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上传人:da****ge 文档编号:65772785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沪宁城际铁路标(DKXXX+XXXDKXXX+XXX)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编 制: 复 核:审 核:中铁X局沪宁城际铁路标项目经理部二0XX年X月X日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沪宁城际铁路标戚墅堰特大桥二工区负责区段起讫里程为DKXXX+XXXDKXXX+XXX,长度XXXkm,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及承台,下部结构采用实体或空心墩台,上部结构布置形式为1332.6+224.6+XXXXXX双线简支箱梁、32+40+32m连续梁,共计XX孔。我工区线路跨越京唐河、大明路、常青路、新长青路,与老京沪铁路平行。境内地势相对平坦,但沿线穿越村庄及住宅区较多。2、编制依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沪宁城际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沪宁公司3、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的目的及意义沪宁城际铁路无砟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高,设计桥梁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计算的精度不足以控制无砟轨道工后沉降。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砟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沪宁城际铁路无砟轨道结构铺设质量。4、观测标布设方法4.1 水准基点的布设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工程测量规范,使用铁三院提供的GCP、GCP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基准点。4.2 工作基点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要求,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基点间进行工作基点加密,工作基点布设示意图见图4.1。图4.1 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布设示意图4.3 沉降观测标的安装观测标采用承台、墩身及现浇梁施工完成后打孔埋设的方式安装。承台观测标布置在左侧小里程及右侧大里程角各进50cm处;墩身观测标布置在左侧小里程及右侧大里程垂直面上;桥台设置四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在小里程左侧,观测标2设置在小里程右侧,观测标3设置在大里程左侧,观测标4设置在大里程右侧。承台观测标安装时,要超出承台顶面35mm为宜;墩身及桥台观测标安装时外露长度23cm为宜,同时使观测标略微上翘埋设,以便和水准尺呈点接触状态,观测标超出地面30cm;现浇连续梁徐变观测标三联一孔设置1828个,分别在支点跨中及1/4跨中附近设置,非标梁没孔设置6个,分别在支点跨中附近设置,如图所示:图4.2 观测标埋设示意图5、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根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沪宁城际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及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技术要求确定沉降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监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三等1.00.30.6n0.8n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水准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m)限 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1.02.06L4L4L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垂直位移观测点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二等1.00.5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0.6n6、作业方法及技术要求6.1 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沉降变形观测采用国家二等测量技术要求施测。采用双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如图6.1所示;桥梁梁部水准观测路线按国家二等水准观测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6.2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6.2 沉降变形观测网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水准工作基点每6个月复测一次。6.3 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观测,当沉降数据较稳定,观测标的观测周期可以适当放长。测量路线示意图如下:图6.1 承台及墩身观测路线示意图图6.2 梁体观测路线示意图外业测量时需做到以下几点:变形观测所使用的仪器、标尺,除做好日常的检查、校正工作外,每年定期送计量部门进行一次检测,合格后才投入现场使用。测量方式为附合线路测量方式,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要做到几个固定,即“固定后视工作基点和测站位置、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测量时间、固定测量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找到一个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段进行测量,并加以固定。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观测完成后,必须及时整理观测数据。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首先自查,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在观测过程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施工荷载的记录,天气情况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7、沉降观测频率要求严格按照沪宁城际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频率要求进行观测墩、台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首次观测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临时观测点取消预制梁桥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桥位施工桥梁制梁前全程前后各1次上部结构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桥梁主体完工无砟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注:墩台沉降观测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8、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对于特殊地段的沉降观测,要加强测量人员的责任心,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以及质量监督员要加强管理工作,成立沉降观测组,负责变形监测项目的实施,现场从事监测的人员,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作业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个作业人员都必须明确本工序内容、质量标准、应提交的资料,做到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质量管理实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产品验收三环节管理,监测成果实行三级检查制,加强对数据的检查频次,有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对每次的观测数据必须当天及时进行处理,观测成果和计算资料必须进行仔细校核无误后输入计算机,自动采集观测数据应及时在计算机内备份,配备专门的资料管理员,建立资料柜及数据盘,对监测资料进行严格妥善管理。对每次观测数据及时报监理单位,经监理签认后,报指挥部及设计单位,由指挥部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如果设计单位或业主建立了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沉降观测资料及时输入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相关单位在观测过程中监控。观测中有沉降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单位以便采取措施。9、保护措施和制度9.1 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应尽量埋设在施工干扰范围之外,不易被破坏的基岩或稳定地层上。严禁在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上架设电线,搭建帐篷,堆放材料或者进行其他有可能损毁或影响测量控制点正常使用的活动。9.2 监测点及元器件的标识、保护 墩身监测点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在监测点的正上方要喷涂明显标识。9.3 保护奖罚措施 加大对沉降观测标保护力度,按照项目部测量工作管理细则中具体要求进行奖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