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65262395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第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一3题。(10分)材料一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达5吨。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火星探测器,主要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7月23 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南部预选着陆区,为更多的科学探索带来了希望。材料二人类探测火星已有60年,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极为有限。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造的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对火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而天问一号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与巡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在深空探索领域,美国的技术确实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其中轨道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环绕器,重2.33吨,登陆器重1.2吨。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与巡视器共1.3吨,环绕器1.2吨,加上2.5吨的推进剂,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达到了5吨。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重240千克的巡视器(火星车),对着陆过程要求非常严格,这要求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当初的海盗1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不可否认,超高难度的绕落巡一步到位,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历史上复杂度最高的,技术含金量不言而喻。在奔往火星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一直处于高速状态,要先制动才能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在着陆之前,必须先将火星探测器的速度降下来。我国根据探月工程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四个阶段将探测器降落到火星表面。第一个阶段是气动减速阶段,将探测器的速度 从每秒4.8公里减速到每秒460米;接下来,探测器打开降落伞,将其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每 秒95米;随后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利用反推火箭产生推力进一步减速,将探测器的速度降低至每秒3.6米;最后一个步就是悬停避障阶段,这个过程是在最后剩下的100米高度的位置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探测器悬停在100米高度的位置对火星表面进行进一步观察, 看看火星表面是否有一些大的石头或者坑,有的话需要避开它,以确保探测器安全平稳着陆火星表面,以上的这些操作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进行。在这样高起点高难度的挑战下,一次 性完成三大任务,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例。天问一号绕落巡三步全部圆满完成,这个技术水平要比美国的机遇号、勇气号强一 些,但是比好奇号还是要差一点儿。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与欧空局、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相比呢?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测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20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欧空局在此之前有过两次任务,但在着陆器着陆火星过程中都失败了。所以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与巡航,标志着我国的火星探测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1.请根据材料一中划线句的内容,为“天问一号”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逻辑严密, 不超过60字。(3分)2.材料二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是什么?第段为何要提及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请简要回答。(4分)3.下列句中加点词可否删去?请简述理由。(3分)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测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20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4一7题。(15分) 艾叶又飘香 余雪云那时候,日子过得穷,一年也就过这两个节:端午节、春节。说起来,那种对节日的期待和期盼呀,其实是潜藏于梦里梦外的,让小小的我心里充满了各种憧憬和盘算。当然,盘算最多的是吃,那个馋劲儿呀,都馋到梦里去了。最可恨的是,每每梦到吧唧吧唧吃得正香时,总会被大人叫醒,或被野狗吠醒,反正没有一次能顺利地畅淋漓地吃个痛快,令人特 别沮丧。不过,“初一糕、初二桃、初三棕、初四艾、初五划龙舟”,那来自乡野山村的童谣, 我倒是记得牢牢的。日子也的确像童谣唱的,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每天都有仪式感。比如做发糕,首先要磨好米浆,加糖、加发酵粉等候华丽蜕变。随之,奶奶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往锅里注入一大锅水,将笼屉洗净垫上一块大布巾,架在大锅上,水烧开后倒入米浆盖好锅盖,蒸笼的周围用毛巾包裹严实以免漏气,这样蒸40分钟左右,发糕差不多熟了。这时奶奶会用手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戳,凑近眼前一看,筷子上没粘到东西就说明发糕熟了,再往发糕面上撒些黑芝麻点缀一下,发糕便一下子生动起来, 像白雪公主的黑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由于大人们白天都在忙其他的事情,所以,通常选在晚饭后蒸发糕。当天晚上,孩子们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厨房里等,困了就躺在厨房的凳子上或趴在厨房的任意角落打盹儿,等吃到发糕时大概都晚上十点了。对闹腾一天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时间除了嘴巴能动,我估计身上其余的功能都已经睡着了,当大口大口的发糕被动地吞进了肚子后,唯一能感觉到的是舌尖被烫得火辣辣的。这是初一。初二是吃桃子的习俗日,我至今不知道吃桃子的缘由。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爷爷和奶奶到泉州看望伯公,从泉州带回的水蜜桃,个儿大皮薄,水分多,口感酸甜适宜。一个桃子估计有半斤多,吃上一个,小小的肚子一下子变得圆滚滚的。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初三是包粽子。粽叶是自家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摘的,新鲜清甜。绑粽子的绳子是棕树叶,棕树叶要提前到山上去割取,晒后备用。棕树的叶子像一把大大的蒲团扇子,用时要提前泡软,用锥子把棕叶划拉成一条条细细的丝线。一把棕树叶大概可以包五六斤的米馅儿。那时候,粽子的馅儿比较单调,要么纯糯米加碱,要么糯米加黑豆,当时对大家来说已经算是人间美味了。包粽子是母亲的强项,母亲手很巧,包的粽子非常精致、结实,而且形状各异:像羊角、像荷包;有四角粽、三角粽、菱形粽。然后用野生的薄荷头同粽子炖在一起,整个厨房香气扑鼻。薄荷香、艾叶香、竹叶香、棕树香、糯米香,还有柴火香,闭上眼睛,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厨房里还是在原始森林里。端午节前,母亲会买些彩线,找些碎布头儿给孩子做老虎、荷包、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再用五彩丝线卷边点缀,然后戴在孩子们身上,这些小饰品有时也成了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小挂件。(据民间传说,用五彩线系臂跟龙的文化习俗有关)初四的早上,父亲会早早拿着镰刀去割午时草,什么菖蒲、艾叶、薄荷等。太阳升起来时,父亲已经把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了,满堂飘香,父母还不忘对孩子们说道:初四这天要起早,才会更聪明伶俐的。其实,过节这几天,期待、兴奋、嘴馋,根本不可能睡懒觉。五月初五端午节,按家乡的惯例,中午饭吃炒面、扁食、鸭蛋(取用中午12点的古井水,放入午时草煮,据说这样煮的鸭蛋颜色橙黄鲜艳,有辟邪、祛湿气、祛风寒等功效)。炒面和扁食是莆仙的特色食品。记得有一年端午,家里没钱买肉,只好包素馅儿的扁食,用紫菜、花生、豆腐、葱头剁成馅儿,没想到没有肉参与的扁食,居然特别好吃,成了我记忆里的风味美食,也成了我几十年抹不去的乡愁。吃好午饭,母亲会搬来大木桶倒入用午时草煮的水给孩子们沐浴,然后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端午节有新衣服,在那个时候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是个什么都凭票的年代,买布是凭布票去买,然后请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做新衣服,孩子们添的所谓新衣服,无非就是一件小碎花短袖衫,一条小短裤之类的。这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高兴的事。接着,母亲还给孩子们的额头上都画个“王”字,腋下也涂抹些雄黄,(这些都是民间习俗的传承,都与辟邪、辟疫说法相关)完成仪式后,孩子们便跟着村里的大孩子或大人去木兰溪边看龙舟比赛。雷雨刚过,木兰溪的水面比往常开阔了许多,水面激流飞跃,非常壮观,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就在这里举行。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荫深处的水面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小孩子呢,其实就是去看热闹的,享受着那种节日特有的快乐。4.请简要回答第二自然段中的童谣有何作用。(3分)5.文中划线句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上富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6.有人认为,文中三处括号中的内容太啰嗦,应该删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4分)7.本文标题为“艾叶又飘香”,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与艾叶无关的内容,是否文不对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甲】三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丙】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毕皓驳色,而皆若偻。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C.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9.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快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C.泰山之阳,水西流 西:向西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限:限制10.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散文,结构严谨,作者用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长江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B.乙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运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写出了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特点。C.丙文叙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瑰丽的景色和日出时的壮美景象。D.三篇文章都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不同的是甲乙两文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惆怅之感。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8分)(1)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分)(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4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13题。(8分) 早归 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12.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4分)13.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14.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 , ”两句表明希望自己有机会竭尽所能,铲除奸邪势力。(2)在初三毕业晚会上,有好友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泪眼婆娑,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勉励他收起眼泪,趁青春年少,奋发有为。(3)陋室铭中“ , ”两描写了陋室环境清幽、色调淡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志趣。三、名著阅读。(7分)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15-16题。甲 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乙 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丙 一九0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0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15.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个人物,甲文中的“他”是 ,乙文中的“他”是 ,丙文中的“我”是 。(3分)16.请结合上述三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来点赞其中一人,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4分)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三度入狱不死心,两把菜刀闹革命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句式:我用“ ”点赞 ,因为 。第卷(积累表达题,57分)四、积累与运用。(17分)17.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舵手(du) 矜持 宽宥(yu) 正襟危坐B.眼眶(kung) 纯萃 杀戮(n) 抽丝剥茧C.压榨(z) 犀利 褶皱(zh) 随声附合D.倜傥(t) 吞噬 琐屑(xu) 味同嚼蜡1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为全面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精益求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B.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他依旧一意孤行,永不言弃,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量子科技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C.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广大社区工作者没有袖手旁观,他们挺身而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勇敢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D.毛相林书记坚守偏远山村43年,为培育“三色”经济,他殚精竭虑,带领村民披荆斩棘,用15年时间出了一条致富路。1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创建华坪女子高中,让山区近1800多个贫困家庭的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出了贡献。B.为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省政府决定在全川开展“天府旅游名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四川的知名度。C.泸州市委市政府将在泸州大剧院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目的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现泸州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D.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深入分享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量子信息、区块链等大数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20.我市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8分)(1)学校拟开设“榜样的力量”名人专栏。请你根据下列材料,为入选专栏的袁隆平写一段推荐词。要求:突出袁隆平的事迹和品质,语言简洁有感染力,运用第三人称,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带领研究团队用一千多个品种,进行了成千上万组杂交组合试验,终于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他不仅让中国人吃上了饱饭,同时,也帮助世界上很多贫困国家的人民吃上了饱饭。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稻种,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全人类,他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衣着朴素,吃饭一个荤菜、一个青菜就很满足,但他工作非常严谨,事必躬亲,把8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了农田里。即使在90岁高龄,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农田里看看。直到逝世前几个月,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袁隆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学校将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以下是校团委发出的活动通知初稿,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4分) 通 知全校同学: 为激发莘莘学子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丰富文化自信, 学校定于6月30日晚7点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向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献礼,请大家准时光临。 校团委 2021年6月28日五、作文。(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自然生生不息,美景目不暇接;时代日新月异,乐事举不胜举初三毕业,站在青春的起跑线上,我们可以放眼天下,用燃烧的激情,描绘祖国河山的奇伟瑰丽;可以脚踏实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描绘美好生活的动人画面;可以仰望星空, 放飞想象的翅膀,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憧憬祖国的美好明天当然,除了着眼于生动地描绘什么,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去描绘的问题。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描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套作; 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一3题。(10分)材料一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达5吨。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火星探测器,主要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7月23 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南部预选着陆区,为更多的科学探索带来了希望。材料二人类探测火星已有60年,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极为有限。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造的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对火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而天问一号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与巡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在深空探索领域,美国的技术确实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其中轨道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环绕器,重2.33吨,登陆器重1.2吨。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与巡视器共1.3吨,环绕器1.2吨,加上2.5吨的推进剂,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达到了5吨。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重240千克的巡视器(火星车),对着陆过程要求非常严格,这要求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当初的海盗1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不可否认,超高难度的绕落巡一步到位,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历史上复杂度最高的,技术含金量不言而喻。在奔往火星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一直处于高速状态,要先制动才能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在着陆之前,必须先将火星探测器的速度降下来。我国根据探月工程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四个阶段将探测器降落到火星表面。第一个阶段是气动减速阶段,将探测器的速度 从每秒4.8公里减速到每秒460米;接下来,探测器打开降落伞,将其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每 秒95米;随后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利用反推火箭产生推力进一步减速,将探测器的速度降低至每秒3.6米;最后一个步就是悬停避障阶段,这个过程是在最后剩下的100米高度的位置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探测器悬停在100米高度的位置对火星表面进行进一步观察, 看看火星表面是否有一些大的石头或者坑,有的话需要避开它,以确保探测器安全平稳着陆火星表面,以上的这些操作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进行。在这样高起点高难度的挑战下,一次 性完成三大任务,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例。天问一号绕落巡三步全部圆满完成,这个技术水平要比美国的机遇号、勇气号强一 些,但是比好奇号还是要差一点儿。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与欧空局、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相比呢?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测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20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欧空局在此之前有过两次任务,但在着陆器着陆火星过程中都失败了。所以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与巡航,标志着我国的火星探测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1.请根据材料一中划线句的内容,为“天问一号”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逻辑严密, 不超过60字。(3分)2.材料二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是什么?第段为何要提及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请简要回答。(4分)3.下列句中加点词可否删去?请简述理由。(3分)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测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20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分析】本题是以天问一号为主题的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第二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三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解答】(1)此题可提取该句中的关键信息,以“天问一号是(具有什么特征)的火星探测器”的句式概括作答。其主要特征有“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等内容,可组织作答。(2)材料二主要将美国探测器和我国的天问一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说明“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与还航,标志着我国的火星探测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因此,材料二的说明对象是天问一号技术水平高。第二问,由“只不过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这是当初的海盗1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等语句可见,材料将美国海盗号探测器与我国的天问一号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超高难度的绕落巡一步到位,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历史上复杂度最高的,技术含金量不言而喻”。“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与欧空局、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相比呢但在着陆器着陆火星过程中都失败了”也是通过比较,说明“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与还航,标志着我国的火星探测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可据此作答。(3)此题要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角度作答。首先回答不能删去,然后解释该词语的含义,再比较删去后在语意表达上的变化,最后强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差不多”是约数,表示“20次”是大致的次数,不是最准确的,如果删去后,过于肯定,反而与事实不符。“完全”表程度,是说俄罗斯探测火星的任务均没有实现100%的成功,也有一定的收获,并非毫无收获。这两个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准确严密的特点。答案:(1)天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的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2)天问一号技术水平高(或探测任务艰巨)。写美俄及欧空局火星探测情况是通过作比较,突出了我国的火星探测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3)不能删掉。“差不多”是约数,表估计,“完全”从程度上做了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点评】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4一7题。(15分) 艾叶又飘香 余雪云那时候,日子过得穷,一年也就过这两个节:端午节、春节。说起来,那种对节日的期待和期盼呀,其实是潜藏于梦里梦外的,让小小的我心里充满了各种憧憬和盘算。当然,盘算最多的是吃,那个馋劲儿呀,都馋到梦里去了。最可恨的是,每每梦到吧唧吧唧吃得正香时,总会被大人叫醒,或被野狗吠醒,反正没有一次能顺利地畅淋漓地吃个痛快,令人特 别沮丧。不过,“初一糕、初二桃、初三棕、初四艾、初五划龙舟”,那来自乡野山村的童谣, 我倒是记得牢牢的。日子也的确像童谣唱的,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每天都有仪式感。比如做发糕,首先要磨好米浆,加糖、加发酵粉等候华丽蜕变。随之,奶奶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往锅里注入一大锅水,将笼屉洗净垫上一块大布巾,架在大锅上,水烧开后倒入米浆盖好锅盖,蒸笼的周围用毛巾包裹严实以免漏气,这样蒸40分钟左右,发糕差不多熟了。这时奶奶会用手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戳,凑近眼前一看,筷子上没粘到东西就说明发糕熟了,再往发糕面上撒些黑芝麻点缀一下,发糕便一下子生动起来, 像白雪公主的黑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由于大人们白天都在忙其他的事情,所以,通常选在晚饭后蒸发糕。当天晚上,孩子们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厨房里等,困了就躺在厨房的凳子上或趴在厨房的任意角落打盹儿,等吃到发糕时大概都晚上十点了。对闹腾一天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时间除了嘴巴能动,我估计身上其余的功能都已经睡着了,当大口大口的发糕被动地吞进了肚子后,唯一能感觉到的是舌尖被烫得火辣辣的。这是初一。初二是吃桃子的习俗日,我至今不知道吃桃子的缘由。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爷爷和奶奶到泉州看望伯公,从泉州带回的水蜜桃,个儿大皮薄,水分多,口感酸甜适宜。一个桃子估计有半斤多,吃上一个,小小的肚子一下子变得圆滚滚的。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初三是包粽子。粽叶是自家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摘的,新鲜清甜。绑粽子的绳子是棕树叶,棕树叶要提前到山上去割取,晒后备用。棕树的叶子像一把大大的蒲团扇子,用时要提前泡软,用锥子把棕叶划拉成一条条细细的丝线。一把棕树叶大概可以包五六斤的米馅儿。那时候,粽子的馅儿比较单调,要么纯糯米加碱,要么糯米加黑豆,当时对大家来说已经算是人间美味了。包粽子是母亲的强项,母亲手很巧,包的粽子非常精致、结实,而且形状各异:像羊角、像荷包;有四角粽、三角粽、菱形粽。然后用野生的薄荷头同粽子炖在一起,整个厨房香气扑鼻。薄荷香、艾叶香、竹叶香、棕树香、糯米香,还有柴火香,闭上眼睛,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厨房里还是在原始森林里。端午节前,母亲会买些彩线,找些碎布头儿给孩子做老虎、荷包、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再用五彩丝线卷边点缀,然后戴在孩子们身上,这些小饰品有时也成了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小挂件。(据民间传说,用五彩线系臂跟龙的文化习俗有关)初四的早上,父亲会早早拿着镰刀去割午时草,什么菖蒲、艾叶、薄荷等。太阳升起来时,父亲已经把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了,满堂飘香,父母还不忘对孩子们说道:初四这天要起早,才会更聪明伶俐的。其实,过节这几天,期待、兴奋、嘴馋,根本不可能睡懒觉。五月初五端午节,按家乡的惯例,中午饭吃炒面、扁食、鸭蛋(取用中午12点的古井水,放入午时草煮,据说这样煮的鸭蛋颜色橙黄鲜艳,有辟邪、祛湿气、祛风寒等功效)。炒面和扁食是莆仙的特色食品。记得有一年端午,家里没钱买肉,只好包素馅儿的扁食,用紫菜、花生、豆腐、葱头剁成馅儿,没想到没有肉参与的扁食,居然特别好吃,成了我记忆里的风味美食,也成了我几十年抹不去的乡愁。吃好午饭,母亲会搬来大木桶倒入用午时草煮的水给孩子们沐浴,然后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端午节有新衣服,在那个时候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是个什么都凭票的年代,买布是凭布票去买,然后请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做新衣服,孩子们添的所谓新衣服,无非就是一件小碎花短袖衫,一条小短裤之类的。这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高兴的事。接着,母亲还给孩子们的额头上都画个“王”字,腋下也涂抹些雄黄,(这些都是民间习俗的传承,都与辟邪、辟疫说法相关)完成仪式后,孩子们便跟着村里的大孩子或大人去木兰溪边看龙舟比赛。雷雨刚过,木兰溪的水面比往常开阔了许多,水面激流飞跃,非常壮观,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就在这里举行。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荫深处的水面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小孩子呢,其实就是去看热闹的,享受着那种节日特有的快乐。4.请简要回答第二自然段中的童谣有何作用。(3分)5.文中划线句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上富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6.有人认为,文中三处括号中的内容太啰嗦,应该删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4分)7.本文标题为“艾叶又飘香”,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与艾叶无关的内容,是否文不对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分析】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家乡端午节初一到初五的习俗,文化气息浓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端午节的怀念、喜爱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引用童谣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第二段的童谣写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使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由“那来自乡野山村的童谣。我倒是记得牢牢的”可见,童谣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习俗的印象很深刻。“日子也的确像童谣唱的,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每天都有仪式感”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端午节的怀念和喜爱之情。结构上,后文内容按照此童谣的顺序依次叙写端午习俗,童谣有领起下文的作用。(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和修辞角度着手,“用手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戳。凑近眼前一看”“再往发糕面上撒些黑芝麻点缀一下”是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奶奶蒸发糕时的动作,可见奶奶蒸发糕手艺的娴熟、高超,也表现出“我”对奶奶的赞叹和对发糕的喜爱。“像白雪公主的黑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把撒上黑芝麻的发糕比作白雪公主的黑眼睛,是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奶奶手艺的高超和“我”对发糕的喜爱。(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据民间传说,用五彩线系臂跟龙的文化习俗有关”解释了“找些碎布头儿给孩子做老虎、荷包、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再用五彩丝线卷边点缀,然后戴在孩子们身上”的原因,既给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又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爱。“取用中午12点的古井水,放入午时草煮,据说这样煮的鸭蛋颜色橙黄鲜艳,有辟邪、祛湿气、祛风寒等功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化韵味。“这些都是民间习俗的传承,都与辟邪、辟疫说法相关”解释了“母亲还给孩子们的额头上都画个王字,腋下也涂抹些雄黄”的原因,也具有丰富文章内容、便于读者理解和增加文化韵味的作用。由此可见,括号中的内容不宜删除。可据此作答。(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此题可从标题与文章主旨的联系进行分析。挂艾叶是端午的习俗,标题中的“艾叶”能表明本文写的是主要内容是端午习俗。古代民间认为,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可以去除阴邪之气,去除病毒蚊虫,有着祈求家人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因此,以“艾叶”为标题有着美好的寓意。“艾叶又飘香”具有意境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此题答案虽具有开放性,但宜对此标题持赞同态度。可据此作答。答案:(1)内容上,增加文章的文化韵味,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端午节的怀念和喜爱之情;结构上,领起下文。(2)这一句运用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致地写出奶奶做发糕的动作,并且把撒上黑芝麻的发糕比作白雪公主的黑眼睛,生动形象地写出奶奶制作的发糕非常精美,表现了奶奶蒸发糕手艺的娴熟、高超,表达出“我”对奶奶手艺的赞美和对发糕及家乡端午节的怀念、喜爱之情。(3)这三处括号中的内容解释了文中母亲做法的原因,便于读者理解,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因此不应删除。(4)示例:我认为这个标题很好。“艾叶”是端午的标志性物品,点明了本文有关端午习俗的内容,对祈望家人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标题还具有意境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点评】在记叙文中标题有如下作用: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2、点明文章中心思想;3、交代文章写作情感;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作为文章的线索。二、古诗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甲】三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丙】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毕皓驳色,而皆若偻。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C.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9.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快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C.泰山之阳,水西流 西:向西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限:限制10.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散文,结构严谨,作者用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长江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B.乙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运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写出了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特点。C.丙文叙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瑰丽的景色和日出时的壮美景象。D.三篇文章都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不同的是甲乙两文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惆怅之感。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8分)(1)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分)(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4分)【分析】【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乙】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丙】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结合句意分析。句意为: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故断为: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有误,句意: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限:界限,边界。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BC.正确;D.有误,甲文没有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惆怅之感。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属,连接。引,延长。绝,消失。句意: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重点词:或,有的。皆,都。若,好像。句意: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答案:(1)C(2)D(3)D(4)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13题。(8分) 早归 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12.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4分)13.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分析】本诗写的是诗人早晨归来,经过树林时见到的景色。通过写风、远山、树影、鱼、花、黄莺等,表现了景物静谧而美好的特点,颈联和尾联以动写静,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赏析能力。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体会它在诗歌中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笼”是笼罩的意思,“远山笼宿雾”写出远山被雾霭笼罩、萦绕的朦胧之美。“影”在这里是投影的意思,“高树影朝晖”写出晨光映照,树叶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的景象。这两个词语均简洁、形象、富有表现力。(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会。诗人从花丛中走过,朝露沾衣,惊飞了黄莺,“似相恼”将黄莺人格化,显示其可爱特点。“含啭傍人飞”写其叫声动听。尾联写鸟怨人来,实际表现出作者早晨经过树林的愉悦之情。答案:(1)笼,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影,投影之意,表现了树木在晨光映照下,树影投在地上的明暗交错的立体美。(2)写出了黄莺的娇小轻盈、俏皮可爱,叫声婉转动听。通过写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愉悦闲适之情。译文:春天的早晨很安静,风轻悄悄的,诗人带着酒意归来。远山被雾霭笼罩,朦朦胧胧;晨光映照,树的影子投射在地面。饮马时惊动了水中的鱼,穿过花丛时露水沾湿了衣服。黄莺好像埋怨有人来而恼怒,围绕着人不断地鸣叫。【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三)古诗文默写。(6分)14.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 , ”两句表明希望自己有机会竭尽所能,铲除奸邪势力。(2)在初三毕业晚会上,有好友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泪眼婆娑,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勉励他收起眼泪,趁青春年少,奋发有为。(3)陋室铭中“ , ”两描写了陋室环境清幽、色调淡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志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1)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重点字:攘)(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3)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重点字:痕)【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三、名著阅读。(7分)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15-16题。甲 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