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三维立体图片的种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2791241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三维立体图片的种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见三维立体图片的种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见三维立体图片的种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三维立体图片的种类 如:变幻、缩放、旋转、 动画 等类型,常用于广告、 节日装饰、日历月历、 文具、 明信片、促销产品、名片等。电脑 制作可使用变换软件或 photoshop 软件。使用 2D 类光栅。 3D 立体效果类: 利用电脑技术,将平面图制作成立体效果,即所谓的假立体。它是通过 photoshop 或立体分层软件将 分层的 PSD 图档的各层按一定参数位移,在覆上光栅后观看使其产生前、中、后的空间距离,各图层程片状结构,是一种仿立体的效果。由于简便易学,制作成本低,是目前婚纱照、儿童照立体市场的主流。 2 变图效果 面对一幅画面,当人的视点移动(或画面本身移动)时,人所看到的画面内容(局部或全部)也随之改变,称之为 2 变图效果。 立体 + 变画 组合效果 在同一幅画面中,既有 3D 立体空间效果,也有 2D 变图效果(局部变图或背景变图)。 2D 变图置于 3D 空间效果中,既表现丰富的变图效果,纵深的立体感更带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综合表现类 综合表现类是立体的高级创作手段,它是将立体的 2D 、 3D 效果、 立体摄影等表现手段穿插运用集于一身,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意出千变万化的立体效果。作品可使用专业立体软件或 photoshop 来制作完成。主要应用领域是装饰及广告业。各种三维立体画显示种类 在五、六十年代的欧美国家, 曾经流行看一种 “ 立体镜 ” 。 实际上是这样一种镜子。它能使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两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是用两部照像机, 置于双眼的位置拍摄所得。 在人们用立体镜看去时, 就会呈现立体感觉。还有一个视点的问题, 人们看某物时不会前、后都清晰,当我们把视点调到前面时,后面就会模糊,反之前面就会模糊。当然,这些调节是我们无意识的。我们想看清什么物体时,就马上把视点调到它上面。三维立体画也是相同的原理,看画时把视点落在立体画后面合适的位置,使左眼看到的画面与右眼错开一个单位块。左、右眼也就看到不同的图案。如果我们把这两幅图案做成象左右两张照片一样有一定差别,就能看出立体 . 颜色互补法 将两组透射图像,分别用两种互为补色(如品红与绿、黄与蓝、青与红)的颜色套印在同一张纸上。阅读时,借助与图像相同的互补色眼镜,两眼透过不同的镜片,分别看清一个颜色的透射图像,由于双眼立体效应,能产生立体感的图像,但只能形成单色图像。 色彩的互补 色彩圈: 中间三角形的三个尖角对着三原色:黄色、蓝色和红色。在色彩圈中,相对应的是一对对互补色,中间为 “ 纯色 ” ,越靠近中间,白色成分越多、越淡,最外一圈是以黑色为底。 偏振光镜法 利用偏振光镜将两张图像,以互为垂直的偏振光透镜投影出来,观察时,观察者戴光偏振光镜,以左眼看左像,右眼看右像,双眼即得立体图像。我们之所以有一对眼睛, 是因为这样能看到物体的空间位置,而不是象照片一样平面的感觉。 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图像并不相同, 之间细微的差别被大脑识别,用经验即可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 立体光栅法 立体光栅法是利用一种光栅材料使图像影物具有立体感的制作方法。所制印出的立体图片,无须用什么工具观察,就能看到立体感的图像 立体光栅材料的质量评估 立体光栅材料的质量评价从外观看,要透亮 , 线条要笔直 , 如果是膜材立体光栅应该是一面非常平整 , 另一面是凹凸面 . 从光栅聚焦是否准确 , 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 必须经过电脑打印测试 , 我们经过数次研究实践 , 总结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方法 . 众邦立体光栅材料厂希望与同行一起努力 , 逐步建立立体光栅和三维立体画的质量评价标准。早期的设计理论认为,三维立体图片的质量衡量要归结到深度分辨率,其依据在于栅距的大小以及衍射、像差等因素引起的光栅方向性降低,决定了在深度方向上的可分辨光斑数目是有限的。现在看来,以此为评价标准局限性较大,操作性不强。实际上立体图片上的像素点绝大多数都不是孤立的点,均与周边点存在相似性,在人们看不清栅线(立体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更无法分辨出独立的像素(光斑),对像素横向位置的识别更多基于连续分布的模糊判断,观察者往往认为在实际空间连续分布的物体,在立体图片上依然连续分布,因此,测量可分辨光斑数目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立体图片的质量应从立体感、清晰度、匹配度、视变角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其重要性依次降低。 立体感: 立体图片的前景和背景不可避免会产生重影,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 ( 即重影在可容许的范围内 ) ,人眼感觉前景到背景的最大立体深度是可测量的。在这里,立体深度指图片的景深而不是被拍摄场景的实际深度。 清晰度: 与合成图片的明锐度、立体光栅材料的性质 ( 节距、幅宽、透光性和方向性 ) 有关。以我们收集到的大量图片而论,使用优质立体光栅材料(扩展角小于 2 度),感光透射片的清晰度可以达到 A 级,感光反射片、写真喷绘透射片可以达到 B 级,写真喷绘反射片、高档印刷品可以达到 C 级,普通喷绘片、印刷品只能达到 D 级,如使用劣质立体光栅材料(扩展角大于 12 度),合成图无论采用那种方式输出,清晰度均无法达到 A 、 B 级。 匹配度: 立体光栅材料和背后的合成图片的匹配程度影响立体图片的质量,匹配不好的图片会产生眼晕感。以在最佳观察距离出现的莫尔纹数量来衡量立体图片的匹配度。用立体相纸直接曝光出来的立体片均匹配完好。 视变角: 以立体图片上一点为观察中心,单眼左右移动时,图片会产生多次的跳跃,两次跳跃之间眼睛移动的角度为立体图片的视变角。视变角越大观看越舒适,但视变角大往往意味立体感减弱,视变角并不代表立体图片的视场角,视场角一般都在 90 度以上。 立体光栅材料与立体摄影的原理 自一百六十多年前第一台照相机发明以来,摄影技术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突破,彩色摄影已经在世界范围广泛普及,科技进步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彩色立体摄影和立体照片。立体摄影完全突破了平面摄影技术的局限,展示了真实的三维世界,是人类多年来不断追求的梦想,而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这一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特种材料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产品一经推出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凡参观过立体摄影展的观众无不被其生动的立体照片所叹服,并迫切希望进一步了解立体成像的机理及其奥妙所在,以下从理论上给予浅析。 我们知道,人们观察万物之所以呈现立体状态是由于人的双眼视差效应棗即物光进入双眼在视网膜上成像。由于两眼相距一定距离,在两眼底所形成的两幅图像是基本相同的但又稍有差异而存在一定视差,经大脑综合后就形成了一幅立体图像。立体照像装置就利用了双眼的这种视差特性。人的大脑在综合两眼的图像信息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物点光线的入射方向,人眼可根据各物点发射(或反射)到人眼光线的方向,判定该物点的方位及远近。 1.2 、立体照片的深度感的形成:( 1 )平面照片形不成深度感原因: 设 c 为平面 m 上任一物点,该点发出的光线(反射光线)在 m 上方空间是向四周发射的,进入双眼的光线为 ca 、 cb ,人眼凭这两条光线,可判定 c 点在平面 m 上。对平面 m 上的其它任何点,由于均有两条光线到达人的双眼,所以人眼可以判定 m 上的所有的点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2 )立体照片上的深度感的形成: 立体照片与平面照片的关键区别在于立体照片表面为一层立体光栅材料(柱镜光栅材料或狭缝光栅材料),这层立体光栅材料的作用是使得平面上的任何一点的光线只能按特定的方位出射,而不是向四周出射。如图二所示,设 a 、 b 为特征相同的两个点,如 a 点发出的光线只能到达左眼,而 b 点发出的光线只能到达右眼,人眼凭这两条光线就会形成一种错觉,认为这两点是一个点 c , c 点在平面 m 以下,既形成远景。如果 a 点发出的光线只能到达右眼,而 b 点发出的光线只能到达左眼,如图三,人眼就会认为 c 点浮出在平面 m 上,既形成近景。 ( 3 )柱镜立体光栅材料原理: 立体光栅定义 “光栅”是物理光学中产生光的衍射效应的光学元件,立体光栅具有周期性,仅这点与物理光栅相同,确切地说,立体光栅应该叫分光元件,属几何光学的范畴。利用衍射光栅精确的定向分光性能,才能设计出性能更优良的立体光栅。我们生产的各种立体光栅看立体画面不需要接触任何物质就可以看到立体。 狭缝立体光栅比柱镜立体光栅具有更好的分光性能,但由于对光能的衰减,背面要比柱镜立体光栅亮,适合应用在对清晰度、立体感要求高的图像上;大部分实用于室内。三维立体画原理 三维画是利用人眼立体视觉现象制作的绘画作品。普通绘画和摄影作品,包括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只是运用了人眼对光影、明暗、虚实的感觉得到立体的感觉,而没有利用双眼的立体视觉,一只眼看和两只眼看都是一样的。充分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立体画,将使你看到一个精彩的世界。 人有两只眼,两只眼有一定距离,这就造成物体的影象在两眼中有一些差异,见右图,由图可见,由于物体与眼的距离不同,两眼的视角会有所不同,由于视角的不同所看到是影象也会有一些差异,大脑会根据这种差异感觉到立体的景象。 三维画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水平方向生成一系列重复的图案,当这些图案在两只眼中重合时,就看到了立体的影象。参见下图,这是一幅不能再简单的立体画了。图中最上一行圆最远,最下一行圆最近,请注意:最上一行圆之间距离最大,最下一行圆之间距离最小。 这是怎么发生是呢?让我们再看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重复图案的距离决定了立体影象的远近,生成三维画的程序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依据三维影像的远近,生成不同距离的重复图案。 立体市场 2000年10月,世界著名企业3m公司对外宣布,该公司推出了柱镜立体光栅材料和狭缝立体光栅材料视差档板两种材料,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狭缝立体光栅材料的幅面宽度接近2米。业内人士震惊了。要知道,用激光照排机制作高精度的狭缝立体光栅材料,制作幅面接近2米,其激光照排机的价格之昂贵可想而知。德国爱克发公司的一种用来制作幅面宽度接近1米的菲林的激光照排机。其精度2,540dpi。在中国的售价为人民币100多万元。3m公司花巨资投入这个称作立体图像和影像成像技术的项目意欲何在?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立体图像和影像成像技术是一项什么技术。 立体图像和影像成像技术是涉及光学、光栅感光材料、计算机图像合成与编辑、精密机械、自动控制、数字技术、印刷等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项目本身主要由立体照相技术和立体印刷技术所构成,其外延技术可扩展到立体喷墨打印技术、立体投影技术和立体电视显示技术。 三维立体画,指的是人们无须借助任何手段,直接观察一种表面覆盖有某种光栅的图像,从而获得立体视觉效果的画面,通常称这种画为三维立体画。一般认为立体照相技术是继彩色照相技术出现后,照相领域的又一次革命,也有人称是即拍即得照相机技术问世以来,照相技术取得的最大突破。90年代初期到中期,美国iti公司和香港super公司耗巨资先后研制成功全自动立体照片彩扩机。90年代中期,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其他高新技术的长足发展,立体照相技术进入商业化阶段。 近几年,喷墨打印技术异军突起,迅速发展。采用高分辨率的喷墨打印机制作立体图像图片,具有投资少,效果好,打印的图象幅面大,价格适宜,普及性强等优点,因此,对刚刚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立体照相技术带来了新的冲击。 与立体照相技术相关的外延技术之一的立体电视技术,可以以日本三洋公司于93年推出的一种不戴眼镜即可观看的立体电视系统为代表。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观看者视角较小,同时观看的人数有限。该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立体电视系统。philip公司近几年也开发出一种不戴眼镜即可观看的立体电视,其立体图像画面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的,有关资料介绍philip公司为这种液晶显示器像素单元的排列方式申请了专利。立体电视技术的研发愈演愈烈。 历史是如此写的: 公元前 280年第一次提出立体概念,1600年人造三维成像第一次实验,1849年发明第一架可实用的立体图像观察设备,1903年发明双镜立体图像,1908年发明集成照相技术,1918年发明视差全景照相,1960年集成照相技术进一步发展,1961年发明立体图片,1962年发明激光制作立体图像的方法,19801990年研制、开发并逐步完善第一代立体摄影系统,1995年立体照相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 现实是这般说的: 1995年,美国 iti 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1998年,美国nimstec()公司悄悄进入中国市场; 2000年,美国 microlens 公司的触角伸进中国大陆; 2001年12月,美国3m公司计划在中国上海滩推出它的光栅材料。 中国的立体广告市场、立体照相市场太吸引人了。 立体图像制作分类 1 )平面分层立体 利用 photoshop 平面软件的功能,把若干图层作与之相匹配的光栅线格在拼接。这是较早的立体画的做法,也是最简单的。 2 )平面转立体类 ( 立体软件制图 ) 常见的是使用平面转立体软件, 软件是靠分层插值的边缘增强处理技术,使每个图层的边缘在深度上连续过渡,消除了假立体分层时主体、前景、背景的片状感觉,制作出轮廓圆滑过渡、身体厚实的人像立体片或景物片;也可使用 photoshop ,将选定图层在立体空间的左右方向上经拉伸、压缩,使边缘过渡自然。这种立体图片制作用于特定人物及场景:如卡通,较丰满的人物,画面简洁且场景不过分繁杂时,能模拟取得较好效果,但做不到与专业相机相蓖美。举个例子,从侧面拍摄的人物平面照片只显示了人物的一只耳朵,而被前景物体遮挡住的另一只耳朵,软件,电脑是无论如何也认不出来的,当然也制造不出来。所以也就没法超过立体相机的拍摄效果了。 3 )立体摄影类 立体摄影(即所谓的真立体)是将立体相机或单相机滑轨拍摄的多幅图片用立体合成软件或 photoshop 合成,立体摄影拍摄的立体图片给人以呼之欲出,毫发在现的真实感觉,由于拍摄、制作过程复杂,目前国内真正精通的行家(艺术家)还为数不多。真立体主要用于高档婚纱摄影、立体广告、立体装饰等领域。 立体图像显示技术生动夺目的立体效果是人类孜孜追求百多年而终于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无论是光学法还是数码合成法,技术都已十分成熟。随着彩色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打印分辨率由最初的 360dpi 飞跃到 2880-5760dpi ,高精度的打印技术消除了限制数码立体图像合成技术发展的瓶颈,以及光栅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打破了高质量光栅只能昂贵进口的局面,软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数码技术将是未来的方向,它将打破光学法 4 )立体印刷 主要工艺流程为,造型设计和选景物 立体照像 分色加网制版 印刷 光栅板贴合 成品。立体印刷可涉及的包装、防伪、卡片、装饰等领域。也是今后的趋势。 三维立体画应用领域 三维立体画和影像成像技术是涉及光学、光栅感光材料、计算机图像合成与编辑、精密机械、自动控制、数字技术、数码印刷等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主要由立体电脑制作技术和立体照相技术所构成,其外延技术可扩展到立体喷墨打印技术、立体印刷、立体投影技术和立体电视显示技术。 三维立体画,指的是人们无须借助任何手段,直接观察一种表面覆盖有某种光栅的图像,从而获得立体视觉效果,通常称这种图片为立体图片。立体印刷技术采用印刷手段实现了上述变革,而立体照相技术则被视作彩色照相技术出现以后的又一次革命,也有人称是即拍即得照相机技术问世以来,照相技术取得的最大突破。近几年,喷墨打印技术异军突起,迅速发展。为立体图片的制作提供了新的手段 . 与此相关的立体投影和立体电视显示技术已经开发出来,即将步入为人类服务的行列。立体图像可制成艺术照、婚纱照、防伪包装、宣传画、装饰画、名片、展架、门票等等,不仅适合家庭用户,更适合机关、企事业单位装饰厅室,提高品位,树立形象,展现风采。早期立体相机历史一 立体历史 一百五十年来的大突破 - 数字立体照相 (digital 3d photography) 近来 , 虚拟实境成为计算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 如众所皆知 , 虚拟实境里最重要的技术不外是立体影像制作与重现 . 跟据制作过程的不同 , 立体影像可大概分成绘图式的立体影像及实物式的立体影像两大类 . 绘图式的立体影像是利用计算机绘图来制作 3d 景物 , 而这计算机绘图的技术也就被称为 3d 绘图 (3d graphics). 3d 绘图技术的开山祖师是 i.e. surtherland, 1962 年当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时 , 开创了这门影想响后来至巨的 3d 绘图技术 . 今天 , 我们能够带上头盔或 3d 眼镜来畅游绘图式的虚拟实境 , 都是拜 surtherland 之赐相对于只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绘图式立体影像 , 实物式的立体影像的存在已超过一百五十年 . 历史虽然攸久 , 但却少为人所知甚是遗憾 . 基本上 , 早期的实物式的立体影像 , 是利用传统的照相机来拍取一组立体照片 , 并且透过立体镜来重现立体影像 , 此技术一直延用至今 ( 一般称为 传统立体照相 ). 由于学习不易、制作繁琐、不易流通等因素 , 一百五十多年年来 , 传统立体照相的应用仅止于专业摄影及少数特殊的领域,无法如传统的平面照相深入各层面,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 换句话说传统立体照相无法商业化 . 但随着计算机科技的飞跃进步 , 配合数字相机 (digital camera) 的使用 , 实物式立体影像的技术与应用有突破性的发展 . 今天 , 利用数字相机的任何使用者 , 无论有无拍摄立体照片的经验 , 皆可轻易地在数分钟之内完成一张立体照片 , 并在计算机银幕上观看到徐徐如生的立体影像 ( 敝公司称其为数字立体照相 ). 更重要的是 , 这些立体影像可藉由光盘及因特网大量散播在世界各角落 , 其商业契机无可限量 .二 传统立体照相 大概在纪元前 400 年左右 , 西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德 (euclid) 首先发现 , 人类之所以能洞察立体空间 , 主要是因左右眼所看到的景物不同而产生 . 这个现象即为今日我们所谓的双眼视差 (binocular parallax), 也是立体照相的基本原理 . 1 立体照相的起源 立体照相的技术起源于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 , 首先由英国的 wheatstone 着手研究人的视觉 , 并于 1838 年发明了立体镜 (stereo scope, 图 1). 立体镜是由两面彼此垂直的镜子所组成 , 左右照片个别放置在照片的夹具上 , 转动游戏杆将照片调整至适当位置即可看到立体影像 . 1839 年 , daguerre 发明银盐版照相法 , 不但垫定了照相的基础 , 同时也带动立体照相的蓬勃发展 . 1849 年 , david brewster 以凸透镜取代立体镜中的镜子 , 发明了改良型的立体镜 , 此改良型的立体镜即成为今日的看片器 (viewer, 图 2) 的始祖 . 图 1 图 2 2 立体照相的拍摄 简单地说,立体照片的拍摄和传统的照相无所差异,只不过对于一张的立体照片而言,必须拍摄一组两张具有视差效果 (binocular parallax effect) 的照片。 立体照相的拍摄可分为静态景物及动态景物的拍摄 . 对于静态景物的拍摄,你只要用一部照相机,先在某一个位置角度先拍一张照片,然后平行移动照相机数公分再拍一张,这样你就得到了一组具有视差的立体照片。( 图 3, 静态立体摄影 ) 对于动态景物的拍摄 , 则须利用特殊的立体相机 ( 双镜头 ), 或者用两部照相机 ( 同时按快门 ), 一次同时拍摄两张照片 . ( 图 5a, 双镜头的立体相机 ) ( 图 6a, 两部照相机合并使用 ) ( 图 5b, 动态立体摄影之一 - 利用双镜头的立体相机 )( 图 6b, 动态立体摄影之二 - 利用两部照相机合并使用 ) 3 拍摄立体照片的入门技巧 这一章里简单介绍拍摄立体照片的入门技巧 , 立体照片的拍摄 , 基本上需拍摄具有视差的左右两张照片 . 产生视差方法很简单 , 即把照相机摆在不同的位置 ( 垂直于拍摄的方向 , 横向平行移动 , 如图 25), 所拍得的两个影像即具有视差效果 . 照相机所放置的两个位置的距离 , 一般称为立体基线宽度 (stereo base). 立体照片拍得好与坏 , 跟立体基线宽度的适当与否有绝对的关系 . 如图 25 4 立体基线宽度 (stereo base) 随着拍摄景物的远近距离的不同 , 立体基线宽度也随之而变 . 通常 , 对于较远的景物 ( 例如 , 远处的山岳 ), 需要较大的立体基线宽度 , 才能取得较佳的视差效果 . 反之 , 对于较近的景物 , 则需把立体基线宽度缩小 , 才不会制造出过度的视差效果 . 适当的立体基线宽度是制作三维效果的必要条件 . 下表是在不同的远近距离的立体基线宽度 摄影景物的距离 ( 公尺 ) 立体基线宽度 ( 公尺 ) 3.5 0.07 7.0 0.14 15.0 0.30 30.0 0.60 60.0 1.20 100.0 2.0 500.0 10.0 1000.0 20.0 简单的换算公式 立体基线宽度 ( 公尺 ) = 摄影景物的距离 ( 公尺 )/50 以上为在各种不同距离的立体基线宽度值 , 这里必须特别注意的是 , 当拍摄远距离的景物时 , 因为立体基线宽度的拉大 , 切记勿把近处的景物放入摄影的镜头里 , 这会造成近处景物的过大视差效果 , 破坏整体的立体感 . 5 立体照相摄的种类 根据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 , 立体照片的拍摄大至可分成动态立体拍摄及静态立体拍摄两大类 . 不论是动态或静态的拍摄 , 都需拍取具有视差的两张左右照片 . 对于运动中的物体 , 必须使用双镜头的立体照相机 ( 如图 26) 或同时使用两部单镜头的照相机 ( 通常被固定在固定架上 , 如图 27), 才能正确地拍取左右两张照片 . 对于静止不动的物体则只要使用一部单镜头的照相机即可 . 对于动态立体拍摄 , 不论是双镜头的立体照相机或固定在架子上上的两部单镜头的照相机 , 其立体基线宽度通常只有数公分而已 , 不适合用来拍摄远处的景物 . 但因立体基线宽度的固定 , 且两个镜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 操作上较方便 , 适合出学者使用 . 相对于动态的立体拍摄 , 静态摄影只需使用一部单镜头的照相机 . 因可任意改变立体基线宽度 , 适合拍摄任意距离的静态照片 . 然而 , 因为用手改变相机位置的关系 , 对于经验不足的的初学者来说 , 通常无法判断正确的立体基线宽度 , 且因身体的晃动容易造成照相机的倾斜或上下位置的偏差 , 严重破坏三维效果 . 静动态立体摄影的特征综合如下表 . 动态立体拍摄 静态立体拍摄 拍摄的对象 为运动中的物体 ( 如行驶中的汽车 ) 为静止不动的物体 ( 如建筑物 ) 使用相机的种类 双镜头的立体照相机 或同时使用两部单镜头的照相机(需同步快门线以同时按快门) 一部单镜头的照相机(左栏的设备亦可) 立体基线宽度 (stereo base) 固定 可自由调整 最佳拍摄立体纵深范围 10 公尺以内 任意 拍摄方法 左右照片同时拍摄 先拍左照片 ( 或右照片 ) 再手动移动相机至另一位置后 , 再拍右照片 ( 或左照片 ) 拍摄难易度 简单 ( 初学者也可拍摄 ) 较困难 ( 因手动移动相机 , 初学者不易抓到移动的正确位置 ) 虽然 , 使用双镜头的立体照相机或同时使用两部照相机的方法 , 较容易拍摄立体照片 . 然而 , 立体照相机市面上并不多见 , 而且使用两部照相机时所需的固定架及同步快门线也不易购买 , 造成初学者入门无处 . 另外 , 在使用一部照相机的情况 , 初学者常因误判断立体基线宽度及因身体的晃动 , 造成三维效果严重破坏 . 当初学者兴致冲冲地拍完一卷底片 , 也费了不少金钱和时间来冲洗底片制作片夹 , 最后才发现自己拍的照片一榻胡涂 , 任何人都会为之气馁 . 虽然 , 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传统的照相机 , 但就是看不到立体照相的实际应用 . 柱镜光栅立体构成原理 一、 引言 目前,获得立体感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视差立体法观察者不必通过特制装置即可直接用肉眼观察。该方法采用柱镜状立体光栅或平行线条光栅,其理论基础在于利用立体光栅对光线的折射配合人的双眼视差和会聚形成立体感。最早的立体图片制作方法主要是利用印刷或照片冲扩技术,将由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景物的多张图片印刷或扩印在纸张上,再由人工贴上柱透镜立体光栅片,从而产生立体效果。这种工艺存在操作难、效率低、质量差、废品率很高,且需要昂贵的特种制造设备和耗材。大大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发展。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图像输入、处理及输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算机合成立体图片提供了方便。本文将在基于柱透镜立体光栅的立体照片的制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和实现一种计算机辅助彩色立体图片合成方法。较之传统的立体照片制作工艺,在经济性及使用灵活性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 柱透镜立体光栅立体成像原理 利用柱透镜立体光栅实现立体成像原自于视差立体法,即利用人的双眼视差和会聚所构成的深度感实现人意识中的立体感。因此理论上讲,只有从两个以上略为不同的观点取得景物的一组图像方可合成出立体图片。 柱透镜立体光栅由许多结构参数和性能完全相同的小圆柱透镜组成,这一特性使得它对图像具有 “ 压缩 ” 和 “ 隔离 ” 作用。圆柱立体光栅能将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许多图像以条纹状态记录在同一张图片上。在观看时,也利用同一种圆柱立体光栅,使人双眼看到的是同一景物的两个不同的像,于是人的意念中就产生具有视差立体效果的深度图像。由于柱透镜立体光栅是由平面线形排列的圆柱透镜组成。所以柱透镜立体光栅立体图片应称为单向式自动立体图片,其意义为只能感觉到水平向视差信息。根据柱透镜立体光栅成像原理,利用光学方法制作的立体图片主要有如下特点 : 1. 立体图片必须是对同一景物从不同视角所拍摄的一组图片组成。由于光栅的单向立体特性,要求此组图片拍摄时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 2. 所合成的立体图片由平行于柱状光栅轴向的条纹组成,同一光栅栅距下等间距顺序排列一组图片中每张图片的相应位置信息。如图 1 所示为由两幅图片合成的立体图片情况。 图 1 两幅图片合成立体图片情况 3. 由于每张图片拍摄位置的原因,同一点在立体图片上相应有两个点,从而形成位错,这也正是立体感形成的原因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