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不要让学生思维成为老师思维的奴隶

上传人:tcy****09 文档编号:71900147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不要让学生思维成为老师思维的奴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01不要让学生思维成为老师思维的奴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01不要让学生思维成为老师思维的奴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要让学生思维成为老师思维的奴隶 什么是一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在不停的听课、评课,也曾经经常被别人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我在思索这个问题。由于学段、课型的不同,有的课很平静、有的课很热闹;有的课学生在不停的做,有的课老师在忙碌的教;等等。各种课型,或者是同一种课型,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如何评价他们?什么样的一节课是好的数学课呢?我不停的思索、学习,终于有一天恍然大悟。我想“只有能激活思维的教学过程才是好的教学过程;只有能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判断标准深刻的揭示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即教学活动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展开的,是为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多少年以后,学生也许忘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当他们回忆起数学课堂时,仍然会因为课堂上曾经拥有的精彩、坎坷、意料之外的收获、柳暗花明疑无路之后的豁然开朗等等激动,那么这样的数学课就是焕发出生命力的数学课,就是好的数学课。如何设计并实际完成一堂好的数学课,其中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理念包括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理解,还包括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作用之一就是处理教材,将教材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然的投入到发现、质疑、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被动的能动者”,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的重组者。只有教师“被动”了,走下了讲台,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只有教师“能动”了,才能及时发现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捕捉闪现出来的思想火花,并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机结合,在不知不觉中巧妙的调整教学进程,使教学过程在师生默契的配合下,向充满悬念、令人激动的未知旅程挺进,使课堂充满活力,焕发出生命力。教学内容是载体,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记忆、计算、应用等等,而是载体中具有教育功能的内涵,那就是培养思维能力,体验作为人的生命历程。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白纸一张,也不是容器一个,而是有着鲜活生命力、丰富生活经验,并有主动性和倾向性,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作用,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人本性,引领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体验数学中的艰辛,感受数学的严谨、深刻,使数学的学习与其做为人的成长融为一体。正确理解课堂的含义,关键是正确理解教学活动中心-“学生”,学生只是对人的特定阶段的一种称谓,“学生”不是为学习而生,而是做为人而生。究竟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个问题暂且不做回答。至少下面这样的课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实例1 课堂不要把学生当成容器。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时,教师首先出示一组例题:1x3, 2x3, 3x3, 4 x3,x4 x4 x4 x4在解决了这四个问题之后,便开始概括口诀:“大大取大”,之后的教学就基于口诀进行,而不是针对这一数学内容的本质: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既没有注重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积极作用,更没有有效利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倾向性,试问,这样的教学难到不是把学生当成一个记忆的容器、一张可以任意涂鸦的白纸了吗?实例2 学生不是没有拉线的木偶。在“中心对称图形”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这样进行实验探究。教师事先准备了几个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具,在每个教具上都标上了一对中心对称点。上课后,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这几个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具有什么共同点?”并请几个学生上台利用教具演示旋转180O图上的点A与A重合。从而概括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进行了“实验-观察-抽象概括-生成定义”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学生活动的每一步的思维含金量究竟有多少?恐怕至少要打8折。只有在对大量实例的观察、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在不同个体中发现其相同之处;只有对多个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个体进行比较、研究,才可能对其相同点进行抽象概括。在这样一步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探究,真正理解概念。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局限于几个正面的例子,把学生当成是没有拉线的木偶,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形式的进行所谓的探究,而是准备丰富的正面、反面例子,为学生真正创设一个充满矛盾、暗含玄机的情景,面对这种情景学生的思维自动开启,自动进行质疑、思考、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按照其必然的思路发展,思维的含金量自然提高。实例3 学生不是教师表演的道具。在“有理数减法”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活动方式,学生经历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但其热闹的表象终究也无法掩盖其严重的失误-对有理数减法这一教学内容的本质的揭示: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某个学生的回答思路与教师预想的不同,或许是教师没有理解学生的解决方法,也没有耐心的倾听学生完整的叙述,就打断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打断就象一根无形的绳子,把木偶从台前拉到了幕后。实例4 不要化易为难,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理数的乘法”一节课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理数的乘法可以分成几类?”而且是在感性经验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于刚上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悖,关键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的理解有偏颇,把具体问题抽象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给学生的学习人为的制造了难关,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试想,换一种思路:先利用教材中蜗牛爬行的模型,再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活动,从运动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同时也创设了一个能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展开教学过程,学生的活动材料是丰富的,可操作的,教师不需要声嘶力竭的启发,只需要适时的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学生的思维也不会被扭曲,可以按照本来的规律发展。实例5 不要把学生培养成没有思想的体力劳动者。在“长方形的面积”一节课中,教师运用实例引入:“同学们,要想知道我们用的课桌桌面的面积,该如何测量呢?” 学生回答“用一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摆,沿着桌面的长、宽各摆一排,数一数一共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就可以知道桌面的面积了。”老师准备了课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课件演示:首先出现的是一张桌面, 然后按照学生回答的思路摆小正方形,最后计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事实上,这个引例已经把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定势在了“摆小正方形测面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之后进行的实验、观察只不过是重复劳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测量篮球场的面积”时,居然学生的回答仍是:“用小正方形去摆,看能摆多少个?”没有上升到科学的测量。这一节课中学生难到不是给老师的思维打工吗?他们很忙碌,但忙碌中思维的含金量有多少呢?他们自主做了什么探究呢?课后与任课教师交流:“是否可以把测量桌面面积的引例去掉?改为一种真正开放的探究情景?”老师说:“有人做过尝试,但一节课没有完成。”对这种认识我想应该思考两个问题:其一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是教给学生几个结论,而是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这种课时的限制,为学生的终极发展服务。其二是,从听课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看,教师在设计中,还是更注重所谓的落实,巩固练习一定要完成,所以只能将探究过程简化、形式化。教学过程中到底应该落实的是什么?数学之本是什么?它至少不仅仅是几个习题、一张试卷。在听课过程中,我并不只是关心老师的缺点、不足,事实上我也经常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激动、兴奋,之所以要把这些不足之处写出来,是希望通过思考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学生培养成没有思想的体力劳动者,多给学生创造一些真正的思考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