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自学考试大纲及要求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6582630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社会性发展自学考试大纲及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自学考试大纲及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自学考试大纲及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儿童社会性发展(本科)教学及考核大纲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 录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1一、课程性质1二、课程设置目的要求1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1第一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1第二章 社会性发展的遗传与生物基础4第三章 家庭、父母与儿童社会性发展5第四章 同伴关系与友谊7第五章 儿童的依恋9第六章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11第七章 儿童道德发展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2第八章 儿童的攻击14第九章 儿童自我的发展16第十章 儿童的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发展17 关于教学及考核大纲的说明及实施要求19一、学分和学时19二、使用教材19三、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19四、关于考核方式的说明19五、对助学院校的要求20六、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20儿童社会性发展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是学生日后从事幼儿园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的理论依据。该课程由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组成。同时,本课程的理论又是建立在相关的儿童发展与教育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因此,该课程又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再次,还因为大量的国外心理学家的相关理论的介绍而使得本课程具有了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总之,本课程在强调理论性的同时,兼顾了综合性与运用性。二、课程设置目的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规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方法,注重学生分析儿童发展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学前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和幼儿园课程设计及实施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能力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对儿童和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为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及其主要观点,并思考这些观点对教育的启示意义。领会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主题与新趋势,掌握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正确运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种主要理论观点(一)精神分析学派1. 弗洛伊德的理论2. 埃里克森的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1. 班杜拉关于行为起源的理论2. 班杜拉的自我与社会学习理论(三)认知发展理论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影响2. 皮亚杰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二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个新学派(一)习性学劳伦茨的观点(二)发展心理生物学发展心理生物学关于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观点(三)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四)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主题与新趋势1. 当前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主题2. 当前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新趋势第三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1. 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与研究设计2. 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一)弗洛伊德关于儿童人格形成及其价值的观点、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其主要特点。(二)埃里克森关于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观点、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三)班杜拉关于儿童行为的起源的观点、自我与社会学习的观点。(四)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因的观点、儿童社会性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关系。(五)习性学关于儿童行为发展的观点。(六)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四大系统及其相互作用。(七)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主题与新趋势。(八)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模仿学习的几个过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效能感;固定行为模式。班杜拉关于儿童行为起源的理论观点。2.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四大系统的名称及涵义。3.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主题。4.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问卷的编制格式。(二)领会1. 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2. 习性学关于儿童行为研究的基本观点。3.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理论。4. 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新趋势。5. 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三)运用1. 会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教育建议。2. 能根据研究目的和儿童社会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研究方案。第二章 社会性发展的遗传与生物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进化与人类普遍特征的生物适应性及其意义,理解个体行为差异的生物影响以及产前环境对胎儿及以后成长的影响,知道如何避免不良生物环境的儿童发展的影响。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进化与生物适应(一)适应性的进化(二)生物适应性行为及其调整第二节 遗传的影响(一)人类行为遗传学的方法(二)社会适应性性状形成和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机制(三)关于人格和气质的遗传学研究第三节 生物环境(一)怀孕与生育的危险因素(二)药物的影响三、考核知识点(一)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适应性进化。(二)罗西关于社会性行为受生物因素影响的四条标准。(三)人类社会性行为的生物适应意义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调节的表现形式。(四)人类行为遗传学确定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主要采用的两种方式。(五)孪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的主要目的。(六)怀孕与生育的生物性危险的表现种类。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社会启动者。2. 罗西关于社会性行为受生物因素影响的四条标准。3.人类行为遗传学确定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主要采用的两种方式。(二)领会1. 人类社会性行为的生物适应意义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调节的表现形式。2. 孪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的主要目的。(三)运用能结合案例分析生物因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三章 家庭、父母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理解亲子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掌握家庭家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理解家庭中儿童社会化过程以及影响父母行为与教养观念的因素,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对家庭中儿童社会性发展提出适宜的策略。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家庭系统与亲子之间的双向互动(一)家庭系统(二)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第二节 父母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父母行为(一) 父母教养观念(二) 父母教养行为第三节 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一)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理论模型(二) 认知社会化(三) 情感社会化(四)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第四节 影响父母行为及其教养观念的因素(一) 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二) 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三、考核知识点(一) 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二) 父母教养观念的概念、实质、来源以及与父母教养行为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三) 父母家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类型(四)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理论模型(五) 家庭对儿童认知社会化与情感社会化的表现(六) 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七) 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四、考核要求一、 识记1.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通过的途径及其表现方式2.家庭成为儿童发展的理想环境的原因3.父母教养观念的概念及其来源4.鲍姆令特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及其特征二、 领会1. 父母教养观念实质、来源以及与父母教养行为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2.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理论模型3. 家庭对儿童认知社会化与情感社会化的表现4. 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三、 运用1.联系实际分析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2.能够对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理论模型进行客观评价3.能够根据案例准确判断教养方式的类型及特征第四章 同伴关系与友谊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深刻领会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了解儿童同伴关系和友谊关系发展的趋势与特征,掌握儿童同伴接纳的类型、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的因素以及同伴群体及其社会化影响。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同伴关系的性质与功能(一) 同伴关系的性质(二) 同伴关系的功能(三) 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的联系第二节 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一) 婴儿期(二) 学前期(三) 童年期(四) 青少年期第三节 同伴关系的测量及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一)同伴群体关系的测量(二)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的因素第四节 儿童的友谊关系(一) 儿童关于友谊的概念(二) 友谊关系的测量(三) 友谊关系的功能(四) 同伴群体及其社会化影响(五) 同伴群体的形成(六) 同伴群体的结构(七) 同伴群体的影响(八) 同伴合作与竞争三、考核知识点(一)同伴关系的概念、性质与功能以及与家庭关系的联系(二)婴儿期、学前期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三)同伴关系的测量及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四)友谊关系的功能(五)同伴群体及其社会化影响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同伴关系;垂直关系;水平关系2.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相互联系的方式3.测量同伴接纳性的方法、同伴接纳的类型以及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4.儿童友谊关系的功能5. 同伴群体的影响(二)领会1. 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2. 赛尔曼关于儿童友谊概念发展的阶段理论3. 同伴群体的结构以及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三)运用1.联系实际分析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相互联系的方式、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2.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同伴关系的功能,能针对儿童同伴关系困难提出矫治策略。第五章 儿童的依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依恋的性质、儿童依恋发展的阶段,深刻理解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掌握儿童依恋的类型与特征以及影响儿童依恋的因素,理解关于依恋的几种理论。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依恋的性质与发展(一) 依恋的界定与特征(二) 依恋的发展第二节 依恋理论一、 精神分析理论二、 学习理论三、 习性学理论四、 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第三节 依恋的测量与类型1. 依恋的测量2. 儿童依恋的类型特点3. 依恋类型的稳定性第四节 影响依恋的因素a) 抚养质量b) 母亲缺失c) 文化特点d) 儿童的气质三、考核知识点(一)依恋的性质与发展(二)儿童依恋的类型特点(三)依恋理论(四)影响依恋的因素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依恋的概念与特征、依恋建立的前提与形成标志2.鲍尔贝关于儿童依恋发展的阶段划分(二)领会1.依恋理论2.依恋的测量(三)运用1.能运用安斯沃斯的儿童依恋类型理论准确判断儿童依恋的类型及特征。2.能联系教育实际分析影响儿童依恋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建议。第六章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社会认知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儿童社会认知的概念与分类,了解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相关理论,掌握儿童移情的三种反应及发展阶段,理解儿童对权威与规则的认知发展特征。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社会认知发展概述(一)社会认知的解说(二)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第二节 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一)观点采择的定义、特性与分类(二)观点采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三)儿童移情的发展第三节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一)心理理论(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第四节 儿童对权威和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一)权威认知(二)社会规则认知三、考核知识点(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二)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三)观点采择、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的概念(四)霍夫曼的儿童移情发展的阶段理论(五)心理理论的概念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特征(六)儿童对权威和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特征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概念:社会认知、观点采择、移情、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心理理论2.霍夫曼的儿童移情发展的阶段理论(二)领会1.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2.儿童观点采择与社会互动的关系3.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特征4.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特征(三)运用能够联系实际分析达蒙关于儿童对权威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第七章 儿童道德发展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理论,并能够为促进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发展提出相关策略。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儿童道德的发展(一)皮亚杰的理论(二)柯尔伯格的理论第二节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二)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一)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二)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三)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第四节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一)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三、考核知识点(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理论(二)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三)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及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四)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五)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概念: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亲社会行为、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榜样示范法2.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3.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的三个阶段的名称(二)领会1. 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2. 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及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三)运用能够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方法。第八章 儿童的攻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攻击的概念和理论,掌握儿童攻击发展的年龄特点,能针对儿童的攻击行为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攻击及其分类(一)攻击的涵义(二)攻击的分类第二节 攻击的理论(一)习性学理论(二)挫折攻击假说(三)社会学习理论(四)认知理论第三节 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一)儿童攻击行为的早期发展和特点(二)儿童攻击发展的基本模式(三)儿童的意图认知及其对攻击行为的调节的发展(四)儿童的欺负行为(五)欺负及儿童欺负发生的一般特点(六)儿童欺负产生的原因的几种理论假设(七)儿童欺负与家庭、学校及同伴群体的关系三、考核知识点(一)攻击的涵义与分类(二)攻击理论(三)儿童攻击行为的早期发展、特点及基本模式(四)儿童的意图认知及其对攻击行为的调节的发展(五)儿童的欺负行为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攻击的涵义与分类及其界定2.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攻击行为获得机制的理论3. 欺负的特征及儿童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二)领会1. 攻击理论2. 儿童攻击行为的早期发展、特点及基本模式3. 儿童的意图认知及其对攻击行为的调节的发展4. 儿童欺负发生的一般特征(三)运用联系实际说明攻击理论;能联系实际分析儿童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九章 儿童自我的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自我系统的发生及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理解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掌握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自尊与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发展特征,为促进儿童正确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儿童自我的发生(一)儿童自我的发生(二)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第二节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一)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二)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第三节 儿童的自尊(一)自尊的概念(二)自尊的结构及其分类(三)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第四节 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一)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过程(二)儿童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发展三、考核知识点(一)儿童自我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二)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一般趋势(三)自尊的概念、结构、分类及影响因素(四)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四、考核要求(一)识记 1. 个体自我系统的构成要素2. 儿童自我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 3. 自我概念的定义与功能;“镜像自我”的概念 4. 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5. 自尊的定义与分类(二)领会1. 自尊的结构2. 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阶段(三)运用联系实际说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影响儿童自尊形成的因素。第十章 儿童的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男女儿童的性别差异及其表现,明确儿童性别概念及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特征,理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为儿童性别角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儿童的性别差异(一)认识方面的性别差异(二)个性与社会性方面的性别差异第二节 儿童性别概念与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一)性别概念的发展(二)儿童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第三节 儿童性别角色的理论(一)生物学的解释(二)社会学习理论(三)认知发展理论(四)性别图式理论(五)群体社会化理论三、考核知识点(一)儿童的性别差异及其表现(二)儿童性别概念及其组成(三)儿童性别概念与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四)儿童性别角色的理论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儿童的心理性别差异主要表现的方面2儿童性别概念的组成成分及其涵义3. 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知识的涵义(二)领会1. 儿童的心理性别差异主要表现2. 儿童的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与恒常性的发展特征3. 儿童性别角色知识发展的特征4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三)运用能运用相关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分析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并能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提供正确的策略。 关于教学及考核大纲的说明及实施要求一、学分和学时本学科学分为4,教学时间为72学时。二、使用教材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三、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院校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对有关问题做如下说明,并提出实施要求。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为:(一)识记:要求考生能记住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能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二)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三)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四、关于考核方式的说明实践课程成绩由学习过程评价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组成,两部分各占50分。学习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可选择论文、社会调研报告、作业等形式进行考核;综合考核部分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五、对助学院校的要求(一)助学院校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二)助学院校应指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教材,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切勿猜题。(三)教学学时可根据各助学院校的实际适当安排。六、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一)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二)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领会占45%,应用占25%。(三)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每个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易度的问题,切勿混淆。(四)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