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规划全文)模板

上传人:sa****i 文档编号:77769262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制造》(规划全文)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制造》(规划全文)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制造》(规划全文)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 2025 规划中国制造 2025发布(全文)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纲领导读: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 按照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要求,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 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 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15年 5月 8日中国制造 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 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 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是我国提升综合国 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 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 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 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 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制造 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 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 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 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可穿戴智能产品、 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 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国际金融危 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 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 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 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 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 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 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 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经 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 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 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 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 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 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 体系不完善; 产品档次不高, 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 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 发挥制度优势, 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 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二、战略方针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 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 以提质增效为中心, 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 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提高综合集成水平, 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 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绿色发展。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结构优化。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 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 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 扎扎实实打基础, 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 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 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 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三)战略目标。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 2025 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第二步:到 2035 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 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2020 年和 2025 年制造业主要指标类指标201320152020 年2025 年别年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创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0.880.951.261.68收入比重( %)新能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力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0.360.440.701.10专利数 1(件)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83.183.584.585.52质比 2015 年提高 2比 2015 年提高 4量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个百分点个百分点效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7.5 左右(“十6.5 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四五”期间年均增速( %)增速)增速)两宽带普及率 3( %)37507082化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52587284融及率 4( %)合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5( %) 27335064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比 2015 年下降比 2015 年下降值能耗下降幅度18%34%绿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比 2015 年下降比 2015 年下降碳排放量下降幅度22%40%色发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 2015 年下降比 2015 年下降展下降幅度23%4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62657379率( %)1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 =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 / 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 12 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3 宽带普及率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 / 家庭户数。4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 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于 3 万家样本企业,下同)。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三、战略任务和重点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加 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 策和实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 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通过国家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 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 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 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 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 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 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 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 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 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 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 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 益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 引导政产学研用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 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 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 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 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 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 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 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 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建设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 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 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 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促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专栏 1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围 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 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 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到 2020 年,重点形成 15 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 2025 年形成 40 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加 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 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加快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 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大力推动标准实施。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 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 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 稳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 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 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 保护及维权 成本的政策措施。(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 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 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 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研 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 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 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 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加快发展 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 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 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 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 / 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 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 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 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 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 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 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 建立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 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加 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 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 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 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 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专栏 2智能制造工程紧 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 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 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 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 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 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 / 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 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 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到 2020 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 30%,不良品率降低 30%。到 2025 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 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 50%,不良品率降低 50%。(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统 筹推进“四基”发展。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发布工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工业强基 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 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 强化基础领域标准、 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标 达标,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 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 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 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 培养工艺专业人才。 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 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 管理、应用和积累。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 投资基金投向 “四基”领域重点项目。推动整机企业和 “四基” 企业协同发展。 注重需求侧激励, 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 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 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 完善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核心基 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专栏 3工业强基工程开 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 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 组织重点突破, 针对重大工程和重 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 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 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 批 四基 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到 2020 年, 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 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 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 到 2025 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 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80 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 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 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控制技术, 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 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推 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 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 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 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 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 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 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 训、诊断和辅导活动。加快提升产品质量。 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 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 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 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 在线检测装置、 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 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 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 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 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 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强化企业质 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 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 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 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 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 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 营销服 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 市场推广等服务。 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 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 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积极推行低碳化、 循环化和集约化, 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 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 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 水循环利用、 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 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质含量, 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大力促进新材料、 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 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 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 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 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 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 规模化发展, 强化技术装备支撑, 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 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 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 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建设绿色工厂, 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 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 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 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 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专栏 4绿色制造工程组织 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 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到 2020 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 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 20%。到 2025 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 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 IP )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 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 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信 息通信设备。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 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 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 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 突破智能设计 与仿真及其工具、 制造物联与服务、 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 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 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 与安全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2.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 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 加快高档数控机床、 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 以提升可靠性、 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机 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 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 技术瓶颈。3. 航空航天装备。航空装备。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 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推进干支线飞机、 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 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 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航天装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能 力。加快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 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 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 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 务能力。推动载人航天、 月球探测工程, 适度发展深空探测。 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4.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 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 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 突破豪华 邮轮设计建造技术, 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5.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加 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 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 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 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6.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 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 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7. 电力装备。推 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 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8. 农机装备。重 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 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 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 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9. 新材料。以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 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 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 代。10.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 新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 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 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 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 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 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专栏 5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智能电网成套装备、 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 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 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 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 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到 2020 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 到 2025 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逐步化解过剩产能, 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持 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 通过贴息等方式, 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 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 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 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 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 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 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完善预警机制, 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 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 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 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 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示范作用, 利用双边、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 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 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制造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制造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 产业链协同高效、 核心竞争力强、 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 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推 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 开展试点示范, 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 从主要提供产品制 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全生命周期管理、 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 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 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加快生产性服 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 开发、综合集成能力。 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 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 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 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 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 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 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加快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建立生产服务基地。 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地服务配套设施和能力建设, 实现制造业和服务 业协同发展。(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统筹利用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 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水平。 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 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鼓励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 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 等,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 总集成。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 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境外本土化能力。深化产业国际合作, 加快企业走出去。 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完善统筹 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 业合作。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 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 联合设计、市场营销、 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 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四、战略支撑与保障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 营造良好环境; 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 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