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第456章2001.5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68567137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第456章2001.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第456章2001.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第456章2001.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木病虫害防治病理部分 第 四 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的抗病性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一、病原物的寄生性 生物在营养方式上可划分为自养与异养两个类型。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病原物在异养生活中,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营养方式。 寄生:从活有机体上吸取养分称为寄生。 腐生:从死的有机体或其他无生命的物质上吸取养分则称为腐生。 寄生性: 是指寄生物自活有机体上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根据寄生物寄生性的强弱,可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活养生物 (严格寄生物) 、概念: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中吸取营养物质,而不能在无生命的物体上生长发育。 、特点 : 寄生性最强,当寄主植物死亡后,它们就停止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复杂严格。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很难培养。 、常见种类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半活养生物(兼性腐生物) 概念:以营寄生活为主,但也具有一定的腐生能力 特点: 寄生性强 、可以以腐生方式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 常见种类:外担子菌、外子囊菌以及许多叶斑病菌 、死养生物(弱寄生物、兼性寄生物) 、概念:通常以营腐生生活为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兼营寄生生活。 、特点: 侵入活体植物时需有伤口或皮孔 在植物体内营腐生生活为主 易于人工培养 、常见种类 : 丝核菌、齐整小核菌、黑腐皮壳属、葡萄座腔菌。 4、死养生物(弱寄生物、兼性寄生物)(1) 概念: 只能以各种死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不能侵害活的有机体,专营腐生生活。(2) 特点:不能侵染活的有机体。在自然界中,对赖以生存的有机体有一定的选择性。(3) 常见种类 :蘑菇、马勃、木腐菌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 1、概念: 致病性或致病力是指病原物对寄主的毒害能力。 2 致病原因 病原物是如何进入植物及细胞内部的? 真菌菌丝顶端先膨大,形成侵染胞,由侵染胞分泌多种酶,对细胞细胞壁进行降解,这个过程需要有适宜侵入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等)及植物本身结构。 病原物是如何导致树木发病的?掠夺营养 分泌毒素: 浓度很低,致病能力很强,主要是改变寄主组织细胞的渗透性,干扰正常的新陈代谢。病原菌产生或诱发产生植物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 三、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异1 一般具有相当稳定性。2 变异性 :自身的变化;外界环境的影响;某些树种丧失抗病性的重要原因。第二节 林木的抗病性 一 、抗病性的概念 概念:寄主植物抵御(或感受)病原物侵染活动的特性或能力,称为抗病性(或感病性) 二、林木的抗病机制 (一)抗侵入: 叶片和果实表面的角质层,枝、干、根表面的木栓层对保护机体不被病原物侵入有很重要的作用。植物的抗病性往往随体表角质层的加厚而增强。 树木体表面的气孔、皮孔的数量和面积往往与它抗侵入的能力有关。如易于感染溃疡病的柑桔品种,其气孔数目和气孔中间隙都比较大。 (二)抗扩展 、植物细胞的生化特性:如细胞中某些有毒物质的存在或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也可能成为抗病的因素。植物中含氰和含酚的葡萄糖苷、芥子油、皂荚碱等,对许多病原物都是有毒的。 、保卫性反应: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可以诱发一系列的保卫性反应 。有许多微生物虽可侵入植物,但却不能建立起寄生关系在植物体内定殖下来,或其扩展受到寄主的限制。如核果类穿孔病菌 、过敏性坏死反应:当某些植物受到锈菌、白粉菌等活养寄生物的侵染时,侵染点周围的组织便迅速坏死。由于这些病原物只在活组织中生活,寄主组织的坏死也导致了病原物的死亡。所以,这种过敏性的坏死反应反而阻止了病原物的进一步扩展。 受侵组织的变色是一种普遍的病理反应。这种反应与多元酚氧化酶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与侵染点相邻的组织中,多元酚的氧化速度显著增加,因而形成一个变黑的区带。变黑带对病原物的继续扩展有阻滞作用。 (三)生理活动抗病 1、耐病 有些寄主病原物组合中,寄主植物不象一般的抗病植物那样能抗御侵入或扩展。感病后却不象一般感病寄主那样在生长量或产量上受到严重破坏(称这样的现象为耐病)。 2、避病 有一些植物,在本质上是感病的。由于他的感病期与病原物的活动期相错而减轻了病害。第 五 章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第一节 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病原物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在越冬场所经传播到寄主进行侵染活动,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到寄主进行新的侵染活动的整个过程称为侵染循环或侵染链。 侵染循环共包含了四个基本环节。即:侵染程序;、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越冬、越夏;、初侵染和再侵染。 一、侵染的过程 病程:病原物到达植物体表后,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组织内部,建立起寄生关系,并经过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和寄主植物一系列生理、解剖上的反应,最终表现出病状。 整个过程以植物受病后的活动为出发点,称之为发病过程,简称病程。以病原物的侵染活动为出发点则称之为侵染程序或侵染过程。 病程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一)接触期 1 概念 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起到侵入以前这一期间称接触期。 (二)侵入期 1、概念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组织到建立起寄生关系,这一期间称侵入期。 (三)潜育期 1 概念: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起至寄主出现病害症状时止的一段时间称潜育期。 2 病原物扩展范围:分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两类。 局部侵染:扩展的范围只限于侵染点附近,这称为局部侵染。如叶斑病。 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后,扩展到整个植株或植株的绝大部分,这称为系统侵染。如病毒、菌原体以及少数真菌和细菌的扩展。 3、潜育期长短 植物病害由于种类不同,潜育期长短相差很大,一般约在10天左右。叶斑病往往短至数天,枝干病害则十几天至数十天。 潜育期的长短受外界环境,特别是气温的影响很大。寄主本身的状况也影响着潜育期的长短。易感病的植物潜育期短,较抗病的植物潜育期长。 潜育期的长短对病害流行的影响很大。潜育期短意味着再侵染的次数多。潜育期短的病害, 由于再侵染的机会增加,扩展却非常迅速。 潜育期在防治上的意义 不同获得养分的方式在防治上原则不一:直接从寄主的活组织中吸取养分,侵入寄主后,先分泌有毒物质,杀死寄主组织 需要用内吸剂治疗剂 (四)发病期 植物表现出各种症状到停止侵染,症状也停止发展。症状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在整个侵染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症状的出现标志着一个侵染程序的终结。 潜伏性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组只织后,由于寄主环竟条件的限制暂停的静止生长活动,但仍保持其生命,寄主植株也不表现症状。等待寄主某种状况的改变后再恢复侵染的进程而导致发病。 这种现象称为潜伏性侵染。 二、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主要是依靠外界的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被动地传播的。 、风(气流) 风是病原物在自然条件下作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动力。绝大多数的病原真菌都直接或间接地靠风力传播。 有的可达数万米的高空,或数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含有病原物的土粒、水沫也可以乘风飘到数十米,甚至数百米以外的地方。 2、水 病原细菌和部分真菌的孢子,必须扩展到水中,然后才能随水流或雨滴的溅洒作用传播。土壤中的病原物往往随流水或灌溉水而传播。 3、生物 昆虫除传播病毒外,也能传播病原细菌、真菌和线虫。鸟类可传播寄生种子植物及真菌的孢子。 4、人为活动 人们在农林业活动中,例如抚育、施肥、耕翻、除草时,工具和人身不可避免地会传带某些病原物。尤其是种苗和各种林业产品在流通和运输时,可夹带着病原物一起运走。 三、病原物的越冬 越冬是病原物生活史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比较易于控制和消灭。病原物越冬的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生病的植株 体内寄生的各种病原物,随寄主组织而安全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的来源。这一侵染来源对于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尤属重要。 (二)病株残体 真菌和细菌都可以在这些残体上以腐生的方式越冬。菌丝体越冬后,次年在未完全腐解的残体上产生有性或无性孢子侵染植物。有些真菌则以休眠孢子在植物残体上越冬。 (三)种实、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 种子及果实表面和内部都可能有病原物存活。如猝倒病菌在松树种子的表面越冬。核桃黑斑病菌在病果上越冬。 苗木,接穗、插条和种根等作为侵染来源与生病植株的情况是一致的。 (四)土壤、肥料:病原物在土壤中以厚垣孢子、菌核等休眠体越冬,有的甚至可存活达数年之久。根据病原物在土壤中存活能力的强弱,可把它们分为土壤寄居菌和土壤习居菌。 土壤寄居菌:往往随同其原来的寄主残体,如落叶,落果、枯枝等进入土壤中,并在其上营腐生生活。 土壤习居菌:不仅可以在寄主残体上生存,而且可以在土壤中的其他有机物上腐生和繁殖。 引起猝倒病的腐霉菌、丝核菌和镰刀菌等都是土壤习居菌。 某些农家肥料,常混有未腐熟的病株残体,有生命力的病原物混杂其中,因此可能成为侵染来源。 四、初侵染和再侵染 在一个生长季开始后,病原物从其越冬的场所散发出来,引起的第一轮侵染,称为初侵染。初侵染完成后,有的病原物在同一个生长季中可能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侵染。初侵染后的各次侵染都称为再侵染。 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病原物的越冬场所。再侵染的来源:则是当年已发病的植株。 典型的侵染性病害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如下的一种模式: 侵染循环模式图(略)第二节 病害的流行和预测一 病害的流行:某种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一段时期内普遍而严重地发生,称为病害流行。 (一)病害流行的条件:植物的病害必须要有病原、感病植物和环境因素三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发生。 、病原因素:病害的流行必须要有大量的毒性强的病原物存在,并能很快地传播到寄主体上。数量:只有初侵染的病原,病原物越冬的数量是次年进行初侵染的基础。能否达到流行所需的数量要求,直接决定于越冬病原的多少。对于能进行多次再侵染的病原,主要决定于再侵染过程中增殖的速度。如叶锈病菌、白粉病菌等 。 质量毒性强的病原物品系较毒性弱的更易引起林木的病害。有许多植物病害的突然流行,往往与新的毒性强的病原物品系的出现有关 其它因素:病原除了质与量的因素外,病原物适于被风、水等传播,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力等也是造成流行的条件。 、植物因素 易于感病的寄主植物大量而集中地存在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 林木的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以及不同个体,对于病害具有不同的感受性。 营造大片同龄的纯林,是造成感病个体大量集中的原因,易引起病害流行。 由于不同林木品系的抗病力不同,在某些条件下,造林时选用林木的品系不当,也是引起病害流行的原因。 栽培管理不善,环境条件恶化,使植物抗病性下降,也可以引起病害的流行。 、环境方面 有一个有利于植物病害的流行,而不利于环境条件。 强烈削弱寄主植物抗病力,或非常有利于病原物积累和侵染活动的环境条件, 总述:上述三方面的相互配合是病害流行必不可少的条件,缺一不可。对于任何一种病害来说,在一定的地区和时间内,发展成为流行状态都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某个最易变化或变化最大的那个因素,必然对病害发生较大的影响而成为流行的主导因素。 杨树腐烂病:在北方的某些林场,感病的寄主是大量而集中地存在着的,病原物也普遍地腐生于枯枝上和树皮表层。病害的流行与否取决于环境条件如遇突然的干旱或冻害,病害便随即流行起来。 梨桧锈病,我国的各梨树栽培区,环境条件都是适于发生。如果梨园附近有严重感染锈病的桧树存在病害便会迅速流行起来。这里,桧柏所带来的病原菌是流行的关键。 4、人为活动影响 二、病害流行的预测 根据病害流行的规律和即将出现的有关条件,以推测某种病害发生的时期、发展趋势和流行程度,称为病害预测。 (一)病害预测的作用 1确定某种病害是否需要采取防治措施。 2估计病害发生情况,以便做好防治准备。 3选择防治时机,以提高防治效果。第六章 林木病害防治第一节 病害防治的原则 一、综合防治(治理)的概念 充分利用病虫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以预防为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发展生物群落中不利于病虫而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的因素,因地制宜地、经济地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相辅相成的系统措施,防止环境污染,把病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植物速生丰产的目的。 综合防治 : 目的:人、畜健康和植物速生丰产 手段:因地制宜地、经济地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相辅相成的系统措施 结果:防止环境污染,把病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 二、林木病害的防治特点 总之,林木病害的防治,是把“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治”只是一种补助措施,故防治工作中,应遵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如林木防治重视单株治疗,因为,木本植物,如行道树、庭院树、纪念林、贵重的树木等不仅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治愈复元的可能。 果园、苗圃、园林与林木病害也各有其特点 三、林木病害防治的目的 1.杜绝、减少病原物的数量或切断其侵染链 2.增强林木的抗病力或保护它不受病原物的侵染3.改善环境条件,使不利于病原物数量的积累和侵染活动的进行,或有益于林木抗病性能的发挥。 四、林木病害防治措施 病害检疫、林业技术防治、选用抗病品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第二节 病害检疫 植物病害检疫就是为防止危险性病害的国际间或国内地区间人为传播的一种有效措施。 它的主要任务是: 1禁止危险性病害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 2将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害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使蔓延,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消灭; 3当危险性病害传入新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消灭。 我国植物检疫分国境检疫和国内检疫两种。 国内检疫的目的是为把某些区域性危险病害封锁在疫区内,不使蔓延,以利于消灭。 国境检疫的目的是为防止危险性病害输出、入国境、保护本国农林业生产,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检疫工作由国家出入境检疫检验局执行。在海关、港口、国际机场以及有关省会,设立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和过境的农林植物及其产品、运输工具等进行检疫。 国务院于1983年1月3日发布了植物检疫条例, 1991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诞生, 把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从实践、思想到法规、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95年3月4日,病害12种,害虫17种和杂草3种;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包括粮、棉、油、菜、瓜果、花卉、中药材、牧草等8大类植物及可能受疫情污染的其他植物产品和包装材料 。 1996年1月5日,林业部修订公布了薪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共计35种森林病虫,其中,病害16种,害虫19种。 2005年3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公布19种新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这是继1996年之后,国家林业局结合当前林业发展形势和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再次对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进行修订。 在公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昆虫11种、病原微生物6种、线虫1种、植物1种。 2005年3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公布19种新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病原微生物6种、线虫1种、松材线虫、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松疱锈病菌、落叶松枯梢病菌、杨树花叶病毒、冠瘿病菌、草坪草褐斑病菌。 第三节 林业技术防治 改善营林技术措施有利于速生丰产,同时,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合理的 、先进的营林措施是一切防治活动的基础。 一、育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 1. 选择适当的苗圃地 :苗圃不要设置在土壤粘重、地势低湿的地点(如限于条件,非在这种地段上设置苗圃不可,则应采取改良土壤、排水等措施)。 在易于排水的沙地或黑色土壤上设置苗圃,则应注意防止夏季高温引起的灼伤。 苗圃最好远离有同种林木的林分。 2、轮作:可使病原物因得不到适当的寄主而“饿死”,且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根癌病,猝倒病,根线虫病等都可以通过轮作的方法进行防治。 3、清除病残体: 深翻、清除 二、造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 1.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提高林木抗病力,减少病害的重要措施。 2.营造混交林:无论是根部病害或是枝、叶病害,混交的树种都可以起到某种屏障的作用。 三 林分抚育中的防病措施 清除病害发源地;在林分的管理中,及时发现和清除病害的发源基地是防止病害蔓延扩展的关键。 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 减少机械损伤 :山火、放牧、随意刮皮打号,是引起林木机械损伤,导致病原伤口侵入,特别是树皮腐烂病菌、立木腐朽菌侵入的重要途径,应当禁止或严格控制。 第四节 选育抗病树种 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许多难于防治的毁灭性病害,如榆枯萎病、松类疱锈病等,把希望寄托在选育抗病品种上,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选育抗病树种的基本方法 通过树种选择,种源选择,个体选择,杂交育种以及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方法来进行。其中杂交育种和物理、化学诱发突变是培育抗病品种的常用方法。 2 品种抗病力的鉴定 选育抗病品种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进行品种抗病力的鉴定。 3 今后研究的目标 寄主抗病基因的研究、病原致病基因的研究、病原物遗传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第五节 生物防治 从广义上说,一切利用生物学手段来防治病害的方法都属于生物防治。通常是利用某些微生物作为工具来防治病害。 1、利用双重寄生防病 所谓双重寄生,是一种寄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寄生的现象。在我国已用于生产的“鲁保一号”,就是利用一种寄生在菟丝子上的炭疽病菌的制剂。 2 使用无毒或弱毒菌系排斥毒性菌系 土壤中存在有根癌细菌的无毒菌系,把苗木根部先浸在无毒菌系的悬浮液中进行伤口接种,可以起到免疫接种的作用,即使定植后接触到毒性病菌也不致受侵染。在意大利和法国,用栗疫病菌的弱毒菌系防治栗疫病取得了成功。将弱毒菌系接种到栗树的疫病病斑上,原来的致病菌受到抑制,病斑便自然愈合。病菌一旦在栗林内定殖便可以自然传播。 3 利用微生物间的营养竞争防病 争夺养分的作用或分泌的抗生素对其他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起着抑制的作用。如大隔孢伏革菌接种到伐桩上后,能够迅速地生长并占领伐桩,便阻止了根白腐病菌在伐桩上的定殖。 4 利用菌根菌防病 利用菌根真菌防治根腐病、猝倒病等林木和苗木根部病害的正在进行探索。厚环乳牛肝菌、采色豆马勃等菌根菌接种油松幼苗,不仅使苗木的干物重提高40%左右,而且提高了苗木抗猝倒病和抗旱、抗碱能力。 第六节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植物病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适用范围广,收效快,方法简便。 一杀菌剂分类和使用方法: 杀菌剂按作用方式分为: 1保护剂:在植物感病前,喷布于植物表面或植物所处的环境,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侵染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 2治疗剂:在植物感病后,施用药剂以杀死或抑制病原物,使植物恢复健康或减轻病害,这类药剂称治疗剂。如多菌灵、粉锈宁等。 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方法有种实消毒,土壤消毒和喷洒植株等。 种实消毒 目的在于消灭种实表面或内部的病原物,以免为害苗木。 有些持效期长的药剂,不仅可以杀死种实上所携带的病原菌,而且能随种子进入土壤,杀死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菌,起到土壤消毒的作用。 土壤消毒 目的在于杀死或抑制土壤中的病原物。 喷雾 是防治植物病害最常用的方法。其作用主要是保护植株不受病原物的为害。 二、几种常用杀菌剂的性能 (一)无机杀菌剂 1波尔多液 由硫酸铜、生石灰、水配制而成,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波尔多液粘着力强,一次施用可以维持半个月左右的有效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剂 。对叶斑病、霜霉病等效果好。波尔多液必须现用现配。 2石硫合剂 由石灰、硫磺、水熬制而成,有效成分为多硫化钙,使用时加水稀释,生长季节中的使用0.3-0.5波美度;休眠期使用3-5波美度。对锈病、白粉病等高效。(二)有机杀菌剂 1、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 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适用于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及其他多种叶斑病。 2多菌灵 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林木、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多种植物上的病害有效。 3百菌清 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具保护作用,对多种林木、果树、蔬菜、花卉上的叶、果病害防治效果很好,对植物安全。百菌清烟剂可防治杨灰斑病、落叶松时期落叶病及枯梢病、大棚内的蔬菜病害。 4 粉锈宁 为一高效、低毒、 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具保护、治疗作用。对白粉病和锈病高效。持效期长,对林果根部病害、轮纹病等有效。毛白杨对此药剂非常敏感,易产生药害。 5 五氯硝基苯 常用的土壤和种子消毒剂。对于由丝核菌所引起的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治效果极好,也可用于防治幼树的白纹羽病和紫纹羽病等根部病害。用作土壤消毒时,先将药剂与50100倍的细土混合制成药土,撒于播种沟中,或撒覆于种子上。每亩用药剂253kg。但它对于由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和立枯病则无效。对人畜无毒。 6敌克松 常用的土壤杀菌剂,可用于种子和土壤消毒,以防治苗木猝倒病和其他根部病害,用量约为70%可湿性粉剂,每亩0.5kg,作成药土使用。 7 腐霉利(速克灵)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具保护、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林果、蔬菜、观赏植物及农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对灰霉病、褐腐病类效果突出 其它防治立枯病的药剂有:五多(根腐宁、根康宝):多菌灵五氯硝基苯五福(地菌净、根必治):福美双五氯硝基苯地克松2号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 8 烯唑醇(速保利)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具保护、治疗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有效,能有效地防治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等。 10 代森锰锌 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具保护作用。几乎对所有植物病害有效。尤其对叶斑病类效果好。目前,在防治果树轮纹病上应用最多。如大生-M45、喷克等有效成分均为代森锰锌 。 11 抗生素类 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作为农药即农用抗生素,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微生物源农药的主体之一。抗生素特别是抗菌素在我国的开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水平处于世界先进之列。浙江省农科院开发研制的多抗霉素对瓜果蔬菜常见的立枯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茎枯病、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防治枝干病害的药剂有:福 美 砷、腐必清、菌毒清、苹腐灵、843康复剂、轮纹净、S-921、腐烂净、石硫合剂等。 防治病毒的药剂有:病毒A、病毒必克、植病灵、植物病毒疫苗 常见杀菌剂混剂多硫:多菌灵硫磺多霉威:多菌灵乙霉威 多锰锌:多菌灵代森锰锌达美高:多菌灵百菌清福美双 复方硫菌灵:福美双甲托农施乐:甲托代森锰锌百腐:百菌清腐霉利 百锰锌:百菌清代森锰锌锰锌铜:三唑酮代森锰锌加瑞农:霜脲氰 代森锰锌福锰锌:福美双代森锰锌炭疽福美:福美双福美锌 第七节 物理防治 、 高温处理:温室用高温蒸气进行土壤消毒 ,烈日凉晒种子. 、 温汤浸种、浸苗 利用种子与附在种子外表,或侵入内部的病原物对温度耐力的差别来消灭病原物。 林业上用于种子及接穗,插条等消毒的如桑苗在45热水中浸30分钟,或50下浸15分钟 接穗在50热水中浸10分钟,都可以治愈类菌原体引起的萎缩病。 泡桐丛枝病也可用温汤浸泡方法消灭种根内的类菌原体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