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中学新基础教育阶段总结

上传人:202****8-1 文档编号:68859879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滨中学新基础教育阶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滨中学新基础教育阶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滨中学新基础教育阶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滨中学新基础教育阶段总结 “新基础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那是因为我们多年来进行的教育本来就是基础教育,陌生那是因为前面加了一个字“新”。正是因为这个“新”,它包含了与时俱进,包含了更新、思变、创新。正是基于此,我校老师们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与实践。一、开展学习与实践- 价值引领,且行且思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才能理直气壮的说:“我是一名老师”。本学期初,叶瑞碧副校长在全校教工会上对新基础教育手册进行了解读,正式拉开了我校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帷幕.全校老师人手一本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初中英语组三个年段教师组建了三个学习微信群,经常在群里沟通交流学习心得,组内教研更是时常拿出此书进行共同学习交流,邀请组长赖志英老师在教研组会上专门指导组内老师学习本书核心章节:新基础教学设计。以组长周阳玲老师作为英语学科负责人,以程晖林冰老师作为核心教师,以三个年轻教师黄婧、王婷、钟玲瑜骨干教师,成立了英语组新基础教育研究的领军队。在近一个学期中,他们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相关理论,利用区校两级新基础教育研究平台,积极参加莲花生态圈的一切关于新基础教育的研讨会,观摩实验教师的初建课,重建课,听取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专家的评课指导,学习他人在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方法等。我校开展了新基础教育的教学开放周活动,英语组的三位骨干教师王婷、钟玲瑜和黄婧分别开设了新基础教育研讨课,得到了专家的指点与帮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同时也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要努力的方向。数学组的负责人为程金元老师,核心骨干教师为龚存华、连福志老师,骨干教师为郑锦枝、王兆哲、张静、叶秀锦老师。他们将研究目标定位为主要解决数学教育的育人价值问题,和新基础教育研究课堂中“五还”问题,即首先还时间,保证每堂课能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时间供学生学习,教师的讲授时间以及点拨时间不能超过一半时间,解决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第二还空间,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第三,还手段,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对组学习,第四还评价权,将老师的传统评价改变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第五还提问权,改变传统的由老师提问题的传统方式,研究由学生提问题,学生及老师解答的问题。 围绕“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初二语文何琳老师开设了湖心亭看雪和初一年级林婧老师开设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两堂研讨课,何琳老师的课,坚持“五还”理念:还时间、还空间、还工具、还提问权、还评议权,注重课堂的开放互动,利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激发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解决问题。林婧老师利用初一学生富于表现力的分角色情景对话,巧妙地引入课题,在梳理文脉的基础上,注重文本解读,落到实处。研讨课后,区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陈文莉老师组织点评并予以指导。评议认为:两节课都有:大问题的设计,重心下移,在资源的捕捉中能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互动推进,注意方法结构的提炼。在轻松愉悦的研讨氛围中,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重建的建议,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思路。通过对班团队活动开展专题调研,我们发现,我校的学生工作还要进一步整体建构。学校核心文化的不清晰间接影响目前学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整体构建,由于班主任缺乏长程意识和整体视野使学生组织建设、活动建设、文化建设等实践领域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可操作的一个系统,导致班级自主文化特色不够鲜明,学生自主意识被替代;同时主题教育活动还没有能形成本校的年历,整体性、综合性还不够强。此外,生源的变化以及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学生差异也对学生工作的提升构成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些不足,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的反思和讨论,并制订了学生发展三年规划方案。二、 注重交流与研究-学生立场,重建课堂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后,我们的骨干教师多次外出其他学校进行学习交流、真实地感到他们的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教学行为在转变。老师们开始主动地想去了解学生的学前状态和潜在能力,会真诚地为学生每一点进步而喝彩。英语组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依据年段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在教学设计中,组内围绕着“开放的导入”,“ 核心过程的推进”,“开放的延伸”这三大要素展开研究。“开放的导入”:思考提出什么大问题,如何“放”下去,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促进生生、师生互动,应对学生可能的方案是什么,如何“收”的有层次等问题的研究。 “核心过程的推进”:分析学生可能形成的问题,思考“核心问题”的生成与“展开问题“之间是否有递进和提升,如何使收放合理、自如、有效。 “开放的延伸”:思考是否注意概括性的总结,是否注意学习方法结构的提炼,是否注意评价的反思与质疑。 2、聚焦课堂,关注倾听、发言、学生评价与互相评价。数学组的研究路径为:初建课重建课的流程研究,感到有很强实效性,通过一次次地听教者的设计意图、学科负责人的评点和教研员指导,对这些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感到可操作性越来越强。本学期,分别由初一骨干叶秀锦老师和初二骨干连福志老师分别借学校教学开放周的机会向全区教师分别上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的配套问题和分式的活动课探究比例的性质。课前,由两位老师结合新基础教育理念先备课,全体数学老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备课,修改教学设计,其中,李明、叶志娟、程金元老师着重对教学设计谈了修改意见,龚存华老师主持了会议,其他老师也分别提出一些建议。除了参加研究共同体学校组织的相关“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数学教师还在两位老师的展示中,努力学习、借鉴、总结、反思,每个人按教研组的要求,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节课如果由我来上,我将如何进行?除此之外,王兆哲老师还在学校“百花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展示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公开课,连福志老师更是梅开二度,在一年一度的教育观摩研讨会上再次向全区教师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公开课,得到上海市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王俊山主任的认可与好评。连福志老师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节公开课,得到进修学校朱丹红老师的直接指导。老师们在每一次新的教研活动过后,还将每节课例进行整理,为后续研究留下宝贵的研究资源。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使每位老师感到受益匪浅。语文教研组在起始年段初一倡导三段式备课:本段备课:年级、学段的学情要有把握,不可以没有年段感,使备课呈现点状思维,割裂思维。初一与小学,要融通,尽量做好“小初衔接”。前段备课:学生小学阶段,前期学习基础如何?提升到哪里?发展到哪里?后段备课:学生到初二初三,今天教学为后面做了哪些铺垫?打什么基础?如何更顺利进入到后面学习?只有这样前移后续,才是真的体现学生立场,为学生发展服务。团队建设方面,首先从学生的需求、发展规律、发展空间和趋势来创建班级文化,开展班队主题活动,从而逐步达到“学生自主、班级自律、班风自觉”的效果,本学期我们要求所有的年段或班级开展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先组织学生讨论,再写出详细的主题活动方案,之后再由老师和学生讨论修订;活动过程教师改变角色,尽量由学生组织实施;活动结束要求写出反思,并提出重建方案。本学期已收集相关的主题案例200多份。其次,我们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及评价体系,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团委各个部门及学生社团每学期都有详尽的活动策划目前学校基本上所有的班队活动(如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家长会、升旗仪式、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运动会的入场式、元旦晚会等等)的主持、策划、参与、评价等等都由学生做主,教师退居幕后,更多的是扮演导演的角色。这样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都能够有作为学校主人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不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我们以核心骨干推进的方式,开展年段层面上的系列主题德育活动,召开相关的主题活动观摩课,改进课堂评价方式和依据,课后组织所有老师进行研讨,之后要求开课老师进行反思重建,如蒋艺玲老师的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始于少年主题班会课方案,经过讨论后的几易其稿,以及课后的集体评课研讨反思,给开课老师及其他参与的老师带来了很深的体悟。以分层递进为方式,实现行为主题德育活动目标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逐步使学生能做到纪律上自我约束、生活上自我管理、心理上自我调节、思想上自我提升,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高中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分年级、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落实了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主题和重点。三、进行反思与展望-成事成人,不断前行近一个学期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还谈不上什么成果,只能说有所收获。各组内以领军人物为核心,基本形成了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现在大家脱口而出的就是研讨课而非公开课了。一谈到开课,大家心理想的是常态课而非作秀课了,应该说组内基本形成了较为踏实的研究风。现在教研组例会上,备课组例会上,经常挂在嘴里,想在心头的就是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了,虽然,我们对它的理解还很浅薄,还是浮于表面,但至少我们开始接触,接受,开始学习了,我们有了学习意愿,并且付诸了实施。经过不断的学习与研讨,骨干教师们对新基础教育所提倡的课堂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同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新基础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今,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新基础教育”精神感召下,教师的思维方式普遍得以改变。大多数教师看学生、看课堂的眼光都发生了变化。众多教师曾在总结中提到“相信学生的无穷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正视差异性,正视个性”,“关注生命,关注课堂”之类的思想,并在课堂上皆有所体现。在教学上,让课堂生成精彩的有效互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和思维的主动活跃,形成了课堂教学新追求。教师们根据由新基础教育理论所演绎的课堂教学的八条原则(1、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2、学生的质疑问难;3、师生之间的民主和平等;4、关注每一个学生;5、师生全方位的有效互动;6、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7、课堂资源生成与信息的捕捉与判断(回应);8、教师的反思与创造),开动脑筋、尝试各种方法,如情景式、讨论式、提问式、游戏式等,初步达到能教知识结构、学习方法;能培养质疑、发散思维;能充满人文关爱,挖掘学生潜力;能使课堂活泼轻松并真正有效。教师们在教学组织中,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微笑、鼓励、关怀、肯定”,学生们也活跃多了,不再惧怕回答问题出错,敢于发表意见,愿意提问的学生也多起来。总之,课堂上,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多了,为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创设了条件,教育实效相应增强。原来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时候,都要挖掘许多的优点,缺点只是稍微说一下。参与新基础以后,听了其他学校教研组的组内评课、各校新基础负责人和吴亚萍教授“捉虫式”的评课后,那种率直、犀利、紧盯不放的风格开始真的让大家有些接受不了,对“新基础”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但是,新基础研究至今,参与了每次的活动,使大家都感到这样的评课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感到这样的研究真的是对课不对人,教师的心理负担也逐步减轻,评课的氛围也更加融洽了。每一次的“新基础”研究活动,都把目光聚焦到真实的课堂,在听课、评课、研讨中自然传达着新的研究理念,理念、探索、实践,“新基础教育”使课堂焕发出激动人心的生命光彩!但是,不足也很多:1.参与度,学生未能达到全员、全程、有效的参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太少, 2.自由度: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不够。 3. 联系度,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习实践反思重建的内在联系,由点及面,螺旋上升的问题,这些都有待骨干教师们的努力。4.影响度,骨干教师的影响面不够。感觉本学期的新基础研究更多地是骨干教师的研究,组内其他教师的参与较少或没有。5.频繁度,骨干教师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需要调整自己的课程外出听课培训,有时确实疲于奔命。因此,感觉研究的深度广度还不够。6. 确保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是要还给学生在课堂上独立、主动学习的时空。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叶教授说就要做到“五个确保”:确保预习的时间和质量;确保教师不浪费学生的时间;确保学生实践、探索、演练的时间;确保时间和机会人人平等之;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真正做到“五个确保”? 还有部分老师参与的热情不高,特别是理论学习的动能不足,核心团队的架构及理论经验的储备还不够,尚需相关的机制来推进,以保证整个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下学期的研究目标为: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在组内推广骨干教师的研究经验,使新基础教育研究在我校进行得更广、更深。2015.12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