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措施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132397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措施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2级秋季班 宋花 学号:11122026001006【摘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兴趣要充分的激发。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摒弃过去那种较重视结果的做法,强化了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最后在关爱中增加学习的兴趣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中。本文将浅述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自主 兴趣 关爱兴趣是人们学习一切的向导,是获取知识的开端,兴趣是成功的催化剂,是打开智慧的金钥匙。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年的比尔盖茨也是因为对于微软喜爱才变成现在的首富。但是现在很多的孩子对于学习知识是毫无兴趣,有的甚至选择辍学在家,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教师由“给”变“导”.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使 每给个学生都能得到在学习即创设情境就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一节课的引入乃是迈入成功的一大步,低年级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我们班有五十个学生,每次上新课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16,小山羊的座位号是19。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在这时我便及时加以引导,十位上是大哥,可是他们一样大,又该怎么样?从而学生会想到个位,就这样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这样的小故事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 猜谜激趣 猜谜语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它形象、生动,而且有趣。如在讲钟面的认识 一课时,编写这样一条谜“无腿也能走,说话不用口,发出命令来,人人都遵守。”以这样的形式导入新课,显得既新颖别致,又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铁事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3、 悬念激趣 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后,如果教师不因势利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消失,思维的火花就会熄灭,若能趁热打铁,就能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完“最小公倍数”后,我将一道练习题题编为这样一则小故事秀才赶集:有一天,一个秀才急急忙忙去赶集,不小心将一农夫的苹果碰倒,农夫懊恼之余,苹果按个数赔偿,于是秀才问农夫,“你篮中有多少个苹果?”农夫一看是一个秀才,便有意想难一难秀才,农夫说:“我蓝中的苹果不知多少?但知道三个三个拿还差一个,四个四个拿和五个五个拿都还差一个,请你帮忙算一下至少有多少个苹果?”秀才想了许久,仍未算出来,真给难住了。“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所学的求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帮这位秀才解难吗?”学生一听帮秀才解难被故事内容吸引住了,顿时思维活跃起来,经过一番动脑争议之后,纷纷举手解答这一难题。二、 教学中应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1、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现代教育思想认为:独立思考是认识事物、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合作交流有很重要的作用。要相信学生探究前的独立思考不是“空白”,而恰恰是思维的最高处。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不仅仅是接受,还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至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尝到独立思考的好处。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参与。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尝试学习。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个圆并且把这个圆剪下来,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观察这个圆,并且说一说这个圆的特征,总结出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并接着把这个圆进行对折,这样反复折几次,学生就会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在圆心到圆边这一条折痕是半径;通过圆心的这条折痕是直径。而且 在这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从而学生可以总结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2、 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办法之一。特别是现在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知识充满希望,“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里,恰当地进行引导,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让我们把一个长方形的纸折成两个三角形,通过学生不断的改变方法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可以从任意两个对角中连成一条线就会发现有两个三角形出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长方形的奥秘;在教学画角的过程中,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画,不容易掌握。思量再三觉得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尝试画角,在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画角的步骤。问题是怎样保证两条射线构成的度数符合要求,那就要用到量角器或三角尺这些能量角的工具,用这些工具来确定第二条射线所在的位置。那就先用学具或手势摆出指定相应的角,再画出相应得角。这种教法即将画角同量角进行了有机整合,又为学生自主操作画角的方法搭投了梯度,同时也培养了学习使用工具画图的良好习惯。3、 小组交流、学进讲出 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和质疑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但是教师可以提供学生探究的问题,把握探究方向,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去探索,而不是盲目的胡子眉毛一把抓现象,这样能够减少学生走弯路的机会,让学生在有目的的经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够真正的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进去,讲出来。”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小数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做整除,再在整数基础上讨论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讨论观察除数和被除数的变化,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 可以适当的提醒和指导。讨论:比较两竖式的转化过程,说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先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将除数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划去原来的小数点,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学生讨论之后会发现更简单的方法,除化整 被随除在变化再用整数来计算,可见由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变为现在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后学到的知识会更牢固。 再如在教学基本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我觉得第一节课的教学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平均数”的基本思想,进而得出求平均数的规律。但由于教材中例题是求6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无法进行操作演示,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我就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思维活动过程,设计了三张分别为3、8、10格的纸条(每格长度相等且有标记)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并实际进行剪接、演示“移多补少”。同学们从上述过程中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平均数”是“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移多补少”,使他们形象地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学书上的例题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在教学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又通过让学生拼一拼的方法,让学生把二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在一起,组成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在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教师创设条件,给学生以个体尝试的机会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避免教师过多的单向传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也逐步运用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强化学生的视听效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悟图形的特征,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多媒体这一设备最根本的特点是化静为动,使抽象的 概念、图形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还能让学生情绪高涨,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例如,轴对称与中心对称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中一类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轴对称图形;另一类是中心对称图形。因此,可以总结到一下结论:1、 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结论 M B D C B C N (1)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他的对称轴。如图1的等腰三角形ABC是轴对称图形,底边BC的垂直平分线AD是它的对称轴。(2) 利用计算机中动画功能将一个平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学生直观的看见平面上的两个图形能够相互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以这条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如图2中的三角形ABC和三角形就是以直线MN为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2、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结论同样是利用动画画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和原来的图形本身重合,我们就把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3、关于二者的区别 轴对称是对一条直线而言,中心对称是对一个点而言;轴对称是翻转180后重合,这二者是有区别的。四、以“爱”内化学习兴趣公平、民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的 “能源”和 “发动机”。经调查发现现在农村的孩子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每天围绕在身边的多数是年迈古稀的老人,他们只负责孩子的起居生活,孩子内心的世界他们不从“经过”。孩子感觉家人不关心,被冷落,毅然选择进网吧,进游戏厅他们逃学甚至退学他们只是为了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那份关爱。 例 如:我们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很爱打架,经常逃课不来上学,还经常说别人都不喜欢他,他不想上学。后来经了解到他从小爸爸就想把他送给别人,可爷爷把他留了下来,从此他就跟着爷爷、奶奶,虽然跟着爷爷奶奶但他还是无忧无虑的,他的生活也不错,但祸不单行不久他的奶奶得了半身不遂,他的生活无人照顾从此他的处境和哥哥姐姐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他“爱上”了打架,在又一次的“决斗”中他受了伤,我把他喊到办公室,他一脸狼狈,我用水给他洗了洗问他哪地方疼,他一脸疑惑“老师,你怎么没有批评我啊?”我摸摸他的头,我了解过了不怪你我批评你干嘛,你是一个好孩子,诚实、聪明。你以后有什么委屈和心里话可以直接找到老师,行吗?我们就是朋友了。我说完看见他眼里有泪花,以后我经常询问他的生活,他的状况,慢慢的他再也没有说过退学,对学习渐渐的产生了兴趣,成绩进步的很快。其实老师的民主,平等和关爱都能帮助每一位学生迸发更高的热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关爱”做到学生面前人人平等,特别是中差生不要一味的批评和指责,要给学生鼓励与支持,了解他们内心的世界,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我们都在关心爱着他们。他们发现了自己,感受到自己精神、智慧的力量都在增长,这样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他们没有了思想负担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是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生活动亦是如此。只要对 “学习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兴趣是学习、创造的泉源和动力,能够激发学生执著地去探索,在探索中,他们的思维才会灵活多变,他们才会去创造 。只要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才达到我们的真正目的。这才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11年版。 2、 小学数学报 2013年总第1214期 3、 刘佳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3年总第407期 第34、35页4、王永强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013年总第407期 第40页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