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科复习专题一平面向量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132402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文科复习专题一平面向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学文科复习专题一平面向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学文科复习专题一平面向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数学文科复习专题一 平面向量题型一: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基本定理【内容解读】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掌握向量、零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注意对向量概念的理解,向量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平移后所得向量与原向量相同;两个向量无法比较大小,它们的模可比较大小。如果和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使=1+2. 注意:若和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命题规律】有关向量概念和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命题,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考查的难度属中档类型。例1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与轴正方向同向的单位向量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则的可能值个数是()1 2 3 4解:如图,将A放在坐标原点,则B点坐标为(2,1),C点坐标为(3,k),所以C点在直线x=3上,由图知,只可能A、B为直角,C不可能为直角所以 k 的可能值个数是2,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坐标表示,采用数形结合法,巧妙求解,体现平面向量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变式: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与的夹角为120,与的夹角为30,且|1,| ,若+(,R),则+的值为 .解:过C作与的平行线与它们的延长线相交,可得平行四边形,由角BOC=90角AOC=30,=得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为2和4,2+4=6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向量OC用向量OA与向量OB作为基底表示出来后,求相应的系数,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法则。变式2.已知向量和的夹角为,则解:=,7点评:向量的模、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是经常考查的内容,难度不大,只要细心,运算不要出现错误即可。题型二:向量的运算【内容解读】向量的运算要求掌握向量的加减法运算,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运算;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运算,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会判断两个向量的平行关系;掌握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并理解其几何意义,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积的运算,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向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命题规律】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填空题型出现,难度不大,考查重点为模和向量夹角的定义、夹角公式、向量的坐标运算,有时也会与其它内容相结合。例2设a=(1,-2),b=(-3,4),c=(3,2),则(a+2b)c=( )A.(15,12)B.0 C.3 D.11解:(a+2b),(a+2b)c ,选C点评:本题考查向量与实数的积,注意积的结果还是一个向量,向量的加法运算,结果也是一个向量,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结果是一个数字。变式1。已知平面向量,且,则=( ) A(-2,-4) B. (-3,-6) C. (-4,-8) D. (-5,-10)解:由,得m4,所以,(2,4)(6,12)(4,8),故选(C)。点评:两个向量平行,其实是一个向量是另一个向量的倍,也是共线向量,注意运算的公式,容易与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混淆。变式2.已知平面向量=(1,3),=(4,2),与垂直,则是( )A. 1 B. 1C. 2D. 2解:由于,即,选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向量运算及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注意不要出现运算出错,因为这是一道基础题,要争取满分。题型三:定比分点【内容解读】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能熟练应用,求点分有向线段所成比时,可借助图形来帮助理解。【命题规律】重点考查定义和公式,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型出现,难度一般。由于向量应用的广泛性,经常也会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一并考查,若出现在解答题中,难度以中档题为主,偶尔也以难度略高的题目。例3.设D、E、F分别是ABC的三边BC、CA、AB上的点,且则与( )A.反向平行 B.同向平行 C.互相垂直 D.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解:由定比分点的向量式得:同理,有:以上三式相加得所以选A.点评:利用定比分点的向量式,及向量的运算,是解决本题的要点.变式1:已知两点,则P点坐标是 ( )A B C D正确答案:选B变式2:如图,设点P、Q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若a,b,则 , (用a、b表示)课后练习:1、若,, 则( B )A(2,2)B(2,2)C(4,12)D(4,12) 2、已知平面向量(1,1),(1,1),则向量 ( D )A、(2,1) B、(2,1) C、(1,0) D、(1,2)3、已知平面向量=(1,3),=(4,2),与垂直,则是( A )A. 1 B. 1C. 2D. 24、若平面向量与向量=(1,2)的夹角是180,且|=,则=(B )A(1,2)B(3,6)C(3,6)D(3,6)或(3,6)5、在是(B )A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6、直角坐标平面内三点,若为线段的三等分点,则(C)(A)20(B)21(C)22(D)237.在四边形ABCD中,=a+2b,=4ab,=5a3b,其中a、b不共线,则四边形ABCD为(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梯形D.菱形【解析】 =8a2b=2,.四边形ABCD为梯形.正确答案:选C8.已知那么与夹角为A、 B、 C、 D、正确答案:选C9.已知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的中点,且=,=,=,则下列各式: = = + = + +=其中正确的等式的个数为( )A.1 B.2 C.3 D.4正确答案:选B10.已知向量a(3,4),b(2,x), c(2,y)且ab,ac求|bc|的值解: ab, 3x80 x b(2, ) ac, 64y0 y c(2, )而bc (2,)(2,)(0,), |bc| 11.设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故,解之 另有,解之,12.四边形中, (1)若,试求与满足的关系式;(2)满足(1)的同时又有,求的值及四边形的面积。 解: (1) 则有 化简得: (2) 又 则 化简有: 联立解得 或 则四边形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当 此时当 此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文科复习专题二 三角函数题型一、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例1已知角终边上一点P(4,3),求的值【解】 变式1设角的值等于( C )ABCD变式2已知那么( B )ABCD题型二、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问题例2已知,且(1)求的值;(2)求解:(1)由,得于是(2)由,得又,由,得 变式1若 ,且cos= 3/5 ,则sin(+)等于( B )A . B . C . D . 变式2:已知向量,且(1)求tanA的值;(2)求函数R)的值域解:(1)由题意得mn=sinA-2cosA=0,因为cosA0,所以tanA=2。(2)由tanA=2得因为xR,所以,当时,f(x)有最大值;当sinx=-1时,f(x)有最小值-3,所以所求函数f(x)的值域是题型三、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问题例3函数的图象为C, 如下结论中正确的是_.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图象C关于直线对称;图象C关于点对称;函数)内是增函数;由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可以得到图象C。变式1. 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值;(2)指出图像经过怎样的平移变换后得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解:(1)最小正周期,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2)变式2: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2)画函数f(x)在区间0,上的图象;(3)将函数图象按向量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求向量的坐标(一个即可)解:(1)由周期为得,故由得,所以函数的增区间为Zx0y2101(2)如下表:图象如下:(3)题型四、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例4. 在ABC中,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1)求角A的大小;(2) 若=,+ =3,求和的值。解:(1)在ABC中有B+C=A,由条件可得41cos(B+C) 4cos2A+2=7cos(B+C)= cosA 4cos2A4cosA+1=0 解得 (2)由 变式1. 已知在中,三条边所对的角分别为,向量,且满足。(1)求角的大小;(2)若成等比数列,且,求的值。解:(1),;又为的内角;(2)成等比数列,由正弦定理知:;又且,即,;变式2:已知A、B、C是的三个内角,a,b,c为其对应边,向量(1)求角A;(2)若解:(1) (2)由正弦定理,得故.、C为的内角,又为正三角形。课后练习1已知,则的值是( C )ABCD2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C )A,B,C,D,3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是,且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的是( B )A B C D4函数的一个减区间为 ( C )A. B. C. D.5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可以将函数的图像( D )A 向右平移个单位 B 向右平移个单位C 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6已知函数,则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和它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D )AT=2,一条对称轴方程为BT=2,一条对称轴方程为CT=,一条对称轴方程为DT=,一条对称轴方程为7若,则的值为 8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b、c ,若,则 9设,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10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已知 则A 11已知的面积为.(1)求的值;(2)求的值。解:(1), 又,. 由、得.(2)12求值:解:原式13. 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求:(1)A的大小;(2)的值.解:(1) (2) 14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求的值;(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解:(1)因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所以,解得(2)由(1)得因为,所以,所以因此,即的取值范围为15已知函数(1)将函数化简成的形式,并指出的周期;(2)求函数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1)f(x)=sinx+.故f(x)的周期为2kkZ且k0.(2)由x,得.因为f(x)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故当x=时,f(x)有最小值;而f()=2,f()2,所以当x=时,f(x)有最大值2。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