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714168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必考题班级:_ 姓名:_1. 阅读己亥杂诗,完成练习。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不拘一格降人材。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在原文横线上填出所缺的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恃:_。喑:_。生气:_。3下列对前两句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写得大气磅礴、慷慨激昂B.企盼中透露着悲哀和无奈C.为后两句提出建议奠定基础D.语言精练,“万马齐暗”成了成语4全诗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xng xng)(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2联系诗句解释下面词语。绩麻:_ 当家:_3诗中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场景,下面对这一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热爱劳动。B.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C.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3. 挑战课外阅读。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注释)小艇:用竹篙撑,使小船行进。解:明白,懂得。踪迹:走过后下的痕迹。浮萍:一种浮游在水面的植物。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不解藏(cng zng)踪迹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偷采白莲回。(_)A摘,取 B开采(2)浮萍一道开。 (_)A把整体的东西分开 B扩大,发展3这首诗表现出作者( )。A.对小孩子偷采白莲行为的谴责。B.对小孩天真童趣的喜爱。4. 微群阅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作背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背景: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作背景: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_)(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_)(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D.几位诗人都是在歌颂自己。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_5. 古诗阅读。与小女唐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1作者的小女儿“不肯归眠”是因为_,“一夜娇啼”是因为_。2这首诗通过对_、_、_这三件事的描写,展现了小女孩_的形象,表达了诗人_之情。3写出不低于三个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_4写三句与童年有关的诗句。_6.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_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我还知道一些词牌名:_、_。2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那畔:_聒:_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B.深夜众多的营帐里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因思念家乡久久不能入睡。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词人不能出门,实在是很无聊。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4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写几句话。夜深了,诗人站在营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想什么?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_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_3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_4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_5前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_8. 阅读与理解。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译文)清晨我进入古寺,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此时此刻各种声响都没有了,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1诗人出游的时间是_,地点是_。诗中最能体现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_和_。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清晨入古寺(_) 进入 参加 合乎(2)曲径通幽处(_) 传达 通向 通晓,懂得(3)禅房花木深(_) 时间久 距离大 繁茂(4)但余钟磬音(_) 留下 零头 我3分别找出诗中的一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静态描写:_动态描写:_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时所写的一首题壁诗。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览破山寺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D.诗的最后两句以钟磬音轻轻回荡来衬托破山寺宁静的气氛。5诗中有两句以声衬静的诗句,即用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幽静,这两句诗是:_,_。6以下哪句诗句与上题答案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后面( )里打“”。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 古诗阅读。题临安邸(),()?(),()。1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在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七绝。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几时休:。熏:。醉:。暖风:原指。在诗中是指。游人:。在诗中是指。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的青山,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_,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5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诗人用“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_。表达了诗人_的讽刺之情。6对划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舌的讽刺。7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临安城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的景象,描写的目的是( )A.体现现在临安城的荒凉。B.强烈谴责那些醉生梦死的当朝统治者。10. 按要求完成练习。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临行密密缝,_。谁言寸草心,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是一首歌颂_的古诗。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夸张C.拟人4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_11.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苏拭号_,与他的父亲、弟弟合称_2这是一首()诗。A.写景诗B.题画诗C.咏物诗3解释加点字和诗句的意思。正是河豚欲上时欲:_4说说诗的前三句写了几种景物,这三句都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_5请写出作者联想的诗句。_12. 课内阅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目,家祭无忘告乃翁。1这首诗是时期(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的口吻,表达了的思想感情。2解释诗中以下词语的意思。元:_但:_无:_乃:_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_。作者的嘱咐是:_。13. 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回答问题。_(1)前两句的意思是_(2)后两句的意思是_(3)本诗作者是_朝的著名爱国诗人_,他的字_号_。我们曾学过他的诗示儿:_,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_。(4)本诗和示儿中的“王师”是指_。(5)在本诗中“_,_”两行诗展示了一幅滚滚黄河入海,气势磅礴;两岸高山巍峨,直耸入云,雄伟壮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_,_”两行诗写出了南宋的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中原人民深受压迫的无限关怀、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当时朝廷的愤愤不满。(6)老百姓所期盼的“王师”干什么去了呢?林升的_给了我们回答:山外青山楼外楼,_。暖风熏得游人醉,_。14. 阅读下面小诗,完成练习。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1这首诗选自诗集繁星,作者是_,表达的主题是_。2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_,_”一句与本诗表达的思想很接近。15.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解释下列字词。邸:_几时:_熏:_游人:_2“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_。3诗歌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_。4诗歌反应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状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