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之我见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133322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之我见顺德华侨中学 周 璐关键词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评价、教学民主、协作学习、生惑论文提要我国的物理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但缺乏创新意识。笔者认为现代教育目标应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应彻底转变“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维,积极实践基于“教学民主”、“主动探索”、“协作学习”、“合理评价”等新型物理教学模式的建构。众所周知,教育创新的主阵地是课堂,学生求知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实施课堂教学创新势在必行,作为教师应不断地更新观念,实行教学民主,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民主性,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成为创造性人才。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的具体要求,也是高中阶段各科的教学目的之一。教育创新的主阵地是课堂,学生求知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尤其是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创新意识更是未来社会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近十年的物理高考试题就有所体现,它通过创设一些开放性试题、新颖的情境试题、探究性试题、常规题目特殊求解、用一般的思维方法去处理某些较难问题、调整试卷难度分布等方式来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等创新意识。在高中阶段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发挥主体作用,实行教学民主,善为学生“惑”,激发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既然是交流,就应有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自从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把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讲授为中心,以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大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便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趋势,这样一来,为教育走向规范化、程序化提供了可能,但同时,也一定程度地使教育内容和形式陷入呆板和单一,抑制了教育机能的创造因素和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行教学民主,反对物理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反对学生满足于接受和模仿。否则教师就沉浸在“权威感”中,认为是求知的“先行者”,致使“自我感觉良好”,处处“居高临下”,而学生则盲目迷信教师,盲目作笔记,认为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知灼见”,做的每件事都是“天经地义”。 只有教师淡化“感觉良好”、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才会营造出教学的民主气氛,激励物理教师的思维活力,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教学民主中除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包括“生惑”。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感到茫然,认知产生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这一角度上说,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何来创新?爱因斯坦说得好:“找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需要教学或实验的技巧,而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旧问题,必须有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课堂创新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应善于从教学内容出发,用名人轶事、历史典故、智力趣题、科学猜想、身边的具体事例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某些现象、事实进行纵深思考,启发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类比联想,归纳猜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不断地善待学生的质疑,以问题为突破口,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着力培养学生问题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释疑,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二、引导学生多维分析思考,比较鉴别出新,提高创新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类习题的训练,可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熟练基本技能的目的。但如果仅仅如此,有些好的习题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发挥,我们在讲解习题时,应注意从习题的立意,解题所需的知识与方法,问题的情境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例如在讲完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思维之后,笔者与学通过联想、想象归纳了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方法,其中诸多学生的想法具有创新意识。譬如通过类比获得简谐振动图象的直观、纸带留迹思维和位移的概念设计出一例题:如图1所示,一块质量为2 kg、涂有碳黑的玻璃板,在拉力F的作用下竖直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频率为5 Hz的振动方向为水平且固定的振针,在玻璃板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量得OA=1 cm,OB=4 cm,OC=9 cm.求拉力F的大小. (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取g=10 m/s2) ;又譬如有学生提出直接用生活中的滴水出声的现象和时间放大的原理来测定重力加速度实(如图2所示):根据 h=gt2/2 得 g=2h/t2;还有学生利用平抛运动的原理、闪光留迹思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及S=aT2来测重力加速度(如图3所示)。更有同学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转化为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方法并用图象法求出重力加速度等。 通过诸多象上述例子一样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变换角度,变换方向,变换思路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怀疑问题,达到横向求新,纵向求深,逆向求异的目的,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很有利的。譬如针对上述例子,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性,有同学提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来测量:有光电门和滑块测出两个瞬间(位置)的速度V1、V2及两位置间距S,结合运动学公式V12- V22=2aS来求出重力加速度。另有学生提出将上述实验数据通过传感器直接接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更精确。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联想、想象力中创新,开发创新意识联想和想象都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在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我觉得应抓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观察。观察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应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精心引导,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观察训练。要求学生在观察时要认真细致,全面深刻,有序有向,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使学生的头脑尽量储存十分丰富的表象,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时,也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稍远一些就看不清,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化小为大的特长,再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这个现象,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推理判断是否正确,从而解决了实验中所有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在进行观察、实验的传统教学中恰当运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增加形象信息的储存,建立完整、清晰的表象。如反冲与爆炸一节要求学生在搞清楚反冲原理之后,了解反冲的运用,此时,利用相关的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信号形式,不仅有语言信号,还有形、声、色、光等信号。当学生注视着火箭慢慢升空的雄伟壮观;欣赏着人造卫星在宇宙中遨游的美丽画面,深深地陶醉在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景之中。便有了如临其境,如通其心的体验,从而引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无比睱想,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具有想象性的感受能力。第三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幻想。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景,如播放美妙、和谐的钢琴曲,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即使是最天真、最幼稚的想象也要进行耐心的解释、引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自尊心。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进行幻想的机会。如复习光的直线传播中的日食和月食时!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具体、形象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模拟了日食的全过程,展现太阳总是西边先出,太阳被挡部分总是弧形的,有时太阳全部被挡住等客观事实,让学生根据素材的演示,推断日食的成因,提出假说:可能是月食挡住了太阳的光辉。然后,通过技术的处理出示日、月、地三球的运动性图:第一层画出太阳和地球,转动片画月亮,第二层画月亮和地球的影子,通过屏幕上的复合转动,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月、地三个天体间的运动关系和日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理解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此外,对于在物理教学中要表现事物的微观变化的,也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化小为大,化虚为实,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尤其是物理的实验教学,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譬如:三个同学做实验,研究纸片、塑料薄膜以及棉布对电视机遥控器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探究过程是:同学A回家后,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能控制电视机,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录纸片的数目。同学B、C回家后分别用塑料薄膜、棉布,按照与同学A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其实验结果见下表他们的结论是:棉布能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1)三个同学的探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指出其中存在3个问题。 (2)请从指出的问题中选出1个说明如何改进。 在上述例题中笔者让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得出了众多正确结论,笔者十分满意。可见让学生分组讨论能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质疑,积极思考、探索,进行分析、推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讨论与研究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看法、结论,从而弄清图中事物的了解,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且在讨论与研究中,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操作步骤,认清事物的本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这样,不但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也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对物理知识进行推理、综合概括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五、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全过程,转变评价观念,激发创新热情评价学生学习只看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只看试卷得分,而不看学习过程和创造性成果,是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在教学考核评价中,客观性试题的比重大,而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发挥创造性的试题少,甚至没有,其结果引导学生紧跟教师和教科书学,学生成了“复印机”,成了教科书的“翻版”,而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独创性、发散性、突发性则不知不觉地消失殆尽,毫无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现象,关键在于转变评价的观念,在学生回答问题,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能只看结果对与错,而对回答、求解过程中对的成分了以充分肯定,多发现一些思维的“闪光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呈现。譬如我在教学生受迫振动中有这样一题:某同学看到一只鸟落在树枝上的P处,树枝在10 s内上下振动了6次,鸟飞走后,他把50 g的砝码挂在P处,发现树枝在10 s内上下振动了12次.将50 g的砝码换成500 g砝码后,他发现树枝在15 s内上下振动了6次,你估计鸟的质量最接近:A.50g B.200g C.500 g D.550 g本题常规解法应是先求出各振动系统的频率得出,进而判鸟的质量应在50g与500g之间,故选B。但有个同学的思维过程是50 g的砝码10 s内上下振动了12次500 g砝码15 s内上下振动了6次,显然质量越大,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小,则容易看出小鸟的质量介于50g500g之间,故选B。我觉得这一思维过程可以不用高中物理知识来解决,符合物理学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理念,给予了他很好的评介,肯定了他的创新思维。总之,创新就是对原有传统观念的怀疑,创新就是对历来陈旧意识的革命。创新意识尽管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容易被忽视,但是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不仅是一切知识和技能所开出的鲜艳花朵,而且是一切“教”与“学”所结出的最终果实,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特别是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既要完成考纲和教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新教育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坚信创新教育的培养,更是为我们目前教学服务的,是物理教学的最高境界。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