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8038633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2008年2011年)一、指导思想坚持“陶冶心灵、启蒙智慧、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以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为主渠道,促成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步提高,全面和谐发展,使教师向专业化方面迈进。特根据普陀区教育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修改制订了学校科研工作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二、科研工作总目标确立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以教育科研为载体,围绕“陶冶心灵、启蒙智慧、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形成科研主课题和系列子课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研究,引领学校向纵深发展。大力营造“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氛围,不断拓宽科研工作的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研推动教改,促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服务。三、教科研工作分目标:1、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2、扩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面,建设一支由专业人员引领、以科研骨干为主体的学校科研队伍,由点带面,引领学校教师的研究,进一步培育教师科研素养,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以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局面。3、科研工作的水平层次明显提升,以重点课题为引领,组成问题解决的研究共同体,通过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实践反思,推出一批有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四、具体工作学校在2008、92011、9三年将分别从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子课题,确保办学理念的达成,并形成有机结合、互相支撑的实验体系。学校将在这三个子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逐步明晰学校发展特色,并形成统领学校发展的总课题,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本规划中具体实验项目为:项目一:小学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项目二: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研究项目三: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有效整合,创建学科学习模式的研究这三个具体的实验项目不仅关注学生学力的提高,更关注学生作为21世纪合格公民所需的基本素养的训练,培养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一)实验项目为落实学校的办学定位,实现育人目标的要求,我们确立了总的实验项目为:为幸福人生奠基的优质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二)开展课题研究项目1:小学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1、研究目标:确定学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心教育、挫折教育等,让学生懂得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恒心,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形成“快乐伙伴,阳光生活”校园文化。2、研究内容:研究生命教育与学校主题活动有效结合的形式,在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注重发挥学科的优势,按纲要要求和目标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生命教育。创设围绕生命教育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3、研究过程:第一阶段(2008年2009年7月)学习阶段通过生命教育论坛、读书沙龙、生命教育体验式活动课的研讨交流会等,使全校老师通过开展活动逐步提高科研水平,从而以点带面,辐射全校,带动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实践阶段开展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动和校内外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开设生命教育观摩课。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总结阶段召开题座谈会,总结经验。整理个案资料,汇编典型案例。4、主要措施:(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策划,办好学校美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大力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社团特色。通过广播、电视、校刊、校园网、黑板报、家校合作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满足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服务。(2)进一步丰富德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关于“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促使每个小学生要真正认识生命的宝贵,同时增加学生的法制观念,防患于未然,以保障学生的安全。(3)学校聘请专家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并举办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等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指导教师加强读书学习,及时记录自己学习的体会,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撰写成教育叙事、教学经验总结等文章,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4)定期开展活动,研究有效的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使学校语文、音乐、自然、体育、品社等课与生命教育体验活动有效结合,通过活动,提升全校师生的生命质量。定期举行课题研究汇报活动,促进教师经验的提炼和交流。同时充分发挥课题组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校。(5)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建设。主要涉及德育领导小组会议、班主任例会、特色班集体建设、社会实践,小干部轮值,队长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管理,家庭教育指导,爱心基金帮困,民主法制教育,多元德育评价等。项目2: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研究1、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对当前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各种现象和存在的低效和无效现象作深入的了解、分析,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质量。(2) 通过本课题研究,反思与重建符合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师角色及其特点,构建人文、平等、自由、开放的师生关系,形成探究、合作、民主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明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角色的要素、培养现代教师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外显为教师有效教学的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2、研究内容:(1)运用有效教学理论研究课堂教学环节中出现的低效、无效现象的成因及其改进策略。(2)研究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引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3)在研究中,逐步构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3、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8年6月2008年12月)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组织课题开题,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班,结合课题内容与课程改革的实际,举办新课程培训、科研培训,召开科研课题专题报告会等,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2)实施阶段(2009年1月2011年2月)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采取自评和他评结合的方式,对子课题、专题项目主管工作业绩进行评定,适当调整人员和工作布局。对子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项目实验研究进行阶段性评估,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活动。(3)结题阶段(2011年3月2011年9月)全面整理资料,进行数据统计,撰写结题报告和论文。邀请专家鉴定评估。接受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验收评定。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4、主要措施:(1)课题研究与研讨课结合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要求课题组成员,将自己承担的研讨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研讨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目标等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2)教科研与教学活动结合在期初制定教学活动计划时,要明确研究课题。根据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主要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研讨课活动及论坛、座谈等教研活动中,要把课题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分析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教训、存在问题等内容。(3)教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的结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平台,认真开展“常态课”下的教学研讨活动。各教研组根据自己学科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题研究。每周各组分别集中研讨一次,研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上课评课,有集体备课分析教材,有探讨教学策略,有剖析典型案例,有通过课堂教学录像对精彩的教学片断的教后反思。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每位课题组成员要用思考的目光审视自己的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4)教科研与理论探究的结合组织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研究,对教科研中的重点问题、细节问题,抓实做深,力争有新发现新突破,组织教师围绕研究课题认真写好教科研总结,及时写好教后的反思后记,教学经验总结,收集有关研究资料,撰写经验总结、论文、个案,资料归档等的一体化做法,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项目3: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有效整合,创建学科学习模式的研究(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1、研究内容:(1)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途径和规律,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2)构建与创新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等学科,以“学”为主的各种新型学习模式及其不同的变式,促进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学与教的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启迪创新的思维,挖掘智慧的潜能。(3)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协作学习、创新学习等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2、主要措施:(1)在课堂教学中普及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会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提高创新意识、提升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课程中渗透信息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及科学合作精神。二年级的教材主要是以计算机常识、中/英文文字输入、电脑绘画、IBM图片工作室为主,为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三年级的教材主要是以文字编辑排版、板报制作、Inter网络基础为主,学习制作PPT小报,为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培养科学素养及科学探究能力作好铺垫作用。四年级的教材主要是以动漫设计和制作为主,加强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对信息的获取、传递、表达科学知识、创新与实践的能力。(2)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以课题为切入口,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以案例为抓手,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编写出版基于信息环境下教与学的实践研究案例集。五、机制保障(一)完善科研管理机制1、健全学校科研的管理网络。我校的科研管理遵循“校长挂帅、主任负责、专家指导、课题组成员点上实践、全校教师积极参与”的原则。聘请校外专家做研究顾问,指导学校的科研活动,学校将建立一支科研骨干队伍,在研究、改革、发展方面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推动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2、建立一套科研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课题管理制度建立科研申报、立项制度、课题实施制度、档案保存管理制度、课题结题验收制度。建立课题研究制度例会制度、自学制度、实践研讨制度等。建立成果交流、推广制度组织教师定期申报科研成果,由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鉴定,采用多种方式广泛进行校内交流、对优秀成果逐步在校内加以推广,并推荐到区、市参加评审。3、完善科研档案管理,逐步建立教育科研资料库。(二)提供科研保障措施1、编制新一轮校级科研课题指南,确立新一轮科研规划项目。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主持或参与市、区的各级大型科研规划项目,同时鼓励教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出发申报校级规划项目。2、运用信息平台“普陀教研平台”,要求老师关注课题研究相关领域的发展,广泛搜集课题相关资料,组织教师下载、使用及上传优质教育资源,供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运用学校的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培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教师在学校的“课题研究”这个平台上,及时上传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包括获奖与发表的论文、论著;课题公开课的展示情况;研究报告、精彩的教案;教学设计案例、评优课的获奖等情况。在校内开展优秀论文、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为骨干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从教学能力、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实绩等方面如实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轨迹。4、强化激励制度,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奖励校内教育科研积极分子和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以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