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史复习提纲梳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9160651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史复习提纲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哲学史史复习提纲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哲学史史复习提纲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哲史复习提纲梳理名词解释1.丧服制度:五服“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名称样式关系期限斩衰粗生麻布,不缉边子女为父母,妻妾为夫三年齐衰粗生麻布,缉边夫为妻,男子为伯叔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一年大功粗熟麻布为堂兄弟、姊妹九月小功稍粗熟麻布为伯叔祖父母 ,为外祖父母五月缌麻细熟麻布为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 三月2.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楚国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著作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且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3.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舆,战国邹国人。孔子的第四代传人,“亚圣”。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舆,战国邹国人。孔子的第四代传人,“亚圣”。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其思想的突出点为提倡性善之说,创儒家心性之学,提出仁政学说,成为儒家较早且较成型的政治哲学方案。孟子是研究孟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材料。4.三表说(认识论)言必有三表 1.有本: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2.有原: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3.有用: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5.淮南子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以老庄之学为基点,兼综儒、法、阴阳各家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家色彩。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作品。淮南子二十一篇,本名“鸿烈”,系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23年)招引宾客集体编写而成。该书是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系统而详尽的总结,是研究黄老思想的极其宝贵而丰富的资料。6. 魏晋玄学从学术渊源上看,魏晋玄学是以道家尤其是老庄思想为本,同时也和儒家传统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以道释儒,以儒援道的哲学体系。7. 抱朴子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内篇讲神仙方药、鬼神变化,属道家传统;外篇讲人间得失、政治成败,属儒家传统。将道家术语附会于神仙、金丹教理,又坚持纲常名教,反对清谈之风,主张以道教为核心的儒道兼容,“道本儒末”。“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抱朴子是东晋葛洪撰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东晋道家理论著作。8. 三法印诸行无常(万物往生即灭,变化无常)诸法无我(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和主宰者)涅槃静寂(摆脱业缘,消灭生死轮回)三法印出于大智度论: “通达无碍”者,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9. 四圣谛苦谛(现象):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集谛(原因):贪、嗔、痴 灭谛(目的):涅槃静寂 道谛(方法):修八正道“谛”就是如是不颠倒,即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10.五蕴:色蕴(人类生理和外在物理,物质基础)受蕴(领纳,感觉)想蕴(知觉,想像)行蕴(心所,念想)识蕴(辨识,心,精神总体)(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二)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即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11. 八正道正见:见解,断绝邪见正思维:思维,断绝妄念正语:言语,断绝妄语正业:行为,断绝恶行正命:生活方式,远离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正精进:努力,勤奋修行 正念:念法,忆持正法正定:禅定,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 第一:正见 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名正见。 第二:正思惟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 第三:正语 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第四:正业 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谓正业。 第五:正命 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假若因缘不具足,宁可心出家而身没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发挥生命的功能,成为正信的在家居士,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没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无法自立,反而破坏了佛法,这就是一种邪命。 第六、正精进 “正”就是不偏邪。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精进。 第七、正念 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法,堪能进止涅槃,是名正念。 第八、正定 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12. 张载张载(10201078),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陕西凤翔(今眉县)人,两宋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正蒙、经学理窟。13. 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两宋理学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14. 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号阳明子。少好佛道,曾专注理学,“龙场悟道”后成为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著有阳明全集。15. 颜元颜元(16351704),字易直,直隶博野人(今河北博野) ,自号习斋,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颜李学派”开创者。16. 朴学注重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信不征”,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也被称作 “考据学” 。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随着汉学的兴起,清代的传统学术研究从以求实切理为帜志,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明末清初,在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的影响下,朴学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注重于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信不征”,以汉儒经说为宗,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称作“朴学”或“考据学”,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 第一章 三代思想 一、周易思想: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n)代表山,巽(x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1.周易中的辩证法第一式“亢龙有悔” 第二式“飞龙在天” 第三式“见龙在田” 第五式“潜龙勿用” 第九式“或跃在渊” 第十一式“终日乾乾” 2.五行:相生相克第二章 先秦哲学一、孔子的“仁学”思想(1)“仁”的基础品质仁者,爱人近仁 “刚毅,木讷,近仁”鲜仁“巧言令色,鲜仁矣”(2)“仁”的方法“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3)“仁”的内涵道德行为和社会规范之本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最完全的人格内涵人毕生努力追求的理念二、孟子的“性善说”1.性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性论) (1)圣人与我同类,人人皆有向善之心 恻隐之心仁 羞恶之心义 恭敬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2)良知良能(认识论)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善养浩然之气知天、事天、立命(1)知天(世界观):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2)事天(人生观):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3)立命(价值观): “穷”与“达” ; “生”与“义” 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养气(“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三、.墨子的“三表说”(认识论)言必有三表 1.有本: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2.有原: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3.有用: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四、老子的“道论”(世界观)道可道,非常道1.“道”是世界的根源:本体论 “有物混成,先天之生 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 2.“道”是世界的根据(生成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从无到有 一生二:阴、阳 二生三:阴阳和合(天、地、人) 三生万物 3.“道”是世界的归宿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无有无 静动静五、庄子的“齐物论”(价值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人籁:人气激动乐器产生的声音人气 地籁:自然风激动器物产生的声音风力 天籁:自然而然发生的声音自然之道正处、正味、正色其是非成心:以偏概全 以俗观之、以差观之、以功观之、以趣观之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道通为一六、韩非的政治观:法、术、势并用赏与罚: 法:君主之法具体标准 “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 术:君主之术交易原则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势:君主之势主导力量 “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 第三章 两汉经学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世界观)“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受命之君,天意所予也” 天人同类,相互感应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律。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举贤良对策 二、两汉经学的主要特点(一)五经是王道政治的集中体现 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万事,见素王 之文。(二)王道政治理想最重要的特点是大一统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 (三)王道政治理想的主要内涵是仁义教化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 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 刑者德之辅(四)天人感应是名教礼法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五)在学术传承上重师法 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 三、两汉经学的影响 儒家经典神圣化:罢黜百家,置五经博士 意识形态儒学化:君主直接插手儒学,“君师兼资” 政法制度儒家化:经学成为制定法律的依据 经济政策经学化:重农抑商 儒学教育普及化:太学、地方官学 政治行为阴阳灾异化:天人感应四、王充的认识论疾虚妄,重效验“不学自之,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认识的途径: 感知闻见得之,直接经验; 思之理性认识; 学之间接经验(古人著作、今人实践)检验的标准:实践效验与逻辑论证相结合第四章 魏晋玄学一、王弼的本体论和认识论1.本体论:以无为本有无之辩: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有:本、母 无:末、子2.认识论:言不尽意二、裴頠的“崇有论” “有”是万物的本原;“道”即“有”,“群本” “无”中不能生“有”;“无”是“有”的对立 三、郭象的“独化于玄冥之境”1.独化自生: 无既无也,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 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2.自为相因:天下莫不相与为彼我,而彼我皆欲自为,斯东西之相反也。3.玄冥之境向者之我,非复今我。我与今俱往,岂守常故哉?即生即灭,“有”“无”统一 四、欧阳建的“言尽意”1.事物规律不因为言语表达而改变 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2.“名言”对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 言不畅志,则无以对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3.名言和事物有对应关系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相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第五章 南北朝宗教哲学一、僧肇的般若空宗非有非无:“非无物也,物非真物” 事物的本性为“空”,事物的现象为“有”;但“有”是一种幻相、“假有”,“不真即空”。即动求静:“昔物自在昔”,“今物自在今” 过去的事物就停留在过去,现在的事物就出现在当前,之间互不往来,“物不迁”。二、道教的思想渊源老庄道家思想 黄老之学墨学 、儒学、阴阳学原始崇拜 (自然、图腾、鬼魂、祖先、圣贤) 民间巫术 神仙方术道教的发展:初创:东汉顺帝、桓帝时期五斗米道天师道 太平道张陵、张衡、张鲁 老子 张角 太平经分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灵宝派、上清派(茅山派)、南天师道、北天师道楼观道 第六章 隋唐哲学一、韩愈的哲学思想韩愈的“道统”论:崇儒、排佛、抑道道:儒家之道 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而言之也。 佛之道,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也。 佛道为私,儒家为公道:仁义道德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谓之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诚意正心修身(仁) 齐家治国平天下(义) 内圣、外王 道、德道统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孔子、孟子 政治与学术合一,政治家与思想家合一 “性三品”说(人性论)性(与生俱生):仁、义、礼、智、信情(接物而生):喜、怒、哀、惧、爱、恶、欲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于性,视其品二、刘禹锡的世界观天人交相胜,还相用“气”为万物本原 天产生万物天能胜人,无意识,客观规律性 人利用万物人能胜天,有目的,主观能动性 自然影响人类:适当其数,乘其势耳 人类改造自然:用天之利,立人之纪 三、唯识宗的“万法唯识”唯识宗法相宗(玄奘):万法唯识经典:玄奘成唯识论法相:事物的现象 识:主体对事物加以了解分别的功能眼识:眼以色为缘而生;耳识:耳以声为缘而生 ;鼻识:鼻以香为缘而生;舌识:舌以味为缘而生;身识:身以触为缘而生;意识:意以法缘而生;末那识:自我意识;阿赖耶识:根本意识,藏识。 四、华严宗的“法界缘起”华严宗(法藏):法界缘起经典:华严经法界:所有事物现象总称缘起:一切事物现象因缘而起,因缘而变心:一真法界,世界本体,绝对理性事法界:事物现象千差万别,具有差异性理法界:事物都是同一本体的显现,具有同一性理事无碍法界:具体事物都是理和事,本体和现象的统一 事事无碍法界:所有事物之间没有差别,统一无碍 一真法界,三界唯心五、李荃的哲学思想李筌:太白阴经盗机:更相为盗,把其他事物的某种特性、功能“盗” 为自有五行:五贼,相生相克,彼此对立又彼此依存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盗”亦有“道”察理: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第七章 两宋理学 一、周敦颐及“濂学”皆各有耦:(唯物论、辩证法)气一元论五行是万物构成的元素,也是万物变化的依据;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万物在对立统一中新陈代谢。重视实践和实际:“行”(认识论)“身有身之道,故以身观身;家有家之道,故以家观家;以至于乡、国、天下。”习以成性:(人性论)性(无善恶) 欲 情(善恶)二、朱熹及“闽学”(一)本体论理在气先、理一分殊、物无无对理在气先: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周敦颐:“太极”生万物 张载:“气”生万物 朱熹:“理”生万物; 太极=理气理一分殊:万理统于一理,一理统摄万理人人有一太极,(人理)物物有一太极。(物理) 万物皆有此理(天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一理、万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物无无对,太极(理)无对(二)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天地之性:天命之性,本然之性善气质之性:气禀之性,包含人欲恶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三)认识论、方法论格物致知格物:个别(物理)到一般(天理),认识的深度 穷理 致知:一般(天理)到个别(物理),认识的广度 依据:理一分殊。不同事物之理都有共性(天理),一件事物之理如果能认识透,其他事物之理皆可类推。 手段:居敬持志三、陆九渊及“心学”心即理心:本心、天理人即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天理就是人心,天人合一发明本心:反省内求,自作主宰朱熹:性即理,格物穷理 陆九渊:心即理,格心致知朱熹:客观外在规则,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主观自觉判断,主观唯心主义第八章 明清哲学一、王守仁的“心学”(一)本体论:心即理心:本心 良知者,心之本体:本心就是天理、良知心外无事:本心为万物产生发展根源;心外无物:心、物结合,事物才有存在的意义; 心外无理:本心就是天理。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二)认识论:知行合一心外无学:认识对象在心内而非心外,“格心”。前提:符合儒家规范的才是真知道德认识等同于道德行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知行合一知在行先知行结合(三)教育目的论:致良知民虽革面,未知革心良知良能:人人都有良知致良知:将良知付诸于实践 把人人都有的义理本心发现展露于外二、王夫之的哲学思想1.对“理气之辩”的总结(世界观)其一,元气是世界的本原,宇宙唯一的存在。其二,元气只有聚散、显隐之别,不存在有无之别,绝对无形之物是不存在的。其三,元气只有形态之变,无生灭之变(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其四,元气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理,理在气中,理气统一。(反对理学的“理在气先”)2.对“动静之辩”的总结(辩证法)一分为二:元气本身包含阴阳二气的对立合二为一:阴阳二气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 动为绝对,静为相对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推故致新:更新、发展是运动的趋势。在运动变化中,旧事物灭亡,新事物诞生(反对循环论)3.对“心物(知行)之辩”的总结(认识论)能(心,主体,认识能力,包括感觉器官和思维活动) 所(物,客体,认识对象) 行之先:行在先,知在后;知行相资为用 行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认识必须依赖行为实践才能发挥功用 反对理学“知先行后”和心学“知行合一” 理势合一(历史观)理:具体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微观,具体势:整体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宏观,一般势因理成:理是势的基础,势是理的表现三、颜元的认识论对“知行之辩”的总结:习行“知无体,以物为体”。客观事物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身习而实践之”。以实践作为认识结果的检验标准。 人的知识、才能、道德必须通过实践来不断提高。 (反对理学“穷理”和心学“格心”) 人性是随着“习行”而形成和发展的。四、戴震的人性论和价值观1.血气心知(人性论)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血气:物质性,生理基础,自然属性 心知:精神性,思想观念,社会属性承认自然属性,重视社会属性;两者和谐统一义理之悦我心,如刍豢(ch hun)之悦我口2.理存乎欲(价值观)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欲:物质欲望情:各种情感 知:价值判断 “根于性而原于天” 人的本性与天理和谐一致。第九章 近现代哲学一、梁启超的“三世说”二、严复对中西思想文化的比较物竞天择、与天争胜、自强保种第一,世界观上的比较。中国人好古忽今,西方人力今胜古。第二,认识论上的比较。中国人空谈务虚,西方人务实求实。“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第三,逻辑思维的比较。西方注重逻辑理性,中国注重直观经验。归纳演绎第四,伦理道德的比较。西方崇尚自由民主,中国崇尚三纲五常。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三、陈独秀对东西洋民族的比较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以法制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文。中西方文明比较(学术观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伦理精神,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宗教精神;中国文化注重向内探求,以认识自我和完善自身作为获取自由的手段;西方文化注重向外探求,以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达到自由的途径;中国文化是人文主义文化,西方文化是科学主义文化;东方文化是封闭性陆地文化(黄色文明),西方文化是开放型海洋文化(蓝色文明)。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