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1秋《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17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90978428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21秋《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17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17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17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21秋青少年心理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1. 盲目的攀比可能造成男性低估自己,即使有能力也很难有所作为。( )盲目的攀比可能造成男性低估自己,即使有能力也很难有所作为。( )正确答案:2. Jung把集体潜意识分为人格面具和_。( ) A阿尼玛 B阿尼姆斯 C阴影 D自身 E利他Jung把集体潜意识分为人格面具和_。()A阿尼玛B阿尼姆斯C阴影D自身E利他ABCD3. 一个正确的教育心理学实验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 )。A.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B.至少设置一个安慰剂控制组C.随机选派被试进行实验处理D.在实验组和一个或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自变量参考答案:ABCD4. 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天下。结构主义已经过时了。”请结合现在的学校教育评论之。(北京师范大学200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天下。结构主义已经过时了。”请结合现在的学校教育评论之。(北京师范大学2006研)(1)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智慧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在日益复杂的环境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注重内部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学习理论的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他所提出的发现学习过于重视学生的发现,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奥苏贝尔所提出的”意义学习”就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有关概念相互作用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同化。同化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由于得到修饰获得了新意义。 (2) 建构主义强调信息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人们而存在,而是由人构建起来的。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了这个过程的独特性与双向建构性;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个人已有的经验在学习新知识中的作用,认为要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换。 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维果斯基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将学习区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主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化,倡导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的情境教学,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的本质,揭示学生的学习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3) 虽然现在是建构主义的时代,很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对高级学习与低级学习做了区分、提出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脱离真实情境的状况。但是它在批评客观主义的同时,强调对事物意义的个人建构,也走上了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而结构主义仍然有它的生命力,比如皮亚杰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都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社会化主要内容包括( )发展。A.社会认知B.社会性C.个性D.社会行为方式参考答案:BC6. 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 测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 A预告测验 B熟悉测验指导语 C准备测验材料 D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测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A预告测验B熟悉测验指导语C准备测验材料D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ABCD测验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测试顺利进行和测验实施标准化的必要环节。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预告测验;主试自身的准备;测验材料的准备,测验环境的准备等。8. 在人际关系中类似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背景是决定喜爱或选择他人的因素。 ( )在人际关系中类似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背景是决定喜爱或选择他人的因素。 ( )答案:正确9. 上题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应属于( )领域目标。 A知识 B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上题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应属于()领域目标。A知识B技能C过程与方法D情感D10. 设计实验说明汉字的记忆是以听觉编码的还是以视觉编码的。设计实验说明汉字的记忆是以听觉编码的还是以视觉编码的。(1) 实验材料:同音字(比如,羊和阳)。 (2) 实验设计:单因素三个水平(字形一致与不一致和控制条件)。 两个词配对出现:一种是形同义同的两个汉字“羊-羊”(一致条件);另一种是形状不同读音相同的两个汉字“羊-阳”(不一致条件)。 两种呈现方式:同时呈现和相继呈现,相继呈现的时间间隔可分为0.5秒;1秒;1.5秒;2秒。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被试任务:判断两个汉字是否同音,同音按键反应。 数据处理: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无差异。 预期结果:A同时呈现时,一致条件的反应时小于不一致条件;B继时呈现时,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越来越增加,而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没有太大差别。 1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选择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 下列哪种人格障碍类型不是集体疗法较为有效的 ( )A边缘型B表演型C自恋型D分裂型下列哪种人格障碍类型不是集体疗法较为有效的 ( )A边缘型B表演型C自恋型D分裂型正确答案:D13.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练习因素主要有_。 A心理训练 B练习动作的分配 C运动能力 D练习时间的分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练习因素主要有_。A心理训练B练习动作的分配C运动能力D练习时间的分配ABD14. 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紧张症性综合征包括_状态和_状态。紧张症性综合征包括_状态和_状态。紧张性兴奋 紧张症性木僵16. 怎样理解心理与意识的实质及两者的关联和区分?怎样理解心理与意识的实质及两者的关联和区分?(1)心理与意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a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但并非一切反映都是心理,心理仅仅是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心理尽管来源于客观现实,而且是物质的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但映象本身则只是一种主观存在的、往往带有主观性的现象,它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派生物。 b心理是脑的机能。现代科学证明,神经系统与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产物,是外部现实在活动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实质 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人脑的机能,它是社会的产物。 它不同于一般心理过程,它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现实系统化了的、自觉的、伴随着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 (2)二者的关联 人的心理往往被称为意识,但是意识是个人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高级心理机能。而人的心理活动除了意识以外还包括无意识现象,所以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而人的心理又会对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 (3)二者的区别 定义的不同 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心理是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反映形式。肯定心理是反映,包括两层含义: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心理是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反映机能与产物。前者是心理的来源与内容,而后者是心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个人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高级心理机能。人一出生就有心理,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意识。 意识相对于一般心理,有其独特的特点 意识是借助于整个认知过程特别是抽象思维,在人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较完整的图景、经验与知识的总和;意识具有一种能对自身及其心理活动进行审察的功能;意识也是以情感、态度的方式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带倾向性的内心状态;意识是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意图)并促使其实现的内部调节与控制力量。 范围不同 意识是心理活动,是高级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不全是意识,人除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外,也存在着无意识的低水平的心理活动,如做梦、阈下知觉等。 17. 品德形成是( )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A.知B.情C.意D.行参考答案:ABCD18.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9. 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_。 A自主性 B全面性 C发展性 D渗透性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_。A自主性B全面性C发展性D渗透性ABD21. 1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 )。统考2008研 A动力系统 B平衡系统 C调节系统 D信息接受、加1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统考2008研A动力系统B平衡系统C调节系统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ACD脑的机能系统说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家创始人鲁利亚提出的脑功能学说。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动力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其他关于脑的功能的学说还有定位说、整体说和模块说。22.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 )。 A第12周 B第28周 C第91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A第12周B第28周C第915周D第2130周B23. 一般来说,听觉型学习者比视觉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4. ( )使用视崖装置实验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A吉布森B范兹C洛克D詹姆斯( )使用视崖装置实验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A吉布森B范兹C洛克D詹姆斯正确答案:A25. 巴甫洛夫(Pavlov)认为睡眠的本质是什么 ( )A源自大脑皮层广泛扩散的内抑制B源自神经递质巴甫洛夫(Pavlov)认为睡眠的本质是什么 ( )A源自大脑皮层广泛扩散的内抑制B源自神经递质分泌的差异C神经递质对睡眠节律的调控D一种生物学习惯正确答案:A26. 投射法测验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人本主义 B格式塔 C机能主义 D精神分析投射法测验的主要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B格式塔C机能主义D精神分析D投射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态度、愿望等个人特征投射到外界事物上,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种方法的机理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外射机制,即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通过明确的问题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当面对意义不明确的刺激任其随意反应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和需求流露出来。27.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 )。A.成熟B.经验C.环境D.平衡参考答案:ABCD28. 学生在看书时,用红色划出重点,以便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整体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9. 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0. 教师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小红花,学生可用小红花兑换相应的奖品,在这里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B.贷币奖励法C.自我控制法D.系统脱敏法参考答案:B31. 多轴诊断多轴诊断正确答案:多轴诊断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都推行精神疾病的多轴诊断。其中CCMD-3采用7轴诊断具体内容为:轴1精神障碍;轴2人格特征、人格障碍或人格改变;轴3躯体疾病;轴4疾病或障碍的相关因素;轴5严重功能损害、目前功能损害与病前2年最佳功能水平:轴6现状总评;轴7诊断轴间的关系。而DSM-R采用5轴诊断内涵则与CCMD-3的前5轴几乎一致。多轴诊断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都推行精神疾病的多轴诊断。其中CCMD-3采用7轴诊断,具体内容为:轴1精神障碍;轴2人格特征、人格障碍或人格改变;轴3躯体疾病;轴4疾病或障碍的相关因素;轴5严重功能损害、目前功能损害与病前2年最佳功能水平:轴6现状总评;轴7诊断轴间的关系。而DSM-R采用5轴诊断,内涵则与CCMD-3的前5轴几乎一致。32.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去集中化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3. 个性特质论的杰出代表有( )。A.奥尔波特B.桑代克C.埃森克D.卡特尔参考答案:AD34.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对人格特质及智能进行大量因素分析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智力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三个维度去考虑: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主要包括识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主要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主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与传统的智力结构理论相比,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能更好地说明创造性。在“操作”维度上包容“分散思维”为全面地理解人类的智力作出了贡献;他还为测量分散思维编制了新的测验,这就为研究人类的创造性提供了工具。他的智力结构理论引导人们去探索新的智力因素。吉尔福特否定智力的普遍因素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受到心理学家的批评。35.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 A研究个别心理过程的障碍 B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C研究器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研究个别心理过程的障碍B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C研究器质性疾病的病因与机制D研究心理障碍的基本理论、形成原因和机制E研究心理因素在致病和防治中的作用ABDE36. 自我意识在形式上可以分为( )。A.自我调节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参考答案:BCD37. 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 )。A.做什么B.是什么C.为什么D.怎么做参考答案:BC38.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 A对抗 B依从 C认同 D外化 E内化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A对抗B依从C认同D外化E内化BCE39. 韦伯定律描述在测定绝对阈限时人的反应。( )韦伯定律描述在测定绝对阈限时人的反应。()错误韦伯定律实际上描述了在侦查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时人的反应,这一过程和个体侦查到某一刺激的强度变大或变小的能力。40.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1. 心理测验的性质主要有( )。 A对象是心理特质 B测量特质是间接的 C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D心理测量工具心理测验的性质主要有()。A对象是心理特质B测量特质是间接的C心理测量具有误差D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ABCD心理测验的性质主要有: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如学习动机、记忆广度、推理能力和情绪稳定性等。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心理特质作为一种科学构想本身是抽象的,不可能直接观察到,因而对它的测量只能是间接的,即从行为样例中推理得出。心理测量具有误差。任何测量,无论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都会出现误差。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任何心理测验的适用性都有其特定的范围,这在测验编制开始时就已确定。42. 在心算“38乘以16等于多少”的题目时,个体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这种注意现象可以用下列选项中的哪个注意模型加在心算“38乘以16等于多少”的题目时,个体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这种注意现象可以用下列选项中的哪个注意模型加以说明?()。A衰减器模型B反应选择模型C资源分配模型D过滤器模型C资源分配模型认为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认知资源,所以若执行一项任务时分配给较多的资源,这项作业便得到改善,但完成另一项任务时就会受到资源的限制。在做心算时,分配给走路的资源就会减少,所以人会放慢脚步。43.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活动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但相同的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机制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活动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但相同的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机制是相同的。人的智力体系包括()。A组合性智力B操作性智力C经验性智力D适应性智力ACD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包括组合性智力(或称智力成分亚理论)、经验性智力(或称智力的经验亚理论)和适应性智力(或称智力情境亚理论)。44. 从目前的研究看,( )在情绪发生中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并构成情绪现象发生的主要心理机制。A.需要B.期望C.认知评定D.动机参考答案:ABC45. 下丘脑也被称为主腺体。( )下丘脑也被称为主腺体。()错误下丘脑控制脑垂体,而脑垂体被称为主腺体。46. 统计方法的选择取决于:( ) A研究假设 B研究对象 C观察指标 D研究设计类型统计方法的选择取决于:()A研究假设B研究对象C观察指标D研究设计类型D47. 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_、_和_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_、_和_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大众体育48. 易性别癖属于( )。A.性偏好障碍B.性取向障碍C.性身份障碍D.性行为障碍参考答案:C49.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这句话说明了( ) A爱情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B爱情富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这句话说明了()A爱情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B爱情富于幻想C在恋爱过程中会将对方理想化D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E爱情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之恋BC“情人眼里出西施”主要体现恋爱中的人倾向于将对方美化,与性欲无关;D观点则源于基督教义中的禁欲主义。50. “三垂线”实验是谁的著名实验?A、谢里夫B、阿希C、洛伦茨D、佛洛依德“三垂线”实验是谁的著名实验?A、谢里夫B、阿希C、洛伦茨D、佛洛依德正确答案: B51. 关于儿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已提出多种理论予以解释:皮亚杰、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关于儿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已提出多种理论予以解释:皮亚杰、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吉利根研究了道德判断和推理中的关怀和公正的问题;艾森伯格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提出异议,修改了道德发展阶段;费斯廷格则从认知的角度去探讨儿童道德发展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阐述这些道德发展理论的要点。对于态度与品德形成的理论主要有: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以及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在这一阶段里,儿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这是因为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是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 权威阶段(6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儿童尊重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是好的。正因为这样,他们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 可逆性阶段(810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问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同伴间的社会关系,且应相互尊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皮亚杰认为,品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连续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应用时加以界说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并不表明发展的连续统一体的中断。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阶段1: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避免惩罚,服从权威。 阶段2:发展了交互的道义,认为自己满足需要的同时,也应该让别人满足需要,了解了公平和平等交换。 习俗水平 阶段3: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使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眼中都是一个好人,行为良好的动机是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 阶段4: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支持和论证,认为正确的行为应包含履行一个人的责任、尊敬权威和为了自己而维持已有的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 阶段5: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从法律。 阶段6: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要有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3)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要点如下: 在道德判断和推理中存在公正和关怀两种典型的道德取向,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 男性更重视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这样抽象、理性的道德原则,而女性看待道德时,倾向于更加关注人类的幸福。 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要经过自我生存定向、善良、非暴力道德三个发展水平。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这不仅是对传统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修正,而且为我们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4)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艾森伯格教授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提出异议,经过大量研究,艾森伯格总结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个阶段: 阶段1: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助人与否的理由包括个人的利益得失、未来的需要,或者是否喜欢某人。 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儿童开始对他人的需要表示出简单的关注。 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儿童在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涉及的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的定型印象、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 阶段4:移情推理。儿童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开始注意与行为后果相关联的内疚或其他情绪体验,初步涉及对社会规范的关注。 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儿童决定助人与否,主要依据内化的价值观、责任、规范以及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 艾森伯格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的研究提示我们,儿童面临的情境不同,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有可能存在差异。我们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注意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情境,采用不同的策略。 (5)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们都力求认知的一致性,试图将其认知元素之间彼此统一协调起来。若认知元素发生矛盾,便产生认知失调。不协调程度可以由不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与重要性的乘积与协调认知项目数量与重要性乘积的比值获得。当个体处于不协调的情况下,个体会被驱使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平衡。消除不协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行为,使其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状况。 52. 性的发育开始于婴儿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3. 奖励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因而奖励越多越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4. 在某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做反复观察研究的方法是:A.微观发生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聚在某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做反复观察研究的方法是:A.微观发生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聚合交叉研究参考答案:C55.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是指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 )来陈述。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是指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 )来陈述。参考答案:终端行为56. 下列方法,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A.自由联想B.系统脱敏C.厌恶疗法D.强化和训练参考答案:A57. 人格理论尤为重视早期儿童经验是:(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社会认知论参考答案:C58. 下列属于有指导的发现学习的是( )。A.听讲座B.学生上实验课C.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D.应用公式解题参考答案:BD59.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A.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参考答案:D60. 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海因的人,妻子罹患癌症病危,但握有特效药的医生索价太高,海因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海因的人,妻子罹患癌症病危,但握有特效药的医生索价太高,海因家境清贫无力支付,为救其妻窃取了特效药。”接着,老师询问学生们海因做的是否正确,并要求说出理由。有一名学生认为:“在我心中,海因有权利这样做,但从法律的观点看,他却是错的。到底他是错还是对,我很难说。”请问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名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为()A前习俗水平B准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D该学生处于后习俗水平的“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