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7573363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16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织金县鑫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单位:织金县鑫安煤矿 编制时间: 2013年12月 实施时间: 2014年 1 月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2第一章 总 则2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5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22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29第五章 应急响应31第六章 信息发布35第七章 后期处置35第八章 保障措施36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39第十章 奖 惩40第十一章 附则41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44第一章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4第二章 地质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4第三章 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1第四章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8第五章 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6第六章 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5第七章 供电系统事故专项应急预案94第八章 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05第九章 火工品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15第十章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22第十一章 职业卫生危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32第三部分 现场预案137第一章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37第二章 地质灾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2第三章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4第四章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5第五章 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9第六章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0第七章 供电系统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0第八章 锅炉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3第九章 火工品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7第十章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60第十一章 职业卫生危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62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 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保障煤矿职工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在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出现时能及时处理,在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和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和事故的进一步蔓延,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事故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织金县鑫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主席令第75号1996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主席令第65号1992年11月7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2008年10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2001年10月27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年8月30日)7)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296号2000年11月7日)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13日)9)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3年4月27日)10)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2006年5月10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1987年12月3日)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3月28日)1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1月24日)14)煤矿安全规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6号2010版)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2009年4月1日)16)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17)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GB/T138611992)2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3)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织金县八步鑫安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说明书(2010)24)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织金县鑫安煤矿安全专篇(变更)说明书(2010)25)鑫安煤业有限公司鑫安煤矿M6、M7、M27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10153号)26)对鑫安煤矿M6、M7、M27煤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煤炭2011792号)27)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M6、M7、M27、M34煤层)(2007年8月27日)28)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M6、M7、M27、M34煤层)(2007年8月27日)29)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煤矿勘查地质报告(2006)30)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2010)31)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下发的安全管理文件及操作规程32)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事故总结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织金县鑫安煤矿内部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范围包括本矿所涉及到的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以及非人身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5.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煤矿在上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本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分管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1.5.3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事故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煤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班组充分发挥自救作用。1.5.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5.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煤矿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2.1 矿井概况2.1.1 地理位置、交通1、地理位置:织金县鑫安煤矿位于新利村和利民村,距八步镇5公里。行政区划属织金县八步镇管辖。处在八步向斜西翼南段戴家田详查勘查区的5-7号勘查线一带,井田南北走向1.8Km,东西倾向宽0.67Km,矿区面积1.1968Km。其地理坐标: 东经1054549-1054617,北纬264627-264728。2、 交通状况:矿区距织金-毕节公路5公里砂石路,距离织金县城22公里,至贵阳180Km,至安顺100Km,交通较为方便。3、 鑫安煤矿采矿证号5200000710883,生产规模:年产15万吨交通位置见图11。 织金县鑫安煤矿为新建矿井。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4月18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10883),矿区面积为1.1968km2 , 开采深度由1100m1490m。表121 井田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XY12964708355760102296475935576609329637213557670542962921355765315296288535575960面积1.1968Km开采深度+1100m至+1490m 2.1.2 矿井地质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上统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自老至新分述如下。A、茅口组(P1m):由石灰岩、燧石灰岩及少量硅质岩组成,位于含煤地层()龙潭组底部,厚380m。B、龙潭组:上段(P2L3)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为主,夹石灰岩及煤层,含层位稳定的海相灰岩标志层数层,统一编号为标三上、标三下、标四,含煤4-8层,其中6、7号为可采煤层,生物化石以动物化石为主,植物化石多以碎片方式保存。厚50-71m。一般厚58m。中段(P2L2)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泥岩及煤层,海相成分极少,仅标五为较稳定硅质菱铁岩,13号煤层上下及16号煤层间接顶板等少数层位含有少量海相动物化石,含煤8-14层,可采煤层16号位于本段中下部,生物化石盛产保存完好的植物化石为特征。厚93-117m,一般厚105m。下段(P2L1)主要为浅海、泻湖海湾-滨海相砂泥岩、硅质岩及碳酸盐含煤沉积,含具对比意义的灰岩6-8层,标志层有七上、七下、十、十一、十二、十三等6层,含煤7-17层,27号、34号煤为可采煤层。生物化石以动物化石为主,仅27号煤附近保存有完整的植物化石。厚88-126m,一般厚95m。C、长兴组(P2C)位于龙潭组上部,以海相灰岩为主,上部为浅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岩屑细砂岩、泥岩,距离顶板1-3m处夹一薄层煤,一般0.3m,下部为一层厚越10m的燧石灰岩,深灰色,巨厚层状,坚硬,在地表往往形成陡坎。产蜓科、腕足类化石,厚24m。D、大隆组(P2 d)黑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黄绿色蒙脱石泥岩,产菊石等化石,厚5m。E、飞仙关组(T1f)为一套浅海相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共分六段,煤矿区内仅有一段分布。一段(T1f1):浅灰绿色薄层状钙质粉砂岩为主,夹泥灰岩,向上钙质含量增加,底部常夹深色硅质条带,产王氏、格式蛤等化石,厚120m。矿区内残厚度约80m。F、第四系(Q):由崩溃、坡积等沙、泥、砾岩组成,分布于沟谷洼地及坡地,区内仅有零星分布,厚0-5m,不整合于各时代地层之上。2.1.3 地质构造A、 褶皱八步向斜为一不对称向斜,东翼陡,且被断层破坏,含煤地层保存不完整;西翼缓,轴向北东30。煤矿矿区位于西翼南段戴家田详查勘查区的5-7号勘察线一带,为一简单单斜,地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12-35,一般20左右。B、断层煤矿区内断裂不发育,未见较大的断层,仅槽探和钻探揭露几条小断层。F701-1正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701号钻孔揭露缺失27号煤以下部分地层,地层断距约15m,落差25m。F501-1及F702等小断层的地层断距及落差均小于10m。综上所述,该矿区为一简单单斜,断层少,且无落差大于30m的大断层,地层产状变化不大,地质构造为简单类型。2.1.4 水文地质1、 含水层划分根据岩性组合、岩层富水性和可采煤层赋存空间等因素,将矿区内地层划为5个含水段,其中大隆长兴及龙潭组地层组成的复合含水段是直接充水含水段,矿床间接充水含水段是茅口组碳酸盐及飞仙关二段灰岩。 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段:出露于沟谷洼地及缓坡地带,岩性以沙土及亚粘土为主,厚一般5m,含孔隙水、泉水出露少,富水性弱。根据调查资料,泉点流量小于0.2L/s(凡引用资料均为戴家田详查报告资料)。 飞仙关组一段(T1f1):由钙质粉砂岩及钙质泥岩夹泥灰岩组成,区内残留厚度80m左右,含裂隙水,富水性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距矿区南部边缘0.7Km的402号钻孔简易放水资料,孔口流量0.018L/s,单位涌水量0.0486L/s.m。 大隆长兴龙潭组(P2d+c+1):总厚287m左右,由粉砂岩、泥岩夹灰岩及煤层组成,大龙长兴为该段的主要含水层,厚29m,但在地表往往形成陡坡、陡坎,地表水排泄畅通,补给条件差,距902号钻孔(位于矿区东北界外125m处)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271L/s.m,龙潭组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为主,含水层裂隙水,富水性弱,据矿区北部边缘的901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13L/s.m。 茅口组(P1m):茅口灰岩岩溶发育、含岩溶裂隙水、地下水补给条件好、在锋林洼池、坡立谷等地貌单元中、伴有岩溶大全及暗河出露,水量丰富。总之,茅口灰岩地下水补给、循环、排泄条件好,富水性强。据矿区西北角边界外约1.1KM的1005号钻孔抽水试验,茅口灰岩延深57.6,在孔深192.93206.84见溶洞,止水作静止水位观测,水位标高1309.85M,抽水资料含水层厚36.34m,单位涌水量0.0388L/s.m。距矿区西北角边界外0.65Km的101号岩溶泉长观资料,暴雨季节采有水出来,最大泉流22.6L/s,旱季干枯。2、 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无较大断层,根据戴家田详查资料,揭露断层的钻孔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一般无异常反映,从抽水试验资料看,断层导水性弱。3、 地表水、地下水及其联系地表水、地下水的动态明显受大气水控制,其流量、水位变化均与降水季节性变化相适应,雨季流量多大,水位上升,旱季流量小,水位下降。河溪源头多受泉水补给,地表水受地下水补给,各含水段之间一般均无直接水力联系。矿区内近缘无大的河流、积水洼地及溪沟,冬季干涸。根据戴家田长观资料,本矿区内(701号钻孔附近)的3个小窑长观资料,窑122(16号煤层)最小流量0.24L/s,最大流量3.412L/s,一般0.58L/s;窑121(27号煤层)最小流量为0.039L/s,最大1.142L/s,一般0.22L/s;窑112(7号煤层)最小流量0.01L/m,最大1.333L/m,一般0.185L/m。综上所述,矿区内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靠大气降水,主要可采煤层大部分赋存在当地基准面(1400m)以下。矿井直接充水含水段,主要是含煤地层及上覆岩溶含水层,富水性中等,水文地质类型属溶隙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煤矿开采过程中应注意老窑积水,开采M34时,应预防底板突水。4、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煤矿开采时应预防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充水危害。小窑开采与地下水的联系,区内废弃老窑较多,主要开采M16、M27等煤层,尤其是原煤矿,一般倾斜100m内,走向长数百米,早为废窑。原因排水困难,部分巷道积水较大而停产,后因无证关闭。矿井建设及今后生产应做好防水措施,预防废窑积水涌入矿井,据调查,其它元季节性小窑积水不大,地势较高的煤窑无水,仅见滴水现象。第四系崩积物,由于岩性松软,透水性强,稳定性差,区内无大面积分布,但矿井弱穿过该地层时要防止崩积物内潜水突然溃入矿井。上覆飞仙关组碳酸岩中的岩溶水,虽然有较好的隔水岩层与煤系相隔,一旦自然流场被改变后,地下水就会顺着自然空间流入矿井。矿井直接充水层,M6煤层顶部(大隆顶至6号煤)虽为弱含水段,但M6煤层之上有标二、标三石灰岩,据703号钻孔(距矿区东部边界120m)放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0892L/s.m,泉长期动态观测资料,最大流量5.944L/s,故回采M6煤层时仍要防顶板溶裂水突然涌入矿井;其中中、下煤组亦为弱含水层,含水层主要时砂岩,小窑长期动态观测资料。最大涌水量3.412L/s,一般0.22L/s,裂隙水是回采M16、M27等煤层的主要充水来源。今后的开采中,随时要注意因外力改变自然流场而导致地下水流入矿井。下伏茅口组灰岩地下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茅口灰岩强含水段与可采煤M16、M7、M16、M27号等煤层的距离较远,M27煤层以及以上煤层距茅口组灰岩顶最薄51.5m,一般厚56m左右的弱含水段相隔,茅口灰岩地下水对M27号煤及以上的各煤层开采一般无影响,且茅口内无对煤层有切割和有影响的断层导水,故茅口灰岩地下水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影响到M27号煤及其以上煤层开采。但最下一局部可采煤层M34煤层,下距茅口灰岩顶仅7.59m-15m(702号孔),原老窑开采34号煤层虽未发生突水现象,但因仅是浅部开采,今后矿井开拓M34煤层时,应充分考虑茅口灰岩地下水对煤层底板的突水问题。在建矿掘井或其它外力影响,造成自然流场改变,仍应预防茅口灰岩水对矿井的危害。综上所述,浅部老窑水,煤层顶板裂隙水,茅口灰岩岩溶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偏复杂类型。5、 矿井涌水量预算以水均衡法对煤矿涌水进行计算,未来矿井充水主要是来自大气降水。考虑到本地区湿度大,降雨集中,毛细雨季节长而且频繁等特征,经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Q=48m/h,最大涌水量Q=108m/h。2.1.5 煤层及煤质(1) 煤层矿区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可采煤层有M6、M7、M16、M27、M34煤层。煤层特征表2-1。表2-1 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煤层编号煤层平均厚度(m)煤层倾角()煤平均间距(m)煤层结构容 重(t/m)煤层稳定性顶底板岩性顶板底板M61.5726180-1层夹矸1.5不稳定石灰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M71.212680单一1.5较稳定石灰岩泥质粉砂岩M161.382670单一1.5稳定粉砂质泥岩泥岩M272.122635单一1.5稳定泥岩或粉砂岩粉砂质泥岩M340.78260-1层夹矸1.5不稳定泥岩或粉砂岩泥岩 (2)煤质可采煤层的工业分析结果见表2-2。表2-2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煤层编号水份(%)灰份(%)全硫(%)挥发份(%)发热量(MJ/kg)煤种M62.9715.811.898.8235.32无烟煤M72.4117.352.298.7235.40无烟煤M161.8916.202.756.7435.03无烟煤M272.6719.541.557.4434.68无烟煤M342.1725.401.729,4334.67无烟煤根据煤质试验资料,矿区内可采煤层以亮煤为主,次为暗煤,夹少量镜煤以及丝煤,M16、M27煤层为光亮-半亮型。M6、M7、M34煤层为半亮-半暗型,M7、M16、M27、M34为块状或层状构造,M6为粉状夹鳞片状。通过采样分析化验,按2004年4月国家质量监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质量灰分分级、煤炭质量硫份分级、煤炭质量发热量分级GB/T15224.1、2、3-2004标准,确定矿区内为低-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的无烟煤。(3)煤的用途井田内可采煤层为低-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煤炭消费主要是电力,销售市场及经济效益较好。2.1.6煤层开采技术条件2.1.6.1 瓦斯根据贵州省黔能源发对鑫安煤矿M6、M7、M27煤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煤炭2011792号)结论,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2.19m/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35m/t。矿井为高瓦斯矿井。2.1.6.2煤尘根据2007年8月27日提交的对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M6、M7、M16、M27、M34煤层煤样鉴定报告的结论,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M6、M7、M16、M27、M34煤层均无爆炸性。2.1.6.3煤的自燃根据2007年8月27日提交的对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M6、M7、M16、M27、M34煤层煤样鉴定报告的结论,M6、M7、M16、M27、M34煤层自燃等级为级,M16煤层为级。2.1.6.4煤与瓦斯突出根据2010年3月10日提交的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及(黔能源发2010153号关于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的批复,鉴定结论为: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M6、M7煤层开采标高+1360m以上无突出危险性,M27煤层+1317m以上无突出危险性。2.1.6.5地温区内无地温异常现象。2.1.6.6冲积地压本矿无冲积地压危险。2.1.6.7煤层风氧化带区内局部有煤层出露,煤层风化严重。煤层浅部均有保安煤柱。2.1.6.8钻孔封孔情况矿区内钻孔封孔良好。2.1.7生产系统、辅助系统1、 矿井开拓方式:斜井开拓2、 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式3、 通风系统:中央并列抽出式采面通风:(以12702采煤工作面为例)新鲜风流从主、副井12运输反石门12702运输巷12702采面12702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掘进通风:(以1270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为例)新鲜风流从副斜井井底车场(局部通风机)12703运输联络石门12703运输巷12703专用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4、 防排水系统:井底设水仓集中11、12石门水平以上巷道、采掘工作面的涌水后抽出地面。井底水仓选用100D-454型离心泵3台,水泵流量85m3/h,扬程180m,防爆电机功率为75kw,满足要求。正常涌水量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量时2台同时工作,1台备用。 在主立井安设两趟排水管路。选用DN150mm的无缝钢管排水管二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排水管长125m。矿井在1321m标高设置两个水仓,水仓净断面积8.4m2,采用砌碹支护。主水仓长度46m,容量386m3;副水仓长度20m,容量168m3;总容量554m3。5、 提升、运输方式:主井安设 1台DTC80/20/132型皮带运输机,12运输石门及各煤层顺槽巷共安装7台DTC80/40/237KW皮带运输机,副井采用1台JTP-1.61.2型绞车串车提升。6、 供电系统:井下采用低压供电,地面建有永久变配电室,实行双回路供电。7、 救护系统:矿井设计年产15万吨,本矿未组建救护队,与织金县矿山救护队签订了救护协议。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2.2.1 危险源识别与检测2.2.1.1主要危险源矿井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种类主要有水、火、瓦斯、煤尘爆炸、冒顶、提升运输、中毒窒息、机械伤人等其它因素。2.2.1.2存在形式及场所序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场所主要表现形式1水采空区、老窑水、岩溶水淹灭、冲击2火 采掘工作面、井下巷道、机电硐室火灾3爆炸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瓦斯积聚处、煤尘浓度超标处遇火源或高温、高压情况下发生爆炸并产生有害气体及高温4提升运输运输巷道机械损伤5瓦斯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采空区等燃烧、爆炸,使人窒息6机械伤害运输巷道、有机械操作地点人体伤害7高空坠落高空作业处高空坠落伤害8地压采掘工作面、井下巷道支护破坏、顶板冒落、底鼓、片帮9有害气体采掘工作面、回风巷、机电硐室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等10电地面、井下用电场所触电、电器引发的火灾2.2.1.3检测、监控的手段矿井应具备安全监控系统。对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配足各种有效探头,满足对矿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的需要。2.2.2 危险源风险分析2.2.2.1地面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1)危险目标的确定地面锅炉房地面锅炉房周边有公路、灯房浴室、器材库、办公楼、食堂等。地面瓦斯泵房建有永久瓦斯抽放泵站。自然灾害矿区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水、泥石流、滑坡、岩崩、不良工程地质、凝冻等。(2)地面危险目标的危险性及其对周边的影响地面在用的热水锅炉属压力容器,如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设备损坏,和锅炉爆炸重大事故,将对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周边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面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控制措施不力,也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2.2.2.2 煤矿井下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鑫安煤矿属井工开采作业,受井下作业场所空间限制,作业环境条件影响,作业系统空间复杂,各生产、安全系统复杂。设施、设备较多,且系统性较强,局部问题有可能造成区域系统或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和影响因素。根据煤矿生产的特点,以及煤矿安全事故教训总结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因素有:(1) 瓦斯因素 鑫安煤矿属高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M6、M7、M27、M34煤层为级,M16煤层为级。M16号煤层瓦斯含量高,涌出量大,在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如遇到违章放炮、明火、电器火花、金属撞击、摩擦火花等都有可能引起瓦斯爆炸和人员窒息,因此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瓦斯聚集、放炮的管理。(2)煤与瓦斯突出因素根据2010年3月10日提交的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及(黔能源发2010153号关于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鉴定结论: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M6、M7煤层开采标高+1360m以上无突出危险性,M27煤层+1317m以上无突出危险性。当遇到过地质构造带、爆破冲击、机械撞击等情况时,有可能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所以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对地质构造带采取观测和预防措施,认真落实钻探、设置防突风门、远距离放炮等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瓦斯压力的测定,及时掌握有关数据,分析研究提出防范措施。(3) 煤尘、煤层自燃因素 根据2007年8月27日提交的对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M6、M7、M16、M27、M34煤层煤样鉴定报告的结论,上述煤层均无爆炸性。根据2007年8月27日提交的对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M6、M7、M16、M27、M34煤层煤样鉴定报告的结论,M6、M7、M16、M27、M34煤层自燃等级为级,M16煤层为级。 所以在开采M16号煤时必须采取防止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4)火灾因素若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要求,使用皮带、溜子不当、放炮管理不善、机械冲击与摩擦、电源电器短路、静电、明火等都有可能造成人为、机电等外因火灾的发生。(5) 水灾因素 2014年计划回采的工作面有12702、12703、12704采煤工作面。必须遵循“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在回采前应采取一定的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煤层顶底板完整性,在岩层破碎地段,应采取相应的水文地质措施,保证回采安全。 同时上述工作面接近煤层风氧化带,地面有很多老窑,其中老窑积水位置、范围不够准确,开采时应注意老窑水威胁,应用钻探查清老窑积水范围。防止工作面的掘进、回采过程中,地表水通过采空区大量涌入井下,引起水灾事故。(6)运输提升因素 在提升运输时,要加强对运输设施、设备的检查,加大对人车使用、检修、钢丝绳、矿车连接装置的检查力度,并做好相关的检查记录。在进行提升时,要完善各种行车声光信号装置、防跑车装置、阻(挡)车器,确保其完好性,同时要做好相关的检查记录。(7) 顶板因素 我矿采掘生产过程中作业场所均处于地层之下,由于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顶板节理发育,底板松软,如果不按照规程措施施工,放松对顶板的管理,可能造成顶板事故发生。(8)其它因素煤层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其它有毒、有害气体。作业人员操作不慎,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作业和指挥。作业人员操作时精力不集中,健康原因,本身的身体素质状况,心理状态,情绪等不稳定因素。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造成事故隐患未及时排除。安全生产管理、督促整改不力等。均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2.3 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预测2.3.1 瓦斯事故瓦斯是一种能够燃烧和爆炸的气体。瓦斯爆炸就是一定浓度的瓦斯与氧气在高温火源的作用下,进行的剧烈氧化反应。这种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种热量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迅速膨胀,开成高温、高压,并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冲击,形成冲击波从而产生动力现象,这就是瓦斯爆炸。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表现在三个方面:瓦斯爆炸产生的爆炸温度可达18502650,不仅烧毁设备、烧伤人员,还能点燃可燃的木质支架、煤尘、引起火灾和煤尘爆炸事故,扩大灾情。瓦斯爆炸后的气体压力是爆炸前气体压力的710倍,气体压力的骤然释放,将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并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冲击,从而吹倒支架,损坏设备。瓦斯爆炸同时生产一氧化碳等大量的有害、有毒气体,发生爆炸后,同时还会大大降低空气中氧气浓度,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死亡。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处于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2%;三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点燃温度不低于650,当量大于0.28J,并且持续时间大于爆炸感应期。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对空气密度为0.544,其扩散性很强,会很快扩散在空气中,本身无毒,但不能供人呼吸,高浓度的瓦斯聚集,会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可能造成人员的窒息死亡。2.3.2 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事故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是指在地应力和瓦斯(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因煤体突然喷出到采掘作业空间,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由煤体内向巷道或者采掘作业场所突然喷出大量的煤炭及涌出大量的高浓度瓦斯充塞巷道并造成一定的、有时是十分巨大的动力效应,煤层形成空洞,同时伴随着强大的冲击力,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甚至发生风流逆转,造成人员窒息和发生瓦斯爆炸、燃烧及涌出的煤(矸)流埋人等事故。2.3.3 煤尘爆炸事故煤尘爆炸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煤尘必须浮游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其爆炸浓度值为45/3,上限值为15002000/3;二是有足够引起爆炸的热源存在,煤尘爆炸的引爆温度为6101050;三是氧气浓度不低于18%,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8%时,单独的煤尘不在爆炸。煤尘爆炸具有同瓦斯爆炸相类似的特点,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并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等。煤尘爆炸火焰温度可达16001900,可使爆炸时产生气体产物加热到23002500;煤尘爆炸的理论压力为750kpa,但在大量沉积煤尘的巷道中,爆炸压力伴随着距爆炸源距离的增加而跳跃式增加;煤尘开始被点燃时产生冲击波的传播速度与火焰的传播速度几乎是相同的,随时间延长,冲击波的速度加速,其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可达2340/;煤尘爆炸后同时生成2%4%的一氧化碳,有时甚至高达8%10%。因此,煤尘爆炸具有威力大、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大、造成损失严重的特点。2.3.4 火灾事故构成火灾的基本要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热源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二是可燃物;在煤矿矿井里,煤本身就是一个大量而且普遍存在的可燃物。三是空气;任何可燃物尽管有热源点燃,但若缺乏足够的氧气,燃烧就不能持续,所以空气的供给是维持燃烧不可缺少的条件,燃烧是剧烈的氧化现象。矿井火灾的危害及影响主要有:在火灾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煤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烟尘等,另外坑木、橡胶、聚氧乙烯制品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醇类、醛类以及其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随风扩散,可能波及相当的区域甚至全矿;高温往往引燃邻近的可燃物,致使火灾范围扩大;火灾的发生不仅提供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引火热源,而且造成的干熘作用使可燃物(如煤、木材、水等)放出氧、甲烷和其他多种碳氧化合物等爆炸气体,同时还可以使沉降的煤尘重新悬浮。因此,火灾往往容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2.3.5 水灾事故矿井水害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自然界条件复杂季风气候和地层含水性,地质构造因素(断层、溶洞、暗河、褶曲、裂隙);人为原因:开采后汇水面积加大,造成采空区积水,人为因素水害等,往往造成突发性的水灾,采空区积水而且伴有有害的气体同时涌入,增加了水灾事故可能波及的范围。2.3.6 运输提升事故 运输提升事故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设备和人为。设备的管理、保养不当,造成设备老化、损坏从而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事故;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不当、安全思想麻痹大意,或者其他人员的工作疏忽,未真正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加上人为操作不当,从而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事故。2.3.7 顶板事故煤矿顶板事故特性是煤层上履岩层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节理发育、风化、淋水后,原始应力受采动后形成集中应力等,形成岩石原生裂隙和裂隙而产生的重大撞落状态,具有隐蔽性、突然性,其冒落面积的体积的范围大小与所产生的顶板岩层裂隙范围有较大的声响,和支架支护的状态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与本身岩层性质和下履岩层承压情况高低有相应的关系;松软的顶底易于冒落造成局部顶板事故,而坚硬的顶板则不易冒落,则易形成强烈的冲击地压,造成较大的顶板事故。2.3.8 其他事故矿井煤炭开采的工艺不当,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比如瓦斯事故、放炮、机械、漏电、电气着火等,也有可能造成人体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这是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组织体系由毕节地区应急救援指挥部、织金县八步镇鑫安煤矿与织金县矿山救护队签订的救护协议,鑫安煤矿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等组成。由鑫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承办具体工作。3.1.1 成立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应急指挥系统图 31总指挥副总指挥现场指挥组警戒保卫组通信信息组物资供应组技术处理组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根据险情等级决定是否向上级单位救援3.1.2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总 指 挥:杨 东(矿长)副总指挥:周建华(总工程师)、陈其贵(安全副矿长) 成 员:谢发良、杨庆云、王锦恩、王 甦、秦 成、胥鲜明、胡德虎、郑小康、王官禄、陈其前、李红贵、赵继文、赵继贵、郑永武、严清明、刘增加、陈虹冰、王电友、王木昌、李林、刘胜洪、冯文胜3.1.3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 任:王锦恩生产调度室电话:矿内-8020、8018、8019,外线-0857-7810775织金县矿山救护队值班电话:0857-76340593.1.4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0个组3.1.4.1 现场指挥组:总 指 挥:杨 东副总指挥:周建华、陈其贵成员:赵继文、王甦、杨庆云3.1.4.2 抢险救灾组:组 长:谢发良成 员:李红贵、赵继贵、陈其前3.1.4.3 技术处理组:组 长:周建华成 员:赵继文、秦成3.1.4.4 物资供应组:组 长:胥鲜明成 员:严清明、刘增加、陈虹冰3.1.4.5 通信信息组:组 长:王锦恩成 员:郑小康3.1.4.6 警戒保卫组:组 长:李 林成 员:王电友、王木昌3.1.4.7 医疗救护组:组 长:刘胜洪成 员:冯文胜、医院医务人员4.1.4.8 后勤保障组:组 长:胥鲜明成 员:严清明、刘增加、陈虹冰4.1.4.9 善后处理组: 组 长:陈虹冰 成 员:严清明、刘增加3.1.4.10 事故调查组:组 长:杨 东成 员:周建华、陈其贵3.2 应急救援组织职责3.2.1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 3.2.1.1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3.2.1.2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方面的规章制度;3.2.1.3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决策工作,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研究、拟定救援方案,并予以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实施紧急救助,防止事故扩大,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3.2.1.4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救援的工作进展情况;3.2.1.5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协调现场救援力量,并决定是否向上级有关救援部门发出请求援助支持; 3.2.1.6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力量的调配;3.2.1.7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和保卫工作。3.2.1.8负责应急救援情况的总结、上报及相关处理事宜。3.2.2 总指挥的职责3.2.2.1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核批准工作;3.2.2.2领导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当矿井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矿长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领导负责指挥。3.2.2.3负责对外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3.2.3 副总指挥的职责3.2.3.1组织有关人员拟定应急救援方案;3.2.3.2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总指挥作好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专门人员严格控制入井人数,签发抢救事故用“入井特别许可证”和“进入事故现场许可证”;3.2.3.4根据总指挥授权,代行总指挥权力。3.2.4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3.2.4.1制定应急救援程序,负责日常管理工作;3.2.4.1负责督促检查有关单位的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3.2.4.3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标定报警的方位,险情的等级等要素,及时拟定救援计划并向指挥部汇报。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修正救援方案,供指挥部决策;3.2.4.4根据总指挥的授权,与相关救援单位进行协调并下达有关命令3.2.4.5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统计人员、财物的损失情况,并写出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同时将有关材料建档、归档。3.2.5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小组的职责3.3.5.1现场指挥组:(1)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传达指挥部对抢险救援的决定、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2)调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相关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3)参与制定救灾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4)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工作。3.3.5.2抢险救灾组:(1)接到调度室指令后,立即抽调精干人员以最快速度赶到事故现场,开展人员救护和事故紧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2)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措施,按照指挥部命令,完成遇险人员紧急救护和抢险救灾的相关任务。(3)对伤势较重的人员采取临时救护措施,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3.3.5.3技术处理组:(1)立即组织查明事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等。 (2)组织区域内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3.5.4物资供应组: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3.3.5.5通讯信息组:负责对救灾情况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按规定向有关安全部门和政府部门汇报联系在,并参与协助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处理;负责向职工群众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积极做好受威胁的职工、群众撤离避让的思想工作,宣传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3.3.5.6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矿井的警戒、维持秩序等工3.3.5.7医疗救护组:(1)组织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2)协调各大医院对事故现场中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3.3.5.8 后勤保障组:(1)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医疗救护指挥以及救援医护人员的集结调配;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危重伤员的护送转院;特殊情况下对伤员组织专家会诊。(2)负责事故发生后各种抢险救援物资的调拨供应;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购置储备和保管维护。(3)负责上级领导及其他客人的接待和地面车辆调配工作。(4)负责处理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工作。(5)负责事故发生后各项抢险救援所需资金的筹措和调拨。3.3.5.9善后处理组:主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3.3.5.10 事故调查组:(1)参加抢险救灾的全过程,根据批准的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调配检查人员,对作战计划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作战计划安全顺利完成,发现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听取指令。(2)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警戒保卫工作,在井口、调度室、办法室等要害地点设置专人警戒,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并保证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无火源。(3)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事故嫌疑责任人的监控及协助上级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追查过程中对现场的勘查和取证等相关工作。3.2.6 各有关成员的职责3.2.6.1 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3.2.6.2 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3.2.6.3 抢险救灾组: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作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3.2.6.4 安全部主任: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3.2.6.5 救护队队长:对煤矿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煤矿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援救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其他煤矿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煤矿救护队联合作战指挥部。由煤矿的救护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3.2.6.6 通防部主任: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主扇风机的工作状态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3.2.6.7 生产技术负责人:按照总工程师命令负责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并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3.2.6.8 调度室主任:及时向矿长、总工程师、矿调度室以及有关领导和单位汇报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及事故处理情况;向下传达矿长命令,召集有关人员或单位到调度室待命,协调各单位处理事故的工作。3.2.6.9 有关的班组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内工作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领到安全地点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报告给煤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总经理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3.2.6.10 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故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救护队、矿长、总工程师、调度室以及其他领导和有关单位,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按照预案中所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3.2.6.11 监控室主任:应根据入井人员矿灯自救器领取情况,查清在井下的员工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持有经指定的副矿长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灯房严格检查,制止入井;必须切断与救灾无关的其它通讯,保证井上下通讯信息畅通。3.2.6.12 营销部主任: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总经理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3.2.6.13 机运部主任:根据矿长命令,负责调整主要扇风机的工作状态,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情况,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3.2.6.14 抢险救灾队队长:配合救护中队,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送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并严格控制入井人员。3.2.6.15 医务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3.2.6.16 办公室主任:保证对遇难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3.2.6.17 煤矿保安负责人: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煤矿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建立和完善对瓦斯、自然发火、顶板的监测监控系统,一旦瓦斯超限,立即停电撤人,并按事故进行追查。要有专人对瓦斯、一氧化碳、水害、顶板状态进行分析,从技术、装备、管理、程序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生。对重大危险源实行24h连续监控,发现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时,应立即停产整顿,并及时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4.2 预警行动4.2.1事故预警条件。发现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如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时。4.2.2事故预警方式。井下事故通过电话或由专人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地面事故通过电话或由专人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4.2.3各专项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具体的预警方式。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信息报告与处置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或知情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按本煤矿事故汇报程序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领导进行汇报,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意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安排、协调相关单位组织抢救。同时向织金县矿山救护队请求支援,电话:0857-7634059。并由矿调度室向县安监局、县新闻中心或报社报送相关信息。县安监局联系电话:0857-7639160。4.3.2 信息上报和传递事故发生后,事故汇报程序具体见下图 图41:煤矿事故汇报程序图救护中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