸位置;平台浮上水面之上后,气垫船自然“搁浅”,便于装卸货物;货物装卸完毕后,平台再次下沉,气垫船可以自行浮出起航。车辆通过跳板直接开上开下的滚装船也称滚上滚下船(RollOnRollOff,简称RORO),这样可以由气垫船直接浮上浮下的转运平台也称浮上浮下船(FloatOnFloatOff,简称FOFO),已经在海洋石油开采行业里大量使用,用于运送超大超重的半潜式设备。半潜式设备可以漂浮于水上,但并不适合长途拖带,FOFO是理想的运输工具。FOFO不仅可以用于气垫船,也可以用于常规登陆艇。MLP的速度要求不高,载重量要求也不算太大,但航程要求很大,稳定性要求很高。作为浮动码头,MLP可以装备吊车,把集装箱船上的集装箱吊运下来,直接吊运到气垫船上;MLP还应该装备可以机动和自动升降的车辆滑道,可以在MLP和滚装船靠帮停靠时,连接滚装船的进出口和MLP的车辆平台,供滚装船上的车辆驶下来。当然,额外设备要增加MLP的复杂性和成本,另一个办法是把这些设备安装在海上预置船上,这些专用的集装箱船或滚装船本来就有别于通常的集装箱船和滚装船,有些具有宽大的直升机甲板,还有大型吊车。2005年9月,美国海军的滚装船“维特金斯”号与专为海洋石油公司服务的“大力士1号”FOFO船华盛顿州普吉湾靠帮停泊,试验双向转运能力;然后双双驶往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外海,试验把“维特金斯”号上的货物转运到“大力士1号”,然后用LCAC气垫船转运到海滩上。2006年9-10月,美国海军在大西洋变弗吉尼亚的诺福克再次试验,“红云”号滚装船和“大力士3号”FOFO船在航行中靠帮对接,车辆从“红云”号上驶下“大力士3号”,然后驶上气垫船。2010年2月,“大力士3号”和“索德曼”号滚装船在墨西哥湾再次试验,转运包括人员、悍马和M1“艾布拉姆斯”坦克,试验证明可以在至少4级海情下安全转运。这些试验证实了MLP概念的可行性。2010年8月,美国通用动力下属的国家钢铁和造船公司获得1.15亿美元合同,在2011年7月开始建造第一艘“蒙福德角”级MLP,排水量34500吨,速度20节,航程9000海里,要求在2015年交付使用。预计第二、第三艘MLP的订单在2013和2015财年下达。传统的FOFO船像超大的拖船,高大的舰桥靠前,整个中后船体都是低平甲板,这就是半潜平台。“蒙福德”号则像干舷较高的传统干货船,但中段挖掉一大段,主甲板在前后不贯通。常规艏楼很高大,舰桥则在同样高大的传统艉楼上,中段船身则是低平的坞甲板。但坞甲板分前后两段,前段较低,可以横向并排搭载6艘LCAC气短船;后段较高,可以停放车辆或者堆放集装箱。采用较高艏楼适合保证适航性和一定的航速,较高的艉楼则容易布置动力系统。但MLP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滚装船和集装箱船驳接,还可能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新概念的一部分。美国海军陆战队不是美国海军的陆战队,而且是独立军种。这在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反映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特殊地位。前沿存在是美国军事战略中的重要特点。前沿存在不仅有助于快速反应,还是美国显示决心的主要手段。空中、海上和地面都可以显示存在,但空中的显示存在太短暂,海上的显示存在也不够直接,只有陆地上的显示存在才是零距离的。陆军可以用来在陆上显示存在,但海军陆战队有特殊优点,可以在海上待命,保持相对间接的显示存在;也可以上陆直接显示存在。为此,美国海军陆战队不仅是独立军种,还是美国法律明确规定具有最低规模的唯一军种。但美国海军陆战队所需要的两栖战舰是由美国海军负责的。按照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定位和全球作战部署要求,美国海军应该维持至少38艘两栖战舰的规模。但在当前的军费紧缩之前,美国海军军费已经不足,两栖战舰最低数量的要求已经降低到33艘,但美国海军实际上维持30艘都吃力,已经正式提出要求,把最低数量降低到28艘。新建两栖战舰主要用于替换退役的两栖战舰,但在海军造舰经费空前紧张的当前,大量建造“美国”级或者“圣安东尼奥”级都不现实,像MLP那样的新概念两栖战舰成为当红候选。MLP本身只是转运平台,还需要AFSB配合。AFSB的全称为AfloatForwardStagingBase,意为浮动前沿出发基地。AFSB不光能运载车辆和物资,还能搭载海军陆战队人员和直升机,实际上集滚装船、集装箱船和客船于一身。AFSB也称LX(R),意指下一代快速两栖战舰。美国海军的要求是:2、坞舱里可以搭载2艘LCAC气垫船或1艘LCU登陆艇3、40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4、350名舰员5、570立方米的弹药库供上陆作战使用6、直升机甲板可以起飞、降落两架MH-53E或MV-22直升机7、符合美国海军战损条件下的稳定性标准8、具有紧急辅助动力下的返航能力9、采用军标和民标混合标准,军标只用于典型军用装备舱室,其他舱室容许采用民标LX(R)最大的特色或许就是采用军标民标混合方式,这在美国大型战舰上是首次。严苛的军标确保航速和适航性,尤其确保损管能力,保证战舰的战争时期海上生存力,但造价因此而飙升,严重影响战舰的和平时期国会生存力。在造舰经费紧张的今天,为了保证足够的前沿存在能力,只有降低标准,采用军民混合标准建造,以便能负担建造足够数量的两栖战舰。事实上,军船采用民标在西方越来越多,英国的“海洋”级两栖攻击舰就是采用民标建造的,丹麦的“阿布沙龙”级多功能支援舰和“惠特菲尔”级防空护卫舰则是采用民标建造的主战舰艇。对于美国海军来说,MLP作为辅助船舶,采用民标问题不大,但LX(R)属于主战舰艇,采用民标对于美国海军有一个很难逾越的心理障碍,但看来也是一个不得不逾越的心理障碍。 采用军民混合标准建造的LX(R)的最后设计还没有定型,其中一个方案是从MLP改装,将低平甲板的两侧封闭起来,形成高干舷的坞舱,用于装载车辆、物资和人员;主甲板从艉楼到艏楼贯通全长,不仅形成坞舱的封闭顶盖,还形成很大的直升机甲板,足以供海军陆战队两栖待命战斗群(AmphibiousReadyGroup,简称ARG)的伴随直升机停放和起飞、着陆,而具有平甲板的两栖攻击舰(简称LHA)则可以用来搭载对飞行甲板要求更高的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这样具有LHA、LX(R)、MLP的ARG将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并保持很高的效费比,但在速度和生存力方面不及全部采用LHA、LPD的“正规”ARG。LX(R)还是部分采用军标的,但只是用于安装关键作战系统的舱室,如指挥中心、武器系统等。其他舱室和总体结构符合民标的适航性和抗沉性要求,但民标考虑的是意外事故中的损害管制,主战舰艇则是要追着敌人打,要“引火上身”的。现代海军时代之前是没有军标、民标之分的,军标的形成正是由于战争实践证明了更高损管标准的必要。英国海军的军标是在几百年称霸世界海洋的经验中形成的,美国海军的军标实际上比英国更加严格,曾有人按照同样要求但按照英国和美国两套海军军标设计,按照美国海军军标设计的舰船要大30%,正是因为损管标准更加严格。美国海军变态地严格的军标也确实证明了有效性,在两伊战争中被伊拉克“飞鱼”导弹击中的“斯塔克”号护卫舰、在亚丁被恐怖分子爆炸攻击的“科尔”号驱逐舰、在太平洋海底撞山的“旧金山”号攻击核潜艇和其他舰船都在收到严重损坏的情况下保持不沉没,足见美国海军抗沉性标准的功力。民标军船用于以大欺小的警察作战是没有问题的,但和对等对手死磕则凶多吉少。LX(R)采用军民混合标准不仅是预算现实使然,也反映了美国海军对未来战争性质的定位和战争烈度的预期,或者说对卷入高烈度世界大战的决心。两栖舰艇不仅是濒海战场的利器,也是人道救援甚至和平时代为缺乏码头设施的偏远岛岸正常补给的有效运输工具。这是海军装备中最适合军民两用的舰艇,两栖舰艇的研发和装备值得特殊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