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8篇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6088479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8篇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8篇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8篇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篇记承天寺夜游山西专用第18篇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版本及考情(人教八上27课,苏教八上17课,北师九下8课;2011年已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三、重点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与自己同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四、问题探究1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是什么?写月色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2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闲人”意为“清闲的人”,在这里并不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仕途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旷达。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五、文章中心本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一、(2016盐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甲】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河将害城 事急矣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3)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4【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宦途失意的苦闷。 (2)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二、(2014阜新)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3题。(导学号:96732172)【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选自苏轼后赤壁赋)【注】是岁:这一年,指宋神宗元丰五年。望:阴历每月十五日。雪堂:苏轼在黄州时建造的自住厅堂。临皋:亭名。黄泥之坂:即“黄泥坂”,山坡名。如此良夜何:如何度过这个良夜。顾:但是。安所:从什么地方。谋诸妇:和妻子商量这事。诸,“之于”的合音词。A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或“想到没人与我同乐”。)(2)我有斗酒,藏之久矣。我有一斗酒,已存放(收藏)了很久。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甲】_【乙】_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参考译文】【乙】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坡。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我叹惜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已存放(收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