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论语》(学生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7681416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论语》(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论语》(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论语》(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复习建立知识体系要能正确解读论语选读,首先要把握课文每一课的内容,现把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政治主张及实践 为政以德:德政主张为政以德思想,德与礼,民生与教化,为政者自身的素 养,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治主张礼的内涵,礼与仁的关系,克己复礼,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社会责任心、社会实践精神孔子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知 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责任感,入世与出世。修身 仁者爱人:人生价值观仁的内涵,仁爱的基本含义,忠恕-推己及人,评价仁 的标准。 君子之风:自我修养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浮云”的比喻义,义 利观-见利思义,仁者和智者。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周而不比的含义,交友三原则-友好交往、诚信交往、 适中交往,矜而不争,以直报怨。学习与教育 诲人不倦:孔子的教学智慧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有教无类,述而不作等 教育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山仰止:师生关系高山仰止,用行舍藏,割鸡焉用牛刀,孔子的“围墙”。 沂水春风:社会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之志及性格,孔子的社会理 想,礼乐治国,孔子的形象。哲学 中庸之道:哲学思想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中庸”“和”的精神实质。分块解读为政以德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为什么要为政以德:2、如何为政以德: (1)对治理者“素质”的要求: (2)治理者的具体“措施”:3、 孔子“均无贫”主张的含义: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甲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乙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江泽民 (1).甲段文字中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哪些基本手段?(2分) (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你觉得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一样吗?(3分) 2、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回答,为什么“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而樊迟“学稼”却遭到了孔子的批评?答:_克己复礼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孔子所推崇的“礼”的内涵:2、 为什么要回复“周礼”:3、 如何回复“周礼”:4、“孝悌”的内涵;如何做到“孝”:5、 “礼”“仁”“孝”三者的关系: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有若认为实践“仁”的根本是什么?答:_(2)结合第二段文字,简要分析孔子对“孝”的主张。答:_ 2、阅读论语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曰。”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2分)答:_ (2)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_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孔子的社会实践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2、“避人之士”与“避世之士”(体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章(18.5)天下无道: 孔子避政不避“避世之士”: 接舆避世避“避人之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章(18.7)天下无道,孔子有悲天悯人之心 孔子避政不避“避世之士”: 丈人避世避“避人之士”: 长沮、桀溺耦而耕章(18.6) 天下无道: 孔子乃“避人之士”,长沮、桀溺乃“避人之士” 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3、 孔子的理想(行道推仁)与现实(击磬于卫)的矛盾: 子击磬于卫章(14.39)不被认可: 陷入困境: 产生动摇: 凤鸟不至章(9.9) 接受现实: 流露放弃: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曾子所说的“士”与桀溺所说的“辟人之士”的“士”在精神品格上是接近的,请问这样的“士”拥有怎样的志向?答:_(2)桀溺对子路的规劝,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作简要评析。答:_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孔子同当时的隐士们一样,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极为不满,以至于非常失望,但是他与隐士们不同的是,对当时的世界没有绝望:隐士们避世无为,孔子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入世有为。 (1)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和隐士们进行了比较,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仁者爱人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仁”的内涵: 对己: 对人: 2、实践“仁”的途径能近取譬(仁之方) 立志于仁: 言行求仁(实践仁的具体事例): 3、评价“仁”的标准(孔子的仁爱观):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孔子在这里把“圣”当作“仁”的至高境界,他指出的推广仁爱的重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答:_(2)试了解已学内容,说说你对孔子倡导的“仁爱观”的理解。答:_ 2、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欤)?”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孔子相师体现了儒家仁道的什么原则? 请简要分析孔子相师一事所反映的儒家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4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的准则应该是 (1分)孔子为什么不同意子贡对管仲的评价?(3分) 君子之风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君子之风:君子的修养 7.6: 15.18:2、 “质”的具体体现 (1)15.9: (2)4.16: (3)6.11: 7.16: 7.19: (4)6.23: (5)8.7:3、“文”与“质”的关系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1、阅读甲、乙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甲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2分)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 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2分) 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君子”与“小人”是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我们经常拿这两个词来评判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人说:君子对事不对人,好求同存异,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小人则对人不对事,好结党伐异,喜欢掩饰自己的过错。 (3)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目。(5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注】怀衽:怀抱。泽: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 孔子: 韩非子: (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周而不比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周而不比含义:2、孔子的“交友”观: 3、 孔子的“择友”观: (1)“择友”目的: (2)“择友”原则: (3)“择友”标准 (4)“择友”方法:4、 孔子的“处友”观:5、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的意义: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1、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答:_ (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 答:_2、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争强好胜,应该与世无争,只有这样,才能与别人和谐相处。孔子的观点不符合现代社会崇尚竞争的潮流。 (1)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3、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注】存:观察。瞭:明亮。眊:昏暗。(1)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察人观”。 (2)对这两种“察人观”作简要评析。 诲人不倦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2、 教育的作用:3、教育的对象4、 教育的方法和原则:7.8 3.8 5.9 11.3和11.225、教者素养: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含意一样吗?你认为哪句更有现实意义?答:_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善于因材施教,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无论谁做他的弟子,他都要亲自作调查研究,了解到每一个人的特点,然后进行教育。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高山仰止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5.22:2、11.13: 11.15: 5.7: 7.11:3、6.10: 11.9: 11.10:4、6.28: 17.4:5、9.11: 19.23:6、 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无人匹敌:19.24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1、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作简要分析。答:_沂水春风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1、几位弟子的志向及性格,孔子对他们的反应和评价(1)、子路: 孔子:(2)、冉求: 孔子:(3)、公西华: 孔子:(4)、曾皙: 孔子:2、本课中孔子的形象:3、 如何理解曾皙提出的“沂水春风”图: 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 (子路见荷蓧丈人后语)这一入世精神的。曾皙的志向似乎不符合入世精神,孔子却对他大加赞赏。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孔子赞赏曾皙的原因。答:_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一直提倡“礼乐”的重要性。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这和当时隐居的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们的理想从本质上来看是完全一致的。24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礼乐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中庸之道一、课文梳理(请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章节,并概括主要内容) 1、中庸的含义: 2、中庸的内涵:德: 行: 礼: 和: 3、中庸的标准: “义”: “礼”: 4、如何做到中庸:二、习题精练(仔细思考,了解本课知识点作答) 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文化尤为提倡的。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指在生活中不走极端,凡事折中,处处调和。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 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孔子认为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为什么? 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3、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古罗马诗人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前65前8)说:行善积德过了头,常人就应称为疯子,君子就应称为小人。(1) 以上观点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哲学思想? (2)请具体阐释这种哲学思想的涵义。基本观点涉及篇目儒家思想1德政观2345678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